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18, 2013

禪定在面对苦痛、疾病 与死亡时的作用

禪定在面对苦痛、疾病
与死亡时的作用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中譯]良稹
 http://www.dhammatalks.org/Dhamma/Author/ThanissaroMeditatingPain2.htm

首先,禪定是什麼: 在這領域裏,流行概念傾向於低估它。討論禪定治病的書籍傾向於只談兩方面,仿佛它的功效只有這些。那兩方面是: 放松[relaxation]與視觀[visualization]。 的確,這兩個過程構成了禪定的初級階段——你也許發現我們剛才的一段坐禪相當有放松感,你在想象呼吸[氣]穿過身體時或許也作了一些視觀——但是禪定的內涵比這要多得多。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禪修者們所做的,遠甚於僅只把握了放松反應。
禪定作爲一個完整的過程,包括了三個階段。首先是,帶著念住的放松,使心在當下有舒適感——因爲只有當它在當下有舒適感時,才能入定安住下來。不過這句話裏的要緊詞語,乃是念住。你必須有全然的念住,知道你正在做什麼、你的心是否住於它的禪定對象、它是否在走神入睡。假如你只是放松地打起磕睡,那不叫禪定,那種情形下沒有什麼可作爲繼續發展的基礎。不過,假如隨著心舒適地安住於當下,你能夠繼續保持全副覺知,那樣發展下去,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隨著心越來越牢固地定入當下,它獲得力量。你會感覺到,仿佛你的那些分散的注意力——擔憂這事、記掛那事、種種先見等等——如今匯聚起來,心呈現一種整體感與合一感。這就給心富裕了力量感。隨著你讓這股整體感繼續發展下去,你會發現,它變得越來越堅實,無論做什麼,它存在於你的一切活動之中。這就把你引向第三階段。
隨著你對這副整體感的保護越來越一心一意,你會越來越敏感起來,對可能推翻這種平衡感的那些事物越來越有洞察力。在初級層次上,你注意到,假如你做任何傷己害人之事,就會破壞它。接下來,你開始注意到,心裏諸如貪、欲、怒、癡、懼等東西,只要一出現,也能夠使心失去平衡。爲了減少它們對心的影響力,你開始分辨解決之道,直到你能夠達到一種不再被這類事物——或者任何事物——觸及的覺知層次,那麼你就從它們之中獲得了解脫的自由。
現在我們來談談當你面對重病與死亡時,禪定能夠爲你做什麼的問題。媒體對這個領域既有高估、也有低估。一方面,有些書告訴你,一切疾病來自你的心,只要令心端正,就會好起來。有一次,一位24歲左右患了肺癌的女青年來走訪我的寺院,她問我對那些書有什麼想法。我告訴她,有些病純粹來自心理因素,這種情形下,禪定能夠治愈它,但也有的病來自體質因素,禪定再多也不能使它消失。假如你相信業力,有的病來自現業——也就是你當下的心態——有的病來自舊業。假如是現業病,禪定也許能夠使它消失。假如它是舊業,你對禪定的最大期望是,它能夠幫助你帶著病與痛生活,不受其苦。
另一方面,假如你告訴病人,他們在受苦,是因爲他們的心處於不良狀態,想要康復,完全得靠自己把心糾正過來,那你是在他們正感到虛弱、悲慘、無助、孤獨的情形下,再給他們添加了一項沉重的負擔。我談到這裏時,那位女青年笑了,說她同意我的看法。她一得到癌癥的確診,朋友們就送了她大堆的書籍,講述如何透過意念使疾病消失。 她說,自己若是相信燒書有益,可能早就把那些書付之一炬了。我本人認識不少人,他們相信自己身體健康,是代表了自己的心態良好。健康時盡可以這樣想,不過一旦生了病,他們就會覺得這說明自己禪定失敗,於是便陷入了困境。
有一點你應當十分明確: 禪定的目的是爲了找到內心的喜樂與安寧,獨立於身體與外界發生的其它事件。你的目標是,在內心找到一件牢固的東西,無論身體發生了什麼,你可以有所依靠。假如透過禪定,碰巧能夠對身體起到醫療作用,固然更好。禪定對身體發生突出影響的例子有過很多。我的導師有一位弟子——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士——早在十五年前被診斷患有癌癥。當時醫生說她只有幾個月時間可活,但她藉著禪定,至今仍然活著。她把自己的禪修定在『盡管她的身體可以有病,她的心卻不必也有病』 這個主題上。幾年前我去醫院看她,那一天她正經歷了腎切除手術。她坐在床上,明朗、清醒,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我問她是否痛,她說,是的,一天二十四小時,但她不讓痛進入她的心。實際上,她對待自己的疾病,心態比她的丈夫還要好,這位未修禪定的丈夫如此擔心失去妻子,以至於自己也病倒了,結果她還得照顧他。
不過,這樣的情形畢竟不是常例,你不應只滿足於身體的存活——因爲,如我先前所說,假如這個病沒有奪去你的生命,還有其它事必定會,直到你找到心裏那個連死亡也不能影響的寶藏,你實際上並不安穩。要記得,你最寶貴的財產就是你的心。假如你能夠使它保持健康,無論周圍發生了什麼,那麼你什麼也沒有損失,因爲你的身體的存活只到死爲止,但你的心仍將續存。
因此,在審查禪定能爲你做什麼的問題時,你應當更多地關注它如何助你面對痛、老、病、死,維持你內心的平靜這個問題,因爲這些事,總有一天你必須面對。實際上,它們是人生正常的一部分,雖然現代人已視之爲反常。我們所受的教育,視永恒的青春、健康與美貌爲我們生來的權利。當這些事物離棄我們時,我們就覺得出了可怕的麻煩,這必然是某某人的過錯——或者自己或者他人。不過實際上,它不是任何人的錯。我們既然出生了,老、病、死不發生是不可能的。只有當我們接受它的不可避免性時,才能夠開始以明智的方式面對它,不受其苦。看一看你的周圍。那些拼命試圖否認自己正在老化的人——透過鍛煉、飲食、手術、化妝等等方式——他們正是受衰老之苦最深的人。對病與死的態度也一樣。
現在我打算集中談談如何運用禪定面對並超越苦痛、疾病、死亡的問題。首先是痛感。當它發生時,首先你得接受它的存在。接受此事本身就是一大進步,因爲多數人遭遇痛苦時,試圖否認它存在的權利。他們以爲把它往外一推就能夠避開它,不過那樣做,無異於一扔報稅表借此逃稅: 你也許能逃一陣子,但必然爲當局抓獲,那時比先前更糟。因此,超越痛感之道,首先是理解它、熟悉它,這就意味著安忍它。不過,禪定卻可以提供一個法門,使你雖生活在痛感中,卻可以把自己從痛感中分離出來,因此即使它在那裏,你也不需要從中受苦。
首先,假如你掌握了觀息與調息的技巧,使它舒適起來,就會發現,你有能力選擇把覺知安置在某一個部位。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定於痛感,不過在早期階段,最好定於舒適的身體部位。讓那痛感占據另一處。你不打算把它趕出去,但也沒必要搬入同住。只把它當成自然現象,當成正在發生的事件,但它不一定正對你發生。
另一個技巧是,讓呼吸[氣]穿過那股痛。假如你能夠對每次呼吸時貫穿身體的呼吸感[氣]敏感起來,就會注意到,你往往圍繞著痛感構造起一層緊綳的硬殼,在那裏,體內的能量難以自由流動。盡管這是一種回避戰術,實際上它使痛感增劇。因此,隨著你的出入息,想象那股氣息直接穿過痛感部位,使這層張力的外殼融解開來。多數情形下,你會發現此法可消解相當一部分痛感。例如,瘧疾發作時,我發現它對消解聚集在頭部與肩部的大量張力極其有用。有時,痛感劇烈得難以呼吸,於是我觀想呼吸[氣]透過體內所有那些經絡的中心——胸部中央、喉部、前額中央等等——流進來,張力就會消散開去。不過,也有些人會現讓呼吸[氣]穿過痛處反而使痛感增劇,這說明他們沒有正確地專注。這種情形的解決辦法是,專注[把覺知定於]身體對應的另一邊。換句話說,假如痛感在右邊,就專注左邊。如果它在你的頭部——指具體部位——那麼就專注手與腳。(順便說一句,這個技巧對偏頭痛特別有效: 比方說,假如你的偏頭痛在右側,你就定在身體左側頸部以下的諸種氣感。)
隨著你的定力越來越強、越來越靜止,你可以開始分析痛感了。第一步是,把它的身心兩部分區分開來。把實際存在的體痛與隨之而來的心理苦痛——也就是那股該當或不該當的受迫害感,那股怕痛感會越來越劇烈、它預示著完結等等的畏懼感——區別開來。接著提醒自己,你不需要與那些念頭站在同一邊。假如心要那樣想,你不需要跟進去。當你停止輸入時,就會發現,過了一陣,它們開始離去,正像一個來和你說話的瘋漢。你要是與此人對起話來,過一陣你也會發瘋。不過,你由那瘋漢盡管說,但不參與對話,過一陣他就會走開。你心裏的那一切垃圾念頭也同樣如此。
禪定能夠助你的另一個領域是,使你安忍身體有病這個單純的事實。對一些人來說,接受這個事實是疾病最艱難的部分之一。不過一旦你在心裏培育起一個牢固的定力中心,你可以把喜樂建築在那裏,開始以平靜得多的態度看待疾病。我們必須記得,疾病並沒有從我們這裏騙走任何東西。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