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20, 2013

吠陀中的諸神



1. <黎俱吠陀>與<阿闍吠陀>均將空間分為天、空、地三界, 天有三十三天; 地有前東方、後西方、上北方、下南方, 人之上方及人之下方, 共六方。佛教忉利天源於此。

2. 婆羅那(Varnna): 是宇宙規律神, 掌掌罰。天是其座處, 火神為面, 風為呼吸, 星為使者, 為天、空、地三界支持者。後論為雨神、夜神、水神, 在梵書中降為自私的神。

3. 毗妞笯(Visnu): 居中天, 諸神遊樂之處, 人死後往生此處。

4. 阿蘇雲(Asuin): 是光神、金色、戴蓮花冠, 後轉為救濟神, 普渡眾生。佛教觀音菩薩源於此神。

5. 因陀羅(Indra): 宇宙統王。佛陀稱其為釋提桓因, 住於忉利天, 佛陀曾為其說法。

6. 阿耆尼(Agni): 居於天上, 使雷雹發光, 使地具有生長力, 送供物給諸神, 降恩惠於人, 是知一切者。

7. 祈禱主(Braahmanaspati): 頭戴銳角, 有七光、七口、美石、大戰小戰無不勝。

8. 河川神(Slarasratii):除去污穢, 與人以高貴、小孩。後為梵天妻, 稱為吉祥天女, 辯才天。為送子觀音的光驅思想。

9. 牛神: 梨俱吠陀謂牝牛為因陀羅之母。夜柔吠陀指牝牛不可殺, 晚期印度教說牛是毘妞笯神的化身。印度人不食牛源於此。

10. 野羊(Aja): 管理河川大洋, 又稱"不生"界, 羊在中印度被視為吉祥神。

11. 閰羅(Yama): 有兩犬作使者, 皆四眼, 一為灰色, 一為褐色, 分別導人於死亡之路, 以後佛教閰王之黑白無常由此而來。

12. 野豬(Prajaaputi): 為毘妞笯之化身, 印度人的祖先在狩獵時代, 野豬是他們賴以維生之生主。

13. 阿修羅(Asura): 有形之惡神, 與天神爭戰, 佛教後期列為六道之一。

14. 羅剎(Raks): 無形之惡神, 佛教亦有此神。

15. 畢舍遮(Pisaca): 為幽魂厲鬼、餓鬼, 佛教因襲之。

16. 乾達婆(Gandharva): 為抽象化之男性神格化。<阿闥婆吠陀>時代為阿修羅之別號, 也有香神之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