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08, 2013

阿姜蘇美多的開示

我們可以反觀那些會讓我們內心生起傲慢與憤怒的事:「到底是它們的錯嗎?還是我們自討苦吃?或著即便是別人的錯,我們是否有對應失當的地方?」於是,我們開始了解我們在自己與周遭他人的生活裡,之所以會有衝突的原因所在。

 有了正確的觀察與體認,我們願意承受生命的全部,無論是興奮與無聊、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活潑與了無生氣、開始與結束、生與死,我們的內心願意接受生命的全部,而非只接納快樂的,而壓抑不快樂的。

 觀查的過程是:察覺自己走向「苦」,看著「苦」,承認「苦」,認清各種形式的「苦」;最後放棄對無常事物的執著。這麼一來,那你就不再只會做放縱與壓抑的慣性反應,因此,你便可以忍受更多的「苦」,對「苦」也更有耐心。

  這些教義所說的並不外乎我們的經驗,事實上,它們是我們實際經驗的反觀—不是複雜的知識性議題。因此,確實地精進增長,不要一直陷溺在死胡同裡。對於你過去所做的墮胎或曾犯的錯誤,有幾次讓你感到有罪惡感?難道你必須把所有的時間,花在回憶你身上與自己生命裡所發生過的事,並沈溺在無盡的推測與分析之中嗎?有些人使自己變成如此複雜的人格,如果你光沈溺在自己的記憶、觀點與意見裡,你將會永遠陷在這個世界,永遠不可能超脫這個世界。

  如果你願意善巧地利用這個教法,就能放下這個擔子,告訴自己:「我不願再被困在這裡;我拒絕參加這個遊戲;我將不會向這樣的心情投降。」開始讓你自己覺知:「我知道這是『苦』,此是『苦』」。下定決心去面對痛苦,並與痛苦安住在一起,這是很重要的,唯有藉由審察與面對痛苦,才有希望具備深度的內觀—「此『苦』已被了解」。這個對「苦」的了解,就是第一聖諦的行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