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15, 2013

斯里蘭卡佛教史: 摩哂陀到斯里蘭卡

據羅睺《錫蘭佛教史》年表記載:自毗阇耶王至斯里蘭卡 於公元前483年建立毘舍耶王朝,傳至第四代半荼迦婆耶王(panduabhaya,公元前377~307年),以阿耨羅陀城(Anuradhapura)為永遠 王都,前後連續達1200年之久。佛教傳入斯里蘭卡里前的社會情形,人種階級主要分為四姓:
1 王族,統治國家軍政。
 2 婆羅門,即宗教師,負責教育和技藝的傳授。 3 商農,負責經商和耕種。4 首陀,受僱為人工作。
王族和婆羅門屬貴族,分掌政治和宗教權力,商農為普通
平民,首陀屬奴隸賤民。而且各族世代沿襲相承,不相通婚。這時島上已流行兩種節日慶祝:一種稱戲水節(僧伽 羅語為Saliakilita),時間在斯國曆法七月十五日圓日,即陽曆五、六月之間。(Walpola ahula:istory of uddhism in eylon,第30頁。)另一種稱狩鹿,即集體用弓箭射獵鹿群等。除此,還有耕種和收穫的慶典。島上流行崇拜祖先。史書上記載,半荼迦婆耶王及他的人民,認為忠實和擁護國王的人死後,將變成鬼神,時刻會用心來保護與他們有關係的人。從崇拜祖先,變為崇拜天神,後來產生很多神的名字,如各種工藝神、城神、山岳神等,有些並建祠供奉。也流行崇拜樹木,認為樹木有靈,有神力。別受人民崇拜的樹為榕樹和多羅樹。 
公元前247年, 印度阿育王出家的兒子摩哂陀, 率領五位比丘僧團前往斯國, 與當時統治斯國的天愛帝須王(Devanampiya Tissa )相見。摩哂陀的母親為中印度鬱支國(Ujjeni)南山卑提寫村(Vedisa)大富長者之女,後立為王后( devi)。摩哂陀年二十從目犍連帝須出家。摩晒陀的第一次說法即得到國王的皈依, 在首都阿耨羅陀(Anuradhapura)建造大寺(Mahavihara)供養僧團,佛教迅速發展起來。不久,阿育王出家的女兒僧加密多比丘尼,也受邀請帶著菩提樹分枝到達斯國,成立比丘尼僧團。以後佛教二百年的發展,都以大寺教團為中心。

隨摩哂陀一起到斯國的有四位比丘:伊帝耶 (Ittiya)、鬱帝耶(Uttiya)、三婆樓(Sambala)、跋陀沙羅(Bhaddasala)。一位沙彌須摩那(Sumana),是摩哂陀姊姊的兒子。摩哂陀之姊即後來出家的僧伽密多 (Sanghamitta)比丘尼。還有一位半荼迦(Pankuka)居士,是摩哂陀的外 甥,後來也在斯國出家。 (《島史》 ,第13,26頁,《大史》,第7頁,ⅩⅢ,第18-19頁。) 摩哂陀尊者知道國王能接受佛法,第一次即為王宣說 《象跡喻小經》。此經敘述三寶,次說皈信佛教,再次說出家比丘法,淨修梵行,舍惡為善,目的是為了達到涅槃。經中又講到四聖諦等法。 因為國王對佛法非常的虔信,摩哂陀覺得可弘揚佛教。受食完,摩哂陀在宮中說《餓鬼事》及《天宮事》。此兩經講述人死後,依各人的業力上生天道或下墮地獄。那時斯國人也信仰人在死後心識的轉生,與他們原有的信仰沒有抵觸。接著說四聖諦及輪迴大事,要消滅生死輪迴之苦,只有修證四聖諦法。摩哂陀見很多人非常專心聆聽,繼續又講《天使經》,使 人了解作善為為惡的因果,能去惡為善未來將可獲得安東。又說《智愚經》,教人分別善惡的性質。最後勸人遵守佛教戒律。法味深入聽者心中,是他們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甘露  摩哂陀尊者在阿耨羅陀城住了二十六日,到安居期就回彌沙迦山。在離城那天,有天愛帝須王的王孫叫阿利吒” (Arittha)及另五十五人,一同出家為比丘,半荼迦居士也在同一天中受比丘戒。這時摩哂陀僧團共有六十二位比丘,開始實行在斯國的第一個安居。後來有一位王妃叫阿耨羅” (Anual)及隨侍宮女,也希望能出家為比丘尼。摩哂陀知道後,就請求派遣使者去印度阿育王處,要求禮請僧伽密多上座比丘尼至斯里蘭卡,同時並請求大菩提樹分枝至斯國栽植。天愛帝須同意了。至於希望出家的王妃及宮女們,在等待僧伽密多來到前, 先至優婆夷精舍(Upasika-ihara)住,遵守十戒。 
僧伽密多尊者率領十位比丘尼並攜帶大菩提樹的分枝到了斯里 蘭卡,王妃及宮中女子一千人,首次出家為比丘尼。後來優婆夷精舍重新修建,改名為系象柱寺” (Hatthala-hakavihara),或俗稱比丘尼寺(Bhikkuni-assaya)。僧伽密多也住在此寺,領導比丘尼僧團。
摩哂陀三十二歲時至斯里蘭卡,八十歲時在塔山圓寂 (公元前199年),戒臘六十年,為斯里蘭卡鬱帝耶王(Uttiya,公元前207~197)在位的第八年。摩哂陀長老的骨舍利,建塔供在都城。次年,僧伽密多長老尼也在比丘尼寺圓寂,骨舍利塔 現在還在塔寺前側。
(W
.ahula:istory of uddhism in eylon。)

公元前29~17年,斯里教國分裂為在寺派與無畏山派,兩派佛教各自弘揚教義,也常形成對抗,歷時有十世紀之久。大寺派堅持上座部佛教傳統精神,而無畏山寺派採取開放的態度,與印度佛教各派進行交流,更容納大乘佛教各派。至公元四世紀初,從無畏山寺派之中又再分出祗園寺派,或稱海部,至此三派鼎立。
公元400~430年頃,覺音論師至斯里蘭卡大寺求學,著《清淨道論》,是三藏註釋的綱要書,其後更領導註釋巴利三藏。同時代的佛授及稍後護法二人,繼續註釋巴利三藏未完成的部分,奠定了大寺派復興教學的基礎,影響最為深遠,而形成日後及今日流傳的南傳佛教。
公元410年, 中國東晉法顯由南印度搭乘海舶到達斯國, 在無畏山寺住二年, 求得<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和<雜藏>。
公元433年,南印度陀密羅族人侵入斯里蘭卡,因戰爭而發生飢荒多年,很多僧人被迫逃難,佛寺也被放棄。一些有遠見的比丘們,由佛授及帝須領導,選擇在中部較平靜的摩多利(Matale),決議將一向以口頌心記相傳的巴利三藏及註釋,完全書寫於貝葉上,以作永遠保存和傳承。這是巴利聖典在斯國一次非常重要的結集。

道宣《行事鈔》中,有僧伽跋摩致函揚州,當時正有師子國(斯里蘭卡)先後來的兩批比丘尼。其先大約是元嘉六年(公元429)有餘位比丘尼來到宋都建業(南京)景福寺。因不足十人無法授戒:其後於元嘉十年又有鐵索羅 Devasara Tisarana)十一位比丘尼來華,為中國建立了比丘尼僧團,當時有景福寺尼慧果、淨音求受比丘尼戒法。當時斯國十九位比丘尼住在一所御封的尼寺中,為了永遠紀念,寺名就稱鐵薩羅寺(鄧殿臣:《南傳佛教史簡編》,第33頁。中國佛教協會, 1991年出版。)。
公元六世紀末,印度因明學很發達,流行公開辯論,當時 佛教因明學者以陳那和法稱最有權威。在斯里蘭卡最勝菩提一世時期(Aggabodhi ,公元568~601),有一位印度明護(Jotipala)上座至斯里蘭卡,在民眾之前與方廣部舉行辯論大會。代表方廣部辯論的是陀他婆提 Dathapabhuti,官職為Adipada,與方廣部關係很親密,結果辯論失敗,要怒打明護上座。明護上座立刻受到國王的保護。據《部集論》(Nikaya-sangraha)記載,自明護 辯勝方廣部後,信仰方廣部、無畏山派、祈園寺派的人就漸減少,而歸信在大寺派之下。
目犍連三世(Moggallana ,公元611~617)時,獎勵學者,協助佛教推行教義的弘揚。斯國佛教在此王時斯,國王首次舉行向僧團供養功德衣 Kathina)儀式,而相傳至今。 
公元629年,我國高僧玄奘大師赴印度求法,645年 歸國,曾撰《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記載斯里蘭卡佛教。到迦葉二世(Kassapa ,公元641~650)時,命修復過去所毀佛寺,派人至各處弘法,編著經典綱要。這時僧人及佛教徒已漸漸開始風行研究阿毘達磨太論藏註釋。 唐高宗年間(公元650~683),斯國送來梵文《大 乘本生心地觀經》,至憲宗時譯出。公元662年,西蜀會寧在訶陵國遇見來自斯國的智嚴攜 來《涅槃經》。 公元八世紀實,南印度的金剛智(公元669~714) 來中國開創密宗,在他未來中國前,並將密宗輸入斯里蘭卡。從此以後,斯里蘭卡佛教約百年間,未發生任何重大事 情。多數國王熱心護持佛法,並有數位提倡禁殺放生。其中有一位叫鬱陀耶一世(Udaya ,公元792-797),曾建寺供養比丘尼。 
公元十一世紀初,南印度陀密羅族朱羅人侵入斯里蘭卡,統治斯國達53年,斯國的陀密羅族人因此信仰婆羅門教,大力提倡婆羅門教。毗舍取婆訶一世(公元1055~1114)復國後,佛教衰微,清淨的比丘不足十人,於是遣使緬甸,邀請緬甸孟族僧團至斯國弘揚佛法及傳授比丘戒法。
 
末羅王(Kitti issanka alla 1187~1196)在他的碑銘上說:斯里蘭卡是佛教國家……非佛教徒不能受承王位。
公元十二世紀,斯國一本《供養史》(Puja- vliya)詩集裡,清楚地提到人民的信仰:斯里蘭卡是屬於佛陀的,充滿三寶財藏,所以未有邪信者能做國王長久,加過去的夜叉族。縱使一個非佛教徒,有力時能統治斯 里蘭卡一段時間,但佛教特殊的力量,會使他無法傳承下去。因為斯里蘭卡適合信佛教的國王統治,所以只有信佛的國王,王基才能永久斯里蘭卡有一歷史文件敘說,坎底的末羅婆多寺 (Mallavatta)僧團,呈文至荷蘭沿海邊區殖民官福克(Falk 1765~1785)說:斯里蘭卡法律第一條規定,國王不可停止信仰佛教,改信他教。” 

十二世紀下半葉,波洛羅摩婆訶一世(公元1153~1186)協助佛教推行改革,促使大寺、無畏山寺、祗園寺三派團結,雖未能完全達成,但從此大寺派勢力逐漸繁榮,東南亞佛教國家不少比丘到斯里蘭卡求戒和受教育,使斯里蘭卡大寺派僧團傳到緬甸和泰國等地。後來斯國佛教衰微時,又從緬甸和泰國引進教團。
十三世紀以後,斯里蘭卡長期戰亂頻仍。斯國史記載,此時中國使者鄭和至斯國,請求佛牙,斯國 王不准,交以不敬的態度接待中國使者。中國使者回國之後,舉兵攻打斯國,擒毘舍耶婆訶六世及 王后隨從等歸國,然後以輸臣進貢為條件而放歸。 C.Dipayaksorn:《錫蘭佛教史》 按鄭和第三次奉使,在永樂六年(公元1408)九月, 《本紀》雲:永樂六年九月癸亥鄭和復使西洋。又《南山寺碑》雲:永樂七年(公元1409)統領舟 師,前往各國,道經錫蘭山國(Ceylon),其王亞烈告奈兒(Alagakkonara即阿羅伽瞿那羅)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賴神顯應知覺,遂生擒其王,至九年(公 元1411)歸獻,尋蒙恩宥,俾歸本國

十六世紀以後,西方葡萄牙、荷蘭、英國殖民者前後入侵,統治斯國長達441年,他們提介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受到極大壓迫。
公元1687~1707毗摩羅達摩須利安二世(Vimaladharma- suriya Ⅱ),對佛教熱心,當他登位後,看到佛教的衰微情形,連尋求五位比丘成立 一個僧團都不足。於是就派遣使者,並帶了國書去緬甸孟族人(Mons 的地區,禮請比丘至斯里蘭卡。一個孟族僧團三十三人,由桑多那(antana)上座 領導到了斯里蘭卡,國王熱忱護法,在近坎底的大吠利恒河(Maha-veliganga R.)一個島上結成戒壇,傳授比丘戒,初次有一百多人受戒。(鍚蘭佛教史)可是不幸,正當佛教復興時,熱心護法的國王就去世了, 其於那並奈陀信哈(Viraparakrama-narenadrasingha)繼位,他無心注意佛教,人民要求也不理,而當時佛教基礎也不穩固,又走上衰微之運。更壞的是有人混進佛教中為偽裝出家,使戒律墮落毀壞, 人民失去支持佛教的信心。最後僧團斷絕,就是有人要發心出家,也無法受比丘戒。 
斯里蘭卡佛教瀕臨衰亡之時,能獲重興,要歸功於一位薩 羅難迦羅(Saranankara)高僧和同位國王的護持,以及外國僧團應邀至斯里蘭卡弘揚戒法的結果。據斯里蘭卡和泰國佛教史記載,泰僧到斯里蘭卡傳授戒法 時,當時斯國已沒有一位比丘薩羅難迦羅是僅存的一位大沙彌,無法進受比丘戒。斯國新王名吉祥稱王獅子(Kirta Sri RajaSinha,公元1747~1782),他是斯國歷史上有名的佛教護法者。他自幼即註意民眾道德,恭承薩羅難迦羅大少彌。以前的國王三次遣使至泰,都沒有成功,他心中非常的擔 憂。他依薩羅難迦羅的請求,再派使至泰國,這次有四位政治 官員,平安地抵達泰國大城。 
此時是泰國大城王朝波隆科期(Boron Kos)在位,禮遇接待斯國來使,歡喜給予斯國佛教一切協助,命令組織一個僧團,由優波離(Upali)上座領導,去斯國傳授泰國式戒法。因斯國比丘僧團的重興,是泰國僧團所傳,後來就稱為 “暹羅宗Syama vamsa,英文Siam School)。 


公元1860~1870年,有一群比丘開始用間接的方法抵抗,設立印務所,印刷各種宣傳小冊子,向人民說明佛教受到迫害的情形,又建立學校,協助佛教徒子弟在學校讀書,鼓勵佛教徒熱愛保衛自己的聖教。喚醒民眾起來用間接的方法抵抗英國殖民政府。由美國佛教徒Henry Steel Olcott號召, 由比丘羯那難陀(Mahotti atta unananda)與基督教牧師舉行公開辯論多次,這種公開辯論,自公元1865年至1873年,隆重舉 行了五次。最後一次,在巴那都羅(Panadura)辯論兩教的 善惡。羯那難陀雄辯的言詞,徹底擊敗了基督教徒。辯論完,羯那難陀將辯論講詞,印成英文,寄到歐美各地 宣傳。這次辯論大大振奮了斯國人的信心。 
引志國際人士的反應與同情。當時還有斯國達摩波 羅 居士及美國奥爾高特上校夫婦,進行佛教復興和復國活動,取得極大的進展。他們兩人原是研究哲學的,早對東方佛教注意和熱心。當讀到這份辯論,就在1880年決心至斯國研究佛教, 幫助佛教徒宣揚佛法。當他們兩人抵達斯國南部的加耳(Galle)往可倫坡 時,發現斯國佛教不被重視,人民竟因羞恥而不敢表示自己是佛教徒。 
斯里蘭卡佛教的衰微,使他們覺得很驚訝。為了振興佛教與基督教相抗衡,急需要一個佛教機 構,1880年他們在可倫坡成立佛教靈智學會Buddhist Theosophical Society),宗旨是發揚世界人類各宗教和平友好,及保衛宗教不壓迫。學會先後開辦很多學校,讓佛教徒子弟就讀,教英文和僧 伽羅語。如現在著名的阿難陀學院(Ananda College)、法王學院(Dharmaraja College)、摩哂陀學院(Mahinda College)等,都是那時創立的。他們吸引了很多西方學者至斯國,發展斯里蘭卡國家教育 和佛教教育。
奧爾高特上校見斯國人多數是佛教徒,但佛教重要節日及 佛日得不到休假,對佛教徒非常不合理。他以個人名義直接向英國外交部殖民地大臣交涉,結果斯 國英殖民地總督同意,公佈佛教衛塞節(佛誕節)為全國公休假日。 
奧爾高特這樣的做法,引起基督教牧師們十分不滿,甚至 政府一引起公務員也不贊成。他們呈報上級,要求政府禁止奧爾高特在任何地方發表演 講。但因為斯國人多數是佛教徒,禁止不了,反而斯國佛教徒 更加擁護奧爾高特上校。 
奧爾高特對佛教的工作,是真誠而誠心的。他等募發揚佛教的基金,印刷僧伽羅語《Sarasavisan-derasa》及英文《佛教徒》(THEBuddhist)雜誌。 1885年購地建立學會大廈,開始設計佛教教旗。同年又設立星期日學校,到次年即發展改為普通學 校,教授英文。這就是現在可倫坡著名的阿難陀學院。上校所建立的學校,都向政府教育部登記,取得合法權 利。1891年,斯國人達摩波羅(Anagarika Dharmapala)居士成立摩訶菩提協會Maha Bodhi Society)。1895年達摩波羅居士曾至中國上海訪問,與中國著名 學者、教育家楊仁山居士商談,相約復興印度佛教及向世界宣揚佛法。 
英人統治斯國末期,1918年,中國高僧太虛大師因深 感斯國佛教地位重要,曾組織錫蘭佛教留學團,派遣學僧至斯國學習巴利文和上座部佛教。1935年時,斯國那羅陀(Narada)長老赴上海 弘法,兩國佛教協商,中方又選派優秀青年學僧五名至斯國留學。(楊曾主編:《當代佛教》)

斯里蘭卡受外國統治長達441年(葡萄牙152年,荷
 蘭137年,英國152年),公元1948年2月4日獲得獨立,仍加入英自治聯邦為會員國,實行民主議會政體。自獨立後,國名吉祥楞伽Sri Lanka),(錫蘭古名楞伽Lanka),獲得獨立後,在國外加上室利Sri),是吉祥之義。 

1950年,斯國佛教徒成立世界佛教徒聯誼會”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第一次大會於五月在斯國可倫坡召開,有29個國家和地 區,共計127人出席,通過組織會章及各國設立分會,總會設於斯國可倫坡,推馬拉拉塞奇羅博士(Dr.GPMalalasekera)為主 席。其宗旨是促進世界各國佛教徒聯誼,交流佛教文化,發揚 佛教思想,交換佛教方法,提高佛教國際地位,增進人類幸福和平。並發行《世界佛教》通訊(World Buddhism)。 (《佛教大年鑑》)
1960年10日,中國與斯國政府,聯合舉辦紀念中國 著名高僧法顯訪問島國1500週年中國佛教圖片展,並向斯國智增大學贈送漢文佛經,促進了兩國人民友誼。 1961年6月,中國珍藏的佛牙舍利被迎請至斯國首都 可倫坡。政府主要首長都到機場恭迎,他們將佛牙舍利設在可倫坡 市內廣場公開展覽,讓人民瞻仰禮拜。一個多月後又到八省十一個城市巡迴展出,估計有三百萬 人瞻拜。 8月10日迎回北京。 
1966年5月,斯里蘭卡僧人推動成立了世界僧伽 ,這是全球性的僧伽組織。1971年又頒布憲法規定:斯里蘭卡共和國把佛教放 在優先的地位,因此國家有義務保護和支持佛教。憲法同時也保證所有宗教徒的權利。(楊曾文主編:《當代佛教》)
1996年12月,當代傳戒復興運動,首次於印度鹿野苑舉行。在韓國比丘與比丘尼協助下,斯里蘭卡摩訶菩提學會比丘們,為十位斯里蘭卡婦女授比丘尼戒。
19982月,由台灣佛光山贊助,邀請不同佛教國家的上座部與大乘傳統的比丘以及台灣比丘尼共同參與。自此,斯里蘭卡固定舉行比丘尼戒法的傳授,目前已超過一千婦女受戒為比丘尼。



http://phathoc.net/PrintView.aspx?Language=vi&ID=525210
http://free.yes81.net/Mahasi/view-5000.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