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9月 16, 2013

關於襌定的巴利經譯文

當他觀察自己捨離了五蓋時, 生起愉悅; 當生起愉悅時, 喜便生起; 當心有喜時, 身體便放鬆下來; 當身體放鬆下來便體驗樂; 有樂的人, 心會定。
忚內心離開了五欲, 離開不善法, 有尋求目標, 有伺察目標, 有由離開五欲及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他的身體注滿了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喜和樂所遍及。
一位比丘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他的身體充滿喜樂, 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喜和樂所遍及。
這就是沙門現生的果, 比前更美妙優勝。
一位比丘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他的身體充滿離喜的樂, 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離喜的樂所遍及。
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他的身體注滿了清淨、明淨的心坐著, 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清淨明淨的心所遍及。
這就是沙門現生的果, 比前更美妙優勝。
(沙門果經)

世尊住在....村時, 常對比丘說的是有關戒定慧的教法---戒成熟時便得定, 是大果報, 大利益; 定成熟時便得慧, 慧成熟時心解脫欲漏, 有漏, 見漏, 無明漏。
世尊進入初襌, 從初襌出, 後進入二襌, 從二襌出, 進入三襌, 從三襌出, 進入四襌, 從四襌出, 進入空無邊處; 從空無邊處正受出, 進入識無邊處; 從識無邊處正受出, 進入無所有處; 從無所有處正受出, 進入非想非非想處; 從非想非非想處正受出, 進入想受滅盡定。
從滅盡定正受出, 進入非想非非想處; 從非想非非想處正受出, 進入無所有處; 從無所有處正受出, 進入識無邊處; 從識無邊處正受出, 進入空無邊處; 從空無邊處正受出, 進入四襌; 從四襌出, 進入三襌; 從三襌出, 進入二襌; 從二襌出, 進入初襌; 從初襌出, 進入二襌; 從二襌出, 進入三襌; 從三襌出, 進入四襌; 從四襌出, 立刻入滅。
(大般涅槃經)

什麼是正定?
比丘棄除愛欲, 遠離不善法, 進入並安住在尋求及考察目標, 由遠離欲望和不善法而生歡喜快樂的初襌。平息了尋求考察目標, 平伏內心, 獲得清淨, 安住一境, 沒有尋求考察目標, 但有由定而生的歡喜快樂, 進入了二襌。他捨離喜後, 保持平靜心, 有念, 有覺知, 體驗快樂遍滿身體內外, 聖者說: '他捨離了苦樂, 喜惱在先前已棄除, 沒苦沒樂, 只有捨, 念, 清淨, 他進入並安住在四襌。
(長部大念處經、中部大念處經)

舍利弗, 如來如實知怎樣生起襌定、解脫、正受及什麼是當中的污染和淨化。
(中部 12 大獅吼經)

什麼是感受的味?
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
離開不善法, 有尋求目標, 有伺察目標, 有由離開五欲及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這時, 他不會想到惱害自己, 他人及自他; 他領受一種不受惱害的感受。我說不惱害的感受是最高的味。
一位比丘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這時, 他不會想到惱害自己, 他人及自他; 他領受一種不受惱害的感受。我說不惱害的感受是最高的味。
一位比丘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這時, 他不會想到惱害自己, 他人及自他; 他領受一種不受惱害的感受。我說不惱害的感受是最高的味。
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這時, 他不會想到惱害自己, 他人及自他; 他領受一種不受惱害的感受。我說不惱害的感受是最高的味。
(中部 13 大苦蘊經)

(佛陀說): 我精進, 不懈怠; 專一心念, 沒忘失; 身體放鬆, 沒有倉卒; 內心平伏, 安住一境。我內心離開了五欲
、 離開不善法, 有尋求目標, 有伺察目標, 有由離開五欲及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我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我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我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中部 19 兩類想經)

什麼是魔羅及魔羅眾去不到的地方呢?

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 離開不善法, 有尋求目標, 有伺察目標, 有由離開五欲及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 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 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 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 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中部 25 誘餌經)

佛陀去到阿羅羅迦藍及優陀迦羅摩子那裡學習無上寂靜的方法, 佛陀很快便能掌握那法義, 佛陀是親身以特殊智來體證他宣說的法義, 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佛陀說那時他心想: '這法義不能帶來厭離、無欲、寂滅、寧靜、特殊智、正覺、涅槃, 只是帶來投生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 佛陀感到不足, 後便離開那些法義。
到優樓頻螺附近的樹林, 有河流, 有渡口, 有村落, 是一個很好的條件給人精勤修習。

五欲是什麼?
眼認知色時、耳認知聲時、鼻認知香時、舌認知味時、身認知觸時所生起的悅樂歡喜、鐘愛貪欲及執取。
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 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 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 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 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中部 26 尋法經)

他棄除了令內心污穢、令智慧無力的五蓋,
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婆羅門, 這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但聖弟子是不會在這時作出世尊是等正覺, 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 僧團能善隨修習這結論的。
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婆羅門, 這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但聖弟子是不會在這時作出世尊是等正覺, 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 僧團能善隨修習這結論的。
比丘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婆羅門, 這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但聖弟子是不會在這時作出世尊是等正覺, 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 僧團能善隨修習這結論的。
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婆羅門, 這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但聖弟子是不會在這時作出世尊是等正覺, 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 僧團能善隨修習這結論的。
(中部 27 小象跡喻經)

他修習定, 有了定時, 內心便高興, 但不會自滿。 有了定時, 內心不會自大, 不會看不起別人。他對比定更高更勝的法有意欲, 精進取證; 他不迷失, 不懶散。他修習智和見。
什麼是比智和見更高更勝的法呢?
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帶有慧而得漏盡的定)這就是比智和見更高更勝的法了。
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帶有慧而得漏盡的定)這就是比智和見更高更勝的法了。
比丘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帶有慧而得漏盡的定)這就是比智和見更高更勝的法了。
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帶有慧而得漏盡的定)這就是比智和見更高更勝的法了。
(中部 30 心材喻小經)

阿那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毗羅尊者住在牛角梳羅園。
阿那律陀尊者向世尊報告:
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我們就是這樣保持不放逸, 勤奮, 堅定, 得到這些高出常人的法, 聖者的知見與修證, 安住在證悟之中。
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我們就是這樣保持不放逸, 勤奮, 堅定, 得到這些高出常人的法, 聖者的知見與修證, 安住在證悟之中。
比丘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我們就是這樣保持不放逸, 勤奮, 堅定, 得到這些高出常人的法, 聖者的知見與修證, 安住在證悟之中。
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我們就是這樣保持不放逸, 勤奮, 堅定, 得到這些高出常人的法, 聖者的知見與修證, 安住在證悟之中。
(中部 31 小牛角經)

佛陀對火種說, 我吃回粗食物, 得到氣力後,
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即使這樣, 我的內心也不會受生起的樂受所操控。
我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即使這樣, 我的內心也不會受生起的樂受所操控。
我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即使這樣, 我的內心也不會受生起的樂受所操控。
我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即使這樣, 我的內心也不會受生起的樂受所操控。
(中部 36 大薩遮經)

具有聖者的戒、根律儀、念和覺知, 居住在樹林、樹下、深山、山谷、岩洞、墓地、森林、曠野、草堆等遠離住處之中。他乞食及食完後, 盤腿坐下來, 豎直腰身, 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
他捨棄世上的貪欲, 超越貪欲; 內心清除了貪欲。
他捨棄瞋恚, 心中沒有瞋恚; 只有利益和悲憫所有眾生; 內心清除了瞋恚。
他捨棄昏睡, 超越昏睡, 有光明想, 有念和覺知; 內心清除了昏睡。
他捨棄掉悔, 沒有激盪, 有一個內裡平靜的心; 內心清除了掉悔。
他捨棄疑惑, 超越疑惑, 沒有疑惑; 內心清除了對善法的疑惑。
他捨棄令內心污穢、令智慧無力的五蓋, 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當他眼看到鐘愛的色、耳聽到鐘愛的聲、鼻嗅到鐘愛的香、舌嚐到鐘愛的味、身感到鐘愛的觸、意想到鐘愛的法之後不會染著; 看到不鐘愛的色之後不會瞋恚。他保持身念, 內心高質素, 能如實知道可徹底息滅惡不善法的心解脫和慧解脫。他對各種感受---不論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捨棄了滿足或不滿, 持續對感受沒有喜貪、沒有喜歡、沒有愛著; 因為持續對感受沒有喜貪
、沒有喜歡、沒有愛著 , 對感受的愛喜便會息滅下來; 愛喜息滅, 帶來取的息滅, 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 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 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 及憂悲苦惱哀的息滅。大苦蘊息滅。
(中部 38 大愛盡經)

保持覺醒, 在白天時, 以行襌和坐襌來淨化內心, 清除五蓋; 在初夜時, 以行襌和坐襌來淨化內心, 清除內心的五蓋; 在中夜時, 右側獅子卧睡, 有念和覺知, 心裡知道什麼時候要起來; 在後夜時, 以行襌和坐襌來淨化內心, 清除五蓋。
居住在樹林、樹下、深山、山谷、岩洞、墓地、森林、曠野、草堆等遠離住處之中。他乞食及食完後, 盤腿坐下來, 豎直腰身, 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
他捨棄世上的貪欲, 超越貪欲; 內心清除了貪欲。
他捨棄瞋恚, 心中沒有瞋恚; 只有利益和悲憫所有眾生; 內心清除了瞋恚。
他捨棄昏睡, 超越昏睡, 有光明想, 有念和覺知; 內心清除了昏睡。
他捨棄掉悔, 沒有激盪, 有一個內裡平靜的心; 內心清除了掉悔。
他捨棄疑惑, 超越疑惑, 沒有疑惑; 內心清除了對善法的疑惑。
他捨棄令內心污穢、令智慧無力的五蓋, 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他的身體注滿了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喜和樂所遍滿。
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他的身體注滿了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喜和樂所遍滿。
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他的身體注滿了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喜和樂所遍滿。
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他的身體注滿了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喜和樂所遍滿。
(中部 39 大馬城經)

什麼是初襌?
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初襌有多少支?
初襌有五支: 尋 伺 喜 樂 一心
初襌捨棄多少東西, 具有多少東西?
初襌捨棄貪 瞋 昏睡 掉悔 疑, 有尋伺喜樂一心
有四種條件, 可得不苦不樂心解脫正受。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有這四種條件, 可得不苦不樂心解脫正受。
(中部 43 有明大經/大廣解經)

法施比丘尼對毗舍迦男居士說法
不是在所有樂受之中都要捨離貪著的性向的, 不是在所有苦受之中都要捨棄厭惡的性向的, 不是在所有不苦不樂受之中都要捨棄無明的性向的。
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這時因他捨棄了貪欲, 所以貪著的性向是不在那裡的。一位比丘這樣反思: '我什麼時候才能進入聖者的境界呢!' 他生起了一個追求無上解脫的欲望, 以這欲望為條件帶來苦惱。這時因他捨棄了厭惡, 所以厭惡的性向是不在那裡的。
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這時因他捨棄了無明, 所以無明的性向是不在那裡的。
(中部 44 有明小經/小廣解經)

什麼是在著手實行時現在樂, 也為將來帶來樂報的法呢? 一些本性貪瞋癡不強的人, 很少為他們帶來苦惱。他們的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他們
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他們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他們在身壞命終後投生善起、天界之中。
(中部 45 小行法經/ 得法小經)

一位居士問阿難尊者
阿難答:
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他這樣觀察: '初襌是最勝的行, 是最勝的意識, 但我知道任何最勝的行及意識都是無常法、滅盡法。' 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 在那裡進入涅槃, 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 這就是一種法義, 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堅定, 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
一位比丘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他這樣觀察: '二襌是最勝的行, 是最勝的意識, 但我知道任何最勝的行及意識都是無常法、滅盡法。' 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 在那裡進入涅槃, 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 這就是一種法義, 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堅定, 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
一位比丘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他這樣觀察: '三襌是最勝的行, 是最勝的意識, 但我知道任何最勝的行及意識都是無常法、滅盡法。' 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 在那裡進入涅槃, 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 這就是一種法義, 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堅定, 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
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他這樣觀察: '四襌是最勝的行, 是最勝的意識, 但我知道任何最勝的行及意識都是無常法、滅盡法。' 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 在那裡進入涅槃, 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 這就是一種法義, 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堅定, 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
一位比丘的內心帶著慈心, 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 向四方擴散開去; 向上下橫向擴散開去; 向每處及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慈心, 心量寬廣, 無限量, 心沒怨恨瞋恚。
他這樣觀察: '慈心是最勝的行, 是最勝的意識, 但我知道任何最勝的行及意識都是無常法、滅盡法。' 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 在那裡進入涅槃, 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 這就是一種法義, 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堅定, 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
一位比丘的內心帶著悲心, 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 向四方擴散開去; 向上下橫向擴散開去; 向每處及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悲心, 心量寬廣, 無限量, 心沒怨恨瞋恚。 他這樣觀察: '悲心是最勝的行, 是最勝的意識, 但我知道任何最勝的行及意識都是無常法、滅盡法。' 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 在那裡進入涅槃, 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 這就是一種法義, 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堅定, 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
一位比丘的內心帶著喜心, 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 向四方擴散開去; 向上下橫向擴散開去; 向每處及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喜心, 心量寬廣, 無限量, 心沒怨恨瞋恚。 他這樣觀察: '喜心是最勝的行, 是最勝的意識, 但我知道任何最勝的行及意識都是無常法、滅盡法。' 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 在那裡進入涅槃, 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 這就是一種法義, 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堅定, 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
一位比丘的內心帶著捨心, 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 向四方擴散開去; 向上下橫向擴散開去; 向每處及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捨心, 心量寬廣, 無限量, 心沒怨恨瞋恚。 他這樣觀察: '捨心是最勝的行, 是最勝的意識, 但我知道任何最勝的行及意識都是無常法、滅盡法。' 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 在那裡進入涅槃, 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 這就是一種法義, 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堅定, 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
一位比丘內心想著無邊的虛空.....無邊的心識....識無邊處。
達沙摩居士為阿難建造一座價值五百錢的寺院。
(中部 52 八城經)

什麼是一位聖弟子很容易便能得到四禪增上心學, 當下體會當中的快樂呢?
一位聖弟子的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中部 53 學人經)

什麼是更優勝
、更細妙的樂 ?
一位比丘的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這就是更優勝、更細妙的樂了。
一位比丘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這就是更優勝、更細妙的樂了。
一位比丘保息,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這就是更優勝、更細妙的樂了。
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這就是更優勝、更細妙的樂了。
(中部 59 多種受經)

具有聖者的戒、根律儀、念和覺知, 居住在樹林、樹下、深山、山谷、岩洞、墓地、森林、曠野、草堆等遠離住處之中。他乞食及食完後, 盤腿坐下來, 豎直腰身, 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
他捨棄世上的貪欲, 超越貪欲; 內心清除了貪欲。
他捨棄瞋恚, 心中沒有瞋恚; 只有利益和悲憫所有眾生; 內心清除了瞋恚。
他捨棄昏睡, 超越昏睡, 有光明想, 有念和覺知; 內心清除了昏睡。
他捨棄掉悔, 沒有激盪, 有一個內裡平靜的心; 內心清除了掉悔。
他捨棄疑惑, 超越疑惑, 沒有疑惑; 內心清除了對善法的疑惑。
他捨棄令內心污穢、令智慧無力的五蓋, 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中部 51 緊達羅迦經) (中部 60 無諍經)(中部 94 瞿弓戈

什麼是斷除五下分結的道路和途徑呢?
一位比丘離開了依止, 捨棄了不善法, 止息了所有不恰當的身行, 內心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他視任何由色受想行識所組成的東西為無常、苦、侵害、中箭、不幸、病、敵人、破滅、空、無我, 內心背離這些東西, 心傾向寂靜、平息所有行、捨棄所有依止、盡除渴愛、無欲、寂滅、涅槃的甘露界。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及入滅, 不會回世間。
一位比丘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他視任何由色受想行識所組成的東西為無常、苦、侵害、中箭、不幸、病、敵人、破滅、空、無我, 內心背離這些東西, 心傾向寂靜、平息所有行、捨棄所有依止、盡除渴愛、無欲、寂滅、涅槃的甘露界。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及入滅, 不會回世間。
一位比丘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他視任何由色受想行識所組成的東西為無常、苦、侵害、中箭、不幸、病、敵人、破滅、空、無我, 內心背離這些東西, 心傾向寂靜、平息所有行、捨棄所有依止、盡除渴愛、無欲、寂滅、涅槃的甘露界。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及入滅, 不會回世間。
一位比丘 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他視任何由色受想行識所組成的東西為無常、苦、侵害、中箭、不幸、病、敵人、破滅、空、無我, 內心背離這些東西, 心傾向寂靜、平息所有行、捨棄所有依止、盡除渴愛、無欲、寂滅、涅槃的甘露界。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 便能把漏盡除; 如果不能把漏盡除, 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 在上界化生及入滅, 不會回世間。
(中部 64 大摩倫迦經)

對象是跋陀離
他內心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 因他遵從導師的教導, 完滿學處。
他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因他遵從導師的教導, 完滿學處。
他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因他遵從導師的教導, 完滿學處。
他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四襌。
因他遵從導師的教導, 完滿學處。
(中部 65 跋陀離經)

對象: 優陀夷
一位比丘的內心離開五欲、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初襌 。他平息了尋與伺, 內裡平伏, 安住一境, 沒有尋伺,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進入二襌。 他保持捨心, 對喜沒有貪著, 有念和覺知, 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 念, 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 。 他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 沒有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了四禪。這是一種出離之樂、遠離之樂、平息之樂、正覺之樂。佛陀說應尋求這種樂, 應培育這種樂, 應勤修這種樂; 不應對這種樂心生佈畏。

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了初襌.....二襌......三襌。優陀夷, 我說, 這還是在動搖之中的。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 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 沒有苦、沒有樂, 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了四襌, 這是沒有動搖的。
一位比丘
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 有尋有伺, 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了初襌.....二襌......三襌。 優陀夷, 我說, 單是這樣還是不足夠的, 要捨棄及超越它。點超越它呢? 進入二襌......四襌。
(中部 66 鵪鶉喻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