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04, 2013

轉法輪經之背景

轉法輪經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
Dhamma法 + cakka輪 + pavattana轉動
記載於巴利三藏中,相應部Samyutta Nikaya, 第五部大品Mahavagga, 真實相應Sacca Samyutta中的第二經。
這是佛陀在證悟後兩個月後的月圓日(Asalha - 七月間),向五比丘(Pancavaggiya):憍陳如(Annatra Kondanna)、跋堤(Bhaddiya)、跋波(Vappa)、摩訶男(Mahanama)及阿說示(Assaji)宣說的第一部經,地點在波羅捺斯(Banarasi)的鹿野苑。
這五比丘都是婆羅門種,憍陳如是淨飯王曾召集來為太子命名的八婆羅門中最為年輕及最聰明的人。其他四位是其他婆羅門的兒子。這五位比丘曾是陪伴沙門喬達摩在森林修苦行,後來沙門喬達摩放棄自我折磨的苦行後,這五位愛好苦行的沙門離他而去鹿野苑。
當五位苦行沙門看見佛陀接近時,曾商議不要向他打招呼。但當佛陀越接近時,那威儀迫使五沙門向佛陀行禮,其中一個走上前去接過佛陀手中的衣缽,另一個人備好座位,另一個端水來替他洗腳。
他們的生活是當三個人去乞食時,佛陀就指導兩個人,六個人共同食用由這三個人乞討回來的飯食,以此維持生活;當兩個苦行僧出去乞食時,佛陀就指導三個,六人又一齊食用由兩人要回來的食物,以此為生。
從佛陀時代流傳至今的僧人乞討飯食或種托缽的情況是這樣的,比丘從一家走向另一家,默默地站在門口等一會,若有人供養,比丘則念誦吉祥祝福語給施主,若沒人供養,比丘則往旁邊一家而去站著等。戒律明言比丘乞食不能過七家的。若往七家中都得不到食物,那天就只好捱餓了。
佛陀講完此經,年紀最大的憍陳如當下悟了佛法,證得了第一聖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