5. Brahmayācanakathā
.[ayaṃ brahmayācanakathā dī. ni. 2.64 ādayo; ma. ni. 1.281 ādayo; ma. ni. 2.336 ādayo; saṃ. ni. 1.172 ādayo]
接著那七日結束時, 世尊從襌坐出定, 從羅渣雅陀南樹前往呀渣柏蘭榕樹處. 世尊住在榕樹下. 世尊獨處時, 這想法在心中生起 – ‘‘法已被我證得、甚深、難被見、超越邏輯範圍、寂靜、微妙、只有智者知道. 眾生貪著物欲, 樂於執著、喜歡執著. 難見這與緣起相關的法; 一切行寂靜 一切取捨離, 貪滅, 無貪, 熄滅是湼槃. 若我宣講法, 對方無法理解, 對我來說將是一件疲累事’’. 越來越多不可思議, 聞所未聞的偈躍入世尊的慧心 –
‘‘甚深法, 微妙, 甚深、難被見、微細,
無須宣於眾, 被貪瞋束縛的人, 這法難於證覺.
無須宣於眾, 被貪瞋束縛的人, 這法難於證覺.
貪婪愚昧的人, 不見此正法,
此法逆世法, 深奧難知道 ’’.
此法逆世法, 深奧難知道 ’’.
世尊如此反省, 無意宣講佛法。
接著梵天 sahampati 知道世尊的心, 升起一念 – ‘‘因名如來 阿羅漢 等正覺的不願說法, 世界肯定會消失, 世界絶對不能消失.’’ 接著梵天sahampati – seyyathāpi 正如一位大力士的將手伸長或伸短 – 梵天在世界中消失, 在世尊心中出現. 接著梵天 sahampati 一部分外衣ekaṃsaṃ uttarāsaṅgaṃ karitvā dakkhiṇajāṇumaṇḍalaṃ pathaviyaṃ nihantvā yena bhagavā tenañjaliṃ paṇāmetvā 對世尊這樣說 – ‘‘大德, 願世尊宣說法, 願善說宣說. 有些眾生只有少許塵垢, 如果聽不到正法 , 他們將會墮落。有些人會理解佛法’’. 梵天 sahampati 進一步說 –
‘‘在摩揭陀遙遠的過去;
邪惡者的不淨法曾生起;
開啓不死之門;
願他們能聽到清淨者解釋正法.
‘‘願智者, 如同登山的人, 登上山頂, 昇坐法的殿堂;
望見全部四周的一切眾生;
願無憂者觀見被被生死吞沒的痛苦眾生.
‘‘大雄大力者, 輪迴旅程的主人;
無債者教化世間;
願世尊宣說法;
有理解法者存在’’.
第二次及第三次梵天都如上說 。
接著世尊於對世間的慈悲, 以佛眼觀世間. 見一些眾生眼裡, 或有污染, 或無污染, 或鈍或利, 或具善性或具惡性, 或易教或難教, 或有眾生害怕邪惡和後世. 正如長滿藍蓮、白蓮和紅蓮的池塘, 有些蓮花生在水中、長在水中、淹沒在水中, 但在水下茁壯生長; 有些蓮花生在水中、長在水中、淹沒在水中、但在水下茁壯生長; 有些蓮花生在水中、長在水中、浮在水面上; 有些蓮花生在水中、長在水中、伸出水面, 而不被水染污。
如此世尊以佛眼環視世間, 他看到有些眾生眼裡只有少量的不淨, 有的卻有很多, 有的智慧敏銳, 有的愚鈍, 有的善良, 有的邪惡, 有的易教, 有的難教, 另外一些眾生心懷不安地看著邪惡和來生的輪迴; 見到後, 以偈答梵天sahampatiṃ –
如此世尊以佛眼環視世間, 他看到有些眾生眼裡只有少量的不淨, 有的卻有很多, 有的智慧敏銳, 有的愚鈍, 有的善良, 有的邪惡, 有的易教, 有的難教, 另外一些眾生心懷不安地看著邪惡和來生的輪迴; 見到後, 以偈答梵天sahampatiṃ –
‘‘開啓不死門;
聞者與信者;
對天與人不説妙法,
對天與人不説妙法,
用心學習無害想。"
(律藏大品大犍度 5 梵天請法)
(律藏大品大犍度 5 梵天請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