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10, 2013

是誰提出輪迴的?

輪迴之說由剎帝利人拉罕王創立,婆羅門教依從其說,並發展業力的理論。在奧義書時代就有這概念,根據奧義書,支配有限的世界就是業的作用,而此業是基於行為者的愛欲而來的。
印度教的輪迴理論是靈魂不滅,從此世到無盡世,直到與梵天合一。人死後,靈魂轉生,進入另一肉體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印度教、婆羅門教、西方各有輪迴思想的宗教都如此說,例如古希臘時期的奧菲斯學派、柏拉圖學派,其他猶太與半猶太教派,後來的基督教思想家之一的奧瑞康也持有這觀念。

但是佛教的輪迴說不是如此。
Samsara這字,字面意思是生與死的輪轉,生了就會死,死了又會再生,如同車輪。但沒有人沒有實物來再生。anatta,an是前置詞,沒有的意思,atta,指靈魂,沒有靈魂,沒有不變的實體,故此,在佛教原始教義裡,不是靈魂轉生,而是五蘊各自轉生。這可在彌蘭陀問經中找到答案。靈魂也不等同意識,意識是vinnana,佛經中就有vinnana anatta,就是識是無我。說意識等於靈魂的佛教派別是唯識,唯識只在大乘佛教中說,原始佛教不承認有唯識。唯識學說是佛滅近一千年後的學說。現代人很多證不入無我的境界,想又想不通,沒有我,沒有靈魂,誰去轉生?佛教又說無我,意識是最神秘的,只好將意識當靈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