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月 18, 2022

須達多 . 給孤獨長者

 巴利聖典中, 給孤獨長者出現在律藏與經藏。

巴利聖典中的給孤獨長者的經文與小乘殘典阿含經及後期菩薩教的大乘都不同。說《相應部》第2經第20篇(101)《給孤獨長者經》(《Anāthapiṇḍikasuttaṃ》)及《相應部》第1經第48經《祇樹給孤獨園林經》(《Jetavanasuttaṃ》)的內容與大小乘相同者, 是不懂看巴利聖典, 不懂巴利語而人云亦云的。

大乘各經典說及給孤獨長者的, 不知在哪裡, 熱門的大乘經都無提及給孤獨, 除了說發事件發生起點的祗樹給孤獨園外, 則特別提及須達多. 給孤獨長者, 大乘要借助小乘化地部的 《五分律》, 及說一切有部的殘本阿含經, 大乘菩薩們沒為給孤獨長者創作文學啊。

小乘有部殘經的別譯雜阿含經的187經, 不該與《相應部》的二篇經作比較, 因該二經只是說及四對偈吧了, 與小乘殘經的別譯雜阿含經187能作對照的是《中部》143的給孤獨教誡 (Anāthapiṇḍikovādasuttaṃ)

別譯雜阿含187經                                    中部143

世尊聽說長者病了, 即前往探望                長者請舍利弗前往探望

世尊自己設座                                           (巴利聖典沒有那一經是在有人時, 自己設座)

長者對世尊訴說病況                                舍利弗問起長老病況, 長者才訴說病況

佛陀對長者說四不壞淨                            舍利弗對長者說內觀深法, 起步即四念處中的法念處                                                                    的六根

然後說六隨念                                         舍利弗對已是初果的長者說內觀深法: 不執取六根、                                                                不執取六境、六識、六根觸、六根觸受、四界、                              五蘊、無色界四定, 到不執取此世、他世, 不執取                              見聞覺知、不探求已得的、不隨尋隨行心.....                                  意識不依靠這些

長者回答世尊已具四不壞淨        長者向舍利弗要求向塵沙少的眾生開示這深法。

長者亦說已修過六隨念了

長者請人為世尊供餐, 長者當晚往生    長者在舍利弗離開不久, 即往生

長者往生兜率天                長者往生兜率天

長者在夜後到佛前頂禮感恩        長者在夜後到佛前頂禮感恩, 並稱揚舍利弗

別譯雜阿含的偈誦

「此今猶故是,祇洹之園林,仙聖所住處,林池甚閑靜。

法主居其中,我今生喜樂,信戒定慧業,正命能使淨。

若能修如是,向來之上行,非種姓財富,能得獲斯事。

智慧舍利弗,寂然持禁戒,空處樂恬靜,最勝無倫匹。」

世尊在重覆須達多天子的這偈時, 此時的世尊改了一詞

「信戒定慧業,正念能使淨,非種姓財富,能獲如斯事。

智慧舍利弗,寂滅能持戒,空處樂恬靜,最上無倫匹。」


在小乘殘經的別譯雜阿含經中的佛陀顯得相當無知, 他自己度給孤獨長者為初果, 度其一家證果, 怎會不知道須達多是什麼果位? 另外四不壞淨是修行的結果, 而非修行的方法, 難怪說一切有部無法修證, 至僧團衰亡。初果已具四不壞淨, 修六隨念亦俱有, 佛陀所教之法怎會如此膚淺? 

巴利聖典的佛陀為什麼沒去探望? 給孤獨長者為什麼不是請佛陀去探望呢? 要說回初果的特質啦, 初果能夠自皈依而不依靠別人啦, 初果的給孤獨長者不願給佛陀麻煩, 故證得初果後, 他盡可能都不煩擾世尊的, 沒向世尊提問, 但佛陀有給他說法, 故我們可以從律藏與經典中見到世尊為他及他家人說法。

四果的舍利弗肯定也知道面前的給孤獨是個初果, 沒有多餘的問答, 問了病況後, 即向他說內觀深法。給孤獨雖然沒有因此而證得更高的果位, 但肯定減輕不少痛苦, 在舍利弗離開不久即往生。而這樣的內觀深法, 舍利弗講明不會教普通居士, 只教有一定修證的弟子, 就教初果的給孤獨。

在他成為天人後, 回來向佛陀頂禮感恩, 就說了一偈, 這偈就是《相應部》48及101那二篇經的偈:

‘Idañhi taṃ jetavanaṃ, isisaṅghanisevitaṃ;
Āvutthaṃ dhammarājena, pītisañjananaṃ mama.
‘‘Kammaṃ vijjā cadhammo ca, sīlaṃ jīvitamuttamaṃ;
Etena maccā sujjhanti, nagottena dhanena vā.
‘‘Tasmā hi paṇḍitoposo, sampassaṃ atthamattano;
Yoniso vicine dhammaṃ, evaṃtattha visujjhati.
‘‘Sāriputtovapaññāya, sīlena upasamena;
Yopi pāraṅgato bhikkhu,etāvaparamo siyā’’ti.

因在此那祗樹林, 仙人團歡喜, 

依法王所居, 我的歡喜生起。

由於明白業與法, 戒與正命最勝, 
因此淨化死亡, 不依家族或財富
因此有智慧的人, 為自身利益, 
如理擇正法, 在此得清淨。
如舍利佛具慧, 具戒具寂靜, 
任何比丘達彼岸, 亦實為最尊。

Idañhi=idaṃ+hi 在此+因此
isisaṅghanisevitaṃ=isi+saṅgha+nisevitaṃ 仙人+團+已歡喜
dhammarājena = dhamma+rājena 依主釋, 依法的王
pītisañjananaṃ =pīti+sañjananaṃ 喜悅, 歡喜+(陽)製造, (形)産生, 形复
cadhammo = ca+dhammo 及+法
jīvitamuttamaṃ = jīvita+m+uttamaṃ 正命+插入m+最勝
nagottena =na+gottena 否定不變格+依家族
paṇḍitoposo = paṇḍito+poso 智者的+人
atthamattano = attha+m+attano 利益+插入m+自己的
evaṃtattha = evaṃ+tattha 如是+在此
Sāriputtovapaññāya =Sāriputto+iva+paññāya 舍利弗+如同+具慧
pāraṅgato = pāraṃ+gato 對岸+已去
etāvaparamo = eta+eva+paramo 這+就是+最勝

此偈跟別譯雜阿含187經, 核心要旨不同, 巴利聖典中部的偈是明白業與法, 那也是初果的特質, 證得無常苦無我及緣起, 明白業果法質, 依戒正命而活。巴利聖典的得清淨是如理擇法, 正念只是修法之一, 雖然重要, 但其重要性並不蓋過其他法的, 擇法成為覺悟要素之一, 其他各覺悟要素也是重要的。

有部的另一殘經本中阿含舍利子相應品教化病經中, 有與巴利聖典接近的故事, 教法由舍利子來, 而內容則是十廣說: 上信、善戒、多聞、惠施、善慧、正見、正志、正解、正脫、正智。
同是有部的殘經, 故事情節居然出現不同, 兩經都只是提醒給孤獨是個初果, 沒有進一步說法, 而巴利本則深入修觀法。給孤獨雖然沒因此而證得更高的果位, 但他向舍利子要求向居士說深法, 這對後世當有重要影响吧。
當時的居士一旦證得初果後, 似乎沒有進一步的修習, 就停在初果, 然後轉世, 轉世後的初果總會遇緣而成就到更高的果位。這是佛陀與各聖者所信, 所以也就沒有向他們再深入地說及內觀深法, 而給孤獨這一情節則說明了往後向居士說法, 可以說及較深的內觀法。

佛陀獨有的內觀修法並沒有在各部派中承接好, 以至部派的僧俗修證無法達聖, 無法對抗外來宗教, 乃至內部的修法亦有各種問題, 結果泥石流一沖, 部派僧俗即被沖散至消失了。

以巴利聖典修行, 僧團歷二千五百多年, 仍然有四果、三果、二果、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