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08, 2013

見法之道

一位阿羅漢的開示 — 見法之道

按語:韋布長老(Webu Sayadaw,U Kumara, 1896-1977)

  生於上緬甸,剃度出家後,心儀佛陀教法中的實踐面。然後他努力於內觀的實踐,並獲得偉大的阿羅漢果。

   1927年,年僅三十一歲,便開始弘揚佛陀的內觀訓練,足跡遍及全緬各地,五十年如一日,不曾間斷,是當代緬甸佛教中,獨樹一格的長老。

   1977年,韋布長老般涅槃。

  他是二十世紀中緬甸僧團者偉大聖者之一。

  ===================================================================

《見法之道》

緬甸 韋布長老著

蔡文熙 譯

  1.佛陀在三藏中的教法,只有一個目的:從痛苦中解脫。方法雖然很多,目的是一致的。修行人沒有必要追逐所有的方法,抉擇其中一種,付諸實踐,適切的努力,踏實去做,就可以了。  

  2.智明(Vijja)與行為(carana)必須同時開發,兩件事可以同時去做的。 

  3.遵從佛陀的教法,也要聽從老師的引導。維持敬意、謙遜,懇切地修習忍耐與慈悲。  

  4.直觀就是徹見實相。修行人必須如實地徹見事物,否則,就不是直觀。  

  5.真實不必外求,就在自己的身體,它是一直現前的,是不可迴避的,是「名」、「色」(心與物)。  

  6.「名」與「色」會在身體中顯示,可是,不容易辨識,只要專注在吸入與呼出上,就容易加默觀。  

  7.我們一出生,吸入與呼出的活動也跟著開始,一直到死亡,才會結束。這種呼吸的活動不需要任何壓迫或勉強,不論是在工作、走路、研究或睡覺,呼吸活動仍照常進行。  

  8.雖然吸入與呼出的活動持續不斷,心神不一的人卻很難注意到。緬甸的諺語這樣說:「心神不一的人,不會注意到洞穴,心神專注的人,即使身陷五里霧中,還是可以發現到。」只有心神專注的人,可以警覺到呼吸的活動過程。  

  9.在這個地方,「覺悟」是指修行人吸入空氣時,注意到鼻孔的「觸」,以及呼出時,鼻孔的「觸」。呼吸活動是持續不斷進行的,「覺悟」也必須持續不斷地觀照,只有這樣去「覺悟」,才可以稱為直觀法門。  

  10.一天有24小時,如果「覺悟」維持24小時,利益果報會非常明顯。如果可能的話,應該採取常坐不臥的苦行(nesajjika dhutanga)。佛陀的教法,不是去製造痛苦,而是如何將痛苦止息。佛陀在世的時候,採取常坐不臥苦行的修行人,非常健康、長壽。如果修行人屈服於睡眠,就像在輪迴中常眠不醒。修行人如果昏昏欲睡,有必要起身到不會入睡的地方。  

  11.必須全心專注在事物的真相,或者澈見實在,這是戒定慧三學、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的要義,簡言之,也就是整部三藏的精髓,可以這樣提綱契領去體會。  

  12.「觸」就是「色」,「覺知」就是「名」。  

  13.震動現象的出現與消失。就是「名」「色」生起與止息的過程。  

  14.正如修行人注意到鼻孔觸受生起與消失的瞬間過程,循序開展直觀的禪定,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禪定開發愈徹底,修行人愈能覺知到遍及全身的瞬間變化現象。

  15.當修行照見了這些瞬間變化的現象,「無常」就顯示出來了,「苦」與「無我」也可以了了分明,這不全然需要使用語言。直觀法門就是全心專注在任何生起的事物上。日以繼夜開發正念,修行人終將澈見一切。  

  16.正如修行人開展禪定,他們的直觀能力也獲得開展,並且具足了「道智」與「果智」,就好像口渴的人,飲水解渴之後的滿足感。具足「道果」的修行人,是在此生中,自己去證知的,不用等待來世。修行的果報是自證自見的(Sanditthiko)。  

  17.達到「道智」與「果智」之後,如果修行人想要重新獲得「果定」(phala-samapatti),他必須回到直觀的修行,求取進一步的開展。「果定」,就像一個人的住宅。  

  18.以堅定的信仰與不倦的努力,全心專注在呼吸與鼻孔的觸受上,不要有任何的鬆懈中斷,切莫躊躇不定,切莫延遲耽擱,當下即是,持續地修,將會立即產生出果報。這種果報是情感之苦的止息,並獲得難以形容的喜樂。修行的果報是當下即是(akaliko),直接發生作用。

◎如何圓滿戒律?

  去做一些有價值的行為,諸如清理佛塔,或澆水供養菩提聖樹,為導師或父母服務,甚至關切你家人的需要,這些行為會豐富戒律的寶藏。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修行人仍然可在禪修中。如果你疏忽責任,你可以確信自己已經具足戒律了嗎?如果戒律還沒有圓滿,你能夠獲得你所追尋的快樂?如果沒有快樂,沒有和平,你就不可能契入禪定;缺少了禪定,你就無法獲得智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