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1, 2013

Tathatā and Tathāgata

Tathatā: Tatha + tā, Tatha: [adj.] true; real. (nt.), the truth. 含有真實的意思, 或真理。後面的tā, 是後置詞, 或將形容詞或名詞變成集合名詞。

Bhūtatathatā: Bhūta + tathatāBhūta: bhavati的過去分詞, 變成或成為。

sugatagarba: su + gata + garba, su: 善或好的意思, 它的相反詞是du, sukha是快樂, dukkha就是苦。是前置詞。

gata: 是gacchati 的過去分詞, 去了。sugata就是善逝。

garba或許等同garbha, 如來藏由此字而來。

但是巴利經的如來, Tathāgata, Tathā + agata.

Tathā, 不同於tatha, 長短音之差, 意思差了天與地。副詞, 如是的意思, so, thus, in this way.

agata: 加了個 a , 變成相反, gata是去了, 相反, 就是來了。

所以Tathāgata譯為如來, 這樣來的。沒有"真"的意思存在, 也沒有"變成"或"成為"的意思。

佛在世時自稱如來, 有時也會用眾數的"我" Mayam.

沒見巴利經提及佛性, 真如。

Su師兄說在梵文, tatha 及 tathā 可互用。

梵語文法其實也是很嚴格的, 它的文法比巴利文複雜很多, 嚴格很多的, 但梵文亦有古典梵語, 主要是吠陀經時期, 半梵語, 即是佛教梵語, 這個時期是轉型時期, 這個時期的梵文結構比較鬆。能互用, 或許是此時的梵語轉變期。

這時期也是亂七八糟的時期。亂七八糟時期配佛經的亂七八糟概念, 轉到來中國時, 以道家概念來理解佛家, 不是煩過梵帝崗, 而是煩過亂葬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