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說:
只有這裡才有沙門初果, 有二沙門果, 第三沙門果, 第四沙門果; 其他教法是沒有及缺乏沙門果的。
究竟的目標只有一個, 沒有貪瞋癡的人, 才能達到究竟目標。
沒有渴愛的人、沒有執取的人, 有知解的人, 不跟人諍論的人, 不喜歡戲論的人, 才能達到究竟目標。
有兩種見解:
認為生命存在時實有, 死後轉為另一種形式的實有, 這是第一種見解, 稱為有見。
認為生命存在時實有, 死後實無, 這是第二種見解, 稱為無有見。
執著這兩種見解的人互相諍論, 若不能知這兩種見的生起原因, 滅去原因, 特徵, 過患, 遠離, 便會有貪瞋癡, 渴愛, 執取, 沒有知解, 常跟人諍論, 喜歡戲論, 因此不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
若知 這兩種見的生起原因, 滅去原因, 特徵, 過患, 遠離, 便不會有貪瞋癡, 沒有渴愛, 不執取, 有知解, 不跟人諍論, 不喜歡戲論, 因此不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
如果在沒有遍知四種取的這些法和律之中: 一個人宣稱對導師有清淨信心, 他不能達到圓滿的目標; 一個人宣稱對法有清淨信心, 他不能達到圓滿的目標; 一個人宣稱戒行圓滿, 他不能達到圓滿的目標; 一個人宣稱受在家和出家的同門愛戴, 他不能達到圓滿的目標。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這是解說得不好, 宣講得不好的法和律, 不能帶來出離, 不是由等正覺所宣講的法與律。
如果在有遍知四種取的這些法和律之中: 一個人宣稱對導師有清淨信心, 他能達到圓滿的目標; 一個人宣稱對法有清淨信心, 他能達到圓滿的目標; 一個人宣稱戒行圓滿, 他能達到圓滿的目標; 一個人宣稱受在家和出家的同門愛戴, 他能達到圓滿的目標。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這是解說得好, 宣講得好的法和律, 能帶來出離, 是由等正覺所宣講的法與律。
四種取以愛為因緣, 以愛為集起, 以愛而生, 以愛為源頭。
(接著是十二緣起的公式)
斷除無明即證阿羅漢。
中部 11. 小獅吼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