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15, 2013

銅鍱部分別論

1. 將心分為六識, 在《阿含經》於十八界之中作為六識界而說明, 但將意界作為心識加入心作用之中而論的, 是巴利獨有的.
後世唯識說的末那識較接近巴利佛教的意思, 但兩者沒直接關係.
2. 在巴利, 以唯作(kiriyaa=karanamata)唯有作用的概念作為認識作用等, 此語出於論書先驅<無礙解道>, 在此作為認識關係的心, 而在<法集論>則作為認識作用之外, 還作為如來, 阿羅漢等漏盡者遊戲三界行教法活動的心。那是因為無意識善惡故, 屬於無記, 即是超越善惡的究竟善。這也是巴利獨有的。
3. 在巴利佛教, 於八十九心中, 有認識作用的前五識及意界、意識界等都是無記是無因心; 而在說一切有部及大乘唯識則說前五識也有善惡。
4. 在巴利佛教, 作為無為法的只有涅槃界, 有部說三無為, 唯識說六無為, 舍利弗毗曇說九無為。
5. 巴利佛教認為所有煩惱都是不善; 說一切有部則煩惱有不善與有覆無記二種, 不善要受其報果, 但無覆無記的煩惱非不善故, 不受報果。
6. 相應構成心的主體(心)與心所, 同時生滅成為一體而對同一所緣起作用。
7. 色法是無記, 無表色是由身業, 語業所作善惡的行為, 稱此為身, 語之表業。身語之表是物質, 但造業的是與表俱起的善惡之思(cetanaa 意志), 物質的身語之表不成為業, 而是無記。
8. 巴利佛教不承認無表色, 戒與律儀是精神上的, 非物質。
9. 結生(patisandhi)指有情出生。結生的心為過去的業果所得, 成一期生命的基礎心。其次所說的有分心, 死心在一有情也都是與結生心同一心, 結生心是八十九心中的十九心。
10. 有分(bhavanga)最初用於<發趣論>指無意識時的下意識。有分識與結生識同為十九種所屬, 各有情已決定。
11. 轉向(avajjana): 轉向之語用於<解脫道論>, 因內外刺激將意識從下意識轉向表面意識, 轉向心有令前五識生起的五門轉向與對第六意識的意門轉向二種, 此二種心是無記心。
12. 領受(sampaticchana)前五識而起的, 是感受五官作用所認知的所緣之快、不快的作用。
13. 推度(santiirana), 將領受心所感受的所緣判斷分別。由善, 不善之異熟心運作, 善異熟心有喜受相應與捨受相應二種, 不善異熟心有捨受一種。
14. 確定(votthappana), 被推度的所緣來到此, 始被確定認識。來到此心亦未生起明了的認識, 若沒下意識時, 則是「似乎看到什麼」。由唯作無記心運作。
15. 速行(javana), 即是統覺作用(apperception), 認識明了確定, 更加上作為善惡等之倫理性判斷的意志作用, 諸業, 修道, 襌定等一切重要的心作用都由速行心成辦。
16. 平靜狀態時稱為有分心
17. 動念時生起驚覺, 好像從睡眠醒來一樣, 即是轉向心
18. 隨五根有五類感覺作用, 稱為見心
19. 有了見便對境界感受苦樂, 名受持心
20. 由此分別善惡, 名為分別心(推度心)
21. 安立了境界的相狀, 叫令起心(確定心)
22. 決定發起作用, 名速行心
23. 假使境界強盛, 便繼續引起反省或者熏習的作用, 名果報心
25. 依經分別, 古以五蘊或十二處攝一切法, 五根與五境是色蘊; 意處是識蘊; 法處是受蘊, 想蘊, 行蘊, 及五蘊所不攝的無為法。
24. 從這裡仍舊恢復到平靜狀態, 有分心
25. 佛是分別說的, 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四諦等, 但為聖道實踐, 為實用而成分別。
26. 在經中, 通稱因與緣。
27. 佛陀時代重於襌, 專精禪思是佛弟子日常行持。
28. 分別說部, 是重僧伽, 重律的。
29. 舍利弗阿毘曇論是分別說者的論書。
30. 心所法中, 受、想、思、觸、作意---五法, 通與一切心心所相應, 為上座阿毘達磨論者所公認。加心一境性(定)、命根, 七法為遍行心所。
31. 四緣, 為阿含經所說, 重於心法的生起, 是一切學派所公認的。
32. 心性本淨是分別論者所特別重視的。
33. 在阿含經中, 並無了義與不了義的分辨。
34. 邪見為無明的一類。
35. 中譯阿含經: 長阿含--上座法藏部; 中阿含--上座有部; 雜阿含---上座有部; 增一阿含---大眾部
36. 巴利經: 銅鐷部
37. 十誦律---上座有部; 四分律---上座法藏部; 摩訶僧袛律---大眾部; 彌沙塞和五分律---化地部;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根本有部
38. 大毗婆沙論---上座有部; 成實論---大眾部; 舍利弗阿毘曇論---犢子部; 清淨道論---分別上座部; 三彌底部論---正量部。
39. 立中有(antaraa-bhava)是有部, 正量部, 東山部等; 主張無中有, 分別上座部, 大眾部。
40. 經部是以論經為宗。
41. 依長部及中部的經文所說, 四念住是一行道, 也是一乘道, 能到究竟的。但佛道還有不共的施戒等十波羅密, 聲聞等始於厭離, 佛始於慈悲。
42. 貪=欲漏=有漏=貪欲身繫=欲取=欲欲蓋
43. 慧心=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道分
44. 作意的特相是思慮, 智慧的特相是截斷, 澄淨是信的特相, 躍進是信的特相, 當信生起, 破滅五蓋, 離去諸障的心變為澄清, 清淨, 安靜。躍進是信的特相。支持是精進的特相。執持是念的特相。截斷是智慧的特相, 但照耀也是智慧的特相。
45. 上座部的正統傳承認為論藏是源自佛陀本身, 是親口所教。
46. 心有兩種明顯不同的呈現方式 -- 活躍的過程與被動的心流。
47. 佛陀把有情或人分析為五種究竟法, 即:色受想行識五蘊pancakkhandhaa, 於論教, 諸究竟法則歸納為四種類別, 首三種---心、心所、與色 --- 包含了一切有為法 (因緣和合而成之法)。經教裡的五蘊相等於這三種, 識蘊在此列為心(citta)。在論教, 五蘊中的受想行被列入心所(cetasika); 心所與識同生, 執行種種不同的作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