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10, 2013

菩提薩埵

Bodhisattva 菩提薩埵 或 菩薩

最早提出菩提薩唾的是奧義書, 薩埵即是有情眾生, 尤指有情識的眾生。

接著提出的是數論, 認為善良智慧名薩埵, 自我產生智力認知現實, 這稱為菩提 (Buddhi)。
數論論到人時, 分粗身及細身, 粗身是粗物質與細物質的總稱, 細身是細物質包含智力菩提的總稱。細身可以脫離粗身到另一粗身。於是發展了中陰身, 正是由細身轉到另一粗身的過度身。

數論認為宇宙是由Sattva 薩埵、Rajas 哇渣 及 Tamas達黑交錯而生萬相。人要從交錯的束縛中認知自我, 通過 薩埵解脫, 因此薩埵亦稱大薩埵Mahasattva。而菩提則是宇宙發生的第一產物, 它具有智能、心靈諸能力及創造。對個人來說, 有心理活動與智能, 功能是選擇或記憶, 亦是一切有情眾生產生的基本原因。

菩提 + 薩埵 = 道德, 知識, 友善, 清淨;
菩提 + 達墨 = 罪惡, 無知

數論派是印度最早期產生的學派, 它的先驅是阿羅邏, 即是釋迦佛的第一位襌修老師。

由於釋迦佛跟過阿羅邏習襌至空界襌, 被認為是最高的證悟, 但釋迦沙門不認同, 故轉向另一位能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優陀迦學習。

當佛陀證悟後, 將菩薩定義為自己證悟前的身份名稱, 卻沒將此名稱套用到任何阿羅漢及四雙八輩人士中, 更沒有泛稱任何人為菩薩。巴利經的菩薩也從buddhisattva 轉為 bodhisattva。buddhi, 陰性名詞, 智慧, 己經有智慧的, 字根是 ^budh, 覺悟的意思; bodhi, 字根同是^budh, 亦是覺悟的意思。 <佛所行藏>對此字有四個解釋:

1. 菩提樹
2. 聖道, 指八正道
3. 涅槃
4. 一切知

數論的 buddhi是己覺悟了的, 而到佛陀時用bodhi, 而棄用 buddhi, 標示要通過修行而達覺悟。佛陀只將它稱呼自己在覺悟前的身份。在佛陀的十號中, 菩薩是不入十號中的, 這標明菩薩的層次低於阿羅漢很多, 根本就不能與阿羅漢相提並列。在佛陀的十號中, 如來 阿羅漢 等正覺,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師 天人師 佛 世尊, 阿羅漢放在正等正覺之前, 也顯示釋迦佛對阿羅漢地位的重視。

到了公元一世紀左右, 大乘惡教興起後, 自封為菩薩團, 將菩薩定義為發菩提心者, 追求覺悟的人, 稱菩薩。
釋迦佛並非追求覺悟的人, 當釋迦佛被問教什麼時, 佛陀並非答教人覺悟, 而是教人苦與滅苦。佛陀追求的是滅苦, 而非追求覺悟。若追求覺悟, 他在跟阿羅邏及優陀迦時, 就被兩位老師認定也覺悟了, 但他發覺未能滅苦, 故另找途徑。

中國的大乘邪教, 在歷史中記載有很多高僧大德覺悟, 但部份居然自殺, 又被記載這些又覺悟又自殺的人是高僧, 做成很壞的影響。戒律講明殺人落地獄啦, 聖者是不會自殺的。

大乘建立了菩薩團後, 大乘初期的<道行般若經>, 只有在家菩薩, 而未有出家菩薩, 可見大乘是由在家人發起的。由在家人發起, 就由在家人將其滅去吧。現今的菩薩都是歛財眾, 出家菩薩帶頭歛財的。在道行般若經時, 在家菩薩的證悟還是預流、一來、不還及阿羅漢的四雙八輩聖弟子的證悟。到<大品般若經>時, 才有在家出家菩薩, 但出家菩薩未有獨自的菩薩戒律。此經中說了十地:
1. 乾慧地, 又名淨觀地, 是智慧未得襌定而無法得覺悟的狀態。
2. 性地, 是向於聲聞, 獨覺或菩薩道的修行, 決定行者種性的階段。
3. 八人地, 在聲聞道是見道, 即預流向的階段; 而菩薩的見道, 是觀諸法實相而悟無生法忍。
4. 見地, 是預流果, 在菩薩道是得無生法忍後的不退轉地。
5. 薄地, 是三毒變薄的一來果階段, 在菩薩則是過不退轉而未成佛的階段。
6. 離欲地, 是不還果, 在菩薩則稱為得五神通的階段。
7. 己作地, 是阿羅漢, 在菩薩則是決定成佛的階段。
8. 辟支佛地是獨覺證悟。
9. 菩薩地是進行菩薩修行階段, 主要修六波羅密的修行。
10. 佛地是成佛階段。

這個十地是一個簡介而非修行的次第, 意圖將傳統的四果與菩薩修行階段接軌。

到了<小品般若經> 創作出四種菩薩, 初發心菩薩、新學菩薩(行六度)、不退轉菩薩、一生補處菩薩。引用<菩薩十地經> , 創作出第二類菩薩十地系統:
1. 歡喜地:是得到大乘修行真正的智慧而歡喜的階段
2. 離垢地:是守戒而遠離心垢的階段,戒指十善戒。
3. 明地: 自此前進,得陀羅尼,智慧顯明。
4. 焰地: 依智慧之火而燒卻煩惱。
5. 難勝地: 但微細的煩惱難伏。
6. 現前地: 緣起的智慧現前。
7. 遠行地: 斷三界煩惱,遠離三界。修空觀,但因空太深,所以脫出空的否定變得很困難,得到諸佛摩頂的勸誡後,才勉強得脫;這階段超越聲聞、緣覺。
8. 不動地: 無功用行,是不用努力,修行自然進展。無分別智自由地作用,而不為煩惱所亂,故稱不動地。
9. 善慧地: 說法教化自由自在,善於說法,所以稱為善慧地。
10. 法雲地: 身如虛空無邊際,智慧如大雲。

在佛傳的創作文學時期, 就創出菩薩成佛需經三阿僧祗劫:
第一阿僧袛劫:信解行地

第二阿僧袛劫:第二至七地

第三阿僧袛劫:第八至十地

菩薩命定論。

大乘的創作文學創立菩薩的階位(階段)數則是很隨意, 經論不同:
談經先吧:

仁王般若經: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覺, 共五十一階位。
勝天王般若經: 五十二位。
金光明經: 十地妙覺, 十一位, 皆聖位。
華嚴經、菩薩瓔珞經及優婆塞戒經: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覺及覺明, 共五十二位。初十信是凡位, 後四十二才是賢聖位。而住行向的三十位, 在別教終教為賢位, 圓教為聖位。
但成唯識論了義燈記又話: "仁王、華嚴、瓔珞、優婆塞戒經等說四十二位賢聖, 不言五十二位。
大日經: 依十住而明十地的十位, 初三位為凡位, 後七位為賢聖。
偽經的首楞嚴經加入等覺妙覺而說五十六位。

大智度論話三乘合說的十位, 等覺明四十二位(四十二字門), 初二位是凡位, 後八位為賢聖位。
唯識論: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覺的四十一位, 往行向的三十為賢位, 十地及妙覺是聖位。

日本弘法的秘藏記: 十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加入十迴向的煖頂世第一, 四善根而共有五十四位。

天台的別圓二教, 用五十二位, 分七科, 凡聖為二, 凡與聖再分為二。

菩薩在佛傳文學創作期, 創出各種各樣無量的菩薩, 來到近代, 大乘更將佛與菩薩合在一起, 稱為佛菩薩, 說穿了就是神祗吧了。
菩薩傳到中國後, 出了總持大菩薩隋煬帝。中國的歷代僧團菩薩放貴利, 侵田地, 與統治者同流合污, 欺壓民眾, 渡死人, 奉鬼神, 歛財建寺享樂。

現代, 很多菩薩依然是一團歛財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