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思想概論>呂澂,天華出版事業
佛生年為公元前565年。
原始佛學時期,指佛本人及其三、四代後所傳承的學說歷史時期。
原始佛學說的主要出處為經與律。經有兩大類,北傳的叫「阿含」,南傳的叫「尼柯耶」。前者除
四大部外還有一個「雜藏部」,後者除與北傳相對之四部外,還有一個「小部」。南北共同的四部
是長部,中部、雜部、增一部。
佛經是規範性的「法」,解釋「法」的就叫「對法」。
苦的總原因是什麼?釋迦認為是「求不得」。為什麼「求不得」是苦的總原因?釋迦則又以為是由
於「五取蘊」。他分析人的構成成分不外乎五種:色(物質),受(感情、感覺)、想(理性概念)、行(意
志活動),識(統一前幾種)積為一類故稱為「蘊」,五蘊與「取」(指一種固執的欲望)聯結一起,產
生種種貪欲,所以又名「五取蘊」。
第一次結集,這說法出於南方所傳。
大眾部和上座部,爭執的內容,是對佛說的解釋方法和看法上有根本分歧。上座部對佛說採取「分
別說」的態度,以為對佛說和解釋佛說要有分別地看待,大眾則主張「一說」的態度,認為對佛說
和解釋佛說要全部肯定。
部派佛學:佛滅後五百年左右。
佛說第一部經是<轉法輪經>。
上座部各派的律,化地部的,漢譯為<五分律>,法藏部的,漢譯為<四分律>。所謂五分,四分,是
指律的分篇。
講一般道理是以法分類,以人物分類則採用偈頌。
佛家的理論一般是從「境行果」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的,境,就是他們對世界的認識;行與果是宗教
的實踐活動,也就是他們對世界的改造。
「境」的理論,原始佛學階段是把重點放在人生現象上,是以人為中心,而人是五蘊合成的,所以
又歸結到對五蘊的分析。到了部派佛學階段,境的範圍擴展到一般宇宙現象,分析就隨之而擴大為
「三科」(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印度的佛教>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
釋尊在成道後第四十五年出發到拘尸那羅城,途中,在波婆接受陶工純陀(Cunda-Kammaraputta)供養的豬肉乾後,突然背痛劇烈。
義淨在介紹印度大乘佛教的宗派時,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
「中」是看到全體才被感覺到的。若執著於部份,則看不到中。所以,中是看全體一次,而後對之加以取捨選擇的批判立場。<中論>所探討的問題,空與緣起以及世俗與勝義二諦。
「八不」偈: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佛教的根本思想是「緣起」。
瑜伽行派的別名是唯識學派。瑜伽是藉精神統一,把對象世界當作心中之物,而加以觀察的。瑜伽行派的學者中,個人地位崇高的,有陳那(Dignaga)。
佛教在初時,不過是摩揭陀的一個地方宗教而已,乘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將古印度創建為統一國家的機會,以驚人的速度傳播於整個印度,佛教的傳教師什至被遠派到希臘、敍利亞、埃及。
原始佛教常把「火」比作人的欲望、煩惱,但是護摩法卻把火譬喻為智慧,薪為煩惱。
七世紀以後,大乘佛教幾乎完全密教化,但其社會基礎則尚未十分明確。
西元一二零三年,回教大軍襲擊孟加拉地方。維克拉瑪希拉大學因此完全破壞,其堆積如山的龐大圖書文獻全部被燒毀。那爛陀和歐旦特普利也遭相同命運,數萬佛教徒被虐殺。這是宣告印度本土的佛教結束的一大悲劇。回教徒在西元一二零五年支配北印度一帶,並進而徹底破壞佛教寺院。在廣大的亞洲各地域的諸民族之間,佛教迷信化或民間習俗佛教化的過程中,密教所完成的媒介任務,具有決定性。可是,密教自己其實也被薩滿教(巫術)化。
南傳佛教,指鍚蘭、緬甸、印度、馬來西亞、泰國、高棉、寮國。此名稱是就佛教從印度向南方傳來的意思,與從印度通過中亞而傳來的北傳佛教相對立。
巴利語中,有比較古型、中期型、新型、保有比梵語稍微古老的形式,與吠陀語也有相通之處。又,因以釋尊實際使用的語言為基礎,所以也與耆那教的聖典語有相通之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