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in Taiwan煩惱之火
縱情於貪、瞋、癡煩惱,終將造作殺生、偷盜、妄語、飲酒等不善的行為。這些煩惱染污是內在的敵人。如果你沒有能力控制它們,它們便會為你引來一般的敵人。無戒的人(dussīla)在生命中無法找到快樂。巴利佛典說,百分之百的苦,皆是由心理的染污煩惱所造成,而且這些煩惱猶如烈火一般燃燒著人們。煩惱愈多,苦便愈多;煩惱愈少,苦便愈少;沒有煩惱,當然便沒有苦。人在得不到想得到的事物之時便覺得苦。如果他們不擇手段追求想得到的事物,終究會造作不善的行為,引來更多的苦。
不善的結果
造作不善行後,你會有罪惡感(attānuvāda-bhaya),害怕別人發現你的過失而責備你(parānuvāda-bhaya),並且擔心受到法律的懲罰(daṇḍa-bhaya)。這些是現世裡將承受的不善結果。更可怕的是,這些不善行將引領你投生到惡趣(duggati-bhaya)。事實上,沒有人喜歡受苦,每個人都喜歡快樂。但是,如果你要自己與別人都快樂,你就必須除去心理的染污煩惱,一切苦的根源。
三種煩惱
煩惱有三種:表現在身行、語言上的「違犯煩惱」(vītikkama-kilesa)、顯現在心裡面的「纏縛煩惱」(pariyuṭṭhāna-kilesa)、潛伏著,在條件齊備時方顯現的「隨眠煩惱」(anusaya-kilesa)。你必須避免煩惱生起,如同你會避開傳染病爆發的地區一樣。佛陀曾經推薦:去除煩惱或防止煩惱生起[31],不令其引生違犯戒律行為的最佳方法,即是修習正念。在正念成熟之前,煩惱也許會不時地出現。這時候,應該如同治療疾病一樣,立刻觀察當下生起的煩惱,以便盡快將它們去除。總之,預防勝過治療。你可以透過正念修行,逐步地培養觀智,直到證得可以根除隨眠煩惱的道與果。
為了治癒三種煩惱,佛陀囑付了三學的藥方:戒(sīla)、定(samādhi)、慧(paññā)。持守五戒,可以斷除違犯煩惱,克服危險與對敵。危險與對敵(bhaya, vera),實際上意指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不善行為背後的煩惱。事實上,第一階的菩提,預流道(sotapatti-magga)才能夠徹底斷除這類違犯煩惱。要證得預流道,你必須修習念處禪修,因為只有出世間的戒、定、慧才能根除這些煩惱。
慚、愧
殺生等五種不善行,令人厭惡且害怕,它們好比是兩顆鐵丸,一顆帶塗滿糞便,另一顆燒得赤紅。兩者,你都不想碰觸,因為一個令人厭惡,另一個則令人害怕。同樣地,對如此的不善行,你應感到可恥與害怕。培養慚(hirī,與道德有關的羞恥)與愧(ottappa,與道德有關的懼怕),便可以防止不善行。
慚、愧被尊稱為「白法」(sukha-dhamma)[32],因為具有慚、愧,你便能夠戒除不善行,同時變得純淨。慚、愧二法能驅除不善,如同白色驅除暑熱。
慚、愧也被稱為世間的守護者(lokapāla),人若無慚、愧,將會造作惡行,彼此毀滅,從而毀滅這個世間。具有慚、愧的人守護著這個世間。所以,慚、愧被稱為世間的守護者。
慚、愧也被稱為「亮法」(deva-dhamma)。藉由慚、愧戒除惡行,你便被視為是真正的人,你的名聲將發光發亮。這就是慚、愧之所以稱為「亮法」的原因。
善
在布施的時候,你便戰勝了三不善根。只有在希望對方幸福時,你才會給與對方禮物。如此,布施便包含慈(mettā)、悲(karuṇā)。希望別人幸福快樂,不願他們受身心之苦,所以,你戒除殺生、偷盜、邪淫與妄語。如此,持戒也包含慈、悲。這樣的持戒亦稱為「無畏施」(abhaya-dāna),因為它能讓你戒除傷害他人的行為。如此,有了慈與悲,你便能確保他人安全、幸福與快樂。因為如此,你自己也自然地在今生與來世,避開可怕的危險(bhaya)與敵人(vera)。這便是「善」(kusala),具有「無罪」與「具善果」的特徵(kusalā anavajj- asukhavipāka-lakkhaṇā)。這正是佛陀的教養方法。[33]
再者,就前兩種布施即財施與無畏施而言,大多數人滿足於第一種布施——給與他人所需之財物。很少人了解第二種布施,即施與他人安全的重要。事實上,持戒是更令人滿意的。這裡的禪修者不僅持五戒,也持守八戒。所以,你們已在實踐佛陀的教養方式,且有了好的開始。然而,你仍然必須進一步實踐,直到你根除所有的煩惱。如此,好的開始能夠導出成功的結果。
戒的種類
現在,我將依特質來說明戒的種類。《清淨道論》依據四神足,四種成就的基礎、要件(iddhi-pāda)將戒分為三類。四神足是:欲增上(chandādhipati)、勤增上(vīriyādhipati)、心增上(cittādhipati)、觀增上(vīmamsādhipati)。以下等的欲增上等神足而受持的戒是「下戒」(hīna-sīla),以中等的神足而受持的戒是「中戒」(majjhima-sīla),以上等的神足而受持的戒是「殊勝戒」(panīta-sīla)。
依據持戒的目的,戒也可分為三類。為了個人的名、利而持戒,這是「下戒」。期待戒所得來的利益而持戒,這是「中戒」。體認戒的價值,知道戒有助於淨化身行與語行,故值得遵守,這是「勝戒」。
另外,也可視持戒者是否因持戒而生慢心,而將戒分為三種。依恃自己的戒而起輕慢,認為只有自己具戒,這是「下戒」。若未因自己的戒而輕慢、輕視他人,[34]這是「中戒」。完全遠離煩惱,則為「勝戒」。
最後,依個人的修行目標,戒又可分為三種。若為了社會地位而持戒,這是「下戒」。為了自己從輪迴解脫而持戒,這是中戒。向比丘陳示自己的戒,誦念:idaṃ me sīlaṃ magga-phala-ñāṇassa paccayo hotu,意思是「願我的戒成為道智果智的助緣」。這時,你的戒算是「中戒」,因為持守這個戒是為了讓自我從輪迴解脫。如果你是為了圓滿「波羅密」(pāramī),想幫助所有眾生從輪迴解脫,那麼你的戒便是「勝戒」。
波羅密
行善、做功德時,你應當希求他人獲得幸福、利益,而不期待個人的名、利。你應當企求終極的安樂──涅槃,而不是期待其他沒有保障的小樂。殊勝戒可構成波羅密(paramī),波羅密的字義是「高尚的工作」。實踐布施、持戒等善行的人,若以謀求他人的利益為目標,即被視為是parama(高尚的人),他/她的善行便稱為波羅密。冀求個人利養而做善行,並不是波羅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