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15, 2013

說一切有部

有四大論師: 大德法教 覺天 世友 妙音
1. 無漏可成羅漢, 阿羅漢有退位
2. 過去是蘊論: 過去, 未來是實有, 十二緣起實有, 故名一切有
3. 心相續是定
4. 立"心不相應法"
5. 九結: 愛 恚 見 取 疑 慢 無明 嫉 慳
6. 中阿含與雜阿含所屬
7. 學者包括Paarva 馬鳴 鳩摩羅陀 無著 世親 世友
8. 大毘婆沙論, 世友著異部宗輪論, 品類足論; 公元二世紀迦多衍尼著阿毘達磨發智論; 提婆設摩造識身足論; 舍利子造法蘊足論; 大目犍連造施設論; 富樓那造界身足論; 大俱絺羅造集異門足論; 後期有部著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破斥世親的俱舍論, 亦著顯宗論
9. 立中有, "一切行皆剎那生滅, 定無少法從前世轉至後世, 但有世俗補特伽羅說有轉移
10. 有為法剎那滅
11. 立三無為: 擇滅, 非擇滅, 虛空
12. 色身是有漏的
13. 在界身足論: 有十大煩惱地法, 十小煩惱地法, 五煩惱, 五見; 俱舍論: 六大煩惱地法, 十小煩惱地法, 二大不善地法, 共十八法。立九十八隨眠, 將隨眠與隋眠煩惱分開
14. 理解心為"心地", 地是基隆, 由此生起其他事物
15. 一切流轉皆以希求為種子故, 諸法'欲'為根本
16. 天界有十六天
17. 五趣說
18. 六因, 四緣, 五果
19. 身語二業並非表達思業
20. 戒體是無表色。戒體是指受戒時身上所具備的防非止惡之力
21. 五亭心觀: 不淨觀, 慈悲觀, 因緣觀, 界差別觀, 數息觀
22.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23. 萬法俱生則是緣起
24. 修行由戒律實踐, 少欲知足, 不淨觀, 數息觀, 四念處觀, 四諦觀而成
25. 有四波羅蜜與六波羅蜜之說
26 心染即有情染, 心清淨故有情清淨
27  將心, 心所法看作獨立實體, 實有, 以心心所俱生, 心心協力互動稱為"相應" 
28. 集起故為心, 思量名意, 了別名識
29. 大種唯有四; 所觸是由四大合七種實性: 滑, 澁, 重, 輕, 冷, 餓, 渴
30. 一切法自性攝
31. 法體恒存(四大七造為體), 法性變異(語用聲音為自性), 不捨自體(佛法為自體), 隨緣起用
32. 自性能生, 一切法空故
33. 現象世界, 依實與假
34  煖 頂 忍 世第一法 
35. 聲聞種性起煖頂善根, 容可生佛乘煖頂, 若無向佛乘, 以聲聞乘加行最久, 經六十劫自果必成佛
36. 菩薩欲成佛, 乃是要藉其悲願, 以入惡趣救度眾生為樂
37. 佛十力, 四無畏, 三念住及大悲, 如是合為十八不共法
38. 染淨皆好事, 如染則有苦, 有苦始得生信心, 而信受四諦法。如清淨則有樂受, 有樂受即得解脫
39. 佛陀有漏盡智通, 神通隨意變化
40. 三諦有為, 一諦無為

李志夫: 中印佛教比較研究
平川彰: 印度佛教史
水野弘元: 巴利論書研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