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24, 2013

蘭卡僧團遊大嶼山大佛

司葛陳居士去西半山接蘭卡三尼眾, 我直接去東涌。

就見到聖悅師父及司葛都不願見的法護、上座尼及幾位居士。
不過, 我就吾識法護啦, 該位尼師, 聽聞之前是跟聖悅出家的, 只受九戒, 但要受大戒時, 就走佬, 咁做乜走佬, 就吾清吾楚啦。點解蘭卡戒師可以授九戒咁離奇, 又係大家及北傳尼師那邊都好疑惑的, 但各團有各自的出家玩法吧, 鐘意點就點, 收到弟子是最上乘吧。可惜九戒女最後還是選擇離開, 去了第二處受大戒, 住在弘法精舍。
此上座尼點都係住在僧團裡, 不似聖悅獨居於西貢。
上座部的比丘尼戒的十七條僧殘戒裡, 又的確有條不可獨自入村、過河、夜晚離開住處及遠離僧團獨住。故另兩位在上座部出家的女尼, 都住在僧團裡, 唯此聖悅一直獨住。這個事實, 推也推不掉啦, 其戒師許可其獨住, 也是奇妙。


聖悅跟法護的過節, 誰知道。聖悅住過弘法精舍, 也是事實啦, 究竟發生過些什麼事, 居士不宜理咯。
陳居士就好怕遇法護, 他的事, 聖悅通街人人都去說, 尼師說是尼師的業咯, 這裡就不說啦。
陳居士帶了三位尼眾來到東涌, 聖悅則帶了另一位男居士來到, 說淨資給了這位男居士拿。
泰國的比丘, 若有男居士在場, 淨資那些由男居士拿的; 港尼蘭卡係, 淨資交給男居士, 各人有各人習慣, 我就費事拿精舍的淨資, 不做活動銀包啦。

當然乘兩架的士上大嶼山啦。


都好出奇的, 司葛也是幫聖悅及無憂精舍的, 交情亦非淺啊, 但淨資居然交給一個不熟的男居士, 真奇妙的。

相機是用聖悅的, 是她叫我幫他們影相啦, 我就少用自己架機, 並且拿了佢架機回家下載所有相片先, 及後就歸還給師父啦, 當時還是稱師父啦。

尼眾上大佛是脫鞋的, 

戒師本來不願上去, 後還是被聖悅打動, 聖悅扶著戒師上去大佛, 故還是上了去。
尼團繞佛誦經, 好些居士也一起合十跟在後面行。



後來尼眾也為我們三位居士祝福, 說在大佛前祝福會很有福的。

接著就去食飯, 尼眾一張枱, 居士三人另一張枱。
尼眾的供飯食跟泰式不同, 每上一碟菜, 又要居士再供養, 就搞到居士無啖好食的, 跟泰國師父那邊為居士想埋, 讓居士安心食飯, 尼眾這裡, 福大概在後世才對現吧。

食完飯, 就去心經簡林行一轉。行到這處, 幫尼眾影些相, 又有堆歐洲人要跟尼團一起影, 有法國人。影完一輪相後, 我們自己又影啦。


影完相就去了心經簡林。


聽蘭卡人那邊說, Sudhamma長老是比較好的一位啦, 少話及說話時, 就是說法。

至於戒師嘛.............

司葛要趕回去, 故離開心經簡林後, 就乘船回中環, 再轉小巴到家。












星期三, 12月 18, 2013

勤修身念處,將有十種功德

勤修身念處,將有十種功德︰

1. 克服苦與樂,令其不苦,征服已生起的苦。

2. 克服怖、畏,令其不怖畏,絕對征服已起之怖畏而住。

3. 寒、熱、飢、渴、虻、蚊、風、熱、爬蟲類所咬,不能忍受的話、不好聽的話,身體能忍受猛、粗、利、不悅、不可意之苦。

4. 易得、無苦而得、沒有困難而得四禪,得現法樂住。

5. 得無量神通。

6. 得天耳通。

7. 得他心通。

8. 得宿住智。見眾生於善趣、惡趣之死、生、卑、尊、美、醜,隨業而趣向。

9. 得天眼通。

10. 諸漏盡為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通達、作證、具足而住。

──《身行念經》(M.119)

星期一, 12月 16, 2013

帶蘭卡比丘尼僧眾到火碳御龍山應供

這位居士曾參加第一次由弘法精舍法護搞的短期沙彌尼營的, 那次他更請來律儀精苑的衍慈法師做戒師, 這次這位居士就供養比丘尼僧團。


我去接尼僧眾, 她們住在蘭卡居士的屋中, 只有一間房。反正比較方便吧。有蘭卡人照顧。

這位"污他話"港尼的話, 經過上次後, 只能信一半。事前總是說得天衣無縫的, 到事發生時, 就不是那回事, 她又不是聖僧, 無法令他人心改變什麼啦。
事前, 我問她撘的士, 從西環半山到火碳, 大約要預幾多錢? 她說不用我付費的, 到時該施主就會在樓下等我們的啦, 她會付費的。
我就一點都不信"污他話"港尼的話, 就帶多幾百蚊啦, 費事塞車或什麼的。
結果, 如我所料啦, 無人接我們。
港尼遲到了半小時, 又打不通施主的電話, 真是搞笑的。
後來終於都通了, 兩位施主衝下來, 每人向每位尼師行頂禮, 即是每人頂了九次禮, 兩人就是十八次禮。這也是頭一次見的事, 因為在泰國與緬甸, 都是頂禮上座就可以了。
接著蘭卡尼眾向她們作祝福偈。
似乎就是頂禮一次, 尼師們就祝福一次, 但若居士分開兩次來頂禮, 尼師則只祝福第一位, 而不祝福第二位的。
她們接了我們上去, 聖悅師父在我們要進大堂時, 也來了。施主叫了她的朋友去接聖悅師父。
一上到去, 四位尼師就埋位食飯啦, 我們就等她們食完先用餐。

用了餐後, 又是一輪的祝福, 戒師為兩位施主帶手繩, 我就沒興趣此道。兩位居士付利是, 由我收下先。後來又是誦經祝福, 卻多了個儀式:


將水倒滿, 代表圓滿喎。接著將水倒掉。倒有點浪費吧。

食完飯, 戒師要去行街..........行街? 
怎麼如北傳尼般呢? 去那裡行街啊? 要買東西嗎? 誰去付錢呢? 

施主帶尼眾到萬佛寺, 戒師不願上山, 她背痛, 一見高山就怕行上去, 施主去探路, 說可以在下面影些相的。戒師很不願, 後來我跟施主去探路, 的確是可以行一行的, 就叫大家向前行了。就在下面影了些相就離開。



兩位施主回家, 沒跟我們一起去行街了。
戒師要買手信, 我帶了她們去山頂, 。那裡的丁丁東東比較便宜。
兩位施主共給了千二三元吧, 施主的朋友從大陸來港的, 給人民幣。
乘的士啦, 去了山頂, 買東西就買去近千元, 所剩無幾了。
飲咖啡後, 還可乘一程的士回西環居士家。
她們想第二日去大嶼山大佛, 我有時間可陪的, 但再花錢就無謂啦。
於是叫前弘法精舍的職員scott陳居士, 但我想陳居士都沒什麼正職的, 於是對師父說, 他都無咩錢的, 而聖悅師父就說由精舍付費, 叫我拿精舍的淨資, 我就不理, 總之, 我就不是開金鑛的, 如此揮霍, 就會食窮啦, 無謂。
雖則布施是越施越多, 但浪費則不是嘛, 可以乘巴士的, 因為某些人習慣乘的士喎, 又買無謂野, 與佛法無關的, 又非助人急難的, 就無謂施吧。
師父叫我打給陳居士, 這也是無謂啦, 佢打慣給他, 由她打也應該, 她跟他咁熟。還是她去打, 去叫啦, 總之他會去, 並且由他去接尼師眾到東涌。





星期日, 12月 15, 2013

比丘尼kathina正日

我原本是答應做淨人的, 後來改為誦巴利經, 這個是比較好的, 變成在台上獨誦經, 夠刺激。

在2013年10月6日(星期日)1901, 聖悅師父在whatsapp無憂義工--無憂、無染、安穩, 此為最吉祥的群組中, 出了一句留言:
"2013年11月17日卡帝那慶典正日, 所有施主、善長將於上午9:30前抵達襌悅阿蘭若, 領取袈裟, 修習布施波羅密; 上午10點正, 慶典正式開始。sadhu.
10:00-11:15 慶典
11:15 僧團托缽
12:30前 男淨人恭送比丘僧團離開、上車。然後, 返回襌悅阿蘭若。
約13:15 上座部比庫尼僧團將在已結界的、上座部比庫尼戒壇作卡帝那衣kamma, 即僧團會議; 在家居士可觀禮。
約14:00 開始, 煩請所有義工、發心者幫忙還原場地、清潔。
約16:00 功德圓滿
11:15 僧團用午膳
11:30 義工午膳"

到10月12日及17日, 分別由無憂董事之一兼聖悅師父的淨人, nimala及師父分別寄來的流程圖:
8:30-9:00 設置茶水, 設置詢問、即時捐款櫃枱、領取袈裟櫃枱
9:00-10:00 開始接待僧伽及服侍茶水; 開始讓大眾領取袈裟及接受大眾即時捐款、查詢; 背景音樂開始(播: Narasiha Gatha 獅子偈); 大眾自攜食物供僧, 指示食物指定枱面待處理
9:00         淨人組到步, 領取僧伽淨資袋; 淨人組組長講解予各淨人的工作責任; 司儀到步; 統籌指示司儀當日程序。
9:15         佛前大供供品準備、迴向功德樽2個, 放置好於高台下面的枱面; 指示負責上供貴賓居士的上供程序。
9:50        司儀: 大眾左右排班、靜默, 準備迎送僧伽進場; 糾察指示大眾左右排班; 誦經組到達台準備
10:00      音樂起, 迎送僧迦進場; 淨人組長持大傘恭迎僧伽進場
10:00-10:05 司儀: 大會正式開始; 邀請僧伽進場及就座
10:05-10:15 司儀: 佛前大供開始; 供養花、供養燈、供養香、供養水、供養果; 誦經組帶領信眾誦供養文
10:15         司儀: 上供完畢; 大眾就坐; 糾察組指示信眾整齊一排排好, 司儀協助指示
10:15-10:20 司儀: 邀請主席致辭; 淨人組入場站於僧伽身後準備; 音響組準備咪給長老開示
10:20-10:35 司儀: 邀請長老開示
10:35-11:10 司儀: 講解供袈裟的形式; 供袈裟開始; 開始時背景音樂起; 糾察控制人流
11:05           負責供資具的義工就位, 等候大眾供袈裟完畢
11:10-11:15 供養資具(日用品、紅包)
11:15          撿查回向功德樽2個要準備好; 兩位大施主需就位; 司儀: 供養完成; 邀請僧伽祝福、迴向
11:15-11:25 僧伽祝福、迴向; 大施主以功德樽協助回迥功德
11:25           僧伽用餐; 大眾用餐
12:15           僧伽回到坐椅上坐下等候接送回寮; 服侍茶水。

----------------------------------------------------------------------
擺到明, 做此事的一干人士都是無做過法會經驗啦。
南北傳的法會, 在事前都不會弄張這樣的流程表, 佛法是什麼呢? 無常嘛。

當日, 我要跟司儀合作, 亦到處影一影相, 攝影與錄影, 說暢公那邊的義工分不了身, 叫了住深圳的朋友來幫忙, 但那人卻沒來, 於是各人影各人的啦, 我則預備腳架, 帶了相機, 到時找人企定影相及錄影就得啦。
師父那邊找scott, 他嘛........情緒不穩定, 好難講。
我影我的啦。


那朝早預備東西, 大家都很忙的。台下未及預備什麼的椅子給僧團坐, 故僧眾來到就自己上台就坐了。
像法光法師帶領學生來似的。原本話有下白泥的師父, 僧眾共接近三十位, 後來只有黃師父一個來, 又話衍空師會來, 結果也沒有。當然這中間有很多人與事穿插其中。


主要施主是修大乘佛教的, 還有十多位蘭卡居士。
事前預有一百五十人的, 當日大概近一百人吧, 也差不多。


義工人數是夠的, 只是大部份都非修學南傳佛教的, 所以不知道典禮的進行程序。事前說要找四位義工幫法師洗腳的, 但既然個個都穿拖鞋, 而非赤腳的, 洗不洗腳也沒關係啦。水、布與桶是準備了的, 但無人。所以有個水桶在那裡, 就很搞笑的。

蘭卡的儀式不同泰國, 泰國是要人人互相將手放在前面人的膊頭, 以示一齊做的供養, 但蘭卡人就方便很多, 點一點所要供養物品就可以了。中國人這邊更上一層樓, 隨心就是了, 無形無相的。各處各乘各處方便法吧。

供袈裟分幾次, 施主供完再叫他們再供, 但如此搞兩搞, 也要停啦, 那些大施主, 聖悅師父還是叫這些人特別上台供袈裟。

這裡供袈裟的施主, 很主要是來自佛光山的徒眾, 幸好該位師姊帶人來奉場, 否則隨時義工多過施主的啦。 比丘尼的傳承由佛光山尼眾來傳, 故佛光人奉場, 亦很合理的。



至於kathina還是由聖悅師父的淨人來供給僧團。
這在泰國與緬甸都是不容許的, 淨人是淨人, 居士是居士, 施主是施主, 泰國與緬甸分得很清楚, 否則以文師父在港得僧俗人心, 歷年都沒搞什麼kathina供養, 文師父嚴持戒律。
而香港的泰國寺則因為皇室的供養, 就有供kathina。
蘭卡有蘭卡的方便法吧。聖悅師父的淨人身兼居士與施主角式, 方便師父向外宣稱她得居士供養, 以此取信一些人。
但泰國僧團對這些關係是比較嚴謹的, 淨人是淨人, 居士是居士, 施主是施主。居士可以是施主, 但未必成為淨人。佛世的淨人不是僧眾的活動荷包。

不過, 參加了供養了, 就做了件事吧。反正有任何惡業都是僧眾的事, 與居士無關的。

學問僧沒有缽, 蘭卡僧眾亦沒有帶缽來港, 故取消托缽的環節。改為僧團坐枱食飯。


不用預備缽給僧眾。也預備一張枱給日本教授夫婦。

他們食完飯就有車送他們離開, 兩位中國尼師則留下, 還有下半場。


一位是宏順師父, 另一位是瑞深師父。蘭卡尼僧團則誦經及決定誰得衣。戒師Sumitra長老尼得衣。她受戒十六年, 是第一批授戒的蘭卡尼。





















比丘尼kathina前的星期六


星期六一早, 八時就到石崗。好多物資要般上去, 義工都有十幾廿個。
我下午要教學, 勝悅師父就話佢安排車, 車我來回。點知等到要離開的時間, 我都吾見有乜人車我, 致電給師父, 佢叫我接的士後, 交收據給她的淨人開數。咁, 這個師父的言, 就不可當金洗了, 從此, 她的話, 信住一半先了。

道耀出現, 真令人意外, 原來佢要拆竹, 原來佢地無向地政處申請, 政府限令要清拆。咁勝悅師父借義工給道耀, 我就覺得佢既然是南傳襌修學會董事之一, 該以南傳名義叫人來幫手拆的啦, 但佢又叫不動人, 既然師父借人手給他, 都好既, 反正這壇事, 又非南傳學會亦非無憂那邊, 而是衍空師那邊的事, 個idea都不知是衍空師的, 還是文師父的, 文師父就做了個模型, 到文師父往生, 阿贊平不知頭不知路的, 香港不同馬來西亞及泰國, 不能亂來。米雪誤導阿贊, 明知非法的, 就怕人影相放上網? 此事在事前, 米雪、兩兄妹等都被人提醒過, 要申請的, 但無人理會, 達朵空師, 大家以為空師勝了官司, 就可為所欲為嗎? 
佛法不能違當地法律吧?

奇怪的是要在kathina前拆清光, 這就很特別的吧?
到我回來, 已拆清光了。
義工在起比丘尼僧團戒壇。

接著是比丘尼僧團的儀式。也是誦經啦。


這些物品, 是勝悅的無憂精舍請購還是有居士供養的, 我不知道, 但在那個環境, 還是要有人供給僧團的, 於是就有三個人拿著來供給僧團, 非自己買卻假自己手親供給僧團, 功德是等同的。事後, 我在臉書寫了句: 有福供佛像給僧團。
誰知聖悅師父向他人澄清說佛像非我請購, 我只是拿給僧團。
哈哈, 做師父做著她那麼的小家子氣, 我也真是頭一次遇。她該認真學一學四無量心的隨喜mudita啊。
尼師的小家子氣, 白字黑字的寫進律藏比丘尼戒律裡: 166戒中有一條, 就是不可對施主小氣。

比丘那邊對此是完全沒問題, 並且鼓勵付錢者與親手供養者可以分開, 功德等同。
有一次, 有人買了藥, 煲了藥, 倒在一個杯中, 而我剛好在現場, 阿贊平突然要我將那杯藥供養給他, 我是莫名其妙的, 但好恭敬地照做, 並在做時, 將功德回迥給媽咪及一切眾生。
而尼師的言語, 實在顯示她不夠德, 就是不夠德, 小氣就是小氣咯。
她小氣是她的事, 她的業。改勝為聖, 也聖不了啦。
我有緣供佛像給僧團, 想起此事, 還是滿有快樂的, 呵呵。也該要多謝聖悅師父的啦。
尼僧團在臨時戒壇誦經, 其他人跪著聆聽, 我則到處影相及錄影。
本來是要將相片與影片公開的, 誰知又聽見聖悅看了我的臉書貼, 又向一位男居士說要出律師信, 嘩, 尼師有殘僧戒不能興訟, 但若她指示其弟出什麼律師信給我, 我都幾驚啊。那還是不要出有她在的影片了。連相片都不出了。
小氣的尼師是好麻煩及帶給居士煩惱的啦。
晚間, 本來說好是小燈燒佛像, 尼僧團繞佛誦經的。
後來因為小燈要拆盒, 延誤了時間, 改為義工獻燈。

接著在晚黑時, 又一起誦經, 黑暗暗的, 尼師去誦了, 居士那邊都沒什麼識誦巴利經。
大概七八時, 散場, 有幾位男義工則留在石崗看守物資。

這晚, 我是無預自己會在現場的, 獻燈亦是臨時決定的。但都幾好啦, 大家有點東東做, 否則剩聽僧團誦經, 又不明意思時, 好悶的啦。

比丘尼僧團的誦經韻律.........

不是他人破壞尼師的名聲, 而是她在身口意上不檢點, 亂說話亂做事, 引來的, 自招業, 惡緣惡業現起。

有泰國襌師已預言這位尼師往生後的趣向, 是真的嗎? 不過她未死, 業還是可以改變的吧? 若她繼續她的各項做法, 說法, 而不從根本性的看透她自己的因緣, 也就難說了。












星期三, 12月 04, 2013

寺院的由來

寺院, 這個譯法始於東漢, 佛教傳入中國後, 漢朝當時設立了外交官處, 處理外來人的事務。公元75年, 明帝將鴻臚寺賓舍改為僧人居住的佛寺, 這是中國有寺院之始。當時寺裡建有若干庭院, 所以就將僧團居所譯為寺院。
而當時的中國佛寺前多數有幡杆, 稱為刹, 故寺院別名有寺刹、梵刹、僧刹。亦有從aranya音譯的阿蘭若、蘭若。杜甫的「謁真諦寺禪師」, 就有一句: 「蘭若山高處, 煙霞嶂幾重。」唐代劉禹錫亦有一首西山蘭若試茶歌。而中國的寺院自宋代起, 好多又供奉祖先牌位, 因此寺院從那時起, 又被稱為寺廟。而庵則是古代出世修行隱士所居的矛屋, 後來用在比丘尼所居的佛寺, 而佛世時的東園, 有園林之處, 故又稱比丘尼居所為精舍, 淨土宗那邊則稱淨苑。

佛陀在世時, 後25年才有居士捐出的建築物, 之前捐出的都是空地一塊吧了, 兩大在家居士兼初果聖者捐了祗樹給孤獨園及東園, 前者是給孤獨長者聯同祗洹太子, 另一是維沙卡女居士, 佛陀及僧團分別住了19年及6年。但是, 這並非為某僧團的長久安居處, 而是為雨安居及僧眾遊行到那裡後的暫住處吧了, 律藏規定僧眾要遊行的, 是雨安居才暫住三個月, 雨安居後也要遠行的, 正是免僧眾如同在家人般著取住所。

但在佛滅三四百年後, 政治原因及僧團的墮落, 僧人不再需要遊行乞食, 有皇家供養及貪僧貪供養, 而住在寺院裡長居, 開始帶來不同的問題, 直到現在, 這些問題還在各南北傳佛教寺院中發生。

在南傳各國, 傳統上, 寺院是作為民眾學習知識之處, 後來政府開公立學校後, 寺院才成為宗教場所。
佛陀時代, 出家人是遊行居無定所的, 佛陀鼓勵出家眾住樹下、林間, 因此對於在家人, 只是叫居士去見有德的聖僧, 而非多到寺院, 根本那時亦沒有寺院, 到有兩間寺院後, 居士去寺院守八戒是適當的。現代, 自有襌修中心分別於寺院後, 居士到襌修中心或寺院襌修都是適當的, 或者獨自或與同修一齊到無人的地方襌修, 也是適當的。

星期一, 12月 02, 2013

中國佛教徒史

公元後

25-220 東漢 

64年 -- 傳說東漢明帝夜晚發夢, 見到金人, 派秦景等人赴西域訪求佛經。
67年 -- 相傳秦景等人在大月氏遇沙門迦葉摩滕、竺法蘭, 請他們來東漢, 以白馬駄經到洛陽, 這次帶來<四十二章經>
75年 -- 明帝改建鴻臚寺賓舍為佛寺, 命沙門迦葉摩滕、竺法蘭入寺居住, 名白馬寺, 這是中國有佛寺之始。
<後漢書 楚王英傳>: 楚王誦黃老之微言, 尚浮屠之仁祠。
147年 --  桓帝信佛鑄金佛像, 與老子像並列供奉, 以祈求長壽多福。安息國沙門安世高抵洛陽,  譯出<安般守意經> <陰持入經> <大十二門經> <小十二門經>。<續高僧傳>記載安世高叫人賣貨所得錢買奴隸。佛典翻譯始於安世高。
167年 -- 桓帝永康元年, 天竺沙門竺佛朔抵洛陽。大月氏沙門支婁迦讖抵洛陽。譯出<般若道行經> <般舟三昧經> <首楞嚴三昧經>。
桓帝奉佛, 鑄黃金佛像, 與老子像並列供奉, 求長壽多福。
181年 -- 靈帝光和四年, 安息國居士安玄, 與漢地居士嚴佛調合譯<法鏡經>。
185年 -- 靈帝中平二年, 西域沙門支曜譯出<成具光明經>。
194年 -- 獻帝興平元年, 康居國沙門康孟詳譯出<四諦經>。
197年 -- 獻帝建安二年, 西竺沙門竺大力譯出<沙門行本起經>。
207年 -- 獻帝建安十二年, 西域沙門曇果、康孟詳合譯<中本起經>

220-280 三國 


224年 -- 魏文帝黃初五年, 天竺沙門維祗難、支謙同到武昌, 譯出<法句經>。
228年 -- 魏明帝太和二年, 支謙譯出<太子瑞應本起經>、<維摩詰經>、 <大明度無極經>四卷、 <了本生死經>、<義足經>二卷
魏明帝曹叡興建佛寺, 曹植喜讀佛經。
230年 -- 魏明帝太和四年, 竺律炎譯出<三摩竭經>。
247年 -- 魏齊王正始八年, 康僧會由海路抵建業(後到金陵), 建造茅屋供佛宏法。吳國孫權在建業造建初寺。
250年 -- 魏齊王(廢帝)嘉平二年, 中天竺律學沙門僧曇柯迦羅到洛陽, 譯出<僧祗戒本>(大眾部), 並施行受戒羯磨之法。
252年 -- 魏齊王嘉平四年, 康僧會譯出<六度集經>九卷。康居國沙門康僧鎧抵洛陽, 譯出<郁迦長老經>、<無量壽經>二卷。
254年 -- 魏高貴鄉公正元元年, 安息國沙門曇無諦(法實)來洛陽, 譯出<曇無德(法藏)羯磨>。朱士行依<曇無德羯磨>登壇受戒, 是為中國正式出家的開始。
256年 -- 魏高貴鄉公甘靈元年, 西域沙門支疆梁於交州譯出<法華三昧經>六卷。
260年 -- 魏元帝景元元年, 魏國沙門朱士行, 往于闐國求取<大品般若經>梵本。
265年 --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 魏亡, 西晋建國。法護於長安譯出<薩曇分陀利經>。

魏明帝曹叡興建佛寺, 曹植喜讀佛經。

265-316 西晉 


280年 --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 西晋統一中國, 結束三國分立局面。
282年 -- 西晋武帝太康三年, 漢僧朱士行, 於于闐國求得<放光般若經>梵本, 派遣弟子弗如檀送洛陽。
291年 -- 西晋惠帝元康元年, 于闐國沙門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二十卷。
301年 -- 西晋惠帝永寧元年, 支法度譯<逝童子經>。
306年 -- 西晋惠帝光熙元年, 安法欽譯<阿育王傳>七卷。
310年 -- 西晋懷帝永嘉四年, 西域僧佛圖澄來到洛陽, 那時, 羯人石勒屯兵葛陂, 佛圖澄以大將郭黑略的介紹見到石勒, 並以神咒方技贏得石勒的崇信。
316年 -- 西晋愍建興四年, 西晋滅亡, 五胡十六國時代開始。

竺法護譯<光讚般若經> <法華經> <維摩詰經>。 

304-439 十六國 


317-420 東晉 

330年 -- 東晋明帝咸和五年, 道安之師佛圖澄, 首用神通感化後趙石勒, 阻止了他的殘殺, 並吸引眾多信徒。後趙主石勒尊佛圖澄為大和尚, 諮詢軍國大事。
335年 -- 東晋成帝咸康元年, 道安二十四歲, 於鄴都鄴中寺, 謁見佛圖澄大師, 依佛圖澄受學。
348年 -- 佛圖澄大師示寂, 世壽一一六歲。

352年 -- 東晋穆帝永和八年, 鳩摩羅什於罽賓國師槃頭達多, 學習雜藏中的中阿含、長阿含等經典。

354年, 永和十年, 道安於河北太行、恆山創立寺院, 聚眾講學。
379年, 孝武帝太元四年, 苻堅遣大將苻丕, 發兵攻陷襄陽以迎道安與習鑿齒同歸長安。
鳩摩羅什門人: 僧肇 道生 道融 慧觀 僧叡  道恆 慧嚴 曇影
道安的弟子慧遠主持廬山東林寺, 宣揚神不滅論。 派弟子法淨、法領赴西域取經。請佛駄跋陀羅, 僧伽提婆譯經。道安定沙門同姓釋, 帶弟子立誓往生彌勒淨土。他還率領弟子劉遺民, 周續之等一百二十三人, 立誓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384年, 孝武帝太和九年, 呂光滅龜茲國。慧遠入廬山, 暫居西林寺。
385年, 道安去世, 壽74歲。
386年, 孝武帝太和十一年, 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建成, 入居東林寺。
399年, 安帝隆安三年, 法顯約集慧景、道整、慧應、慧嵬四人, 自長安出發西行求法。
401年, 安帝隆安五年, 鳩摩羅什到達長安。
402年, 安帝元興元年, 慧遠在廬山始創結社念佛, 由劉遺民作誓文。
404年, 安帝元興三年, 鳩摩羅什譯 <大品般若經>三十卷,  <百論>二卷。
慧遠撰<沙門不敬王者論>。 
405年, 安帝義熙元年,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一百卷。
406年,  安帝義熙二年,  鳩摩羅什譯<新法華經>七卷、<新維摩詰經>三卷、<華首經>十卷、<梵網經>二卷。道生在長安參與鳩摩羅什主持之逍遙園譯場。
佛馱跋陀羅來到長安。
408年, 安帝義熙四年, 鳩摩羅什譯<新小品般若經>七卷。
409年, 安帝義熙五年, 鳩摩羅什譯<中論>、<十二門論>。
竺道生自長安返回建康, 住青園寺。
411年, 安帝義熙七年, 鳩摩羅什譯<成實論>二十六卷。
佛馱跋陀羅、慧觀離開長安, 至廬山, 譯<修行方便襌經>、<觀佛三昧經>。
413年, 安帝義熙七年, 鳩摩羅什往生於長安, 享年70歲。
法顯返國海船漂泊至青州。
 414年, 安帝義熙十年, 法顯於建康道場寺撰<佛國記>。
416年, 安帝義熙十二年, 慧遠在廬山往生。世壽86歲。
418年, 安帝義熙十四年, 法顯譯出<大般泥洹經>六卷, 與佛馱跋陀羅合譯<摩訶僧祗律>四十卷。
420年, 安恭帝元熙二年,東晋滅亡, 劉宋建國, 南北朝時代開始。


南北朝


421年, 宋武帝永初二年, 北涼曇無讖譯出<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
佛馱跋陀羅譯出<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
422年, 宋武帝永初三年, 法顯於荊州辛寺往生, <高僧傳>說他有86歲。
428年, 宋文帝元嘉五年, 竺道生提倡「闡提成佛說」, 獨見忤眾, 被逐出建康, 入姑蘇虎丘山。
434年, 宋文帝元嘉十一年, 主張眾生皆可成佛的竺道生在廬山往生, 世壽八十歲。
446年,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 北魏詔令諸州盡誅沙門, 破壞一切經典圖像, 北魏佛教遭毁滅。(第一次法難)。
479年, 劉宋滅亡, 蕭齊建國。
504年, 梁武帝天監三年, 棄道皈佛, 親做願文。
505年, 梁武帝天監四年, 梁武帝舉辦水陸法會。
511年, 梁武帝天監十年, 梁武帝於華林殿發表「斷酒肉文」。
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合譯<十地經論>十二卷。
520年, 梁武帝普通元年, 菩提達摩抵達廣州, 至建康見梁武帝。
528(或536年) 達摩圓寂。
546年, 梁武帝大同元年, 四月, 捨身同泰寺出家。
547年, 在同泰寺設無遮大會。
548年, 梁武帝太清二年, 真諦攜梵典兩萬幾卷至建康, 想譯經, 但發生侯景之亂而未能開譯。
549年, 梁武帝被餓死, 世壽86歲。
真諦撰<仁王般若經疏>六卷、<大識義記>二卷。
550年, 梁簡文帝大寶元年, 真諦於富春陸元哲宅譯<十七地論>及<中論>。
552年, 梁元帝承聖元年, 北魏文成帝詔令復興佛教。
554年, 梁元帝承聖三年, 真諦返豫章, 譯<仁王般若經>、<彌勒下在經>。
560年, 陳文帝天嘉元年, 智顗於光州大蘇山依慧思受學。
563年, 陳文帝天嘉四年, 真諦住入制旨寺譯<攝大乘論>三卷、<攝大乘論釋>十五卷
567年, 陳廢帝光大元年, 真諦校訂<俱舍論>。
569年, 陳宣帝太建元年, 真諦於廣州王園寺示寂, 世壽71歲。
574年,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 下紹廢佛、道二教, 毀壞經像, 令沙門、道士二百萬人還俗。(第二次法難)
575年, 陳宣帝太建七年, 智顗隱棲天台山。
577年, 陳宣帝太建九年, 北周滅北齊, 毁齊境內佛寺, 迫令僧俗還俗。
581年, 北周滅亡, 隋代建國。


581 - 618年 隋朝


589年, 隋文帝開皇九年, 隋朝滅陳, 統一全國, 結束南北朝時代。
591年,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 智顗奉晋王楊廣召赴揚州, 為晋王授菩薩戒。楊廣奉智顗「智者大師」之號。
597年, 隋文帝開皇十七年, 智顗大師圓寂, 60歲。
612年, 隋煬帝大業八年, 玄奘在洛陽淨土寺出家。
618年, 隋滅唐興。玄奘與兄到達長安, 住莊嚴寺。


618 - 唐朝


623年, 唐高祖武德六年, 嘉祥大師吉藏在長安示寂, 75歲。
629年, 玄奘西行取經。
633年, 玄奘到達中天竺摩揭陀國那爛陀寺。
645年, 玄奘自西域返長安, 道俗出城迎數十萬人。太宗命玄奘於長安大弘福寺譯經。
646年, 玄奘譯出<顯揚聖教論>二十卷、<大乘阿毗達摩雜集論>十六卷, 及撰寫<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647年, 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玄奘譯出<解深密經>五卷。
648年, 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 玄奘譯出<瑜伽師地論>一百卷。
唐太宗作<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子李治為替母親祈福, 於長安建立大慈恩寺, 於寺西北一角建譯經院。
649年, 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 玄奘譯出<攝大乘論>三卷、<攝大乘論世親釋>十卷、<攝大乘論無性釋>十卷。
651年, 唐高宗永徽二年, 禪宗四祖道信圓寂。玄奘譯出<俱舍論本頌>。
652年, 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譯出<大乘阿毘達摩集論>七卷、<阿毗達摩顯宗論>四十卷。
654年, 唐高宗永徽五年, 玄奘譯<順正理論>八十卷, <俱舍論>三十卷。
659年, 唐高宗顯慶四年, 十月, 玄奘始譯<成唯識論>。
660年, 唐高宗顯慶五年, 玄奘譯<大般若俱經>。
661年, 唐高宗龍朔元年, 玄奘始譯<唯識二十論>、<辯中邊論>。
663年, 玄奘譯完<大般若俱經>六百卷。
664年, 玄奘圓寂, 世壽65歲, 諡號「大遍覺」, 敕建塔於樊川北原。
道宣撰<大唐內典錄>。
665年, 唐高宗麟德二年, 道宣撰<釋迦氐譜>。
676年, 唐高宗儀鳯元年, 慧能於廣州法性寺落髮受戒。
689年, 則天武后永昌元年, 義淨返回廣州, 邀約得貞固、大津等人往室利佛逝協助譯經。詔令法朗等人作<大雲經>, 頒令天下, 於各州建造大雲寺。
695年, 周武則天證聖元年, 義淨西行求法, 歷時25年, 返抵洛陽, 傾城相迎。
699年, 周武則天聖曆二年, 實叉難陀譯八十卷<華嚴經>, 法藏任筆受。法藏於洛陽佛授記寺講<華嚴經>。
701年, 周武則天大足元年, 義淨譯出<彌勒下生成佛經>。
703年, 周武則天長安三年, 義淨譯<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五十卷。
706年, 唐中宗神龍二年, 北宗襌神秀大師示寂。義淨至長安大藨福寺譯經。
845年, 唐武宗會昌五年, 宰相李德裕等人排佛, 帝敕留置若干寺及僧三十名, 餘皆廢棄, 令僧尼還俗。將佛像、鐘、磬改鑄為錢幣、農具等物,史稱會昌法難。第二年帝崩, 宣宗時再興佛法。
955年, 後周世宗顯德二年, 世宗實行排佛政策, 詔令廢止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所, 又下詔毁佛像, 收鐘、磬、鈸、鐸之類鑄錢。其時, 鎮州有觀音銅像, 很靈驗, 故雖有詔下, 無人敢近。世宗聞之, 親往其寺, 以斧破銅像面胸。顯德六年, 帝於北征途中, 胸發瘡疽而死。

960年-1279年 (320年) 宋朝

960年, 宋太祖建隆元年, 度童八千人。派遣沙門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去印度求法。使内官张从信往益州(今成都)雕刻大藏经版。
976年,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度童十七萬人。
980年, 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中印度僧人法天、天息災(後來改名法賢)、施護先後來京,因而朝廷設立譯經院。後來院裡附帶培養翻譯人才,改名傳法院。又為管理流通大藏經版而附設印經院。
983年,太祖開寶四年, 中國第一部木雕藏經完成。
998年,真宗時, 在京城和各路設立戒壇七十二所。
1021年, 全國有四萬所寺院。這些寺院都擁有相當數量的田園、山林,得到豁免賦稅和徭役的權利。於是寺院經濟富裕,舉辦起長生庫和碾顗、商店等牟利事業。
1068-1068,因年荒、河決等災害頻仍,國家需用賑款,開始發度牒徵費。
1101-1125,徽宗時, 由於篤信道教,即一度命令佛教和道教合流,改寺院為道觀,並使佛號、僧尼名稱都道教化。

星期五, 11月 15, 2013

接斯里蘭卡長老尼機

聖悅師父說有車能載多個人去接機, 所以我也去了接機。

當日一早約了新雅一齊去石崗, 在地鐵又還另一師兄, 他們兩人早認識。
石崗這一天, 要般運物資。中午飯餐由玲姐帶, vimala亦帶了水, 阿贊平留下的物資也是可用的啦。尤其那些水。

見到南傳襌修學會的董事之一的道耀, 感到很意外, 他來看聖悅師父搞乜嗎? 原來他來拆竹。拆竹? 為什麼呢? 怎麼得他一個人拆呢?

原來南傳襌修學會沒有向政府申請, 地政處要他們兩日內拆清違建的竹。咦, 原來當初他們怕他人影相, 就是因為違建嗎?

佛法都不能違當地法律的, 大乘是其來有自的違法建這建那, 南傳不應跟從的嘛。

後來才知道曾經有人提醒過相關人士的, 耀、輝、寶等, 都有人提醒過他們起這些要入紙申請的, 但無人聽這位有力人士說, 人地個親戚係這方面的專業人士, 做野的地方又是與警字相關的部門, 居然當人阿豆的, 不聽。不聽智者言, 唯有拆竹咯。當時的相關人士達朵空師, 咁空師又如何呢? 不過是個出家人, 又無背境又無乜的, 阿唐唐違建都要上法庭被罰啦。

文師父一走, 就有好多不如法與不如律的事出現, 咁叫承傳文師父法咩?

道耀師兄為承傳文師父法而接了董事之職, 熱心於起這壇竹, 結果還是要拆。



中午時, 好快食完飯, 去機場接機。

班機延遲了, 在機場等了很久。有兩架車去接機, 共七個人, 後來一架車無電, 又無得買, 就一架車吾用得, 由annie的車接比丘尼團離開回酒店, 居士眾四個乘的士到元朗海逸酒店。



居然是我們到酒店先。

這一日, 師父狂叫我打給mallika, 一位斯里蘭卡居士, 是要照顧尼師僧眾的, 她要返工, 但都好有心的, 六時後放工會到元朗見尼師眾。

送了尼師眾回酒店, 要付酒店費, 當然就要叫勝悅師父的淨人, monica比錢啦, 叫酒店加了牀後, 我們就回石崗處理石油氣的事了, 叫了送石油氣到蘭若。

雖然阿贊平說可用留在石崗的物資, 但南傳襌修學會的董事米雪吾多鐘意勝悅師父用, 所以無憂精舍的義工眾亦吾敢用啦, 至於我, 兩邊都不理, 佛法義工吧, 好多物品, 我都有份供比阿贊, 阿贊亦話可用, 我就吾客氣啦。米雪的小家子氣, 又被居士周圍傳到泰國人、馬來西亞人、香港人那裡了, 激鬼死她的, 見了我的一些臉書貼, 火到離開我的朋友名單, 我都無佢地咁好氣的。


有好多物資是從一位居士的廠房裡借出的; 亦有好多物資去買的, 這大批的貨放在一個貨倉中, 後般到荃灣另一居士的倉中, 暢懷法師那邊的一位義工幫手車物資。

般幾箱書都吾知做乜的, 都無咩人會拿的, 實情有需要看的人吾係這一批的。







星期四, 11月 07, 2013

Luang Phor ThongChai



Abbot of Dhammavana, Luang Phor ThongChai.
Dhamma Talk By Luang Phor Thongcai

Part 2

假设我们修行没有目标,那我们就会迷失方向,所以禅师认为我们必须先认识佛法,然后才去修行。我们不要执著于禅师。我们不是因为禅师的名气而跟随他们,并且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是万能的。这种错误的认知将导致我们的修行至终一无所得,也会导致我们迷失方向。即使是佛陀说的话,我们也只能相信一半,因为我们还没有实修,还没有如实地体证到佛法,所以终究还是会心存怀疑的。只有根据佛陀的教导修行直道获得体证后,我们才不会存有怀疑之心。佛陀说当我们精进地修行而见到了法时,我们才会对佛法抱有十足的信心,不再心存疑虑。现在即使我们相信也好,却仍没有绝对的信心,佛陀时代的阿罗汉也是在体证到事物的实相后才完全相信的。他们并非经由听别人所说而相信,而是经由亲身的体证而信。所以禅师奉劝信徒们要先听闻,听闻后要思维,再来修行。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深刻地了解这句话的意义,但这不用紧。
假如我们毫无疑心地根据某位禅师的教导持续不懈地修行,那我们坚定的信心,可能会让我们很快就看到成果,并且不会觉得疲倦。可是这较冒险,因为假如该禅师教错了,而我们又毫不怀疑并盲目地跟随着其教法修行下去,结果到最后失败了,这样就浪费了我们的精神和时间。反之,假如我们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修行,那么进展可能会慢一些。这就好像舍利佛尊者和目建链尊者一样,虽然他们根据佛陀的教导修行,但由于他们不轻易相信任何事情,所以他们比身边的人较慢证得道果。
佛陀说,由于第一种人心里没有障碍,能够热诚、直接地相信并完全地接纳禅师的教导,所以他们能够很快地到达目标。第二种人如舍利弗和目建链尊者,由于智慧很好,所以有时候他们的知识会对他们的修行造成障碍。虽然说熟读经典的人在修行中的进展可能会慢一些,可是这样会比较安全。由此可见,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修行的人虽然进展会慢一些,可是相比之下也比较安全,而且总有一天还是会有成就的。因此我们要多听闻,以认识我们的生命,认识身和心的关系。由于名和色、身和心,都是互相依靠的,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经由这样我们能够理解到“这个是我们的生命、生活。”“这个就是佛教”。这整个世界都存在于我们的身和心里,所以我们的高兴、悲哀、满意或不满意都在我们的身和心里。只要我们还活着或在清醒当中,佛陀都叫我们观照我们的身和心,以了解我们的生命。简单来说,生命指的就是我们的呼吸。由于佛陀是根据观呼吸而证悟的,
为此,佛陀很清楚地指出:“诸比丘,你们看,假如我们能够学习安般念,它对`我们是有很大的利益和福报的。”佛陀说他在证道前也是修安般念的。观呼吸和其它的修行法门如卡西那kasina , 不一样,它比较方便,而且不需要外出去找所缘。我们的心不需要担心找不到所缘,也无需花费眼力去看着所缘。
为此,佛陀强调我们要学习好好地守护着我们的心,况且这种修行方式并不比其他法门难。由于佛陀一直鼓励 信徒们修安般念,所以禅师也跟着鼓励他的信徒们修安般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此地修:我知道我的入息,我知道我的出息,我正念地觉知它。生命和身心以及大自然的秘密都潜藏在这个呼吸之间,所以我们要从呼吸中学习去了解这些秘密。一旦了解了这个秘密后,它就不再是秘密了。这个出入息的修行法门是一个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可以训练的大考场,并能导致我们生起智慧。另外,禅师也教导我们把正念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觉知我们的出入息,另外一部分则是觉知我们的念头。我们不要去想,可是也不要抗拒思想,我们只是清楚地觉知它起灭的过程。
只要我们不期盼平静,心自然就会平静。我们不要执着于满意或不满意的感受,我们当下的责任只是觉知此刻生起的念头而已——它好、它坏、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起的念头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都要觉知它。佛陀强调我们不要去执着。所生起的念头和呼吸,只是保持觉知而已。这样的修行能让我们超越满意或不满意的感受。心不要受外境所转而散乱,当心达到平静时,也不要执着于内心的宁静。此时,也不要对毫无执着的心而感到害怕。这样,我们的心就能超越,生,老,病死和苦的因。可能你们听了这样的开示会感到混淆,我们既不要把心安在外面,也不要让心执着里面,那么我们该把心放在哪里呢?我们就把心放在中间,只是觉知出入息而已,就能够让心逐渐平静下来。觉知呼吸、跟随呼吸,入息时我们跟随它从鼻子到肚子,出息时我们也跟着它,这就意味着我们正在观察着里面。
Sadhu! Sadhu! Sadhu!

Posted by PKChai

Participation translator : 参与翻译者: Br SSTeoh , 郑美丽, 王惠君

志蓮淨苑

最近坐巴士往沙田, 從天橋跨過鳥瞰整個志蓮淨苑時, 升起些思緒。鑽石山, 我曾在那個木屋區住過三至四年吧, 就在現今的志蓮淨苑斜對面, 星河明居對面那塊空地。與這個地方也實在很有緣。那四年, 亦是人生很重要的幾年, 由小學升上中學。
但那時並沒有在這個區周圍行, 對於那間木屋, 我也不喜歡住, 所以一放假, 我與媽咪就會出尖沙咀或去阿姨家消遣。
到中三時, 才般往私樓。

志蓮淨苑都有很悠久的歷史, 它原是富戶陳七的花園別墅,因陳七敬仰佛教,便將別墅廉價售予覺一法師及葦庵法師兩師徒,以 弘揚佛法。一九三四年由葦庵法師和覺一法師,在一堆居士協助下,成立一所佛教女眾十方叢林。香港的女眾叢林規模也不小, 在香港的歷史上, 幾個大叢林都有着救急扶危的功能在。

鑽石山當年是香港大型木屋區之一, 容納了四十年代日本侵佔中國時, 大量難民湧到香港, 他們就在鑽石山興建簡陋的木屋或石屋。
志蓮淨苑在一九四八年就起義學為當區的貧窮兒童提供教育機會。一九五七年起孤兒院及老人院。
直到一九八八年, 政府起大佬山隧道而清拆志蓮淨苑及周邊的木屋區。後來志蓮淨苑需要重建, 一班演藝界人士大力支持, 包括梅艷芳, 曾志偉等, 他們大額佈施捐贈, 一九八九年開始重建, 直至九八年才完成所有工程。

我般離鑽石山後, 沒再去這個地方, 一直要到大概零一年吧, 才去了一倘朋友在黃大仙的家。她給了我一份志蓮淨苑文化部的課程表。當時我只報了趙國森老師的免費初級佛學課程。

志蓮淨苑的文化部是比夜書院成立的早, 在一九九五年, 也在預備成立夜書院, 一九九八年正式成立夜書院提供佛學與哲學的專上文憑課程。

那個年代, 香港的尼師互相之間都互相照顧, 慈航淨苑的瑞融老法師住進志蓮淨苑, 慧瑩長老尼也必然是志蓮淨苑的常客, 因此呢, 志蓮, 妙華, 慈航與慈濟關係非常的密切。
文法部成立後, 慧瑩長老尼的至少兩位皈依弟子及學生就成為夜書院的副研究員, 即是蕭式球老師與陳瓊璀老師, 這兩位老師亦成為推動香港與大陸的原始佛教的主要人物。尤其蕭式球老師, 他去了斯里蘭卡蘭毗園襌修後, 回港被邀請出任志蓮夜書院的襌修課程導師, 在葛榮導師指導下逐步推廣原始佛教。這兩位老師當時也同是妙華佛學會的董事, 故此, 蕭老師就可借用華嚴閣及迴蘭作襌修用途。另外, 在志蓮淨苑也舉辦了幾次葛榮導師的講座, 九五年至九九年, 連續五年。後來是由烏普導師接繼來講宏傳鍚蘭的襌修方法。
而蕭老師自己亦常帶領襌修營, 跟葛榮導師修習的學生亦成為這些襌修營的護法及義工, 有王珷, 張彩庭, 何國榮, 陳積, 周碧枝, 召媽媽, 胡文德, 這些師兄師姊在後來也是原始佛教的推動者。
除在迴蘭及華嚴閣舉辦襌修營外, 有時星期日也會舉行一日襌營, 而星期一晚則有共修。
志蓮淨苑雖是淨土宗道場, 不過宏薰師是有感於那個時期, 北傳很多出家眾轉往南傳學法, 在文化部開南北藏傳佛學課程, 有地方, 有人教, 就開檔了。
後來更由於三藏老法師Ven Anuruddha過境香港而住進志蓮, 更開始了全港首個巴利文課, 蕭式球老師當然亦成為老法師的第一屆學生, 同期的還有張倩儀(現在志蓮淨苑導修初級巴利語), 胡文德(被蕭老師邀請在妙華講印度佛教史半個學期), 馮志輝(現與張倩儀共同導修初級巴利語)。

文化部倒沒開什麼淨土宗的課程, 現時全職的七位副研究員中, 兩位是專研原始佛教的, 一位研唯識, 一位是法華, 以前有位是藏傳, 往生後, 都似乎找不到代替人, 另些是哲學系那邊的。其餘很多是兼職的, 流水轉得都婆厲害。

葛榮導師在一九九五年第一次來港後, 跟隨導師襌修的一班人就開始成立葛榮襌師同學會, 主要人物有蕭式球, 王珷, 張彩庭, 陳積, 何國榮, 周碧枝, 朱艷媚, Joe, 路(Emond Lam)(他在溫暖人間每期都寫襌修分亨, 亦帶領一個襌修小組), 陳磊(有時會代Edmond帶領小組襌修), 胡文德。但同學會一直到二零零一年才正式註冊為慈善團體。

我就是認識了朱艷媚。正是她拿志蓮淨苑文化部的課程表給我, 我當年只報讀趙國森老師的初級佛學, 也跟趙老師研讀了唯識一段時間。但與志蓮倒也結了長期緣, 我倒愛聽宏薰法師父的法, 故每星期六也去上念佛晚課, 聽開示。法師的CD, 我是全搜括的, 因為宏薰師父講得實在太好笑了。宏薰師父的誦咒也誦得很好聽, 大悲咒, 楞嚴咒, 不過我實在對這些咒沒什麼興趣, 故聽了師父誦楞嚴咒一次後, 就是知道師父誦得好聽吧了。

在讀初級佛學時, 我也利用了志蓮圖書館, 以每星期五本書的, 逐格逐本書來看, 從印度佛教史的一格開始逐本書看, 看遍南北傳史學類及理論, 也遍看阿含經幾個版本, 大陸與台灣的。大大概後的兩年吧了, 我選了巴利文初級班及法句經。
當年的巴利文初級影帶班, 是由蕭老師導修上學期, 張倩儀導修下學期。而當時的法句經, 亦由蕭老師或惟中師父做翻譯。
我亦有上蕭老師的星期一共修班及近幾年參加陳瓊璀老師的雜阿含讀經班。

現時志蓮仍保有老法師的獨立房間, 老法師幾時回來都可入住。
慧瑩長老尼則入住志蓮安老院, 與另一居士為鄰, (不知現在是否仍如是)逢星期四, 瑞深師父都會去探望慧瑩長老尼。而昭慧法師若來香港, 也必然會到志蓮探望長老尼。
現時志蓮文化部與泰國國際大學連結上, 完成夜書院的佛學文憑可到該大學讀碩士課程, 但必須完成一學期的巴利語或梵語課程。
由老法師帶領的巴利佛典翻譯學報, 大陸需求很大, 馬來西亞的喬達摩佛寺是最早與志蓮連結的, 學報直接寄給喬達摩佛寺, 再由那寺分發給馬來西亞, 新加坡等寺院, 後來花花要求寄往慧光師父那間寺, 志蓮淨苑亦通過, 由蕭老師寄發。
志蓮也將學報寄往大陸的佛學院。
學報的第一期到不知第幾期是斷了版的, 喬達摩佛寺那邊曾經續印。

南傳襌修學會所舉辦的活動海報, 志蓮淨苑的文化部及圖書館亦曾批准貼在當眼處。
還有段超小插曲, 南傳襌修學會的主理人之一, 周美霜在供養文比丘前, 曾去了志蓮問某位老師意見, 是否值得供養。
所以這個志蓮淨苑雖是淨土宗道場, 但是在香港卻又是推動原始佛教及南傳佛教的主要與重要的地方。志蓮所擁有的中學與小學也提供地方給南傳佛教團體開辦講座及襌修營, 尤其志蓮小學, 趙國森是這間小學的校長, 阿贊朱連的佛法講座就曾不只一次在這裡開辦。

葛榮‧三摩羅羅頓 Godwin Samararatne

我接觸這個名字時, 已是他往生後的一年吧, 我好像也參加了葛榮襌修同學會的記念葛榮導師的一個聚會。但在此之前, 是因為查什麼叫做"南傳佛教", 誰又是Godwin? 他說了些什麼? 正是從網上看見他的文章, 關於味道: 吃東西不要帶有喜歡或不喜歡, 只是感受味道的變化。就用這句來試一試媽咪煮的我從不吃的菜, 喲, 不去想好吃不好吃, 只是知道味道的變化, 這就改了我偏食的惡習, 就證明南傳佛法的有效性, 非常實際, 也非常容易, 難的只是嘗試的推動力吧了。

基本上, 我對於襌師是限陌生的, 大概就只是知道他來過香港主持襌修營, 蕭式球老師是他的學生, 一班跟隨葛榮襌師學習的人創立葛榮襌修同學會, 在大嶼山有間華嚴閣及迴蘭。我也有同學會送的葛榮指導襌修營的記念書, 當時我也有每期投稿寫點襌修心行。

但原來葛榮襌師很不簡單, 他在斯里蘭卡曾經協助美國維珍尼亞大學的Stevenson研究輪回, 直到1988年, 他本人在1977年亦被邀請去過美國。1980年, 他成為尼藍毘襌修中心的看管人, 往後成為該襌修中心的襌修指導師, 直到他往生。

這個尼藍毗襌修中心是由一位商人Mr. Alahakoon將他的茶園捐出, 也不只, 還起了一些屋子來該人襌修, 這商人就找了葛榮去看屋, 葛榮就遲了圖書館館理員的職, 般入尼藍毗襌修心中住下來。

葛榮本身則曾跟隨羅摩智法師 (Ven.Nanarama),向智法師 (Ven.Nyanaponika) 等大師學習襌修。 

這個尼藍毗襌修中心的最初指導襌師都大有來頭, 一位是Ven S Dhammika, Yogacara Rahula, Joseph Goldstein. 都是內觀襌修大師。襌修大師總是給人邀請去當地教襌修啦, 前指導襌師走清光後, 葛榮就作為襌修中心的指導師, 襌師駐襌修中心導師約二十年,他也在康提市(Kandy)內多個地方指導禪修,包括:尼藍毘禪修中心兩個分院; 離韋拉禪修中心(Lewella Meditation Centre)和衛塞迦禪修中心(Visakha Meditation Centre);University of Peradeniya,私人的住所及佛教出版社(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等。 而後他又被各地居士邀請前往教導襌修後, 接替者則是烏普居士(Upul Gamage)。

1983年, 蕭式球老師前往尼藍毗襌修中心跟隨葛榮襌師修習。

根據蕭師兄在葛榮襌師記念專輯中寫道: "葛榮居士曾對香港南傳佛教禪修的推廣作出很大貢獻:志蓮淨苑的禪修班、太古城的共修班、山上的密集禪修、南傳佛教叢書編譯組以及這份《禪修之友》等,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他的帶動,才能得以成就。"

尼藍毗襌修中心


摘錄一些葛榮襌師的說法~~ 如果你想很敏銳、很清晰地看清楚周圍的事物, 那麼就要慢下來, 我們才能時時刻刻都很敏銳、很清晰地看到我們身心的狀況; 我們也能很敏銳、很清晰地看到外邊的事物。與此相關的是, 當放慢下來和正念越來越持續時, 我們便能夠觀察到在行事之前的動機。隨著越來越多的動機觀察, 你會發覺到會有越來越多的正念。

~ 觀察動機另一方面的益處, 是它能使我們發現自己的行為的真正意圖。因此它使我們能夠真正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人; 它也使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正面與負面, 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 正念另一個重要的地方是體驗當下。通過修習, 我們能夠培育出調御我們內心的能力。

~正念另一個重要的地方, 是我們能夠運用正念去探索、去觀察、去學習、去明白我們正在經歷的任何事情。當你在經歷身體上的痛楚時, 你可運用正念去探索痛楚的實相.....我們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對自己的身心有多方面的發現。

~ 正念另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是它自然會帶來合符道德和戒行的生活方式, 這對修行是十分重要的。

~ 正念另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是幫助我們開展自信。因為正念, 以自己的努力, 我們能夠解決很多自己的問題, 於是我們變得對自己有信心及信賴自己。之後我們會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不去埋怨別人和四周的環境。

~ 正念是修行的關鍵, 所以佛陀稱正念是"唯一的道路"。 

星期一, 11月 04, 2013

佛教歷史上的六次經典結集

佛教歷史上的六次經典結集

佛學研究論集加入時間:2009-4-13 1
佛教歷史上的六次經典結集

 第一次經典結集


  佛入滅後的三個月,印度Magadha 的國王Ajatashatru 舉辦了結集。地點是在Rajagaha 的Cave of the Seven Leaves (七葉窟)。領導僧侶為大阿拉漢Maha Kassapa (大迦葉尊者),Ananda (阿難尊者),和Upali (優波離尊者) MahaKassapa 從僧團中選取了五百阿拉漢來重述佛陀所說過的話。由在佛陀身邊最久的Ananda(阿難尊者) 重述經藏(Suttas),和持戒第一的Upali (優波離尊者)重述律藏(Vinaya)。

  他們完成了重述之後,阿拉漢們便開始檢查字義是否有誤,然後再一起重述並檢查每個字和每個段落。每一位阿拉漢都如此的念著和檢查著,並將每個字記入腦海中。只有當一段話被所有的阿拉漢檢查和驗證後,才會被大會採納。這還包括了每段話佛是在哪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和對誰說的等等。

第二次經典結集

  佛入滅後的一百年,(在印度) 由於Vajjian (Vesalian) 的比庫不尊守戒律,如向俗人到寺院修行慚悔時(Uposatha) 乞求錢財,他們甚至乞求一分錢到一毛錢,而這些都是違反比庫紀律的行為。這些行為被僧團中的Yasa 比庫看到,他總共指出了十項被違反的紀律∶

·帶著鹽和裝鹽的東西並需要時使用
·午後進食
·在同一天到第二個村莊進食,破壞了進食的紀律(食量過多)
·在同一教區裡卻在不同的地方參加了超過一次的伍波薩他(巴利語uposatha的音譯。誦戒)
·向大眾取得不該有的法令(權力)
·把習慣性的行為當作是首先的
·在飯後用乳漿
·喝還沒發酵的發酵果汁
·坐在沒有邊幅的布上
·接受金銀

  而這些Vajjian 比庫反對Yasa 的指責,並要求他向那些他禁止聽從Vajjian 比庫們的人們道歉。Yasa 保護著自己的觀點,並取得了人們的支持。這使得Vajjian 的比庫們更加憤怒並逐Yasa 出了僧團。Yasa 於是到了Kausambi 並送信報告給在西方Avanti 和南方的比庫們。

  Yasa 到了Ahoganga Hill 找尋大阿拉漢Sambhuta Sanavasi並告訴他事情的嚴重性和請示他該如何處置。在同一時間,西方有六十位阿拉漢和八十位從Avanti 和南方來的阿拉漢們聚在Ahoganga Hill。他們選出了Revata of Sahajati 作代表來處理Vajjian 比庫們的問題,而Revata 建議到問題的當地去解決。於是七百位阿拉漢在Vesali 舉行了結集。

  當時是Kalasoka 國王的時代。明確的地點是在Vesali 的Valikarama,時間是Kalasoka 國王的第十一年。阿拉漢Sabbakami 是大會的主持人,在大會之後,他們宣布了Vajjian 比庫們的行為是違反紀律且不被允許的。

  根據Dipavamsa 的記載,Vajjian 的比庫們反對了大會的決定,並舉行了他們自己的結集,稱為Mahasangiti (大乘結集)。在此之後,Vajjian 的僧侶們離開了長老部(Theravada),並組織了他們自己的團體,稱為Mahasanga (大乘僧團),他們稱自己為Mahasanghikas (大乘比丘)。於是此時整個佛教僧團便分為兩派,一派為原始佛教的長老部或稱作上座部(Theravada),一派為新起的大乘佛教(Mahasanghikas)。此次結集同樣以第一次大會的方式重述和比對經典。

第三次經典結集

  佛入滅後的第234 年,結集是在印度Asoka (阿育王)國王時代的Patiliputta 舉行的。由Asoka(阿育王)國王信奉了佛教,許多異教徒被吸引加入了佛教來取得Asoka (阿育王)的支持。雖然他們加入了佛教,但他們仍然堅持著自己的思想,更把他們自己的思想說成是佛陀的思想。原始佛教的僧侶於是和他們分開了,並拒絕和他們一起參加誦戒。於是在Patiliputta 約有七年沒有誦戒。當地佛教內部的異教徒數量已大大超越了正統僧侶的數量,於是Asoka 便請求正統僧侶們來和異教徒作誦戒,但是被正統僧侶們拒絕了。

  Asoka(阿育王)為此事感到非常的困擾,於是他送了使者到Ahoganga Hill 去請阿拉漢Moggaliputta Tissa 來解除他國內的困境。經過數次的失敗以後,Moggaliputta Tissa 終於默許了,他乘船到Patiliputta 和Asoka 會面。根據歷史記載,Asoka 跪在河裡伸出右手以表示他對阿拉漢的敬仰。Asoka (阿育王)請求了Moggaliputta Tissa 顯示神通來證明他是位阿拉漢,他同意了並在Asoka(阿育王) 面前引起了一次地震。這更增加了Asoka (阿育王)對Tissa 的信任。

  隨著Moggaliputta Tissa 的建議,Asoka (阿育王)舉辦了第三次的經典結集。經過了Asoka (阿育王)的幫助,60,000 位異教僧侶被逐出了僧團。Moggaliputta Tissa 於是選出了1,000 位阿拉漢來集成正法。阿拉漢們花了九個月的時間,終於完成經典的集成。在第三次經典結集,Moggaliputta Tissa 撰寫了Kathavatthupakarana(Points of Controversy) 來推翻異教徒們加在佛教裡錯誤的理念和觀念等等。(此時有十八派異教在佛​​教裡) 第三次經典結束後,Asoka (阿育王)便送出傳教士四處去傳播佛教正法。根據Mabavamsa,佛教傳到了以下國家∶

  國名傳教士名
(1) Kasmira-Gandhara Majjhantikathera.
(2) Mahisamandala Mahadevathera.
(3) Vanavasi Rakkhitathera,
(4) Aparantaka Yona-Dhammarakkhitathera.
(5) Maharattha Mahadhammarakkhitathera.
(6) Yona Maharakkhitathera.
(7) Himavanta Majjhimathera.
(8) Suvannabhumi Sonathera and Uttarathera.
(9) Lankadipa Mahamahindathera. (獅子國,斯里蘭卡古稱“楞伽”(Lanka),或“楞伽島”(Lankadvipa))

此次結集一樣以第一次大會的方式重述和比對經典。

第四次經典結集

  第四次結集發生於公元前29 年,是在國王Vattagamani 時代的Tambapanni (Sri Lanka斯里蘭卡) 舉行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已沒有許多僧侶能像當時的阿拉漢Mahinda 一樣的將全部的經典記入腦中,配合當時文字的開發,於是當時便決定要將經典以文字記下以保存至後世。

  Vattagamani 支持了這個想法,於是便舉行了第四次結集,目的是將經典以文字記載。在有文字以前一直是以口述的方式,這難免另人起疑。但在歷史上經典的正確性的由來是這樣的,在當時的Sri Lanka斯里蘭卡發生許多內亂,此時有許多僧侶回到南印度去避難,直到內亂結束後,他們才回到Sri Lanka 斯里蘭卡和其他僧侶比對經典,發現所有重述的經典一字無誤,於是便認證了在他們腦海裡的經典是準確無誤的。

  這套口述和記憶的傳統從佛入滅後便從未改過,每天僧侶們都會互相重述和比對經典的正確,若有偏差,便會請示長老正確的字句。所以經典會保存在無數的僧侶記憶裡,他們每天都會互相重述和比對來確保經典的正確性。為了確保在未來經典的正確,他們決定將經典用文字寫下。

  大阿拉漢Maharakkhita和五百位阿拉漢以第一次大會的方式重述和比對經典,並將其寫在葉子上(貝葉經)。地點是在一個叫做Aloka lena 的山洞。大會圓滿的結束,且經典被正確的寫下和小心的保存。從這之後,葉片書傳播和出現在緬甸、泰國、柬埔寨、和寮國(老撾)等地。

第五次經典結集

  第五次結集發生在公元1871,在緬甸國王Mindon(敏東) 的時代,地點在Mandalay(曼德勒),目的是要重述、驗證、和比對經典,來確保一切無誤。由三位阿拉漢主領,分別為Mahathera Jagarabhivamsa、Narindabhidaja、和Mahathera Sumangalasami。其中還有2,400 位僧侶。整個結集花了五個月的時間,方式也和第一次結集一樣的嚴謹。這次結集Mindo 將所有的經文撰寫在729 塊大理石上,並將它建成了佛塔,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書」。每片大理石有5 inch 高,5.5 feet 長,和3.5 feet 寬。

  佛塔名為Kuthodaw Pagoda (緬甸固都陶佛塔)∶[Largest Books](世界最大的書)

第六次經典結集

  第六次結集發生在西元1954 年,地點在緬甸仰光,由緬甸政府贊助。由緬甸首相烏努U Nu 率領建造了Maha Passana Guha (大山洞),造型很像在印度第一結集的Sattapanni Cave (Cave of the Seven Leaves)。山洞完成後,大會聚集於5 月17 日,西元1954 年。就像之前的結集一樣,這次結集的目的是重述和驗證經典。由八個不同國家來的2,500 位長老僧侶們,同時聚集於此。這八個國家為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和尼泊爾。

  由近代的緬甸大阿拉漢Mahasi Sayadaw(馬哈希尊者)負責經典的問證,和由Bhandata Vicittasarabhivamsa 回答所有的問證。此後,經典便以七個國家的文字寫出(除了印度以外)。整個過程花了兩年的時間,其中包括了種種的比對、驗證、和考察,總算於佛入滅後的2,500 年的五月,公元1956 年完成。這次經典的集成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正確和無誤的經典。且被認證為佛陀的正法經典。

  注:比庫:巴利語bhikkhu的音譯,指稱巴利語傳承的佛世比庫僧眾及南傳上座部比庫僧眾;
    比丘:梵語bhiksu的音譯,漢傳佛教譯為為“比丘”、“苾芻”等,指稱源自梵語系統的漢傳僧眾。
    阿拉漢:巴利語arahant的音譯,是對佛陀的尊稱,也可指一切的漏盡者(khinàsava,斷盡煩惱者),
        包括諸佛、獨覺佛及阿拉漢弟子。
    漢傳佛教依梵語arhant音譯為“阿羅漢”,謂為小乘極果。其音、用法皆與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森林回憶錄消失的修行森林

森林回憶錄消失的修行森林
卡瑪拉‧提雅瓦妮琦著
佛學研究論集加入時間:2009-4-13 14:15:30 點擊:219

森林回憶錄

消失的修行森林

卡瑪拉‧提雅瓦妮琦著

法園編譯群譯


在建立現代泰國的過程中,曼谷當局不僅需要共同的語文,同時也需要共同的宗教。暹羅統治者相信僧伽與百姓一樣—不分族群都應當有共同的宗教背景, 他們認為一種理性的佛教風貌,可促進大統一與和諧。 

泰國現代政教的誕生雲遊的苦行僧傳統,雖然已成為泰國無情的現代化與猖獗砍伐樹林之舉的受害者(在這前半世紀的泰國或昔稱「暹羅」的森林慘遭濫伐)(1),可是泰國仍然是無數苦行僧的歸宿。這類僧侶在泰國通稱為「頭陀僧」或「苦行僧」,一位頭陀僧至少必須持守佛陀在經典中所提及的十三項苦行,特別是持守日中一食、樹下住、塚間住等與少欲知足(2)。

我寫這本書(編按:指《森林回憶錄》)的目的,是為了記載歷史上一群當地佛教傳統僧侶與現代佛教僧侶的生活。我也試圖說明過去鮮為人知的頭陀行傳統,為何在今天泰國變得如此受歡迎。我以阿姜曼(Ajan Man Phurithat, 1871-1949)為首,有傳承關係的十位比丘為重點:阿姜曼·普里塔(Man Phurithat, 1871-1949)、阿姜汶·蘇吉諾( Waen Sujinno, 1888-1985)、阿姜頓·安圖羅(Dun Atulo, 1888-1985)、阿姜範·阿賈洛(Fan Ajaro, 1898-1977)、阿姜帖·帖蘭西(Thet Thettrangsi , 1902-1994)、阿姜李·譚馬塔洛(Li Thammartharo, 1907-1961)、阿姜拉·肯巴塔托(La Khempatato, 1911-1996)、阿姜查·波提央(Cha Phothiyan , 1918-1992)、阿姜撰·古拉契托(Juan Kulachettho, 1920-1980)與阿姜宛·烏答摩(Wan Uttamo, 1922-1980)。

雖然這些僧侶生長於農家,且遵奉兩千年曆史的宗教召喚,但是他們的教導卻相當契合於現今社會。他們所傳授的許多當地知識與智慧,如今早已失傳,其教示是來自個人親身的體證或老師的傳授。毋庸置疑地,他們是佛教徒,但是所教導的特色卻非照本宣科,我們可以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得見佛法。諸如在野地中行走數日,與一些時而護持、時而狐疑的村民相遇,乃至在樹下的傘帳裡過夜,或在天然的庇蔭處與山洞,並與種種心理、生理的挑戰對峙。他們的生活值得我們直接去認識與聆聽,其中包括想要了解他們時所需要的細節,由於他們對生活細節的注意,以及所懷有的崇高理想,這些比丘的生活即是典範。然而,這並非西方或泰國學者研究他們的方向。學者大多先由僧伽制度與「泰國」佛教傳統的共通性,以及各種對上座部佛教傳統的諸多假定著手,而非從探討這些僧侶的個人生活細節與特性下手。由於學者們業已接受既定的「泰國」佛教,是強調戒律(3)、中央集權、官僚政治與階級的宗教,因而視頭陀僧為離經叛道、反傳統的異端,甚或有些瘋狂。這些學者堅持在泰國的佛教,應該是指泰國地理與政治中心—曼谷,以及曼谷的寺院權威所詮釋的巴利經典。這種曼谷上座部佛教的看法是屬於都會性、文明、中上階層的佛教觀點,它崇尚經典、教戒與正統思想,輕忽、貶抑地方性佛教傳統。雖然如此,這類地方傳統的苦行僧卻佔了僧伽的大多數。事實上,這種以曼谷為泰國佛教中心的觀點,是一種自我優越感的型態,因為當許多西方學者進入泰國時,必先來到曼谷,所以,他們也在某程度上,接受曼谷的製度與文化。在現代化影響之外,人們其實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世界裡,他們四處雲遊,或認識四處雲遊的親友與商旅,他們明白在這塊土地上,擁有許多與其不同語言與習俗的族群,所以他們認為宗教的修行僧侶也有所不同。事實上,在本世紀之前,並無教理的規章與寺院的修行方法可以依循,每座寺院各有其傳統,且每位「阿姜」(住持或老師),都遵行其自家派別的戒律與修行方式,因此有其個別的歷史(4)。住在曼谷以外地區的民眾,自然不認同暹羅上流階級的觀點—視曼谷佛教教廷高於他們的佛教傳統。正值本世紀交替之際,現代泰國當局開始施壓,要求村民接受其官方佛教,然而村民與當地的僧侶,卻依然遵行其上一世紀的佛教傳統,由於地理與語系的隔閡,使他們免於曼谷的影響。現代佛教的誕生曼谷的佛教教廷是如何成為泰國的官方佛教呢?在歷史上,佛教是因為包容當地的文化信仰,並與之結合而興盛。在數世紀間,自上座部佛教流傳至東南亞以來,展現出適應當地習俗、語言與文化的強大包容力。佛教所盛行的地域如今稱之為「泰國」,其多采多姿不亞於「西藏佛教」,此外更因與當地不同文化傳統的互動,而使之生動且豐富。

〔多元化的泰國傳統佛教〕 在十九世紀初,泰國仍未成為一個國界明確如圖一所示的中央集權國家。當時,該區有若干王國與小國,每個王國皆由其世襲的國王所統治,儘管這些王國視自己為自治區,但他們仍派遣使者前往大國朝貢,只要這些王國不彼此宣戰,曼谷允許這些外圍的王國保有或多或少的自主權。曼谷對其它王國的掌控,並未擴及向諸國王收取稅金,也並未掌控其法庭、行政模式、貨幣或所建立的書寫系統。此外,曼谷也未控制這些王國的宗教習俗與修行方式,這些王國各自擁有其不同的歷史、文學、語言與宗教習俗。事實上,在中央平原的暹羅族(Siameae)、東北的寮族(Lao)、北方的原族(Yuan)、西部邊區與撣州為鄰的撣族(Shan),與沿著柬埔寨東北邊區、緊鄰南方的吉蔑族(Khmer),還有分佈於中央平原與北部地區之間的蒙族(Mon),存在著不同型態的佛教,甚至在一個公國之中,王國與王國或村落與村落之間,宗教習俗皆有所不同。以蘭那國(Lan Na)(5) 為例,單是清邁一區,佛教僧侶的宗派與傳承便多達十八種之多(那時蘭那國所謂的「宗派」(nikai),意指具有相同信念與修行戒律的僧團)。在東北的寮族,其佛教習俗不同於普安(Phuan)、拉瓦(Lawa)、宋(Song)、普泰(Phu Thai)與瑤族(Yau)。

再者,在蒙族的傳統裡,南噴省蒙族的宗教習俗,也不同於拉武里、堪布里、巴克雷特、巴吞他尼、暖武里或巴南等省。同樣地,在原族的傳統裡,清邁、清來、帕堯、南噴、南邦、難省與帕省地區的佛教習俗也各異。在這裡的每一個佛教傳統,皆或多或少受到當地鬼神信仰形式,和早在十四世紀之前即已盛行的大乘與密教傳統的影響。〔孟庫創立法宗派〕 除了這些古老的傳統之外,一八三○年代曼谷出現了另一類型的佛教宗派,而這個晚期的發展造就了一個新的僧團教派,一般將它視為新的改革運動。此教派的創始人,是三十三歲的暹羅王子—拉瑪二世(Rama II)之子孟庫(Mongkut)。孟庫早期於暹羅佛教傳統出家,他出家的同時,讓位給聞名於後世的同父異母兄弟拉瑪三世(1824-1851)。孟庫出家達二十七年之久,直到其胞弟身故才還俗,因為一旦他離開僧伽生活,便將陷入一場政爭的浩劫之中。一八三○年,孟庫出家六年之後,遇見一個位於曼谷河畔的蒙族寺院方丈,蒙族的嚴持戒律令他震懾,於是建立一個嚴持戒律的新教派—「法宗派」(Thammayut),意指奉行「法」的教派。在孟庫的僧團裡,他強調巴利文的學習,特別是要精通戒律。為了持戒精嚴,孟庫堅持在家信眾必須履行一些必要的義務,諸如供養僧伽食物、清掃居住空間、洗滌僧衣與照料僧伽的公有物等。該宗派的僧眾大多來自中上階層的家庭,為了與曼谷寺院所見到的暹羅傳統有所區隔,孟庫改變了若干寺院的修行方式。他引進了新的僧袍穿著方式(一種蒙族遮覆雙肩的著法)、新的出家儀式、新的巴利經典語言的發音、新的作息(包括日常課誦),與新的宗教節日,孟庫堅稱這一切改變是為了讓法宗派更真實。然而,依欬瑞·雷諾(Craig Reynolds)指出,此一新宗派事實上「引發怨憤、意見不和,造成糾紛,而非團結」。若非有王室的支持,法宗派勢必無法持續下去,因為其引發曼谷寺院暹羅傳統的抵制。孟庫貶抑尊奉「大宗派」(Mahanikai)傳統的僧侶,他認為大宗派是「沿襲舊制」的教派—意指這些僧侶與在家人,只是盲目地遵從父親與祖父所傳下的佛教。由於這種誤導,以致使我們認為一切非法宗派者,即歸屬單一教派。所以,我使用「大宗派」這名詞,指的只是由曼谷僧團當權者所認定的非法宗派的行政僧侶。孟庫同時極力主張,研習巴利經典與註釋,比修習禪定更為重要。他認為禪定是神秘的,他相信真正的宗教,應是理性的教義與信仰,而輕視一切用來弘法的民間故事與寓言的傳統,以及與佛法結合的當地文化。依他之見,地方所流傳的一些充滿鬼神、奇蹟、神力、禮拜與驅邪色彩的故事均屬民間故事,它們與佛法絲毫無關。由此可推論,孟庫可能受到西方與基督教的影響。孟庫(一八五一年還俗出任國王)與許多西方傳教士一樣,對宗教的印像是知性的(6)。他與同時代的暹羅菁英一樣,都接受西方傳教士的見解,認為傳統佛教過於迷信,他們主張向​​西方傳教士證明,佛教同樣可與科學匹敵,而且有助於知識的研究與學習。他們開始發行自已的報紙、出版佛教書籍,並採納了理性的交互方式,與基督徒進行宗教辯論。

〔朱拉隆宮成立中央集權的暹羅國〕 十九世紀末,暹羅的鄰國淪為西方殖民地。在十九世紀末的數十年之間,暹羅國王朱拉隆宮(Chulalongkor, 1868-1910)開始劃定疆土,成立一中央集權的暹羅國。迄至十九世紀末,暹羅法庭開始限制北方、東北與南部地區的藩屬實施自治(7),旨在剝削地方掌權家族的勢力,將他們的權力轉給暹羅法庭指派的官員。◎制定共同的語言法庭所遭遇的最大障礙是泰國種族(8) 間不同的語系,當暹羅官方開始鞏固藩邦與王國之際,發現在暹羅政治轄區內至少有八種語言。(四大區域的主要語言分別是:中央平原區的泰克朗語(Thai Klang) 、北方的泰原語(Tai Yuan)或吉蔑國語(Kham Meuang)、東北的寮語與南方的巴泰語( Pak Tai))。為了令不同種族團結,曼谷當局選定以曼谷知識分子所說的「曼谷泰語」(Bangkok Thai)為官方語言與國語(在此之前講的是猶地亞(Ayuthaya) 語),此種曼谷方言(為如今的標準泰語)成為現代泰國認同的象徵與焦點。地方民眾必須接受老師、政府官員與曾在曼谷接受訓練的僧侶,來教導此種語言。結果,說泰語與英語的人士如今將「泰」(Thai)這個字用來指國教(例如「泰國佛教」)與國語。為了防止混淆,以「現代國教」(modern state Buddhism)一詞,取代鬆散令人誤導的「泰國佛教」(Thai Buddhism)。

同樣地,當談到語文時,「曼谷泰語」(Bangkok Thai)則與比較模糊的「泰文」(Thai)一字來得貼切。儘管我們無法得知,當暹羅開始實施中央集權之前,有多少人使用曼谷泰語,但可以確信它絕非是大多數人的母語,較可能的母語反而是寮語。以其它語言為母語的民族,視曼谷泰語為外來語,即使住在中央平原的人,也必須與其它鄉鎮民眾一樣,透過曼谷的教育體系學習曼谷泰語。◎瓦契拉央設立僧伽組織與僧伽教育系統​​在建立現代泰國的過程中,曼谷當局不僅需要共同的語文,同時也需要共同的宗教。暹羅統治者重視秩序、和諧、國家統一與現代化的先入為主觀念,導致他們相信僧伽與百姓一樣—不分族群都應當有共同的宗教背景,他們認為一種理性的佛教風貌,可促進大統一與和諧。現代佛教的創始者是孟庫之子瓦契拉央(Wachirayan)王子,他是朱拉隆宮王同父異母的兄弟,也是曼谷布翁尼維(Wat Bowonniwet)寺的住持。瓦契拉央是一位巴利文學者,迫切希望鞏固他認為已經走下坡的佛教,他認為以學術與戒律為主的法宗派,優於遵奉其它佛教常規與習俗的教派,瓦契拉央與孟庫一樣也稱後者為「大宗派」。所以,主要座落於曼谷皇家寺院的法宗派與新設立的中央集權政府,兩者間的關係密不可分,成為現代國教的典範。

一九○二年通過的法案,建立了一個以暹羅教會長老(由曼谷當局任命)為首的僧伽組織。隨著法案的通過,一個現代國立中央集權都會的官僚體制,開始控制具有不同種族傳統的地方團體。先前自治、隸屬於不同傳承的佛教僧侶,如今都歸於擁有標準經文與常規的暹羅宗教體制中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並沒有任何單一的傳統曾經掌控過。現今的教制將原本無組織的僧伽,納入平民政府的體制之下,僧伽與政府如今是平行的單位(見圖二)。瓦契拉央同時以他個人對巴利經典、註釋與律藏的詮釋為基礎,成立一個僧伽教育系統​​,現代佛教奉瓦契拉央所印行的經典為權威法典。此系統至今仍沿用,所依據的是學位、考試與僧伽制度中的層級化。它將模範比丘界定為:嚴守戒律、精通瓦契拉央法典、以曼谷泰語教授、履行行政責任、遵守以曼谷習俗為基準的神聖節日與宗教儀式。頭陀僧森林生活的三個時期直到本世紀後半葉,軍方開始實施戒嚴,以鞏固政權,泰國偏遠地區才開始感受到中央政府的威權存在。

誠如我們所見,頭陀僧大多對政治活動不感興趣,泰國社會正值廣泛變革的期間,學者普遍認為這是關鍵時期,然而這關鍵時期對森林僧而言,並不見得那么重要。但無論如何,他們終究受到超越他們眼界之外的事件所影響,如普遍鋪設道路與鐵路、叢林戰爭與砍伐樹林。所以研究森林僧,就必須將經濟、政治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列入考慮。我所找到的一部大事記,有助於將過去一百年劃分為三個歷史時期:(一)一九五七年之前的「森林僧團期」(Forest-Community Period);(二)一九五七至一九八八年的「森林遭入侵期」(Forest-Invasion Period);(三)一九八九年至今的「森林消逝期」(Forest-Closure Period)。「森林僧團期」跨越十九世紀末(當時暹羅成為一中央集權國家)與二十世紀前半葉。這段期間,泰國境內有數千個小型邊區部落,這些部落由散居於農田與山林的農家組成。因為這時人口稀少,都市尚未開發,許多村落,甚至於地方行政中心,都距離都會中心十分遙遠。

然而到了後期,都會地區快速發展,森林面積由於濫墾而減縮。(編者按:本期專輯內容譯自卡瑪拉·提雅瓦妮琦(Kamala Tiyavanich)所著的《森林回憶錄—二十世紀的泰國雲遊僧》(Forest Recollection-Wandering Monks in Twentieth-Century Thailand )一書,《森林回憶錄》於一九九七年由泰國清邁Silkworn Books 出版社出版。專輯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註釋】

(1) 此國名於一九四一年披汶(Phibun)政權時更名為泰國(Thailand),我以「暹羅」(Siam)或「暹羅人」(Siamese)稱呼一九四一年之前的泰國與泰族,一九四一年之後則以「泰國」(Thailand)與「泰」(Thai)稱呼之。由於施行國家政策,披汶政府以「泰」泛指泰國境內各族群,並非單指聚居於中央平原的暹羅人。(此點我是參考Thongchai Winichaul, Siam Mapped: A History of the Geo-Body of a Nation〔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18.)

(2) 在本研究中,我依照僧侶本身的用法,交替使用雲遊僧(wandering monk)、頭陀僧(thdong monk)與禪修僧(kammathan)等字眼。泰語thudong (頭陀)源自巴利語dhutanga(頭陀支)意指苦行或苦修。據三界智比丘(Nyanatiloka)的解釋,其字義為「祛除心中的煩惱」,十三頭陀支包括:(一)糞掃衣支;(二)三衣支;(三)常乞食支;(四)次第乞食支;(五)一座食支;(六)一缽食支;(七)時後不食支;(八)阿練若住支;(九)樹下住支;(十)露地住支;(十一)塚間住支;(十二)隨處住支;(十三)常坐不臥支。此外,Kammathan(源自於巴利語kammaTThAna)意指禪修的所緣(業處)。

(3) 戒律包括所有僧伽的戒規,現代人往往將泰國的佛教與受持二二七條戒法的上座部僧侶聯想在一起。

(4) 如同欬瑞·雷諾(Craig Reynolds)所說:「每位住持在其各自領域中擁有極大的主導權……領導寺院的品質與寺院所獲得的民眾支持,決定其興衰與影響力。」

(5) 蘭那(Lan Na)是古代北方王國之名,「蘭那泰」(Lanna Thai)是指現在的泰北居民,他們所用的語言是所謂的Kham Meuang 語。在泰國的許多方言中,最重要的是清邁與其周遭居民所用的方言。

(6) 在他出家的二十七年當中(1824-1851),孟庫與美國、法國傳教士有所接觸,從他們學習西方語言與科學,包括拉丁文、英文、數學與天文。

(7) 最重要的王國—清邁(此王族也統治了南噴公國)、柯叻與普吉,這是地方首次接受曼谷派遣的皇家特使管轄。

(8) Tai 意指一個分佈於中國南方,西至印度東部的阿薩姆邦(編按:Assam,西北與不丹接壤,東南與孟加拉比鄰,並被孟加拉隔開),與向南延伸至馬來半島的大族群。泰人分佈於泰國邊區的包括暹羅、原族(泰北)、撣族、盧族(Lu)與寮族。

(9) 史馬勒(Smalley)指出Thai 此字廣泛地​​運用在泰文與英文當中,他建議以「標準泰語」(Standard Thai)來表示成為國語的泰語。但我反對這種用法,建議使用「曼谷泰語」(Bangkok Thai)。因為許多曼谷居民所講的是非標準的泰國方言,因此,「曼谷泰語」應該是指由曼谷或特別由皇家機構所認定的方言。作者簡介卡瑪拉·提雅瓦妮(Kamala Tiyavanich)撰寫了一篇有關東南亞歷史的博士論文,並造訪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卡因中心(Kahin Center)繼續探討有關東南亞的主題。她目前將探索的焦點放在暹羅地方傳統佛教的鄉村住持上。?

自從泰國成為現代國家後,曼谷政府一直將雲遊僧與村落僧視為目標。他們稱頭陀僧為流浪漢,企圖以中央集權來管理各種佛教傳統的僧侶,在曼谷菁英的眼中,實踐苦修的頭陀僧是毫無價值的。

雲遊僧將自己的生活帶到了邊緣,他們時常前往少有人居住的森林,獨自一人或與同伴們一起禪修。對他們而言,構成外在世界的大多是森林邊緣的村落,有時是鄉間小鎮,或很少乃至有必要時才去的曼谷。頭陀僧對於主流社會的發展並無意見,他們在「森林僧團期」大致可以維持自治,並可不受阻礙地到處雲遊。但即使是在「森林僧團期」,曼谷對他們還是有計劃的,東北方的僧伽當局試圖召募阿姜曼的弟子,並部分成功地將他們安住下來。然而直到了一九五○年代末期,森林外的世界以更明顯的衝擊來影響頭陀傳統,甚至在最後給予嚴重致命的一擊。

一九五○年代,禪修在都市佛教徒中建立起地位,大宗派高階僧侶阿薑皮蒙曇(Phimon-tham),以曼谷的瑪哈太寺(Wat Mahathat)為中心,開始全國性的禪修課程,並授予幾位教授禪定的老師—包括一些頭陀僧榮譽頭銜。然而,禪修這個顯而易見的合法性並未持久,政治與環境的變化使禪修式微,甚至造成雲遊僧生活方式實質的滅亡。導致這些改變的最主要原因是一九五七至一九五八年間,右翼軍人及新政府的國家經濟發展與闢林政策。

宗教改革的嘗試本世紀的後半葉,僧伽當局把大多數地方傳統佛教的僧侶,納入曼谷的僧侶組織系統中,然而寺院的教育卻逐漸失去適切性。當都市社會史無前例地西化,僧伽的教育系統卻保持不變時,受西方教育的老師,愈發自認為比學院派僧侶或行政管理僧侶更有見識。因此,當貧窮的孩子仍舊至僧院學校上課時,愈來愈多中上階層的小孩到世俗學校受教育。一位年長的僧侶估計,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年輕人遠離了佛教,都​​市僧逐漸失去其知識者領導的地位,而且為數甚多年輕優秀的僧侶褪去僧袍。瑪哈太寺的住持阿薑皮蒙曇(1) 與僧伽內政部長在一九四一年的「僧伽法案」中,試圖整合禪修與經典研習,將它們合而為一,以改革並複興現代佛教。阿薑皮蒙曇堅信,一九○二年僧伽改革的創始人犯了一個致命的缺失—犧牲禪修以推廣經典研習。

在他的觀念中,「佛教的本質……只有在禪坐中可以尋獲。」​​他並於一九四九年從龍蓋、​​孔敬、柯叻與烏汶等省,邀請當地傳統的禪脩大師到瑪哈太寺,指導比丘與沙彌修習奢摩他(定),為了在僧侶與信眾間推廣禪修,更在一九五一年建立毘婆舍那禪修中心。阿薑皮蒙曇的改革受到緬甸宗教復興,以及行政院長烏努(U Nu)(2) 對僧俗禪修的支持所影響。他覺得緬甸式的毘婆舍那禪法,對泰國的都市人來說,既簡單又實用。因此,在一九五二年從東北送一位具有九級巴利文程度,名為瑪哈求度?央拿西提(Maha Chodok Yanasithi)的泰寮大宗派比丘,到緬甸修習毘婆舍那(3)。當瑪哈求度回到泰國時,也帶回兩位緬甸禪師(其中一位是他的指導者)到泰國來教授毘婆舍那,在一九五三至一九六○年之間,瑪哈求度一直在瑪哈太寺禪修中心指導禪修。這項大宗派行政管理高僧的創舉,引發了法宗派長老對該派禪僧的注意,並善用這些資源。一九五一年,法宗派南方領袖邀請阿薑辛(Sing,阿姜曼的資深弟子)到南方的碧武里省,教導僧侶與在家信徒禪修。

隔年法宗派長老建議授予阿薑辛與阿姜帖榮譽頭銜,阿薑辛接受「庫揚威西大師」(Phru Khru Yanwisit)的頭銜;三年後的一九五五年,阿姜帖接受「庫尼洛團西大師」(Phru Khru Nirotrangsi)的頭銜,並晉升為南方三省—普吉、攀牙與甲米省僧伽省長與「法」的導師(4)。

一九五七年,具有皇家頭銜的「洛恰喀那大師」(Phra Racha Khana)贈予阿姜曼的三位弟子—阿薑辛、阿姜帖與阿姜李(Li),這是一九○二年建立僧伽官僚制度以來,法宗派長老首度將皇家頭銜,贈予未接受過巴利文考試的僧侶。八年前,大宗派授予「帕哇那喀頌」(Phawanakoson Thera)皇家頭銜予帕南寺(Wat Paknam,大宗派寺院)的住持梭姜塔沙洛(Sot Janthasaro)。在一九四九年,梭姜塔沙洛成為這個世紀中,第一位得到如此崇高地位的禪僧,他像法宗派禪僧一樣,也沒有接受過巴利文考試。可是很多高階行政僧侶,不論是法宗派、大宗派或都市菁英,似乎仍不重視禪修。這可從阿薑皮蒙曇一九五五年對禪僧的演講中看出:「身為內觀禪修的導師與僧伽內政部長,我保證各位永遠可以依靠我,只要我活著的一天,無論如何,我都會支持你們,而且我會捍衛各位學習與教授禪修的權利。」但阿薑皮蒙曇從內部改革的企圖未能持續很久。

就如我們所見,一九六○年他遭到撤職,頭銜被撤銷,更身陷牢獄,在瑪哈太寺的禪修中心也被拆除。至於兩位緬甸來的禪師,一位回到緬甸,而另一位到春武里省的威維卡松(Wiwekasom)教導禪修。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次的瓦解?一九五○年代末期的政治事件,使泰國產生根本社會性的改變,這個蛻變造成「森林僧團期」的結束。森林遭入侵期(一九五七至一九八八年)分別在一九五七年十月與一九五八年十月的兩次突襲,使沙立(Sarit)將軍在未受到任何挑戰下便成為軍事首長,這也意味著「森林遭入侵期」的開始。〔阿薑皮蒙曇遭政府逮捕〕 沙立採取行動以對抗分佈甚廣的異議集團—三輪車司機、娼妓、流浪者(雲遊僧歸於這一類)、作家、記者與行動主義者—以一九五二年的反共律令來逮捕或拘留他們。小規模或大規模的中國人與泰國共產黨,被迫成為地下組織,很多原來持不同意見的非共人士,為了怕遭政府逮捕或謀殺,而紛紛加入共產黨,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知,泰國文化史與宗教史中「黑暗時期」的開始。

沙立不僅廢除憲法,甚至在某些高階僧侶的建議下,使一九四一年「僧伽法案」的民主制度失效。一九六二年的「新僧伽法案」(見圖一)仿照一九○二年的「僧伽法案」而重新制訂僧伽職權,並賦予僧王無上的權力。在軍事戒嚴之下,任何一位不順從的僧侶—不論是城市僧、村落僧或森林僧,也不管其傳承為何,都有被貼上共產黨卷標的危險,也可能在不准保釋或未經審判的情況下遭收押。這段期間,曼谷有兩位激進的長老僧侶遭到逮捕,其中一位是地位崇高的大宗派比丘阿薑皮蒙曇,他是瑪哈太寺住持與前任僧伽內政部長;另一位是法宗派比丘阿姜沙那梭蓬(Satsanasophon),他是阿薑皮蒙曇的代理部長,也是拉恰提瓦寺(Wat Rachathiwat)的住持。他們遭指控有共產傾向與不貞的性行為,而被強制還俗並除去頭銜。

阿薑皮蒙曇一九六二年入獄,直到一九六六年才出獄,他回憶道:那時很容易就會被指控為共產黨員,連最細微的「證據」都可以拿出來定罪。以實例來說吧!我來自東北方,那個區域有九成是貧窮的農民,顯然就是傳說中煽動者的溫床,因此我在一九六二年入獄,在獄中長達五年之久。阿薑皮蒙曇被認為是共產黨的支持者而遭逮捕的另一原因,是他藉由禪修教育的推廣,而致力於現代宗教改革,如他自己所說:我漸漸體悟雖然泰國佛教的形式、儀式與理論都井然有序,但實修卻不如此。我與有很堅定實修與實證傳承的緬甸僧侶接觸,使我明白泰國的情勢需要改革。唯有理論與實修結合,才有可能證得阿羅漢果。阿薑皮蒙曇同時與法宗派與大宗派地位崇高的僧侶對立,他們反對他宗教改革的嘗試,最後還共謀除去他(5)。在全國經濟發展的時代,將禪修視為進步的阻礙,認為禪修的普及是具破壞性的!就如阿薑皮蒙曇所提及的:沙立將軍是位獨裁者,和與身為僧侶的我無法溝通,他說如果每個人都閉起眼睛來禪修,那就沒有人留意共產黨了!〔雲遊僧安住於森林寺院〕 在這種政治氣氛中,雲遊僧要繼續過頭陀生活是愈來愈不安全了,阿姜曼的第一代弟子一定警覺到雲遊的危險性,因為他們很多人開始安住在一個地方,或建立起自己永久的森林寺院。在「森林遭入侵期」的前夕(一九五七年),五十九歲的阿姜範,開始定居於沙功那空省帕那尼空縣(Phanna Nikhom)的康穴隱居所(Kham Cave Hermitage),後來稱為帕森康寺(Wat Pa Tham Kham),他在那裡停留了六年。同時在一九五七年,四十八歲的阿姜拉,定居於麥克打汗省的召卡小山丘隱居所(Jau Kau Hill Hermitage,即普召卡山寺(Wat Phu Jau Kau))。兩年後,四十歲的阿姜查,在烏汶省他出生村落旁的巴蓬(Phong Pond)森林裡,創立了森林寺。

阿姜誇(Khaw)在烏隆省建立中日鼓穴隱居所(Midday Drum Cave Hermitage)。而一九六二年,七十二歲的阿姜汶,住進清邁省湄龐山(Maipang Mountain)的寺院。一九六五年,六十二歲的阿姜帖,定居於龍蓋省的巨岩隱居所(Huge Rock Hermitage,後來成為希瑪蓬寺(Wat Hinmakpeng)),並且在兩年後開始建造寺院。阿姜李在位於曼谷南方二十五公里的巴南省,建立了教導禪修的阿梭卡藍寺(Wat Asokaram),於三年後的一九六一年逝世。儘管漸增的壓力讓他們留居,一些阿姜曼最年輕一代的弟子,仍希望能保持原狀,四處雲遊,但是被懷疑為叛黨的危險最終還是令他們屈服了。

阿姜撰與阿姜宛的回憶及其它僧侶的故事,說明這幾年政治、社會與環境變遷所造成的影響。〔嫌疑犯:阿姜撰〕 東北的第一條道路於一九六○年開始建造,經濟與環境於是開始迅速變化。碎石路連結泰國中部沙拉武里省到柯叻省,再到在東北中央的孔敬省,一直到東北上方的烏隆省,但東北大部分的省分還是孤立的。在一九六一年,百分之四十二的東北方仍然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一九五八年,阿姜撰出發去尋找適合隱居禪修的洞穴,從龍蓋省鄉下小鎮出發,他乘船順湄公河而下,到了邊康縣(Beung Kan),然後步行至新黑土塘(Ban Naung Dindam)的小村莊,請村民指引他到蓬披賽縣(Phon Phisai)稠密的粉紅森林。在他選擇好禪修的地點後,村民們為他搭建了一個可以坐臥的平台,他們告訴阿姜撰,五里外最近的一個村落裡,有兩戶卡慕族(Khamu)的人家,然後他們就回去自己的村莊。阿姜撰過了四天沒有食物的日子後,他決定走到卡慕族村,如他所預料的,卡慕族村民並不知道供養僧侶的習俗,阿姜撰教導他們,之後他們便定期供養。阿姜撰發現森林獨居有助於他的禪修,因此他停留於珍樹穴(Jan Tree Cave),次年,一位年老的八戒女(mae chi)、一位男性​​淨人與沙彌,來此與阿姜撰共度雨安居。由於卡慕族村民沒有能力負擔四人的飲食,阿姜撰決定靠水和野菜過日子。不久,一位頭陀僧願意在結夏安居期受飢餓之苦的消息,流傳到附近的村落,接著便有很多人來到森林探訪他。當時還沒有路,所以他們花了許多天才能走到洞穴,雖然看到這洞穴是那麼偏僻,但他們還是決定每週帶食物,來供養阿姜撰與他的弟子們。雨季結束時,三個弟子都回到他們自己出生的村落。阿姜撰在粉紅森林一直住到一九六二年,正當他在各個村莊中愈來愈受歡迎時,很多政府官員,以及阿姜撰所謂的「負面」官員與僧侶,開始散佈他是共產黨領袖的謠言。

一九六二年的某一天,阿姜撰從他的居穴步行到龍蓋省邊康縣的公牛山(Ox Mountain)時,被邊境巡邏警察所追捕,阿姜撰懷疑他們持有格殺他的命令。還好阿姜撰對地勢非常熟悉,可以走得很快,最後終於擺脫警察的追捕。後來在他搬到誇帖山(Kratae Mountain,在同一個地區),四位邊境巡邏員前來「拜訪」,並告訴阿姜撰他們奉命調查他是否為共產黨領袖。以下這段是阿姜撰與巡邏員間的對話,可以看出頭陀僧運用其智慧而獲救。阿姜撰問調查他是否有職業共產黨員傾向的警察:「共產黨員是什麼樣子?」警察回答:「共產黨員是沒有信仰、苦難,也沒有富貴的人,只有共同的財產而沒有私產,人人平等。」「他們穿什麼樣的衣服?吃什麼?有沒有妻小?」僧侶繼續發問。「有啊,他們有家庭,吃的是普通食物,穿的是與村民一樣的襯衫和長褲。」「他們一天吃幾餐?」阿姜撰問。「一天三餐。」「他們削髮嗎?」「不!」「所以啊!」阿姜撰總結地說:「如果共產黨員有妻小、著襯衫長褲、一天三餐、不削髮而且還帶著武器—那麼我,一個沒有妻小、一天一餐、削髮、穿著袈裟,而且沒有攜帶任何武器的人,怎麼可能是個共產黨員呢?」

雖然他安然無恙,其它森林僧可​​就沒有那麼幸運,阿姜撰告訴我們,曾與他共度幾個雨安居的頭陀僧阿姜品(Peng)的事。阿姜品在一九六四年到小獅山(Phu Sing Noi)森林裡禪修時,相當好樂獨居,因此在那裡待了兩年。當時有謠言說一群叛亂份子佔據了大獅山(Phu Sing Yai),由於小獅山與大獅山同屬一個山脈,軍人以僧侶可能身處危險之由,要求阿姜品到別處結夏安居,因此他與阿姜撰就到公牛山的禮拜洞(Tham Bucha)一起安居。阿姜品離開小獅山不到一個星期,軍人去檢查他的隱居所,並放把火燒了,以防叛亂份子去利用它。村民告訴阿姜撰:他們燒了每一個茅篷,連土瓶都盡數毀去;所有寺院旁的果樹—包括芒果、龍眼、萊姆、椰子—都被燒掉了,甚至淨人與村民種植得很好的香蕉和木瓜都不能倖免,而紅番椒、茄子與檸檬草等蔬菜也被連根拔起;井被毀壞,填入泥土,整個茅篷沒有東西留下來。因為僧侶們匆忙離去,所以並沒有帶走日常所需的物品,替換的袈裟、課誦本、佛書與佛像全付之一炬。在聽了這些之後,阿姜撰表示任何毀了隱居所的人都累積了惡報。一九六二年,阿姜撰離開粉紅森林不久,和一些弟子在龍蓋省的公牛山建立森林隱居所,僧侶們建造自己的茅篷、廚房與用來進食的涼棚,由於這個區域很獨立而且安靜,只有認真的比丘與沙彌會來到此隱居所,他們安定地居住與禪修了幾年。但是這個區域漸不安全,一九六六年就有六個炸彈投進這座山里,一顆炸彈爆炸,其餘五顆未爆彈,則在他們的居穴與通常進食的涼棚附近找到,阿姜撰請當地居民通知村長,村長去通知政府官員,政府官員再通知烏隆省的美軍。最後美軍坐直升機來引爆了炸彈,阿姜撰聽說,美軍機員前來投擲突襲北越時未用完的炸彈是種常態練習,他們在回程時把炸彈丟到下面的叢林中,只是單純地認定下面的土地—公牛山是座無人居住的處所。阿姜撰不知道為什麼這五顆炸彈在撞擊地面時沒有爆炸,但他相信這可能是三寶的力量在保護著僧侶。雖然有人警告阿姜撰那個區域不再安全,並勸他和弟子們最好到別的地方結夏安居,但他們仍停留到一九六八年初,一直到龍蓋省的僧伽省長請他們離開。

阿姜撰因而了解世界已徹底改變了,從此於森林中云遊不再安全(6),遭到射擊與被指控為共產黨員的危險,迫使阿姜撰另找一個安全的地點,隔年,他在龍蓋省邊康縣西南方三十五公里的投克山(Phu Thauk),建立一個隱居所。同年九月,政府正式公告在三十五省中一些特定的「共產黨橫行區」,而投克山即在名單之中。(7)當地的居民在聽說阿姜撰要在山中建立隱居所時,紛紛搬到附近的康墾田村(Ban Na Khamkaen)定居,到一九六八年為止,這個社區已增至十戶人家,同時有兩個村莊同在這個區域形成,其中一個只有一公里遠。愈來愈多加拉信、孔敬、黎逸、烏汶、烏隆與沙功那空等省的村民移入這個區域,到一九八○年為止,已增加到超過兩百戶人家了。另一位僧侶圖伊?姜塔卡洛(Thui Janthakaro)在一九六九年到達,他就像阿姜撰一樣,也是被懷疑支持共產黨。在一九七○年代,粉紅森林或「粉紅區域」(khet sichomphu)被歸類為可能是共產黨的大本營。〔嫌疑犯:阿姜宛〕 另一位阿姜曼弟子也在尋找一個長住的居所,如此他與弟子們才得以安住。阿姜宛與他的弟子於一九六一年雨季在沙功那空省誦道縣(Songdao)普潘山脈(Phu Phan)的鐵山(Phu Lek)一處孤立的洞穴中結夏安居,這個洞穴與最近的村莊相距十至十二公里。當地居民口中阿姜宛的隱居所山寺(Wat Doi),離位於同一個山脈的薩汪達汀縣(Sawang Daendin)阿姜範的康穴隱居所不遠。誦道縣、薩汪達汀縣與瓦儂尼瓦縣(Wanon Niwat),很快就成為整個東北方政治敏感、叛黨掌控的區域,同時,如人所料地,政府在這裡發動很多鎮壓行動。

舉例來說,一九六一年雨季前幾個月,前薩汪達汀縣議員,同時身兼家鄉數間學校的校長—庫恩倉達旺(Khraung Chandawong)遭逮捕,並在縣警察局前處死後,他的遺孀與三個小孩都加入共產黨。同年,泰國共產黨宣稱,將以武力革命對抗沙立獨裁政權,於是他們在叢林中以武力對抗政府軍隊。在此期間的一九六六年五月五日,研究馬克斯主義的歷史學家吉普米薩(Jit Phumisak),在沙功那空省普潘一帶中槍身亡。由於這種暴行,阿姜宛與同行僧侶們決定安住下來,從一九六一年到一九七四年的每一個結夏安居,他們都在洞穴隱居所中度過。他們剛抵達時,並沒有任何道路,比丘與沙彌要走十至十二公里,才能到村子里為村民進行佛教儀式,為了讓村民更方便,也為了讓僧侶便於旅行,阿姜宛與弟子們築了一條七公里長的路,連接他們的寺到那隆—坎比路(Naungluang-Kambit,不久前才由政府鋪設的)。自此,愈來愈多村民來聽阿姜宛的開示。從一九六四年開始,地方政府懷疑阿姜宛是共產黨支持者,利用森林道場對叢林叛軍進行補給,同時一些共產黨員也懷疑阿姜宛是政府間諜。森林雲遊僧之所以遭到雙方的懷疑,是因為他們建立起廣泛的人際關係。如湯比亞(Tambiah)所指出的,這樣的人際關係能同時幫助反政府游擊隊的活動,及親政府的反破壞計劃。一個僧侶可以輕易地秘密組織起來,或四散到鄉間來收集情報或動員佃農—至少在游擊隊與政府官員的想像中是如此認為。像阿姜宛與阿姜撰,這種住在森林深處或孤立洞穴的頭陀僧,是因為與叛亂份子居於同一個區域,而被當成嫌疑犯。例如庫恩倉達旺在薩汪達汀縣的鐵山森林、瓦儂尼瓦縣的伊邦森林(Ibang,兩者都在沙功那空省)、龍蓋省蓬披賽縣的粉紅森林,發現法統組織(Dhamma Unity Organization)用來做武器訓練的幾個重要場所,這些在普潘山的洞穴是很多頭陀僧曾住過的,正好與泰國共產黨勢力中心位於同一山脈。例如法統組織的成員,就在普潘山脈步行即可到達的大洞穴中,儲存了很多武器。

阿姜曼與弟子在另一地區—那空拍儂省那凱縣(Na Kae)的山區,找到一個不管對人或獨居皆適合禪修的場所。就在這裡,政府軍與共產黨叛軍於一九六五年八月,首次發生武裝衝突。頭陀僧成為嫌疑犯的另一個原因是,許多共產黨員與雲遊僧皆來自於同一個出生地,或來自於頭陀僧的隱居處,例如阿姜宛的出生地空掌村,正是地方官員名單上的叛亂村。村民通常不信任政府官員,因為不論是公務員、警察或軍人,都以輕蔑的態度​​對待村民,並剝削他們。相反地​​,像阿姜撰與阿姜宛這類的頭陀僧,卻是由衷地想幫助居民並改善他們生活的人。也正因為他們受到地方人士的歡迎,所以被指控為共產黨的支持者。阿姜宛與他的弟子們曾經遭到砲擊,一九七○年五月十五日,阿姜宛與七位弟子到附近村落的婚禮晚宴上,進行一場宗教儀式及開示,當他們準備回隱居所時,天色已晚,他們沿路步行經過一片稻田,在離村子幾百公尺處,一些軍人開始用M-16 步槍對著他們射擊,僧侶們繼續前行一直到隱居所。不久軍人來向阿姜宛道歉,然後就不再打擾他們了。在一九七○年代初期,泰國皇室開始在東北地區尋找法宗派的森林僧,皇室夫婦在一九七二年首度拜訪阿姜範,並在一九七五年到阿姜宛的洞穴隱居所拜訪他。

一九七五年共產黨在中南半島獲得勝戰,柬埔寨與南越政府瓦解,而寮國黨為了鞏固其在寮國的勢力,廢除六百年的寮國君主政治。隔年阿姜宛受頒「洛恰喀那大師」頭銜,但他拒絕接受,並表示森林僧侶擁有高階僧侶的頭銜是不適合的,但是他的請願並未受到理會,國王於一九七七年還是授予他「烏東薩汪威素」(Udomsangwonwisut)的頭銜。〔其它嫌疑犯〕 而在曼谷支持教導禪修的大宗派長老阿薑皮蒙曇雖入了獄,但周遭許多具地方傳統的僧侶仍繼續教導禪修,並擁有廣大的信眾,因此他們也陷入了險境。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僧侶在那段期間遇害,以下是兩位在經歷猜疑年代後仍存活的僧侶。天?吉塔蘇婆(Thian Jittasupho)是位具寮國傳統的禪修僧,一九六○年代初期在魯亞省清康縣(Chiang Khan)的兩座當地寺院建立毘婆舍那禪修中心,並在寮國建立一座禪修道場(8)。天?吉塔蘇婆以他有關正念的教法聞名,他教導「覺知是功德的根本」,增長覺知勝於提供戒壇的建築經費,他的教法與其它禪師一致。另一個相似的理論出現在阿姜查的開示中:對大部分的僧侶來說,佛教是許多的研究,而無真正的修行,每個地方感興趣的是砍伐森林來建新寺院,卻不增長心靈。在早期時,事情正好相反,禪修老師居住在自然的環境之中,且從未試圖去建造任何東西,而今供養寺院建築物,卻是大多數在家人最感興趣的宗教活動。這種教導與現代佛教發展的主流信仰背道而馳,後者認為提供資金建造寺院的功德,等同於自已宗教精神的提升。

到了一九五○年代中期,這種積功德的觀念,深植於都市奉行現代佛教的信眾與僧侶中,很多軍人與政客藉由捐獻大筆的經費,以作為建造金碧輝煌寺院的資金,藉此宣示他們權力的合法化(9)。負責行政事務的僧侶因而獲得晉升,因為在宗教階級組織中晉升的主要標準,就是基於候選人促進寺院建造的記錄。毫無疑問地,天?吉塔蘇婆這樣的批評激起了一些聽眾的懷疑,他將聽眾分為三類:理解佛法並支持他的;反對他的教導並希望他垮台的;保持中立而不起反應的。就是第二類的人控訴天?吉塔蘇婆是共產黨,他們懷疑他接受共產黨的錢,來發表反泰國「傳統」習俗的言論。天?吉塔蘇婆不是唯一受到監視的人,政府官員坐著直升機來詢問村民有關他的活動,幸而大宗派魯亞省僧伽省長與清康縣僧伽縣長,都很支持天?吉塔蘇婆,並為他辯護。另一位情況相似的禪僧是姜年(Jamnian)(10),信眾在一九六七至一九六八年間,要求姜年在南方的素叻他尼省納桑縣(Nasan)蘇空塔瓦寺(Wat Sukonthawat)教導禪修。南方的森林與山區,一如東北方的森林山區一樣,長期以來是政府軍與叛軍之間暴力衝突的焦點地區,村民經歷極艱困的生活,因為他們的村落正好位於充滿衝突的領域。當姜年開始在寺院中教導禪修時,有人勸他最好離開,否則就得冒著被射殺的危險。他拒絕了,最後竟還能在鎮上教導士兵佛法,而且,後來也在山中教導叛軍。因此兩邊都表示要「保護」他的寺院,以防禦另一邊,他對兩邊的答复都是:與佛法和諧共處,就是他所需要的保護。不用說,阿姜撰、阿姜宛、圖伊、天?吉塔蘇婆與姜年,都不是唯一受到政府或反對者嚴密監視的僧侶,許多在東北方或在別處幫助地方居民的僧侶,都被視為叛亂份子或共產黨的支持者。

〔真正的共產黨〕 自從泰國轉變成一個現代國家後,在這個不穩定的時代裡,曼谷政府將兩類僧侶—雲遊僧與從事勞動的村落僧視為目標。值此世紀交替之際,曼谷當局企圖以中央集權來管理各種佛教傳統的僧侶,他們稱頭陀僧為流浪漢,宣判勞動僧違背戒律。曼谷當局就是無法了解,為什麼僧侶喜歡住在森林或偏遠的村莊,這些僧侶的目標—實踐苦修,並儘可能幫助村民,在曼谷菁英的眼中是毫無價值的。在越戰與一九六○至一九七○年代—歇斯底里的反共情結時期,住在森林的頭陀僧與像村民一般工作的村落僧,被視為叛亂份子或共產黨的支持者。為了評斷這樣的說法,讓我們參考一九六○年代的歷史記載,以及森林僧面對控訴的反應。

禪修流行於一九五○年代,因政府政策而式微。國家經濟方案一度在一九六○年代進行,禪修僧的聲望在都市菁英眼中降到新低,隨著阿薑皮蒙曇受到共產主義的指控及入獄,禪修不再得到高階僧侶的支持。那段期間,那些在瑪哈太寺接受毘婆舍那禪修訓練的人,都遭受著痛苦,對很多僧侶、八戒女與皈依信眾來說,他們的老師阿薑皮蒙曇所努力的一切,現在似乎都付之一炬了。國家經濟發展對雲遊於森林的僧侶來說,事實上並非是最重要的,他們對時間與變遷的觀點並非都市菁英所能了解。政府領導人與僧伽官員們,是以物質的成就來衝量時間,因此無法容忍雲遊與禪修的想法,他們覺得頭陀僧浪費時間在做沒有助益的事。阿姜查的說明正像徵了一九六○年代都市菁英對禪修僧的看法:住在這個世間並禪修,你在別人眼中就好像從未被敲過的鑼一樣,不曾作響。他們會認為你沒有用、瘋狂、失敗,但實際上,事實正好相反。一個由僧伽行政長發表的諷刺言論,正反應了政府的態度:「如果所有的僧侶都坐著閉上眼,那麼佛教就無法生存了。」阿姜撰注意到政府官員的觀點:「如他們所看到的,森林僧只是闔眼坐著,什麼事也沒做,他們認為森林僧是國家發展與宗教進步的障礙。」但就頭陀僧的觀點來看,他們才是眼睛睜開的人,而且他們才是真正肩負僧侶責任的人。

就如阿姜曼這樣的禪修老師,總是要策勵弟子們在一切事中保持正念,以避開人類真正的敵人—煩惱。為了響應僧伽官員對頭陀​​傳統的歧見,維利陽(Wiriyang)說,沒有禪修的定居僧侶「只是看守宗教的守衛」。阿姜查認為這些人(包括僧侶)將禪修視為浪費時間只是世俗的想法,他們甚至認為頭陀僧需要去謀生:世間就是如此,如果你嘗試過簡單、修習佛法且平靜的生活,他們會說你怪誕、反社會、妨礙社會進步,他們甚至會威脅你。最後你可能會開始相信他們,並且回到世俗的方式,愈陷愈深,直到無法擺脫……,這便是社會的趨勢,並不珍惜佛法的價值。

阿姜李說明弘法不僅靠言語(教導解說佛法),也靠實踐(以自己的行為成為他人的典範),也可以藉由念頭來溝通,透過神通來啟發,並說服易於接納的心,而不需要言語。許多頭陀僧強調另一種無形的教誨—慈波羅密,一如阿姜李所指出的,一位闔眼靜坐的僧侶,可以達到超乎一般人所能想像的成就:當善在我們的內心生起時,即使闔眼靜坐,完全不動,我們也能為其它人的福祉盡一份力。但無知的人自然會去相信這類的人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他們從未反觀自我的內心深處。過去的禪師因此以雷雨來作比擬,有些人可以教導別人但自己沒有內在的善,這樣的人稱為雷聲大卻沒有雨水,他們能讓別人感到敬畏,但無法帶給人清涼的感覺。而有些人倒像沒有雷聲的雨水,他們很少說話,但散發善的念頭,為他人做功德,他們的內在充滿著善,即使當時只是靜靜地坐著,也可以與他人分享善,並開發他人內心的信念。那些在如此影響下,而尋獲寧靜與祥和的人,回過頭來將會得到最崇高的敬意。阿姜帖同時指出反對頭陀僧的歧見,他在一九六三年普吉省的一場開示中指出,毀滅宗教的人即是:那些鼓勵惡人出家的人、在僧侶中引起衝突與不和的人、鼓勵得眾望的僧侶做惡行的人,以及鼓勵政府官員貪污的人。

真正的「共產黨」(也就是破壞社會要素的人),是那些從事造成信眾失去宗教信仰活動的人:所謂破壞宗教的共產黨是無法掌握佛教教義,因而行為與佛法背道而馳的佛教徒,而非中國人、俄國人,更非回教徒。或是那些受了教育,雖然具有很多知識卻依然頑固不靈的人,他們知而不行,反而屈從於自己的煩惱。阿姜撰同樣也確信,宗教不是共產黨被毀滅,而是被剝削別人的人所毀:不論性別,或住在城市、鄉村,乃至森林,如果每個人都相互扶持,那就不會有叛黨了,那麼也就不必散播謠言或控訴他人了。對那些頭陀禪師而言,禪修的基礎是建立在轉變個人的戒律上,他們在快速西化的泰國社會中,發現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現象—人們不再珍惜地方習俗與道德價值,同時佛法也不再生根於個人的內心。

至少這是阿姜宛所描述一九七○年代的情況:在現今社會,人們傾向於嫉妒、貪婪、剝削、仇恨,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利用他人—偷竊、殺害、控訴別人沒做過的事。每個人都想成為大師,而且每個人都只看到他人之短。雖然科技社會已進步了百分之百,道德卻墮落了百分之二百,內心的平靜卻遞減了百分之五十,不幸與不滿的情況上揚了百分之一百五十。這是一段黑暗時期,是大災難、大動亂、無知的年代。正直與誠懇不再受到敬重,沒有人相信說實話的人,行善的人遭打壓,謙虛的人被藐視為老古板,有道德的人被斥為進步的障礙,而思想、言語、行為不道德的人卻受到現代社會的推崇,狡猾行賄且不認真工作的人得到晉升,勤勉誠實的人不僅得不到獎賞,當事情不順遂時還常成為代罪羔羊。就像阿姜撰一樣,阿姜宛也指出煩惱是真正的敵人,他在一九七九年逝世前六個月的開示中告訴聽眾,在現今世俗的社會裡,有些人復仇心重,知道如何去殺害、剝削、勒索、壓迫和控制他人—這樣的人被當作天才而受到歡呼。但根據佛教教理,唯有能夠殺死自己煩惱的人、克服貪婪並控制自己內心的人,才是聰明的人。

最後,國王到位於普潘的中日鼓穴隱居所,探訪八十七歲的阿姜誇。當他問這位老比丘,國家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時,阿姜誇的答復令期待他回答「叛亂份子」的旁觀者驚訝,他的答案是「貪婪與貪污」。在很多頭陀僧眼中,引起社會瓦解的真正原因是貧窮、不公、剝削、偏狹、獨裁、貪污、仇恨與差別待遇。【註釋】(1) 阿薩帕(At Atsapha, 1903-1989)生於巴通縣(Bamton,今孔敬省)的通村(Ton),一九一六年依地方傳統在西詹寺( Wat Sijan)出家為沙彌,他的戒師亞庫瑙(Ya Khu Nau)教導他讀貝葉經。十六歲時他參加一個公立學校所舉辦的教師訓練課程,通過了測驗並成為苗安高縣(Meuang Kao)克朗寺(Wat Clang)的小學老師。

一九二○年,他十八歲時辭去教職,並到曼谷學習巴利文,於查那鬆克朗寺(Wat Chanasongkhram)待了約一年後搬到瑪哈太寺,一九二三年在那兒受戒為僧侶,他的戒師亨?柯瑪加利(Heng Khemajari,其頭銜是Thammatrailokajan,後來成為僧王)是瑪哈太寺的住持。一九二九年,他通過了第八級的巴利文考試,六年後,他三十二歲時,被任命為猶地亞省蘇宛達蘭寺(Wat Suwandaram)的住持,而在一九四一年成為瑪哈太寺住持。這些年裡,他在一九四一年的「民主僧伽法」中被任命為僧伽內政部長,一年後接受「皮蒙曇」的頭銜。一般人會以「阿薑皮蒙曇」來稱呼阿薩帕。(2) 烏努(U Nu)在一九四七至一九五八年間擔任緬甸首相,在所有教導毘婆舍那禪修的禪師中,最受尊崇的是馬哈希禪師(Mahasi Sayadaw)與烏巴慶(U Ba Khin)。馬哈希禪師在仰光主持塔他那耶塔(Thathana Yeiktha)禪修中心,成為緬甸其它許多禪修中心的模範。烏巴慶是一位在家的禪修老師,同時也是緬甸政府的審計部長。(3) 求度(Chodok, 1918-1988)生於孔敬省,父親是寮族的農夫、木匠、鐵匠兼民間大夫。求度出家為沙彌之後到曼谷學習巴利文,並在瑪哈太寺受戒為僧侶。他在一九四三年至四九年間回到孔敬省,教授佛法與巴利文。當阿薑皮蒙曇成為住持後被召回瑪哈太寺,此後他便在拉康寺(Wat Rakhang)素克禪師(Suk, Phawanaphiram Thera)的指導下學習毘婆舍那(觀)。

一九五一年,他通過最高級的巴利文課程考試—他是當年度唯一通過的一位,翌年,阿薑皮蒙曇將他送到馬哈希禪師在仰光的禪修中心。從一九五三年初開始,瑪哈太寺就有教導各類人士緬甸式的禪修訓練,其它各省的大宗派僧侶,也來到這個寺院禪修,直到一九六○年,當警察奉沙立之命毀壞了禪堂。(4) 此外,為了教導禪修,阿姜帖還在寺院中創設了佛學院,並鼓勵僧侶接受考試。這是僧伽內政部長阿薑皮蒙曇在當時大力推廣的—結合學習與禪修。(5) 根據阿薑皮蒙曇所言:「一些特定人士並不同意這點,所以主張只有國王與僧王才有權力發起宗教改革。反對我的班加瑪玻毘寺(Wat Banjamabophit,屬大宗派)住持與瑪庫喀薩提雅蘭寺(Wat Makutkasat Thiyaram,屬法宗派)住持,與我都有可能晉升為僧王,於是他們為了個人的原因而這麼做。」(6) 自一九六○年代末期至一九七○年代初期,政府執行大規模對抗叛亂份子的搜索破壞行動,但是共產黨支持者卻持續有增無減,政府尋找叛黨的鎮壓武力愈來愈積極,武裝衝突的次數因此部分增加。(7) 三十五省中的十四省在東北。(8) 天?吉塔蘇婆(1911-1988)生於魯亞省清康縣的布宏村(Buhom),十歲時,依寮國的傳統出家為沙彌,服侍其出家的叔叔,並學習禪修、祈禱與法術。一年半後,天為了幫助他的父母種稻與做生意而還俗。到了特許的年齡,他才受戒為比丘,六個月後,又還俗結婚,後來成為村長。

他自一九五七年開始致力於禪修,而在一九六○年,四十八歲時再度依地方傳統受戒為比丘。天說寮語,從未上過公立學校(他出生的村子裡沒有公立學校),而且不會說或讀泰語。(9) 薩天彭(Sathianphong)是位曾出家為僧的巴利文學者,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幾年,大部分僧侶藉由僧侶所組成的泰國僧團來完成個人的抱負,他嚴加批評泰國僧伽在這三十年來(1946-1971)的改變,高階的僧侶不重視教學與寫作,寧可授予榮譽頭銜(samanasak)給參與建設的僧侶。他告訴我們:「今天,僧侶正失去他們身為精神領導者的重要功能,他們成為民眾社會的追隨者,致力於追求身分、地位,貪求權力、名聲與財富……,有些不值的僧侶卻得到榮譽頭銜,只因為他們受到有影響力的僧伽當局的愛戴。除了有特權的僧侶之外,能夠促進戒壇與講堂建設的僧侶可以優先得到頭銜。僧侶蓋戒壇能得到戒師的職位,蓋講堂能換得Phra Khur 的頭銜,於是變成了常規。」薩天彭—一位通過巴利文第九級考試的僧侶,還俗後,現任教於希拉帕空大學(Sinlapakhon)。(10) 姜年?希拉謝脫(Jamnian Silasetho)生於六坤省的一個漁村—帕蘭村(Paknam),在七個小孩中排行第五。當他的父親出家成為雲遊僧後,姜年和他的兄弟姊妹於是與祖父一起生活。他二十歲時,在同一省泰萊縣(Tharai)的那利帕拉地寺(Wat Naripradit)出家。他通過了佛教初級考試,但希望像父親一樣過著頭陀生活,儘管如此,他還是在這個寺院待了七年,然後他到董裡省雲遊,尋找禪修老師。

森林消逝期(一九八九年至今)

越戰高峰時期(一九六四年以後),美國為泰國的軍事費用與鄉村發展注入大筆資金,曼谷於是可以擴張其對鄉村的控制,但是這個美國支持的「鄉村發展」,並沒有從人們的需求出發,而是強使他們接受強化的軍警結合力量與西化的教育系統。鋪設道路、高速公路、電器化與擴建服務的結果,造成鄉村地區農產的商業化。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帶來了社會與經濟的巨大混亂,以及環境的破壞,鄉村居民受害最大。這個由國家領導的發展計劃,帶來「更大的貧富差距,還有鄉村與都市居民收入的差距,包括森林、土地、水源與維生資源等的國家資源,都迅速惡化耗竭。地方居民的傳統與生活,特別是少數民族,都在不知不覺間遭到​​破壞,甚至因此而崩潰,管理​​與運用資源的衝突大大增加。」特別是人口快速成長、都市化、密集的工業發展,與大規模水力發電水壩、高爾夫球場與休閒勝地的開發建造,嚴重影響了泰國環境(1)。

一九六一年時,東北地區的百分之四十二(即泰國的百分之五十一)是森林,到了一九八八年只剩百分之十四了(整個泰國的百分之十九),如今剩下的更少了。東北巨大的闊葉林區幾近消失了,那原是雲遊僧居住與訓練之所。森林邊緣取而代之的是道路與高速公路,省道從一九六○年的一千一百一十八公里,到一九八九年的二萬七千五百九十五公里,許多森林寺院不再被森林所環繞,而變成是房子、稻田與曠野(2)。這個國家有史以來第一次面臨對土地的巨大需求,村民不再可能移居至森林邊緣外來開闢農場。在「森林消逝期」最後,阿姜曼的大部分弟子不是相繼逝世,就是老邁生病,或是「習於定居的生活」了。自一九七○年代以來,法宗派森林僧變得如此受歡迎,以至於有社會菁英的支持者來保護圍繞著寺院的野地。但現在仍有少數僧侶住在逐漸減少的森林中,他們大多不是法宗派的僧侶,同時也沒有具有勢力的支持者,這些森林僧比起當時阿姜曼那一代,或他弟子那一代的僧侶,要面對更多的競爭。森林最後的結束,始於泰國南部一場毀滅性的大洪水。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剝蝕丘陵區的大雨造成了大洪與山崩,淹沒了許多南部的村莊,上百位居民因而喪生。這是曼谷政府第一次被迫面對森林無限制開發的後果,為了響應強烈的公共抗議,政府暫停國內的伐木行為,最後甚至全面禁止(3)。這樣的生態災難果然重重打擊了泰國,強奪土地的三十年消滅了百分之八十二的森林,而許多鄉下地區變成了旱地。在這種情況下,當許多雲遊僧在找到合適的森林後,決定要保護他們的土地,他們知道一旦退卻,就有可能永遠失去森林了。政府運用天然資源—森林地的政策,剝奪當地居民的資源給商業界,更加深惡化了地方資源的激烈衝突。自一九八○年代初期開始,很多私人企業在泰國投資尤加利樹林場,以滿足日本工業的需求,為了將天然森林改變成尤加利林,政府推出一個「高加高」(Kau Jau Kau)重新定居計劃,在一九八○年代中期到一九九二年之間,近五百萬人受到影響(4)。

這個計劃將居住在森林(這些森林已變成公有森林保留地)裡的村民遷離,然後將疏散後的土地轉變成商業性的尤加利林場。在東北方,「高加高」計劃從五個省中的十四個村落著手,這五省分別是柯叻、孔敬、烏汶、沙功那空與武里南省,到了一九九一年九月,大約一千三百個家庭遷離該區。一位擁護環境保護論的僧侶普拉甲(Prajak)的情況,可以說明村民與森林僧在「森林消逝期」所面對的惡劣情勢,這同時也說明一位行動積極的僧侶,在嘗試保護森林、捍衛村民的權利—留在鄉村而不必到曼谷成為移居的苦力與娼妓,所面對的障礙。普拉甲到達的年代,正值八十個美軍基地散佈於整個國家,並為泰國鄉村帶入「美國化」的時期(5)。

出家後,他開始過著頭陀生活,在一九八九年四月,與六位僧侶雲游到帕翰縣(Prakham)的不涸井森林(Dong Hua Nam Put)。五十二歲的普拉甲與他的弟子、三位沙​​彌在那邊搭起傘帳,待了一星期。這個在武里南省的森林,也是該區存留的最大天然林,武里南是現在受干旱打擊的東北地區中最窮困的一省。一九七○年代,不涸井山區是共產黨和政府軍爭相奪取的戰利地點,在衝突白熱化之際,軍隊把村民看成是對抗共產黨的武力前線,於是提供土地給願意定居在此森林的人。在許多困苦的歲月裡,村民於反抗叛黨的行動中,與政府軍並肩工作、偵防、戰鬥,土徑旁樹幹上的彈孔,將不涸井的目擊者帶回血濺的過去。在這些年裡,有人告訴他們當森林消失時,叛黨與對叢林的狂熱也將隨之消失,這樣的信念為進一步的國家發展與企業打開一條路。一九七○年代,圍繞不涸井山的森林都被焚毀,這是軍隊破壞游擊隊隊員避難區域的策略之一。二十年前原來廣闊濃密的森林,已萎縮成由樹薯田所圍繞的綠洲了。普拉甲認為這個綠洲很適合禪修,打算在當地村民的協助下建立隱居所,他們搭建了幾間覆蓋稻草與塑料的簡陋竹屋,與一個簡單的、開放式的共修集會所。普拉甲很快就發現,雖然對抗叛黨的戰爭已結束很久了,森林依然是個戰場,這個地區的十二個村落仍與軍隊爭執(這些軍隊支持「高加高」計劃),軍人以威脅、恐嚇的手段強迫村民離開。一旦軍隊對抗叛黨的任務成功完成了,村民便不再有利用價值,軍隊就會遣離他們—表面上是為了森林保育的目的,實際上是因為軍人想將土地交接給私人企業。普拉甲決定如果村民幫助他一起保護森林,他也會幫助他們保有自己的土地。為了讓違法伐木者與侵入者遠離,普拉甲在一九八九年的六月,與四位從沙拉武里省邀請來的僧侶,舉辦了一場佛教剃度法會,以加持樹木,使之神聖(6),他們恭敬地將像僧侶們身上穿的橘黃色衣,穿在森林裡每一株最老、最大的樹上。僧侶的領袖對出席的兩百位村民宣布,那是一棵偉大的樹,長久以來一直保護著位在附近或樹蔭覆蓋下的生物,他要求每一位村民及其子孫都「不要砍伐偉大的樹,也不要傷害一萬萊(rai)森林裡的動物與其它生物,因為他們都受到這棵樹的保護。」這場法會成功地使村民打消伐木的念頭,但是卻無法阻止沒有信仰的人(7),村民於是組成了監督小組監視盜伐者,並阻擋了他們用來運送森林木材的路。

普拉甲偶爾會參與監督的工作,伐木者為了要報復而恐嚇僧侶,還對著靜修場所開槍來激怒他;當地的政府官員也來拜訪他,並要求他離開。在一切恐嚇行動都失敗後,政府官員向武里南省僧伽省長投訴,命令他離開,還要他還俗。就像處理一九七六年阿姜撰在公牛山森林裡建立隱居所時的方式一樣(8) ,森林廳告訴普拉甲,他的靜修所侵害了森林保育,但是大宗派僧伽省長支持普拉甲。(9)除了非法濫伐者之外,森林同時也受愈來愈大片的尤加利樹林所威脅,一如普拉甲談到軍方時所告訴我們的:他們真正追求的不是木材,問題的要點是在土地。木材運走後他們要村民去清理森林,然後將土地賣給一些日本所支持的尤加利樹公司。我旅途中看到太多這樣的事,我不認為這裡會與其它地方不同。正如普拉甲的推測,軍方允許一個擁有製紙工廠的私人企業,在村民的土地上種植尤加利樹與竹子,雖然在村民的保護下,農作物仍被犁倒,他們還在自己的某些稻田中央,發現整齊劃一的其它作物(10)。為了響應這種騷擾,帕翰村民砍倒二十萬株樹苗,並燒毀二個苗圃,以向尤加利樹林的業主示威。在鎮壓帕翰村民期間,普拉甲與村長都被逮捕入獄,僧侶穿著僧袍入獄是史無前例的事(11),軍方政權嘗試將這位住在不涸井四年的森林僧,描繪成暴力、激進、唆使他人叛亂的人。一如普拉甲的例子,森林僧在這幾年所遭遇到的情勢,無舊例可循,雲遊僧在「森林僧團期」,住在接近自然的環境中,與野生動物共存,他們知道遇到野獸時只要冷靜並生起慈悲心,野獸就不會傷害他們了。然而,現在森林僧面臨最大的脅迫,不是來自野獸,而是伐木者、濫伐者與軍人。每當他們在森林裡,遇到軍人或非法伐木者,都很難與他們溝通,慈悲似乎無法影響這些帶著槍的人。

一位名為普安(Phuang)的森林僧表示:「人模擬野生動物還危險,動物的襲擊只是為了自衛,隨即就會跑開;但人類會追趕我們,企圖刺殺我們。」(12) 森林僧與政府官員,特別是軍人與警察,以明顯不同的價值觀來行事,如普拉甲說的:有時候我很同情他們,他們不能分辨善惡,也不了解什麼是誠實……,我想他們不只是執行任務而已,簡直是沒有道德與善惡標準、沒有理性行為、沒有道德舉止,他們被階級制度和所有俗世的事情所迷惑。我無法和他們溝通,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過去的業,畢竟我們不能期望公雞與母鴨發出相同的聲音。為僅存的森林而戰,漸成為僧侶修行中最艱困的考驗。官方聲明,砍伐森林是起因於缺乏土地的農民為長期耕作而整地,或北方山地部落以刀耕火種維生。但事實上,大部分的破壞行動,是森林幫派非法伐木所造成。普拉甲告訴我們:「多半……,森林破壞的背後是那些穿著制服與有權勢的人。」他描述自己在面對外在騷擾,努力維持內在平靜時所做的掙扎:「我發現在保護森林的工作中,最難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心靈安置在正碓的地方,一個無有瞋怒與憂慮的地方,那些情緒都是心靈的大陷阱,我必須不斷學習去避開。」 (13)除了遏止森林與野生動物遭到破壞的奮鬥,當代大部分的森林僧,他們的寺院都是大宗派—必須在僧伽長老與軍方兩者間搏鬥,兩方都希望僧侶離開森林,因為多數的森林隱居所是大宗派。森林傳統到了二十一世紀能不能繼續保存?尤其僧伽長老已不再同情他們的處境,森林僧的未來看來不太安定。一九八七年大長老僧伽會下令,除了住在「合法」森林寺院之外的頭陀僧,其它全部都要離開森林(14)。

農林部的森林廳曾經用這個法令,來禁止僧侶住在森林之中,雖然法令還沒有廣泛強制執行,不過,這個行徑反應出,大長老僧伽會對森林僧傳統的反對。他們失去的世界被一九六○年代至一九七○年代的騷擾所迫,使頭陀僧走出蟄居的隱居所,他們努力教導其它人,有關人類與大自然間的緊密關係,然而,他們還是不能抵抗巨大的現代化力量。當今社會的人,基本上對更廣泛的環境價值與意義毫無概念,如羅賓諾維茲(Rabinowitz)在泰國森林工作時所學到的:「國家天然資源被單純地視為商品,視為可以無限制提款的銀行戶頭」(15)。的確,正如許多西方環境保護論者鼓吹的觀念:「自然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本身確實重要」,不是因為它會吸引觀光客並帶來收入,這似乎與現代化的泰國社會相悖。當然,對頭陀僧而言,自然界很重要,人煙罕至的荒野之地是很好的道場。他們可以在那兒訓練心,一旦他們選擇時,他們會隱退到人們找不到的叢林中,森林是雲遊僧的家,也是他們的學校、訓練所與道場。此外,對有正念的僧侶而言,那裡的生活是安全的。讀了森林僧在野地生活的記事,會不自主地感覺「森林僧團期」的結束,及地方宗教傳統的消逝,是文化與生態的最大損失。早期森林僧的生活與思想,和那些只從書本獲得知識的城市僧或都市人,有相當大的差異。雲遊僧的生活記事,顯示出他們對自然界深切的珍惜,他們訴說著有關森林、河流、小溪、洞穴、山脈與野生動物。他們的敘述指出東北過去豐富的生態,河流潔淨,空氣涼爽清新,洞穴寬敞且有清澈的泉水湧出。頭陀僧看到野生的水牛、大象、小鹿、黑羚、羚羊、爪哇野牛、印度野牛、貓猴、長臂猿、老虎、豹、熊、野豬、麝香貓與許多種類的猴子,年長的頭陀僧甚至可從聲音辨別出,很多種生活在熱帶森林的野生動物—這是他們雲遊幾十年後所獲得的能力。但就在年長的頭陀僧一一長住在隱居所時,不論是森林或森林中的野生動物,開始在他們的眼前消失(16)。

阿姜布瓦回憶他的靜修所,在一九五五年於烏隆省塔村(Tat)附近的森林中成立時,還可以看到一群野豬在僧侶的住處周圍遊蕩,牠們無畏地在離行禪步道幾公里外之處閒逛,近到可以聽到牠們以鼻翻土覓食的聲音。一開始僧侶們不知道該怎麼辦,還請他們的朋友幫忙去看看,但野豬仍然不為所動,不久之後,野豬或僧侶都不再注意彼此,從此過著平靜與舒適的生活。在一九七○年,阿姜布瓦為阿姜曼撰寫傳記時,就再也看不到野豬了,「因為很多『像鬼一樣的人』違反了生存的法律,也許當僧侶暫時離開時,或當野豬徘徊在村落附近時,他們大肆地屠殺野豬。」至於老虎與豹,最後在森林隱居所看到牠們是在一九七二年(17),阿姜誇在他烏隆省的中日鼓穴隱居所時,發覺到老虎與野像已很少到附近來了,他很懷念牠們的「突然造訪」。

在「森林僧團期」時,阿姜帖於龍蓋省矽清邁縣(Si Chiang Mai)的巨岩隱居所,在當地居民眼中,是以惡靈與熊、虎之類的野獸常出沒之地而聞名。當阿姜帖在一九六四年底第一次去勘查時,叢林仍難以進入,阿姜帖回憶道:「任何人坐著船經過時,都保持著絕對的安靜,甚至不敢看呢!這樣的恐懼,讓它成為一個孤立幽靜的地方,沒有人敢靠近。」(18) 但是阿姜帖到這兒來定居不久,附近的人口便開始增加,野生動物被迫離開而漸漸消失了。到一九八○年,這個區域的森林幾乎消失殆盡,當阿姜帖七十七歲並在巨巖寺長住了十四年後,他說他已經太老了,不能像以前一樣到處遷移,「像很多僧侶一樣,我必須在一個寺院中長住,即使今天我還能夠再次四處雲遊,再也沒有濃密的森林,他們已將森林都毀滅了。」(19) 歷經「森林遭入侵期」的阿姜帖為失去的林地悲嘆:「當我想到湄公河畔〔消失了的〕森林,我仍可以在內心中感受到那份寂靜。」就如所有云遊僧一樣,阿姜帖很難相信一切都消失得如此迅速。許多位本書(編按:指《森林回憶錄》)中討論的頭陀僧,在「森林消逝期」開始前就過世了,阿姜曼在一九四九年「森林僧團期」逝世,在受到疾病阻止之前,他一直都是位自由的雲遊者。

其餘的則是在安住於寺院後辭世的,阿姜李一九六一年在五十四歲時過世。阿姜範一九七七年七十九歲時,在位於沙功那空省的森林寺院中過世。阿姜宛與阿姜撰一起在一九八○年的事故中喪生,當時阿姜宛五十八歲,而阿姜撰六十歲(20)。阿姜汶於一九八五年逝世,享年九十七歲。他一絲不苟的師兄弟阿姜頓也在同年逝世,他在素林省的布拉帕寺(Wat Burapha)住了五十年。阿姜查與阿姜帖,分別在一九九二年與一九九四年,逝世於他們自己的寺院。阿姜拉於一九九六年一月逝世,享年九十六歲。

雖然這些森林僧贏得都市菁英的尊敬,也成為全國知名的人物,但他們覺得自己的教誨仍難以影響泰國當代社會,縱使他們請願,大多數的泰國森林還是消失了。

【註釋】
(1)人口成長:人口一年成長百分之三,從一九六○年的二千六百六十萬到一九七五年的四千二百三十萬。水力發電 ​​水壩:泰國約有三十個大規模的水力發電 ​​水壩,水壩與水庫通常建在沖積平原上,那裡的土地豐饒,並維持著熱帶雨林。建設不可避免地會迫使當地社區遷移,而且造成森林的濫伐,水壩的負面影響還包括水質污染、野生動物失去棲息地、聖地毀壞,濫伐森林與水壩,是近來降雨減少的主因。此外,一九八九年統計指出,三分之一的泰國人口(住在曼谷與中央平原)消耗了全國四分之三的電力生產。高爾夫球場:泰國現在有一百八十二個已經在使用或還在建造的高爾夫球場,其中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五座落在農耕地;百分之十三?五到百分之二十六在森林區;而剩下的在未開發地區。大部分的新高爾夫球場需要大量的土地,因為還要包括旅館與花園休閒勝地,一個高爾夫球場總共需要土地多達二千五百到五千英畝。泰國最大的高爾夫球場,是位於碧武里省康喀拉姜(Kang Krajan)的鄉村俱樂部,擁有八萬七千五百英畝。

(2) 舉例來說,當阿姜曼一九五一年在沙功那空省的蘇塔瓦寺(Wat Sutthawat)荼毘時,位於距離城市二公里遠的寺院四周圍繞著的都是森林。但到了一九八○年,城市已擴展到了寺院,而森林也消失了。

(3) 雖然雨季已在其它地區結束,大雨仍持續下於南部地區一個大量砍伐、破壞的地區,裸露與剝蝕的土壤無法調節雨水的自然流動,一夜之間,上千個合法與非法砍伐的木材衝下山坡到好幾個村落中,整個村莊(包括村里的寺院)都遭木頭埋沒。巨大的環境災害激起了泰國人民的憤慨,迫使政府不得不採取行動。實時禁止伐木的結果,造成木材價格急遽上揚,這反而促使非法伐木者為了更多利益而伐木。

(4) 如周?法蘭克(Joe Franke)指出的,這些尤加利林地的背後支持者,是世界銀行與聯合國糧食與農業機構,尤加利林在泰國商業界與國際援助組織眼中,意味著將泰國整合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

(5) 普拉甲?庫塔吉多(Prajak Khuttajitto, b. 1939)生於柯叻省帕考桑縣(Pak Khaosan)的沛村(Phae),父母與七個子女不久搬到沙拉武里省。普拉甲在上公立學校時,便一邊幫父母販賣冰淇淋與麵包賺錢,十五歲完成小學教育,與姊姊在一所寺院旁開了一家咖啡店。之後他在一家餐館擔任雜工、服務生與二廚,那家餐館的客人大部分是來建造沙拉武里省至柯叻省友誼公路的美國人。十九歲時出家為沙彌,兩年後還俗回去餐館工作,這次是在彭士洛至龍薩(Lomsak)高速公路的工程。在這條高速公路完成後,普拉甲到柯叻省的美軍空軍基地工作,然後他換到烏塔咆基地(U-Taphao)、F-105基地、班沙瑞(Bang Saray),再到帕塔亞(Pattaya,在春武里省),在一家新開的旅館中擔任服務生。他生命中的轉折點發生在他回到沙拉武里家鄉探訪家人時(他二十一歲結婚,育有四名子女)。一天,當他去向朋友討債時,那個朋友憤怒地射殺普拉甲,當他被救護車載到沙拉武里省醫院時,他誓願只要他能逃過槍傷這一劫,就要出家為母親積功德。三十五歲那年,普拉甲在沙拉武里省大宗派下的班倫曇寺(Wat Bamrungtham)出家,那正是他青春期開設咖啡店附近的寺院。他的老師康曇(Khamtan)教他禪修,並與他一起停留在沙拉武里省的菩提薩陀穴(Tham Phothisat)。在一九七○年代中期,他們到烏隆省與魯亞省雲遊,他的老師在烏隆省的非暴力穴(Tham Ahingsa)離開留下他一人。在他成為僧侶的第五年時,他遇到佛使比丘與其弟子普拉恰帕桑達摩(Pracha Pasanthammo)。

(6) 這個習俗起源於一九八八年北方的帕堯省,從此在其它地區開始舉辦樹法會,包括武里南省、猜也蓬省(在東北)與素叻他尼省(在南方)的喀隆楊雨林(Klongyan)。

(7) 在猜也蓬省的巨山(Phu Luang)森林,伐木者將黃袍從樹上扯下來,並將樹砍倒。

(8) 阿姜撰於一九八○年過世後,他的弟子們被迫將他的隱居所,搬到國家森林之外。

(9) 在一次的調查後,當地僧伽省長的宣布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普拉甲與其道場的存在有助於森林保育。

(10) 麥克耐(MacNab)是一位新聞記者,為國家(指曼谷)報導愛滋病與環境問題。根據研究環境保護問題專家所指出的,尤加利樹在澳洲也許很好,但它們對泰國卻不盡然如此。在東北方的原始森林幾乎被砍伐殆盡,尤加利樹破壞了土壤,也耗盡了水資源,它們吸收任何留在土壤中的水份,以其天生的除草劑污染土壤,更奪去了野生動物與鳥類的食物。此外,大規模的尤加利造林使該區域必須仰賴植林,而掠奪了當地經濟的自主性。

(11) 當阿薑皮蒙曇在一九六○年被捕,沙立將軍強迫他在入獄前還俗,他拒絕了,因而警察強制地脫去了他的僧袍。他還是拒絕穿獄服,而以黑袍代替,在他的心中自己還是個僧侶,因為他從未說出要離開僧團。

(12) 普安(Phuang, 1897-1982)生於素林省普拉薩縣(Prasat)普萊村(Phlai)。一九三七年,當他到森林中尋找食物時,得遇幾位頭陀僧,他在四十歲時依地方傳統在素林省普拉空猜縣(Prakhonchai)的薑帕寺(Wat Jampa )出家,直到一九四三年,他出家的第六年才開始過頭陀生活。普安在遇到阿姜頓之後轉變為法宗派(他的理由一如許多非法宗派的頭陀僧—渴望和他法宗派的老師與同修一起參與僧侶的儀式)。他跟隨阿姜頓去參加阿姜曼在沙功那空省蘇塔瓦寺的荼毘法會,在那兒他遇見阿姜範,之後追隨他到公牛山與蘭卡山過頭陀生活。

(13) 普拉甲在一九九四年還俗,結束了他十七年的僧侶生活。這段文字是他自監獄中釋放出來等待審判時所寫,他說如果監獄是他的業力,那麼他會接受。

(14) 法宗派的雲遊僧,在過去被視為流浪漢,現在漸漸受人尊敬。他們的寺院是由社會菁英或中產階級的信眾所建造,不但寬敞、舒適,而且合法,許多寺院四周的森林都設定為國家森林。

(15) 羅賓諾維茲(Robinowitz)是一位國際野生保育的田野動物學家,於一九八七年在烏泰他尼省的野生保護區Huai Kha Khaeng 主持一項花豹、老虎與麝香貓的研究。他發現:僱用他來保護森林的同一政府所僱用的其它員工,竟然盡做些破壞森林的事:「森林局公開地極力讚揚大規模再造林計劃,也加強森林與野生動物的保護,但是實際上他們說了等於沒說。」舉例來說,Huai Kha Khaeng 之外的一些自然林實際上已被砍掉而且「再造林」(在森林局的同意之下),因為政府所支持的再造林中,每英畝的價格高於保護維持現存的森林。再造林通常被當成一個藉口,好讓森林資源地的控制權轉移給私人企業。

(16) 雖然野生保育法於一九六○年通過,並在一年後實施,但野生動物仍然一直遭屠殺(因為牠們是食物或有醫療價值)、捕捉或出口到國外去。

(17) 現在老虎、花豹與黑豹已經幾乎滅絕,而成為國寶。

(18) 寺院因湄公河岸三顆巨岩而得名,根據當地的歷史,這三顆巨岩分屬於三個王國:北方的岩石屬於朗勃拉邦(Luang Prabang);居中的岩石屬於曼谷;南方的岩石屬於永珍(Vientiane)。

(19) 這段敘述撰寫於一九七九年阿姜帖的回憶錄中,當時他已成為定居的僧侶,然而,他仍沒有明白表示到底是誰毀了森林。(20) 阿姜撰、阿姜宛與其它三位僧侶死於墜機,當時他們分別正從沙功那空與烏汶省飛往曼谷皇宮,為國王與皇后的結婚大典祈福。?

一名僧侶獨自穿越山林,又濕、又泠、又餓,可能病倒或感到孤寂, 他描述當他感到振奮或挫敗時,不會因此而陶醉或感傷,而是以平常心看待。這是令人無法忘懷的心聲—無法從任何一位行政或學者僧侶的傳記中聽到的聲音。 

社會學家撰寫了兩本有關頭陀僧的書籍。

史坦利?湯比亞(Stanley Tambiah)的《山林中的聖僧與驅邪儀式》(Buddhist Saints of the Forest and the Cult of Amulets),是一部討論避邪與泰國兩大佛教體制政策的重要書籍。其中若干章節的主要內容,是寮族頭陀僧阿姜曼—一位公認具有極大影響力的教師,與阿姜曼弟子馬哈布瓦(Maha Bua)的弟子傳。

湯比亞最感興趣的部分,是發展他對這兩位僧侶及其生活的理論,他希望知道阿姜曼是否已是一位完美的阿羅漢,馬哈布瓦的傳記是否是一部聖徒傳,阿姜曼的教法或馬哈布瓦的寺院是否符合經典等。儘管我們在他的論述中學到頗多,但禪修傳記卻非其主要的主題,重點是依據森林僧馬哈布瓦所著的《阿姜曼傳》,以及一篇龍普汶(Luan Pu Waean)的短文上,他推論有關「聖者」的寺院傳記,是和以佛傳為模板有關連。在我的研究中,我對許多業已發表的回憶錄著墨頗多,這些是湯比亞未研究的部分。除了 ​​馬哈布瓦的《阿姜曼傳》之外,我用了十四篇其它的撰述,這些是不同風格的文章,它們並未參考佛傳,事實上也沒有共同點—這指出馬哈布瓦對阿姜曼生平的看法,並非典型的範例,而是個特例。
詹姆士?泰勒(James Taylor)在《森林比丘與國家》(Forest Monks and the Nation-State)一書中,分析阿姜曼與其弟子傳承的形成與轉變。泰勒的討論是以東北的環境與生態為依據,來追踪森林僧逐漸適應與融入當今泰國社會的現況。書中有關於阿姜曼弟子與在家居士間溝通、連繫與分派的資料,倒十分有趣。但是泰勒與湯比亞一樣,主要是從觀察政教關係中體制的演變,來研究森林僧。湯比亞與泰勒的作品,缺乏地方傳統的強烈歷史背景,他們也未探討阿姜曼與弟子們的實際修行,我比較有興趣的是補充湯比亞與泰勒的不足。本書(編按:指《森林回憶錄》)的重點不在於森林傳統的體制變化過程,而在研究苦行僧的生活與他們修行、教導的方式。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他們來自何處?他們地方傳統的風貌為何?他們老師所教為何?接受何種訓練?他們的傳承為何?他們的宗教對他們與當地民眾的意義為何?他們為何認為佛法值得保存?歷史與人類學是我研究的兩大方向。從我的觀點來看,當地歷史提供有用與可信的途徑,讓我們對泰國能有所了解,來自泰國東北的禪修頭陀僧別具一格,這是源出於寮國佛教的傳統特性。因此,透過對其地方色彩所進行的研究,可進一步了解他們。在此結合了歷史與人類學,因為在僧侶的故事中,提供了他們對宗教信仰與踐行的具體文獻。

此外,誠如湯瑪斯所言,人們的生活本身即是一部經典,是他人所能讀取與明了的。本書的宗旨,是希望透過頭陀大師阿姜曼與其弟子的著作、開示與談話錄音,也就是透過他們自己與他人的回憶,將他們介紹給讀者。但是「回憶」(recollection)一詞,在我的詮釋下具有另一層意義。它的英文意義相當於佛教巴利文anussati(隨念)一字,意指「追憶」、「深思」,或觀想宗教的重要主題,諸如佛、法、僧、戒。「隨念」(anussati)是與「念」有關(sati)的字眼,是森林僧的修行與許多記錄回憶主題的重要部分(1)。認識僧侶生活的一扇窗本世紀在泰國境內有成千上萬名頭陀僧,他們的經驗十分豐富。當然,沒有更好的方法來了解這些僧侶的佛法,只能透過他們的闡述,尤其是一些富有地方色彩與飽讀書籍的僧侶。這些內容打開了認識僧侶生活的一扇窗—一個外人所未曾批評與研究的世界。透過這扇窗,我們看見僧伽如何生活,我們聆聽他們的開示,學習他們的思想。在此之前碰觸這類話題的一些學者,不知如何處置它們。或許他們認為在這些故事裡沒有值得探討的內容。這些僧侶談論他們的日常生活—托缽乞食;尋覓住處與僧袍;對抗苦疾;攀山越嶺尋找合適的洞穴;穿越叢林進入村落;遭遇猛獸;與鬼怪搏鬥。對現代人而言,這些敘述似乎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事。然而,近來都會人們對頭陀僧的生活,開始熱衷起來,原因或許是因為這些頭陀僧所居住的環境已經消失。如今在泰國,人們吃飯買現成的包裝食物,穿的是成衣,生病到藥房買成藥。小村落現在有道路、汽車、巴士,山林如今變成了大農場、公路與水力發電廠,老虎失去原有的森林,都在動物園裡。現代都會人唯有透過想像與森林僧所敘述的故事,才得以想像到山中小村莊居住,在黑洞中住上幾晚,或是漫步山林與老虎迎面而遇的情景。

因為這個緣故,森林僧的日常瑣事便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對歷史學家而言,雲遊僧的生活故事細節,也讓他們感到興趣,忽略這一環節即可能對頭陀僧產生誤解,因為這些生活故事的內容,含藏了許多歷史資​​料。例如,當某個僧侶看到天神或阿羅漢的影像時,我們最好是知道,這名僧侶已在禪修中獨自度過數月,他們通常沒有進食,等待這類的境遇,否則我們可能會斷言他們是在做夢。他告訴我們,一名僧侶獨自穿越山林,又濕、又泠、又餓,可能病倒或感到孤寂。他描述當他感到振奮或挫敗時,不會因此而陶醉或感傷,而是以平常心看待。這是一種令人無法忘懷的心聲—無法從任何一位行政或學者僧侶的傳記(2) 中聽到的聲音。〔僧侶為何要闡說他們的故事?〕 儘管這些僧侶以十分坦然、直接的方式闡說自己的故事,但他們通常不願曝光,且不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在述說或撰寫經歷時,僧侶留下自已的姓名是沒有必要的,彷彿生活只是一連串的回憶與事件。既然如此默然,我們不禁要問,他們又為何將自己的生活情形曝光?有人猜測或許這並非僧侶本人的主意,其中一人只是在日記中記下日常生活的種種,而俗家弟子要求他將日記對外發行,作為他一九七四年六十大壽時的獻禮,他同意了(3)。

另有一位僧侶在一九五九年,也就是他死前的一年,於醫院中將生活記事交給弟子。第三位僧侶是在弟子的要求下,記錄他的日常生活言行,它是以非正式的方式書寫的,如同與友人交談的形式,不受一般社交禮儀的束縛,以及(似乎)未經自心的揀擇或外界的編輯(4)。第四位比丘可能也是拗不過弟子的​​要求,將他的故事錄音下來,但唯一條件是在他死後才能付梓,不久這名僧侶即在一場空難中罹難(39)。第五位僧侶則在其荼毘時印行回憶錄—以親筆的手稿印行(5),其它四位僧侶也是如此。另有五位僧侶的生活記事,則是出自弟子之手,他們尊稱他們的老師為「法師」(than ajan)、「師父」(luang phan)、「師公」(luang pu)。這些生活記事大部分均以十分隨性的方式書寫,並附錄年表,只是記下一些並非重大事件的瑣事。雖然頭陀僧似乎將事件記得很清楚,但大多未記下事件發生的年度。記事的特色是均未談及外在的世界,外在世界的任何事件,並未影響這些僧侶,或許是因他們獨居森林、洞穴,與世隔絕,不知外界發生何事的緣故。

〔生活記事中充滿了許多豐富的信息〕 從歷史學家的觀點來看,問題在於這些生活記事中充滿了許多豐富的信息,以及故事中所引發的疑問。當我們讀到頭陀僧步行前往寮國或緬甸追尋禪脩大師,他的目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又如何能了解他修行過程中的禪修體驗?我們又怎能理解阿姜曼所看到的聖人、天神與靈魂的影像?這些傳記與回憶錄以他們生活的一瞥來「嘲弄」我們,使我們無法了解,原因或許是無人能告訴我們,有關他們個人完整的故事。頭陀僧所敘述與記憶的事件,往往都是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他們敘述自己的雲游生活與所接觸過的族群,鮮少提及在曼谷的生活,更不願提及晚年只能住在寺中,無法再漫步森林的生活。對他們而言,這大概是因為已經沒有故事可以述說的緣故。但是從正面角度來看,僧侶所敘述的,並未照例加入一些「正常」生活故事所應包含的內容,他們並不諱言個人的失敗,例如對談論性慾並不嗤之以鼻或難以啟齒,反而是對批評僧伽當局小心翼翼,唯恐冒犯護持他們的德高望重的高僧。此外,道聽途說也為那些並未清楚或深入記載的事件,提供了一些線索。由於個人的回憶錄只是記載了一個僧侶的經驗,所以唯有在比較眾多的回憶錄後,森林僧的生活全貌才得以呈現。可是我們又如何知道,那些比較後的生活面貌是真實的呢?畢竟,並非所有的頭陀僧均留下生活鱗爪,暹羅/泰國絕大多數的僧侶並未留下記錄。那些能寫下他們第一手生活資料的僧侶,不是自己精通泰文,就是有弟子能幫他們撰述,而且有在家弟子能負擔出版費。許多已將其生活記事出版的僧侶,都是由皇家支持的法宗派所贊助,這並不足為奇,該宗派只是由泰國少數比丘組成,假使其它傳承的村落僧與雲遊僧,留下與法宗派頭陀僧一樣多的文字記錄,那麼,歷史學家便可從這裡得知,我們對泰國僧團樣貌的​​認識可以如此不同。雜誌書刊中的森林僧許多雲遊僧的故事在沒有富裕的在家信徒護持下,於一些暢銷的廉價雜誌上印行,儘管其中包含許多珍貴的資料,但佛教史學者大多忽略這些書刊。

這些膾炙人口的雜誌,出現於一九八○年代初期,若干年後,這些森林僧與他們的教導開始受到歡迎。今日,森林僧的刊物不斷再版,被當作民間葬禮的禮物。其中與禪修僧有關最暢銷的月刊是Lokthip 與Phra Aphinya,Lokthip 目的在於滿足在家人對禪修僧的好奇,是其中比較受用的刊物。在書中,我們可以發現它詳盡地描述僧侶的家庭背景、在山林間雲遊的經歷,以及對所見的在家人的看法等,文章內容是以僧侶的訪談為主,或是他們死後村中長老對他們的追思,這些對史學家而言極具價值。但是這些雜誌也有其缺點,例如,Lokthip 雜誌經常從火葬場或印製的回憶錄與傳記中,取得僧侶的故事,但並未刊載出處。此外,這些雜誌將這些僧侶吹捧為阿羅漢或三果聖者,文章中指稱他們示現神通,以及墓中的遺體晶瑩剔透。雖然如此,這些雜誌依然提供若干有關雲遊僧的重要訊息,如這些僧侶來自何處、出家前的職業、在何處圓頂、誰是他們的阿阇梨、他們為何歸入法宗派等。據我所知,並無強制的法令規範如何使用這些雜誌,也沒有那位史學家或任何人可以告訴我們,那篇是逐字逐句記錄的,或那篇是經過過度編輯的,一切均僅憑經驗與判斷。在看過數百份這類雜誌之後,人們便會信以為真。這些僧侶親眼所見而描述的事件,大多是可信的,但我們要學著判斷,這些文章那裡是編者或作者的觀點所竄改的。當語文變為方言,加入褒貶,便會煽動讀者,我們可以斷言,這些觀點全都是作者或編者的心聲,絕非來自於僧侶本身。

雲遊僧通常以平鋪直敘的方式陳述,使用的常常是本土語言與當地的表達方式,當一篇文章是以平實而直率的方式表達,看來非出自專業作家之手,多半可肯定出自僧侶本人的談話或撰述。因為我們發現,從這些來源中取得的資料皆不足採信,我在使用這些資料時,就會慎重斟酌,我認為回憶錄與傳記中僧侶直率的言談,有時是有用的補充資料(6)。最後,我的評論是針對這些佛傳與文獻學者,他們或許會對我的泰國或巴利文佛教用語,表示異議,我試圖以森林僧的語言來表達,即使這些語言與教義正確的定義有所出入。森林僧所說的,也許與教理上的意義有所出入,以般亞瓦多(Panyawattho)的說法,「為保有森林佛法的品質,雖然一些名相無法與經典的解釋一致,它們仍可作為增長禪修最實用的指導。」當然,去深入頭陀僧的教法與禪修法門,已超越了本書的範圍,但是傳達他們某些本然與風格,卻是我的心願。

【註釋】
(1)十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死、念身、安般念(數息)、寂止隨念等十念。

(2) 相反地,行政僧伽的生活記事讀起來像是工作的履歷表,它所強調的是外在形式,如頭銜、地位、計劃等。同樣地,一個學問僧的自傳並沒有發展出個人獨到的見地,鮮少引人注意。 

(3) 阿姜帖表明同意將回憶錄出版的理由:「我是一個很真切的人,因此,我不希望死後讓別人來寫我的故事。我決定自已動筆,因為我比任何人更了解我自已的生活,否則在我死後別人會撰寫我的傳記。如果有人不喜歡我,他會以負面觀點來撰寫,他可能會因遷怒而誇大我的缺點。相反地,如果作者愛戴我,他可能會誇大我的優點。」

(4)阿姜拉表示歉意,因為這些生活點滴是他隨性所寫下的,因此這本傳記並非依時間前後順序而記載的。他說他只是記下「心中的所見與感覺」,他希望別人不會將他的作品當作Sanam Luang(以幽默的方式表達他不希望被人檢視與評價)。因為阿姜拉沒有寫作經驗,他並不知道什麼才是「適當」的回憶錄,反倒使他的生活記事更加豐富且具創意。 
(5)阿姜宛荼毘時的回憶錄,Phra Udomsangwonwisut Thera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的回憶錄佔七十七頁,阿姜宛將其書名簡稱為Atta chiwa prawat,第二部分Chiwa prawat lae patipatha Phra Ajan Wan (《阿姜宛的生平》),是由弟子所編著的傳記。 

(6)在著名的雜誌刊載的僧侶故事情節,可與僧侶的在家弟子所印製的傳記或回憶錄的內容,進行交叉比對。這些通俗雜誌所刊載的文章,可用來查考阿姜曼傳記中姓名不詳的僧侶身分。文章中提及的資料,諸如認定一個人是否在阿姜曼座下受過訓練,可藉由比對出生與受戒日期的差異來作考察,倘若有人是在阿姜曼死後才受戒,顯然地,他就不可能在阿姜曼的指導下受過訓練。?

頭陀僧曾經居住在未曾受到干擾的自然環境,他們深深地感受到現代化帶來的影響, 我們從森林僧身上所學到的一件事是,人類的生活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的, 藉著保護森林,我們同時可以保護野生動物與民族的福祉。 

森林僧安住於寺院中云遊森林僧的歷史橫跨三個世代,從現代泰國的形成直到今天,在一種特殊的自然與社會文化生態體制下發展。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山林消失、山區聚落消失或轉型,這項傳統已無法再延續。

在阿姜曼傳承下的森林僧一直延續至一九九○年代,最後他們全都安住於寺院中,不再受到佛教「主流」派的反對,而且他們也接受許多物質的護持、崇高的地位與不時的推崇。當然,失去自治與獨處對僧侶造成了影響,如同坦尼沙羅(Thanissaro)比丘所指出的,森林傳統雖然廣泛受到歡迎,但或許不久就會將它帶向滅亡。顯然地,都市的民眾雖然敬重森林僧,卻僅將他們當作一種表徵來尊敬,對僧侶希望傳達的理念絲毫無動於衷,城鎮民眾的習氣以及對法義的不感興趣,使許多森林僧感到費解。

這些頭陀大師覺得奇怪的是,都市人大多期待不勞而獲就能得到心靈成就,與當地傳統村民不同的是,都市人希望不用禪修或持戒,就能學習佛法,乃至得到功德。他們希望僧侶迎合其天真的想法,直接給予指示或彩券的中獎號碼,為他們的護身符加持或灑聖水,諸如此類,但就是不修習佛法。阿姜查特別反對泰國人這種對「法」的通俗興趣。他認為人們從曼谷或其它省分蜂擁而至他的森林道場,只是為了一睹他的風釆。據一名西方弟子所說,阿姜查經常表示,他覺得自已像一隻走鋼索的猴子,人們目瞪口呆地看他表演,撥弄他,看他跳躍,「當我覺得累時,他們可能會丟一根香焦給我。」

「泰國」佛教的規制化破壞了傳統我們對頭陀僧生活的了解,大多是依據他們的回憶、觀察與對感覺或觀念的表達。當然,這些僧侶有他們的遠見、論點與偏見,我這項研究的任務是去確實地看清事實,以及他們與官僚或學術僧伽的比較。我沒有在其它僧侶身上花費相同的時間,只因為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從他們的著作中即可了解他們,我並無意將地方佛教傳統的一些零星資料,收集成一個有相關連的背景資料。我與瑞堅諾德?雷(Reginald Ray)的看法一致,認為「要對泰國佛教有更深入的了解,並非經由平衡與客觀的探討達成,而是聽取不同的聲音,不排斥相反的意見,或企圖消除異議」。

我希望這項研究能鼓舞更多人,進一步去探討暹羅/泰國早期的佛教傳統,與諸多地方佛教團體的特性、狀態。在此舉出若干問題—要了解泰國佛教應憑藉那些依據?現今的佛教是否已經背離,抑或是延續早期的佛教傳統?這些都是極大且引人爭議的問題。除非我們認知地方差異的存在,並一一研究各宗教團體與各地方傳統彼此間,以及其與國家間的關係,否則我們無法寄望能對泰國佛教修行的動力(或上座部佛教的全貌)有全盤性的了解。要敘述泰國的僧團與要描述頭陀僧、村落僧一樣複雜。在泰國發展成現今的現代國家之前,暹羅境內存在著數百個佛教宗派,偏遠地區延續地方傳統一直到本世紀後半葉,不同宗派得以延續自己的文化、語言與宗教習俗,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與世隔絕並缺乏現代科技。

而今,所統合成的單一型態或可見的模式—「泰國」佛教—既非傳統的,也非自然的,這是歷史的產物,以暹羅的民族文化歷史來看,現今的階級與官僚僧伽體制是脫離正軌的。它是一九○二年「僧伽法案」的遺產,該法案試圖將各種不同的文化與宗教傳統,塑造成單一、中央集權與一致的模式。這種佛教的規制化—以陰險的手段來破壞現有的傳統,通常都被誤認為是「傳統」的泰國佛教。人們通常認為今日在泰國的佛教分裂為若干派系,他們將這種宗教的差異,歸咎於一些如資本主義或現代化的外來力量。這種未經查證的假設,普遍存在於學術界、官方人士的心中與廣大的媒體著作中。他們一致認為這種分歧是新近發生的。歐康諾(O'Connor)指出,根據一個世紀前的宗教差異來看,現今這種對差異現象與形成原因的一致看法,值得令人注意:這表示有著不同過去的人們正趨向統一,正當他們接受一個共同的過去時,他們透過已不同於過去的「傳統」宗教中,來學習認同一個宗教的「改變」,縱使這改變之處已不是他們原來的傳統。如同歐康諾所言,人們所公認的傳統佛教,「並非原來的宗教本身,這是一種虛擬的宗教,是一個已被一九○二年的﹃僧伽法案﹄所﹃更正﹄的過去。」

我對雲遊禪修僧生活的研究,顯示了在泰國的佛教已偏離了它最初的樣子,目前保留的只是五十年前的風貌。在整本書(編按:指《森林回憶錄》)中,我極力避開諸如「傳統佛教」、「現代佛教」、「僧伽改革」或「泰國佛教」之類的問題名詞,這些名詞十分模糊,且會在現今泰國佛教起源的議題上引起相當的困擾。若根據正確的歷史來看,這個當代佛教的起源—與現代泰國有關連的佛教—僅能追溯到自稱改革教派的法宗派,於一世紀半之前創立的時候,該教派成為現代國家佛教的典範,及遵循的標準與改革的基礎。而地方的宗教常規與文化價值,則是先遭到一九○二年「僧伽法案」的破壞,之後,又被一九六一年開始實施的三十年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計劃所轉化。曼谷曾將現代國教加附在地方傳統上,許多先前存在的差異早已失去記錄,並褪色而消失,或由於「官方」歷史的輕忽與未加重視,如今已普遍地被遺忘。所謂泰國佛教的「主流」與「非主流」的傳統區隔,主要是依據官方歷史建立的。如果我們透過現代泰國國教來看「傳統」佛教,並視中央集權改革為「傳承的媒介」,我們可能如同官方的檢察官員一樣視地方佛教習俗為異端。事實上,這些地方民族團體所含藏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可以說是典型的佛教。一如本書所指出的,正因為這個理由,所以它們看似奇怪、令人不滿且難以理解,但它們卻是真正最重要與最具創造力的。所謂的「中央集權改革」,對改革者與被改革者的意義是不同的。對改革者而言,目標是將不同族群的僧伽納歸於曼谷的體制之下,使他們更趨近巴利聖典(由僧伽當局所詮釋的巴利聖典),讓國家脫離他們所認為的迷信,透過實施以曼谷為標準的經典、儀式與戒律,僧伽當局因此認為佛陀的教導是可以有單一的理解與詮釋方式。但對所有那些被改革者而言—不同族群認同的僧俗二眾—改革代表乾預他們的宗教風俗與形式,現代國教對他們強制施加了一個特別的理解方式與形式風格,對受曼谷當局所掌控的境內僧侶與村民而言,它的象徵、價值、習俗、語言與法令是十分陌生的(1)。

在今天的泰國,不同的佛教行為會引起別人懷疑的眼光,這或許是因為學者與名作家—不論過去或現在,均主張外地的佛教常規是腐敗與不純正的。今日的泰國人看到明星僧侶一一失去人們的尊敬,他們於是判定過去的地方僧侶必定好不到那裡去(2),結果,人們往往將所謂的「差異」與「懈怠」混為一談。事實上,僧團中的差異性是決定佛教得以存活的關鍵,因為社會是由種種不同背景與不同需求的人所組成,所以有不同的僧侶來滿足他們不同的精神需求,是有其道理的。如同某位僧伽學生委員會領袖所觀察的:允許不同宗派的存在,勝於將所有僧伽納歸於一個宗派之下,限制僧侶隸屬一個宗派的缺點是在於沒有其它宗派可以比較,不同宗派的存在並不一定會使宗教惡化,也並不表示僧侶不夠團結。當各宗派林立時,僧伽會彼此監督,也會盡力擁護他們自己的常規與原則,各宗派會力求自我革新,隨著社會改變而改善,以免遭到淘汰。

一個立場客觀的暹羅/泰國佛教史,就必須將種種不同的地方傳統納入考量。我們必須問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何地方僧侶與人們會尊崇特定的佛教形式?地方傳統對於精神生活具有何種意義?依循佛道對人們有何幫助?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審慎研究各不同宗派或傳承的苦行僧俗二眾。居住在不同的區域,接觸到各個不同的宗教傳統,當地的僧伽就必須要有更大的耐力與創新。例如,寮族與吉蔑村莊的住持以法術著稱,受到相信法術的村民愛戴,這些法術僧幫助村民驅邪、消除恐懼。村民敬重這些以手雕刻驅邪物的苦行僧,他們具有治療人的力量,而因此能夠說服村民於生活中實踐佛法。這些僧侶與現今以工廠製造之驅邪物來做例行性加持的法術僧,是十分不同的,其它地方傳統的住持,都是偉大的傳教師,以善巧說法與擅長用方言為人說故事而聞名。他們能成為住持是因他們實用的技巧,且精於運用地方習俗,能將佛法融入於民間文化的教材中。我們需要這些與其它地方傳統的研究—能夠於多方面具敏感度且深入當地歷史的研究,雖然官方歷史、政府文獻、報紙與通俗雜誌,將這些地方僧侶(如今皆已作古)視為泰國人或某一省分的土著,他們特殊的文化或種族風格,也應獲得認同。

雲遊僧給現代人的啟示雲遊僧與他們的禪修傳統,或許能給在西方的我們一些啟示。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僧侶提倡在行動中禪修。他們必鬚麵對環境挑戰與生理苦痛—病、痛、恐懼、勞苦與其它逆境—對其技巧的考驗,這對他們的修行是不可或缺的,雖然我們並不一定希望仿效此道,但我們必須將它視為一個正當的宗教使命。我們從森林僧身上學到另外一件事是,人類的生活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的—這突顯了一個民族在社會、文化、環境與歷史等的重大議題。我們從頭陀僧那裡聽到,​​荒野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頭陀僧曾經居住在未曾受到干擾的自然環境中,他們深深地感受到現代化帶來的影響。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與人口的成長,東北省分的環境受到極大改變,從叢林密布變成不毛之地。二十世紀的泰國宗教史,與這種生態摧殘脫離不了關係—人類與自然之間關係的重大轉變。一位協助發起強烈地方環境保育運動的僧侶告訴我們:「藉著保護森林,我們同時可以保護野生動物與民族的福祉,這是提昇道德的重要基礎。」(3)這些森林僧對自然的看法,在今天是可行的,但多方面卻未受到重視。頭陀僧以人性與尊重的態度接觸動物,他們清楚知道自已才是入侵動物領域的人,他們認為動物也是六道眾生,所以也應獲得平等的積功德的機會。

這種信念與存有優越感的人是相抵觸的,這類人包括僧侶、都市人,以及與自然有關或無關的人。以荒野為家的頭陀僧,了解他們與自然的關係。這種歷史的研究,所做的不僅是將雲遊僧定位在當地的背景而已,它更重新定義這些左證的性質,以用來架構泰國僧團的歷史。這類歷史不能只依據僧伽官員所撰寫的檔案、經典,或其它權威文獻所記載的資料,我們必須善加利用鄉鎮僧侶、村落長老的回憶錄,與在當地的寺院、居民歷史裡,於生活記事中所含藏的豐富且詳細的資料。由於地方宗教常規大多是口口相傳,有關宗教的形式與改變,最容易在僧侶長老與村落長老的回憶中尋獲,不論他們住在那一地區,或是屬於那個宗派。誠如我們所見,佛教能在暹羅的各宗派族群中存活與興盛,是因為它具有草根性,一種以民族為基礎的宗教,並結合了精神的追求與實修。具有地方傳統—寮族、蒙族、吉蔑、撣族、原族與暹羅—受人愛戴的住持,以正直、具應變力、彈性、忍辱,與能將佛法深植於日常生活之中的能力而聞名,這些老師代表了特定時間與空間的佛教傳統,這些不同的傳統反應出每一時代佛教教化方式的差異。

研究這些「阿姜」(老師)與他們的傳統,會提供我們對長久以來的佛教歷史,與個別宗派差異所扮演的歷史角色,有更清楚的了解。因此,我們不能將這些僧侶視為「邊緣」或是「異端」,他們的個人特質、當地的知識與體證的智慧,值得我們審慎關切,他們是我們了解泰國當今佛教社會與其鄰國的重要環節,其身上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

【註釋】

(1) 葛雷保斯基(Grabowsky)指出,暹羅當局控制外來宗教之舉,如同「對內殖民主義」一般。從地域的觀點來看,他指出「暹羅的行為不像當地的殖民政權」。Grabowsky, Region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8-9.

(2) 參閱Sanitsuda Ekachai, Falling from Grace, Bangkok Post, 5 September 1995, Outlook section, 27-28. 三位知名的僧侶—尼空(Nikon)、揚達(Yantra)、帕旺那普陀(Phawanaphuto) —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吸引大批信眾,後來他們成為醜聞焦點。一九八○年代末,透過媒體他們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們的名氣與受到信眾的支持或許來得太早,腐蝕了他們的自律而導致挫敗。 

(3) 阿姜封薩克?帖查達摩(Phra Phongsak Techathammo)在一九九○年曼谷郵報(Bangkok Post)第十期︿新社會宗教﹀(Religion in the New Society)一文中做此陳述。他獲得美國環境計劃所頒發的一九九○年全球五○○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