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27, 2023

開照師的講座: 清淨道論與生活襌之定

 2023年7月25日

這晚的開場白談及不同宗教, 跟着念巴利語的三皈五戒是不會成為佛教徒的, 跟着念誦是尊重。他說及他自己也會到教堂聽道。他說笑的: 巴利文不是咒語, 不會中降頭的。

這晚他誦禮敬法: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dhammaṃ namassāmi.

(法已為世尊所善說, 我禮敬法。)

接着是三皈依及五戒

Buddh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

Dhamm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

Saṅgh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

Dutiyampi, Tatiyampi

我去佛陀皈依處; 我去法皈依處; 我去僧團皈依處。

第二次....第三次...

五戒:

pāṇatipāt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ṃ samādiyāmi,

adinnādā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ṃ samādiyāmi.

kāmesu micchācār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ṃ samādiyāmi.

musāvād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ṃ samādiyāmi.

surāmerayamajjapamādaṭṭhā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ṃ samādiyāmi.

imāni pañca sikkhāpadāni samādiyāmi.

sādhu sādhu sādhu

開照師引清淨道論的定義: 

什麼是定? 心一境勝為定。
Ko samādhīti? Kusalacittekaggatā samādhi.

有五蓋則難入定, 有五支就是入了定。他無解釋尋祠喜樂, 直接跳進心一境勝就是定.

解釋清淨道論的序言處的八句偈:
「住戒有慧人」中的慧,指過去生影响到今生的慧根,有些人學得快,一講就明,就是有慧根。
「修習心與慧」,心指禪定,慧指因修習而來的智慧。
「有勤智比丘」,勤是精勤,心亂快點断了它,未心亂就保護心,不令心亂,好的心就延長它,未生起好的心,就讓它起。
「彼當解此结」,结指內外煩惱。
講贪與瞋時,話有博士兩公婆,都是教授請他食貓山王,但老公不喜歡食,有套理論,老婆喜歡食,師父是肚餓要食。開照師叫不喜歡食的老公閉眼,伸出手拿貓山王肉,放進口,吞下去,再伸出手拿,結果他從不食至經過師的訓練, 就食了兩個。
到老婆,也是伸出手拿,師說拿着屎,屎味,老婆因此不想吃了。

他講他自己的修行,在山上修,無接觸人,覺得自己好叻, 到落山時,人們在說什麼,他完全不知道,無世俗法,難教人。
講法準備了講議,好似講到好高深,但學生全不懂。這就不對了。
自己有什麼不好的習慣,要改。
他给出清淨道論的四十業處圖表,說他教出入息念、四界差别觀、四梵住(慈悲喜捨),在家人不適合修不淨觀。




最後半小時,用十分鐘來修出入息念,把注意力放在人中處,知道呼吸的風出風入,不是注意皮膚,而是呼吸。

結束時, 有帶領大家誦回向偈:
Idaṃ me puññā āsavakkhayā’vahaṃ hotu
idaṃ me puññaṃ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ṃ sabbe sattānaṃ dema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有涅槃的緣;
我的功德與一切有情分享。

然後他自己誦三寶威力偈。
----------------------------------------------------------------------------

他教慈心襌還是較適合。他認為出入息念是最簡單的, 但其實對很多人來說, 把注意力放到人中處, 單是這個已有困難了。當年文師父也用了些技巧才使我能把注意力放到人中處, 用想像什麼東西放在人中處, 強調這是用想像的, 而我想像榴槤放在人中處, 到我能穩固地從其他處把注意力移到人中處時, 才掉開那個想像榴槤的。
對觸感弱或不習慣修的初學者來說, 單把注意力放到人中一點, 非常困難的。放在呼吸區還好點, 範圍大點。

覺知呼吸的出與入也是需時的, 極多人在此有貪瞋亦不知道, 主要是貪入, 即引起身體緊了。

講座的大大概概的介紹啦。

反正他的演講就是風趣幽默, 他在港大的演溝勝於在志蓮, 環境不同吧, 他在港大比較輕鬆。

至於清淨道論, 變成背境或引朮工具, 他不是學朮派啦, 是非常的明顯。難怪他說在飛機上一直在想怎樣說這題目。怎樣引導到生活襌, 大量地講經驗中的笑話。







星期一, 7月 24, 2023

聽開照法師的講座

 我最後見開照法師是在東蓮覺院一日襌, 那一年文師父請開照師來主持該襌修營, 我是該襌營的統籌, 當文師父不能給出決定時, 我則轉移去問開照師。接觸開照師, 是文師父的因緣。文師請他來港的襌營或其他佛教團體請開照師開示, 我都有參加。師父往生後, 就見過阿贊平, 接着從2014年起, 超級忙的, 也到了泰國佛堂。

今次再次見到開照師, 他已是六十歲了, 24歲出家, 那二十年前, 他出家十年即被文師父請來港。學會護法團的成立完全由他指導的。

一入門口, 見到R站着, 她原來是蕭師兄這邊的義工, 幫手招呼進場人士。

在那個禮堂, 我選了近門口位坐。無嘢好望就閉眼修出入息念。散盤坐。

然后蕭師兄帶大家起立合十迎開照師。開照師帶着口罩進來後, 就除了口罩, 三問訊佛陀後, 坐下, 叫大家坐下, 但蕭師兄帶大家站着向師合掌三問訊, 然后才坐下。

這回遵照文師父對我的最後教導, 聽什麼人說話, 注意呼吸, 聽點不聽點。

聽到什麼呢?

開照師說: "聽我的講座有三個不: 不能錄音, 不能錄影, 不現場播放。"

他從Melbourne來港, 今朝十時才到港, 坐地鐵時, 見到港人專注看手機, 正念在手機, 知道內容。

接着開照師帶領大家三皈五戒, 他一誦巴利語, 我就法喜充滿全身, 電磁反應強烈。該是誦巴利語引起的, 就不是獨因他的源故。自己誦巴利經, 都會有法喜滿身的電磁反應。身心夠鬆又撞對有人誦經, 就有身體的舒適反應。

誦完經後, 他開始講三講四講大堆事, 談及疫情時, 他在美國某個小鎮五個月, 獨處襌修。之後回馬來西亞, 找個無人認得他的地方繼續獨處襌修, 但好快有人從報紙電视認得他是出名的法師, 開照師說出名, 人人一出世就有個名, 就係出名。然後他說: "沒有白食的, 居士問師父, 能教襌修嗎?"那就教襌修。"

他說止是止五蓋, 止觀是一齊的, 但修止就止多點, 修觀就觀多點。五蓋是貪, 不要想着要入襌定; 瞋就是撞火, 掉舉(忘了), 昏沉不是打蓋睡那種, 而是無興趣, 疑是懷疑, 有這五事, 入不了定。

開照師解釋sati 是記得, ānapanasati, 出入息, 最重要的是sati, 記得。sampajañña 是知道, 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記得在呼吸。
在人中處專注呼吸, 呼吸一定經過人中處。首先知道呼吸先, 然後知道呼吸的長短。
接着帶襌修二節, 每節十五分鐘。可坐可站但不能行。站着就不要兩隻腳貼着, 要分開些。
叫人坐直, 不要陀背, 也不要低頭, 放鬆肩膀。
他說修止襌會有觀, 止多點; 修觀也會有止, 觀多點。

我散盘坐, 壓着骨頭, 引起腳痛,沒理會, 微調身體, 痛由它了, 一時痛一時不太痛一時痛消失, 痛一直變, 跟初修時很不同, 以前遇痛即放腳的啦。現在話之佢, 佢痛佢嘅事。但感到左腳向上的一邊趨向抽筋的, 在坐了一小時十五分鐘後, 轉腳, 雙盤, 比較舒服, 那個抽筋的感覺, 在再放鬆後, 鬆了, 雙盤坐到結束, 開眼都照雙盤。

開照師帶領大家誦回向偈:

Idaṃ me puññā āsavakkhayā’vahaṃ hotu
idaṃ me puññaṃ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ṃ sabbe sattānaṃ dema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有涅槃的緣;
我的功德與一切有情分享。 我喜歡他誦的調子, 一直沿用至今。
他教的慈心襌, 也一直如是修。也教學生如是修。

然後他自己誦善吉祥偈。

結束後, 我找R一起行到地鐵站, 閑談一番。

見到曲與西利亞, 但無緣交流, 我帶口罩, 熟人才認得吧。

倒有幾十人第一次見開照師。開照師依然保持幽默風趣。不過由於沒注意聽, 聽點不聽點, 也沒二十年前聽他的講座時的哈哈大笑。哈哈大笑有時也引起強烈振動, 也無謂。



星期四, 7月 06, 2023

佛前供花

人類供花給往生者已有六萬年的歷史, 最早是埃及人對死者紀念的一個儀式, 這個儀式留存至今。然後是猶太人獻花敬神, 這個儀式也保留至今。接著到印度人神像前供花、佛像前供花, 直到今天, 供花已不限對死者、什麼場合都適合供花。

猶太人供花從安息日餐桌置花到猶太教的節日花展。猶太人的花供起源於在西奈山接受妥拉起。

婆羅門教的敬花傳統也甚久遠, 也是重要的宗教實踐。他們認為花香是神所喜歡的, 而花本身是象徵幸福、繁榮及完成人生目標。

佛前供花是大乘菩薩教興起後的事, 歷史人物的佛陀對供花這回事, 並不認為是對如來的禮敬。在<<大般涅槃經>>裡, 天神散花敬佛, 佛陀即說: 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居士眾對如來的最高禮敬、供養、尊重與恭敬是依正法修行證入流。

Yo kho, ānanda, bhikkhu vā bhikkhunī vā upāsako vā upāsikā vā dhammānudhammappaṭipanno viharati sāmīcippaṭipanno anudhammacārī, so tathāgataṃ sakkaroti garuṃ karoti māneti pūjeti apaciyati , paramāya pūjāya.

佛世時, 無人供花的。入了流的居士也沒有供花, 倒是給孤獨長者在一段時間破産時, 從家裡拿了些泥入寺。

除了在<<大般涅槃經>>的天神散花外, 有小部法句的花品, 花品中有一句是把花象徵魔羅的箭mārassa papupphakāni, 須斬斷的。鮮花本身代表的是死亡, 花會凋謝, 但開花結的果則是重要的, 法句54說明花香不及戒香, 所以供花不如持戒。持好善戒, 即是開花, 澆上水及加上陽光等, 即是修止觀, 會結果。所以戒香是無上的sīlagandho anuttaro, 有戒香, 在天上是最上等的。

佛陀不認同供花獻佛是對佛陀的最高禮敬, 看來含有否決佛是神的觀念, 側面的否決敬佛如同敬神, <<大般涅槃經>>的天神散花敬佛, 這一段已是反神權觀了, 因為從來都是作為人類來供花敬神的, 但這一段卻是天神散花敬佛, 還被佛陀認為不夠恭敬的, 也就把天神的神聖拉下來, 天神不及佛教的入流聖者。若是入流的天神, 是不會佛前供花的, 而是向佛合十行禮的。

佛前供花, 更正確的說是佛像前供花。印度人不及猶太人對宗教的虔誠, 猶太人認為神不能造像, 故耶神教至今, 仍是用大自然的一切來代表神。印度人發展大乘菩薩教後, 狂造佛像, 用花裝飾, 如同裝飾婆羅門教的萬神, 也用花、香、燈、果、珠寶、寶蓋、幢旗、衣、樂、合掌, 就是婆羅門教敬萬神的所供物唄, 移到大乘菩薩教, 也如此教人供一堆不能得正法利益的物施。

當印度教把佛陀收皈入萬神中的一個化身神時, 大乘菩薩教即收皈入印度教了。

佛說物施不及法施, 施的法又非佛說的, 會有利益嗎? 若有, 整個大乘就不會在所到處一直處於衰落。

現代的佛寺已少了供珠寶、寶蓋、幢旗、音樂了, 在環保觀念下, 香供也被代替用心香了。佛前十供就不究竟, 不實際。古代寺院, 在印度的佛寺在戰火下, 沒幾間佛寺能保存下來, 整個大乘菩薩教在印度被催毁。

至於供這十種物品的功德, 也全是佛滅後的創作文學, 創作文學的原典被消失, 殘留下來的漢譯本, 心靈安慰吧了。想找寺院供香的, 也還得找間傳統寺院吧, 現代寺院已改為心香供佛像了。這十種供佛物品, 不如用持戒修止觀取代, 若然入流才是對佛陀的最大供養。




星期一, 7月 03, 2023

佛陀為什麼沒設立"法印"觀? 三相與三法印的不同

 梵語大乘佛菩薩教有所謂的三法印 tri dharma mudra 或英語 three seals, 以悉別是否佛教。這三法印是: 

1. 諸行無常

2. 諸法無我

3. 涅盤寂靜

又有四法印: 諸漏皆苦

四法印, 最早是小乘大眾部剩餘的經<<增一阿含經>>卷十八: 一切諸行無常; 一切諸行苦; 一切諸行無我; 涅槃休息。

小乘說一切有部的剩餘經<<雜阿含經>>亦有這說法, 其戒本直接稱"三法印"。大乘義理抄襲有部法義甚多, 也承繼三法印的說法。

但在巴利語系的巴利聖典三藏裡, 並沒有"三法印"這名相啊。法印的巴利語是muddā, 陰性名詞, 只在長部梵網經的大戒裡, 說及邪命時, 那些從事打手勢這些世間學問, 佛陀是遠離的; 另外在中部苦蘊大經中, 說及諸欲的過患時, 提及各種工種, 其中之一是muddāya, 印章師或印刷師。但當時還未有印刷, 多指印章師。

印或印章或印壐的製作, 印度倒是古國之一啊。佛陀首先沒有把他所開示的法打上印章先, 為什麼呢? 為什麼到了部派時代, 會出現"法印"的觀念呢? 大乘又為什麼承繼這"法印"觀念呢?

部派時代出現"法印"的觀念倒是容易解釋, 爭佛法我派最勝唄, 說一切有部, 是個大部派, 在一眾部派中爭支持者時, 提出"法印"的觀念, 以抬高其正法地位, 其他部派即難跟其抗衡。這個"三法印"的名相出自說一切有部的律藏, 在眾多部派裡, 提出由三法印來決定是佛說與非佛說, 有部在當時肯定受到大批民眾的支持, 才能使有部壯大的。

大眾部在三法印的基礎上, 加多一法印而成四法印, 到了大乘的<<維摩詰經>>提出五法印: "諸行無常, 諸漏是苦, 諸法本空,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巴利語的分別說部在阿育王時代已移了去蘭卡, 主僧團在蘭卡, 印度的部派分裂時代,與在蘭卡的大寺派互不相干,  分別說部跟印度本土部派或有接觸, 但無甚影响, 大寺派仍保存巴利語聖典, 跟印度本土的半梵語或全梵語部派, 不相干。分別說部由於得到阿育王的支持, 一直以正統佛法自居, 傳到蘭卡, 由蘭卡大寺派留傳下來的巴利語三藏就沒有"法印"這觀念。插75學處戒也沒有插入"法印"的觀念。所以巴利語三藏並沒有"三法印"的觀念。

佛陀為什麼不設立"法印"觀呢?

古印度的印壐製造自辛哈拉時代即已有印章, 從長部與中部那兩經得知, 佛陀對"印"這回事, 不論是人與物, 都是持遠離態度, 當然不會把他也尊崇的法給打印。古印度的印章印上什麼呢? 古人敬天地萬物與動物, 當然就是這些天地萬物中的動植物先啦, 到吠陀及婆羅門時代, 就是印度各種神明, 印壐是皇權最高象徵, 佛陀反對神權, 亦不認為世俗的皇權勝於出世間的聖法, 就不會把法打上印, 所以佛陀沒有提出"法印"說。佛陀提出分別佛法的是四大教法(cattārome mahāpadese / Catumahāpadesakathā)(大般涅槃經):

1 從佛陀處聽來這是法與律

2. 從僧團和著名長老處聽來這是法與律

3. 從幾位多聞熟誦教典、持法律論的長老處聽來這是法與律

4. 從一位多聞熟誦教典、持法律論的長老處聽來這是法與律

無論從哪裡聽來的法與律, 聽者都須跟經與律對照, 看是否相符, 不符即非佛說; 相符才是佛說。

另外對不熟悉經與律的普通民眾來說, 還有更為方便判斷的方法, 就是記在迦拿摩經(Kesamuttisuttaṃ)裡的, 聽了的說法有助增善減惡的, 就是善法; 否則就是非善法。不過這裡只能判斷是否善法, 而非是否佛說或佛說的正法。

要判斷是否佛說, 還是必須熟悉巴利語聖典。

有部或大眾部的三法印或四法印, 與巴利聖典對應的觀念是小部法句的277, 278, 279

諸行無常, 諸行皆苦, 諸法無我。

至於涅槃, 巴利語三藏要嘛就是寂靜santi=涅槃, 安穩khema=涅槃, 有一堆詞語等於涅槃, 否則就是涅槃是最高的快樂nibbānaṃ paramaṃ sukhaṃ (法句203)。那該是涅槃快樂。相應部中有Nibbānābhirato 已對涅槃歡喜/歡喜涅槃。佛陀初在菩提樹證覺後, 體驗解脫時, 並非體驗解脫的寂靜, 而是解脫的快樂vimuttisukhapaṭisaṃvedī.

法句的277, 278, 279 中的諸行無常、諸行皆苦、諸法無我, 是要以慧來觀的, 由此息滅苦。所以諸行無常與苦及諸法無我, 是觀襌的所緣, 而非拿來分別是佛法或非佛法, 分別是否佛法, 佛陀教聽者用的是四大教法(大般涅槃經)。法句277的諸行無常, 亦出現在相應部第三集蘊相應自作明燈經Attadīpasuttaṃ; 而法句279的諸法無我, 亦出現在相應部蘊相應長老品闡那經, 相應部並沒有出現諸行皆苦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ti, 但在無常經中, 說明無常時即苦Yadaniccaṃ taṃ dukkhaṃ, 回應法句的諸行無常、苦, 而無我則是一切現象, 不獨限於行saṅkhārā。

除了法句的277-279及相應部蘊相應提及諸行無常、諸行皆苦及諸法無我外, 就是佛陀最初向五比丘開示的無我相經<<anattalakkhaṇasuttaṃ>>, 此經記在律藏大品中, 由於提及無我相, 就有無常相與苦相, 但佛陀並無為此而給出"三相"這名相, 此經開示進路亦非由無常開始的, 直接進入無我, 一開始說及五蘊無我, 然後才是無常及苦", 五蘊無常, 五蘊是苦, 再說及十一法: 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高、低、遠、近, 再說及這不屬於我, netaṃ mama, 這不是我 nesohaṃ asmi, 這不是我的靈我 na me so atta。

另外在中部薩遮迦小經亦有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在此經中, 並非無常苦無我這樣的並列, 而是只有無常及無我。不過, 佛陀亦說過當無常時, 是苦yadaniccaṃ taṃ dukkhaṃ (第三集蘊品見相應第三趣品), 所以有無常就有苦, 有苦就不是我的, 不是我及不是我的靈我(無我anatta)。

anatta無我有三種情況: 不屬於我, netaṃ mama, 這不是我 nesohaṃ asmi, 這不是我的靈我 na me so atta。證無我, 須要體證五蘊不能自控, 若然有自控, 仍有是我的, 手腳仍是我的, 因為我能操控, 當我還能操控時, 如何證得身心無我呢? 不停修內觀會有一些現象, 身心自己行動, 其中普遍會有的現象是腳自己行路, 超速如飘動的行路, 這現象像神經病理學中的自動症, 想用手開門, 手卻關門; 想慢慢行路, 腳飛快地走路; 身無我的其中一個現象; 心無我的一些現象, 如阿姜曼那些, 在家人必須要找到走過路的襌師指導, 這所以佛陀說四預流支之首是善知識; 通常文字無法處理, 因為各人業習不同; 阿姜曼的老師由於沒有阿姜曼那種心識, 也不敢亂指導他; 在家人最好找到走過路的老師指導。觀襌會引發這些現象, 體證五蘊無我。否則就只是觀念上的無我。

佛陀無設立名相的"三相", 就是我們去給個名稱方便說明, 三相是內觀所要觀的現象, 並非結果, 也並非工具, 又非要捨棄掉的, 是否真理呢? 真理是四聖諦, 而非這三相。在十六觀智裡, 證得這三相只不過完成了思惟智sammasanañāṇa, 就是掌握了三相吧了, 一切行與一切法皆以無常苦無我來思惟, 這個思惟並非單是觀念上, 而是觀念與體證。sammasana= saṃ+mas, 一起+接觸、感覺, 從詞語來看, 主要是體感的。如此會引起五取蘊現象, 這才開始進入正道。五取蘊若然未起, 道與非道還在走鋼線中, 未入正路。五取蘊的生與滅才是走對路, 此時無常是苦與無我在身心會相當明顯, 不過也是因業緣而異的(因人而異), 就看無常重或苦重或無我重了, 無論那一相, 苦是必然的, 只是分量不同。在七清淨中(中部傳車經), 就是道非道智見清淨, 分辦邪道與正道, 若然停在觀念上的無常苦無我而沒有實證, 非正道, 進入實證後, 觀到五取蘊的生滅, 才入正道。傳車經, 非佛說, 兩個阿羅漢的對話。

總之, 佛陀是遠離"印", "法印"是佛滅後說一切有部的重要觀念之一, 大乘承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