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 Nidana-samyutta 因緣相應1. Buddha-vaggo 佛陀品
1. Desana法說 (Paticcasamuppada(緣起)) - 《雜阿含298經》,《增壹阿含49.5經》,No.124《緣起經》
2. Vibhavgam 分別(說緣起) - 《雜阿含298經》,《增壹阿含49.5經》,No.124《緣起經》
3. Patipada (邪道跡與正)道跡 - 無相應
4. Vipassi 毘婆尸(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5. Sikhi 尸棄(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6.Vessabhu 毘舍浮(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7.Kakusandho拘留孫(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8. Konagamano拘那含(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9. Kassapo 迦葉(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10.Maha-Sakyamuni-Gotamo大釋迦牟尼瞿曇(菩薩,思維) - 《雜阿含285經》,S.12.53-54.
2. Ahara-vaggo 食品
11. Ahara 食(搏食,觸食,意思食,識食) - 《雜阿含371經》,《增壹阿含29.4經》
12. Phagguno (具壽)破群那(何故有識食) (Moliyaphagguna) - 《雜阿含372經》
13. Samanabrahmana (不知老死等法,非正)沙門婆羅門 (1) - 《雜阿含352、353經》
14. Samanabrahmana(不知老死等法,非正)沙門婆羅門(2) - 《雜阿含352、353經》
15. Kaccanagotto(具壽)迦旃延(此世間非斷非常) - 《雜阿含301經》
16. Dhammakathiko 說法者(為厭離老死.離貪.滅) - 《雜阿含363-365經》,《雜阿含26-27經》
17. Acela 阿支羅(迦葉,苦是自作他作?) (Acelakassapa) - 《雜阿含302經》,No.499《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18. Timbaruka (遊方者)玷牟留 - 《雜阿含303經》
19. Balena pandito 愚與賢(之差別) (Balapandita) - 《雜阿含294經》
20. Paccayo 緣(起及緣生法) - 《雜阿含296經》
3. Dasabala-vaggo 十力品
21. Dasabala (如來)十力 (1) - 《增壹阿含46.3經》
22. Dasabala (如來)十力 (2) - 《雜阿含348經》
23. Upanisa 緣(滅智之緣等) - 無相應
24. Abbatitthiya異學(苦是自作他作) - 《雜阿含343經》
25. Bhumija 浮彌(苦是自作他作) - 《雜阿含343經》
26. Upavano優波摩那(苦是自作他作) - 無相應
27. Paccayo緣(知緣起緣滅,入法流) - 無相應
28. Bhikkhu 比丘(知老死.集.滅.滅之道跡,入法流) - 《雜阿含355經》
29.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知老死.集.滅.滅之道跡) (1) - 《雜阿含353、354經》,S.12.71-81.
30.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知老死.集.滅.滅之道跡) (2) - 《雜阿含353、354經》,S.12.71-81.
4. Kalarakhattiya-vaggo 伽拉羅剎利品31. Bhutam 生者(釋波羅延那(經)阿逸多之所問) - 《雜阿含345經》,《經集》Sn. v.1038
32. Kalara 伽立羅(比丘,具壽舍利弗:可與世尊乃至七日問答) - 《雜阿含345經》,《中阿含23經》智經,《經集》Sn. v.1038
33. Banassa vatthuni(四十四)智事(1)(Banavatthu) - 《雜阿含356經》34. Banassa vatthuni(七十七)智事(2)(Banavatthu) - 《雜阿含357經》35. Avijjapaccaya 無明緣(老死者誰?老死屬誰?) (1) - 《雜阿含358經》36. Avijjapaccaya 無明緣(老死者誰?老死屬誰?) (2) - 《雜阿含358經》
37. Natumha (此身)非汝之物 - 《雜阿含295經》38. Cetana 思(苦蘊之集) (1) - 《雜阿含359經》39. Cetana 思(苦蘊之集) (2) - 《雜阿含360經》40. Cetana 思(苦蘊之集) (3) - 《雜阿含361經》
5. Gahapati-vaggo 家主品
41. Pabcaverabhaya 五罪畏 (1) - 無相應
42. Pabcaverabhaya 五罪畏 (2) - 無相應
43. Dukkha 苦(依眼與色生眼識.觸.受.愛乃苦之集) - 無相應
44. Loko 世間(之集) - 無相應
45. Batika 那提迦(村) (依眼與色生眼識.觸.受.愛乃苦之集) - 無相應
46. Abbataram異婆羅門(極端:彼作彼經驗) (Abbatarabrahmana) - 《雜阿含300經》
47. Janussoni 生聞(婆羅門:一切為有或無?) - 無相應
48. Lokayatika 順世派(婆羅門:一切為有或無?) - 無相應
49. Ariyasavaka 聖弟子(不作念:如何無何故無?) (1) - 《雜阿含350經》
50. Ariyasavaka 聖弟子(不作念:如何無何故無?) (2) - 《雜阿含350經》
6. Dukkha-vaggo 苦品51. Parivimamsana (應以何)思量 - 《雜阿含292經》52. Upadana 取(住味隨觀,增長愛) - 《雜阿含286經》53. Samyojana 結(住味隨觀) (1) - 《雜阿含285經》
54. Samyojana 結(住味隨觀) (2) - 《雜阿含285經》
55. Maharukkho大樹(住味隨觀) (1) - 《雜阿含284經》
56. Maharukkho大樹(住味隨觀) (2) - 《雜阿含284經》
57.Taruna幼樹(Tarunarukkha) - 《雜阿含283經》 58. Namarupam 名色 - 《雜阿含282經》
59. (9)Vibbanam 識(住味隨觀) - 《雜阿含282經》
60. Nidana 因(緣起甚深) - 大正No.52《佛說大生義經》,《長部》D.15. Mahanidanasuttam 大緣經(初分)
7. Maha-vaggo 大品
61. Assutavato 無聞(凡夫應厭.離欲.解脫) (1) (Assutava) - 《雜阿含289、290經》,《增壹阿含9.3經》
62. Assutava 無聞(凡夫應厭.離欲.解脫) (2) (Assutava) - 《雜阿含290經》,《增壹阿含9.4經》
63. Puttamamsa 子肉(四食譬喻) (Puttamamsupama) - 《雜阿含373經》
64. Atthi rago 有貪(於識住.增長,有未來之生.老死) - 《雜阿含374-379經》
65. Nagaram (古道通往古)城邑 - 《雜阿含287經》,《增壹阿含38.4經》,No.713《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No.714《緣起聖道經》、No.715《佛說舊城喻經》
66. Sammasam 觸(此苦以億波提為因.集.生.轉) - 《雜阿含291經》
67. Nalakalapiyam 蘆束(互依則立) (Nalakalapi) - 《雜阿含288經》
68. Kosambi憍賞彌(有滅即涅槃) - 《雜阿含351經》
69. Upayanti (無明等)膨脹 - 無相應
70. Susimo須尸摩((須深)慧解脫) - 《雜阿含347經》8. Samanabrahmana-vaggo 沙門婆羅門品
71. Atthamo (沙門婆羅門) 義 - 《雜阿含354經》,S.12.29-30.
72- 81.(2 -11) - 《雜阿含354經》,S.12.29-30.
81(11) - 《雜阿含354經》,S.12.29-30.
9. Antarapeyyalam 中略品
82. Sattha (不如實知老死,則不能不求)師 - 無相應
83. Sikkha學 - 《雜阿含367經》
84. Yogo瑜伽 - 《雜阿含368經》
85. Chando欲 - 無相應
86. Ussolhi努力 - 無相應
87. Appativani不退轉 - 無相應
88. Atappam熱誠 - 無相應
89. Viriyam精進 - 無相應
90. Sataccam不拔 - 無相應
91.Sati正念 - 無相應
92. Sampajabbam正心 - 無相應
93. Appamado不放逸 - 無相應
2 (13.) Abhisamaya-samyutta 現觀相應
1. Nakhasikha 爪尖(之垢少,大地土多) - 《雜阿含891經》2. Pokkharani 蓮池(水與草端掬之水) - 《雜阿含109經》3. Sambhejja-udaka合流水(與掬二三滴水) (1) - 《雜阿含891經》4. Sambhejja-udaka合流水(與掬二三滴水) (2) - 《雜阿含891經》
5. Pathavi (七粒棗較少於)地 (1) - 《雜阿含891經》
6. Pathavi(七粒棗較少於)地 (2) - 《雜阿含891經》
7. Samudda 海(水與掬二三滴水) (1) - 《雜阿含891經》
8. Samudda海(水與掬二三滴水) (2) - 《雜阿含891經》
9. Pabbatupama 山喻 (1) - 《雜阿含891經》
10. Pabbatupama 山喻 (2) - 《雜阿含891經》
11. Pabbatupama山喻 (3) - 《雜阿含891經》
3 (14.) Dhatu-samyutta 界相應1. Nanatta-vaggo 種種品
1. Dhatu (十八)界(Dhatunanatta) - 《雜阿含451經》2. Samphassam(緣種種觸,生種種)觸 (Phassananatta) - 《雜阿含452經》3. No c’etam 非此(緣種種觸,非生種種界) (Nophassananatta) - 《雜阿含452經》
4. Vedana (緣種種觸,生種種)受(1) (Vedanananatta) - 《雜阿含452經》
5. Vedana (緣種種觸,生種種)受 (2) (Vedanananatta) - 《雜阿含452經》
6. Dhatu (色界等,種種)界 (Bahiradhatunanatta) - 《雜阿含452經》
7. Sabba 想 (Sabbananatta) - 《雜阿含454經》8. No c’etam非此(Nopariyesanananatta) - 《雜阿含456經》9. Phassa觸 (1) (Bahiraphassananatta) - 無相應
10. Phassa 觸 (2) (Bahiraphassananatta) - 無相應
2. Dutiya-vaggo 無慚愧品11. Sattima 此等之七 (Sattadhatu) - 《雜阿含456經》
12. Sanidanam 有因 - 《雜阿含458經》,cf. 一卷本《雜阿含20經》,cf. 大正No.111
13. Gibjakavasatha 磚瓦之家 - 《雜阿含457經》
14. Hinadhimutti劣意志(Hinadhimuttika) - 《雜阿含445經》15. Kamma業 (Cavkama經行) - 《雜阿含447經》,《增壹阿含4.1-10經》,《增壹阿含49.3經》
16. Sagatha 有偈 - cf. 《雜阿含445經》
17. Assaddha不信(Assaddhasamsandana) - 無相應
18. Assaddhamulaka pabca 不信之根本 - 無相應
19. Ahirikamulaka cattaro無慚之根本 - 無相應
20. Anottappamulaka tini無愧之根本 - 無相應
21.Appassutena dve依少聞(Appassutamulaka) - 《雜阿含450經》
22. Kusitam懈怠 (Kusitamulaka) -
3. Kammapatha-vaggo 業道品23. Asamahita 不寂靜 - 無相應
24. Dussilya 惡戒 (Dussila) - 《雜阿含450經》
25. Pabcasikkhapadani五學處 - 《雜阿含449經》
26. Sattakammapatha 七業道 - 無相應
27. Dasakammapatha 十業道 - 無相應
28. Atthavgiko 八支 - 無相應
29. Dasavga 十支 - 無相應
4. Catuttha-vaggo 第四 隨喜品
30. Catasso 四 (Catudhatu) - 無相應
31. Pubbe 前(Pubbesambodha) - 無相應
32. Acarim ﹝我﹞所行 - 無相應
33. Yo no cedam 若無此 (Nocedam) - 無相應
34. Dukkha 苦 (Ekantadukkha) - 無相應
35. Abhinandam 隨喜 - 無相應
36. Uppado 生起 - 無相應
37.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1) - 無相應
38.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2) - 無相應
39.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3) - 無相應
1. Tinakattham 薪草 - 《雜阿含940經》,《別譯雜阿含333經》
2. Pathavi 地 - 《雜阿含941經》,《別譯雜阿含334經》
3. Assu 淚 - 《雜阿含938經》,《別譯雜阿含331經》,《增壹阿含52.1經》
4. Khiram 乳 - 《雜阿含939經》,《別譯雜阿含332經》
5. Pabbata 山 - 《雜阿含949經》,《別譯雜阿含342經》,《增壹阿含52.4經》
6. Sasapa 芥子 - 《雜阿含948經》,《別譯雜阿含341經》,《增壹阿含52.3經》
7. Savaka 聲聞 - 《雜阿含950經》,《別譯雜阿含343經》
8. Gavga 恆河 - 《雜阿含946經》,《別譯雜阿含339經》
9. Dando 杖 - 《雜阿含431經》
10. Puggala 人 - 《雜阿含947經》,《別譯雜阿含340經》,一卷本《雜阿含11經》,大正No.150A (30)
2. Dutiya-vaggo 第二品
11. Duggatam 苦惱 - 《雜阿含943經》,《別譯雜阿含336經》
12. Sukhitam 安樂 - 《雜阿含942經》,《別譯雜阿含335經》
13. Timsamatta 約三十 - 《雜阿含937-8經》,《別譯雜阿含330-1經》,《增壹阿含51.1-2
14. Mata 母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15. Pita 父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16. Bhata 兄弟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17. Bhagini 姊妹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18. Putto 子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19. Dhita 女兒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20. Vepullapabbatam 毘富羅山 - 《雜阿含956經》,《別譯雜阿含350經》,《增壹阿含50.10經》
5(16.) Kassapa-samyutta 迦葉相應
1. Santuttham 滿足 -
2. Anottappi 無愧 -
3. Candupamam 月喻 (Candupama) - 《雜阿含1136經》,《別譯雜阿含111經》, 大正No.121《佛說月喻經》
4. Kulupagam 入在家 (Kulupaka) - 《雜阿含1137經》,《別譯雜阿含112經》
5. Jinnam 老 - 《雜阿含1141經》,《別譯雜阿含116經》,《增壹阿含12.5-6經》、《增壹阿含41.5經》
6. Ovado 教誡 (1) - 《雜阿含1138經》,《別譯雜阿含113經》,《增壹阿含31.11經》
7. Ovado 教誡 (2) - 《雜阿含1139經》,《別譯雜阿含114經》
8. Ovado 教誡 (3) - 《雜阿含1140經》,《別譯雜阿含115經》
9. Jhanabhibba 定與勝智 - 《雜阿含1142經》,《別譯雜阿含117經》
10. Upassayam 止住處 - 《雜阿含1143經》,《別譯雜阿含118經》
11. Civaram 衣 - 《雜阿含1144經》,《別譯雜阿含119經》
12. Parammaranam 死後 - 《雜阿含905經》,《別譯雜阿含120經》
13. Saddhammappatirupakam 像法 - 《雜阿含906經》,《別譯雜阿含121經》
6(17.) Labhasakkara-samyutta利得與供養相應
1. Pathama-vaggo 誡品
1. Daruno 可怖 - 無相應
2. Balisam 鉤針 - 無相應
3. Kumma 龜 - 無相應
4. Dighalomi 長毛 (Dighalomika) - 無相應
5. Pilhika糞蟲 (Milhaka) - 《雜阿含1263經》
6. Asani 雷電 - 無相應
7. Diddham 含毒 - 無相應
8. Sivgalo 豺 - 《雜阿含1264經》,S.20.11-12.
9. Verambha 毘嵐風 - 《增壹阿含25.8經》
10. Sagathakam 偈頌經 - 無相應
2. Dutiya-vaggo 第二 誡缽品
11. Pati 缽 (1) (Suvannapati) - 無相應
12. Pati 缽 (2) (Rupiyapati) - 無相應
13- 20.(3 -10) Suvannanikkha- Janapadakalyani金環~地方之美人 -
3. Tatiya-vaggo 第三 度量品
21.Matugamo 女 - 無相應
22. Kalyani 美人 - 無相應
23. Putto 一子 (Ekaputtaka) -
24. Ekadhitu 一女兒 -
25.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1) - 無相應
26.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2) - 無相應
27.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3) - 無相應
28. Chavi 皮 - 無相應
29. Rajju 紐 - 無相應
30. Bhikkhu 比丘 - 無相應
4. Catuttha-vaggo第四妄語品
31. Chindi 割截 (Bhindi) - 無相應
32. Mula 善根 (Kusalamula) - 無相應
33. Dhammo 善法 (Kusaladhamma) - 無相應
34. Sukko 白法 (Sukkadhamma) - 無相應
35. Pakkanta 離去 (Acirapakkanta) - 無相應
36. Ratha 五車 (Pabcarathasata) - 《雜阿含1064經》,A.4.68.經》,《別譯雜阿含3經》,《增壹阿含1
37. Matari 母 (Matu) - 無相應
38- 43.(8 -13) Pitusutta- dichakkam 父.兄弟.姊妹.子.女兒.妻 - 無相應
7 (18.) Rahula-samyutta 羅睺羅相應1. Pathama-vaggo 第一 界品 -
1. Cakkhu 眼 - 《雜阿含897經》
2. Rupam 色 - 《雜阿含897經》
3. Vibbanam 識 - 《雜阿含897經》
4. Samphasso 觸 - 《雜阿含897經》
5. Vedana 受 - 《雜阿含897經》
6. Sabba 想 - 《雜阿含897經》
7. Sabcetana 思 - 《雜阿含897經》
8. Tanha 愛 - 《雜阿含897經》
9. Dhatu 界 - 《雜阿含897經》
10. Khandha 蘊 - 《雜阿含897經》
2. Dutiya-vaggo 第二品
11. Cakkhu 眼 - 《雜阿含897經》
12-20.(2-10) Rupam etc.(標題如S.18.2-10) - 《雜阿含897經》
21. Anusaya 使 - 《雜阿含23-4、198、465、897經》,S.22.91.,A.4.177.
22. Apagatam 遠離 - 《雜阿含199經》,S.22.92.
8(19.) Lakkhana-samyutta 勒叉那相應1. Pathama-vaggo 惡業品
1. Atthipesi 骨鎖 - 《雜阿含508經》
2. Gavaghataka屠牛者 (Pesi) - 《雜阿含509經》
3. Pindasakuniyam 一塊與捕鳥者 - 4. Nicchavorabbhi 無皮膚之屠羊者 - 《雜阿含510、511經》
5. Asi-sukariko 刀之屠豬者 (Asiloma) - 《雜阿含516經》
6. Satti-magavi 刃之獵師 - 《雜阿含515經》
7. Usu-karaniyo 矢之裁 (Usuloma) -
8. Suci-sarathi 針之調師 (Suciloma) - 《雜阿含513經》
9. Sucako 間諜 (Suciloma) - 《雜阿含514經》
10. Andabhari-gamakutako 腐敗之判官(Kumbhanda) - 《雜阿含518經》
2. Dutiya-vaggo 惡業品
11. Kape-nimuggo-paradariko 陷於坑之不義者 - 《雜阿含522經》
12. Guthakhadi-Dutthabrahmano 噉糞之邪心婆羅門 - 《雜阿含525經》
13. Nicchavitthi-aticarini 剝皮膚女─姦婦 - 《雜阿含523經》
14. Mavgulitthi ikkhanitthi 醜女卜占女 - 《雜阿含520經》
15. Okilini-sapatthavgarakokiri 炙女 - 《雜阿含524經》
16. Sisachinno-coraghatako 斷頭、司獄 - 《雜阿含517經》
17. Bhikkhu 惡比丘 (Papbhikkhu) - 《雜阿含530經》18. Bhikkhuni惡比丘尼 (Papabhikkhuni) - 《雜阿含530經》
19. Sikkhamana惡式叉摩那(Papasikkhamana) - 《雜阿含530經》
20. Samanera惡沙彌 (Papasamanera) - 《雜阿含530經》
21.Samaneriyo惡沙彌尼 (Papasamaneri) - 《雜阿含530經》
9(20.) Opamma-samyutta 譬喻相應1. Kutam 棟 -
2. Nakhasikham 指端 - 《雜阿含1256經》,一卷本《雜阿含22經
3. Kulam 家 - 《雜阿含1254經》4. Ukkha 釜 (Okkha) - 《雜阿含1253經》5. Satti 刃 - 《雜阿含1255經》6. Dhanuggaho 弓術師 - 《雜阿含612經》7. Ani 鼓輻 - 《雜阿含1285經》
8. Kalivgaro 槁 - 《雜阿含1252經》9. Nago 象 - 《雜阿含1083經》,《別譯雜阿含22經》
10. Bilaro 貓 - 《雜阿含1260經》11. Sivgalaka 豺 (1) - 《雜阿含1262經》12. Sivgalaka 豺 (2) - 《雜阿含1264經》
10( 21.) Bhikkhu-samyutta 比丘相應1. Kolito 拘離多 - 《雜阿含501經》,cf. S.40.1-6.
2. Upatisso 優波低沙 - 無相應
3. Ghato 甕 - 《雜阿含503經》 4. Navo 年少 - 《雜阿含1070經》,《別譯雜阿含9經》
5. Sujato 善生 - 《雜阿含1062經》,《別譯雜阿含1經》
6. Lakundakabhaddiyo 拔提 - 《雜阿含1063經》,《別譯雜阿含2經》
7. Visakho 毘舍佉 - 《雜阿含1069經》,《別譯雜阿含8經》
8. Nando 難陀 - 《雜阿含1067經》,《別譯雜阿含6經》
9. Tisso 低沙 - 《雜阿含1068經》,《別譯雜阿含7經》
10. Theranamako 名為長老 - 《雜阿含1071經》,《別譯雜阿含10經》
11. Mahakappino 劫賓那 - 無相應
12. Sahaya 僚友 (Sahayaka) - 無相應
1. Desana法說 (Paticcasamuppada(緣起)) - 《雜阿含298經》,《增壹阿含49.5經》,No.124《緣起經》
2. Vibhavgam 分別(說緣起) - 《雜阿含298經》,《增壹阿含49.5經》,No.124《緣起經》
3. Patipada (邪道跡與正)道跡 - 無相應
4. Vipassi 毘婆尸(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5. Sikhi 尸棄(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6.Vessabhu 毘舍浮(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7.Kakusandho拘留孫(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8. Konagamano拘那含(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9. Kassapo 迦葉(菩薩,思維) - 《雜阿含366經》
10.Maha-Sakyamuni-Gotamo大釋迦牟尼瞿曇(菩薩,思維) - 《雜阿含285經》,S.12.53-54.
2. Ahara-vaggo 食品
11. Ahara 食(搏食,觸食,意思食,識食) - 《雜阿含371經》,《增壹阿含29.4經》
12. Phagguno (具壽)破群那(何故有識食) (Moliyaphagguna) - 《雜阿含372經》
13. Samanabrahmana (不知老死等法,非正)沙門婆羅門 (1) - 《雜阿含352、353經》
14. Samanabrahmana(不知老死等法,非正)沙門婆羅門(2) - 《雜阿含352、353經》
15. Kaccanagotto(具壽)迦旃延(此世間非斷非常) - 《雜阿含301經》
16. Dhammakathiko 說法者(為厭離老死.離貪.滅) - 《雜阿含363-365經》,《雜阿含26-27經》
17. Acela 阿支羅(迦葉,苦是自作他作?) (Acelakassapa) - 《雜阿含302經》,No.499《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18. Timbaruka (遊方者)玷牟留 - 《雜阿含303經》
19. Balena pandito 愚與賢(之差別) (Balapandita) - 《雜阿含294經》
20. Paccayo 緣(起及緣生法) - 《雜阿含296經》
3. Dasabala-vaggo 十力品
21. Dasabala (如來)十力 (1) - 《增壹阿含46.3經》
22. Dasabala (如來)十力 (2) - 《雜阿含348經》
23. Upanisa 緣(滅智之緣等) - 無相應
24. Abbatitthiya異學(苦是自作他作) - 《雜阿含343經》
25. Bhumija 浮彌(苦是自作他作) - 《雜阿含343經》
26. Upavano優波摩那(苦是自作他作) - 無相應
27. Paccayo緣(知緣起緣滅,入法流) - 無相應
28. Bhikkhu 比丘(知老死.集.滅.滅之道跡,入法流) - 《雜阿含355經》
29.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知老死.集.滅.滅之道跡) (1) - 《雜阿含353、354經》,S.12.71-81.
30.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知老死.集.滅.滅之道跡) (2) - 《雜阿含353、354經》,S.12.71-81.
4. Kalarakhattiya-vaggo 伽拉羅剎利品31. Bhutam 生者(釋波羅延那(經)阿逸多之所問) - 《雜阿含345經》,《經集》Sn. v.1038
32. Kalara 伽立羅(比丘,具壽舍利弗:可與世尊乃至七日問答) - 《雜阿含345經》,《中阿含23經》智經,《經集》Sn. v.1038
33. Banassa vatthuni(四十四)智事(1)(Banavatthu) - 《雜阿含356經》34. Banassa vatthuni(七十七)智事(2)(Banavatthu) - 《雜阿含357經》35. Avijjapaccaya 無明緣(老死者誰?老死屬誰?) (1) - 《雜阿含358經》36. Avijjapaccaya 無明緣(老死者誰?老死屬誰?) (2) - 《雜阿含358經》
37. Natumha (此身)非汝之物 - 《雜阿含295經》38. Cetana 思(苦蘊之集) (1) - 《雜阿含359經》39. Cetana 思(苦蘊之集) (2) - 《雜阿含360經》40. Cetana 思(苦蘊之集) (3) - 《雜阿含361經》
5. Gahapati-vaggo 家主品
41. Pabcaverabhaya 五罪畏 (1) - 無相應
42. Pabcaverabhaya 五罪畏 (2) - 無相應
43. Dukkha 苦(依眼與色生眼識.觸.受.愛乃苦之集) - 無相應
44. Loko 世間(之集) - 無相應
45. Batika 那提迦(村) (依眼與色生眼識.觸.受.愛乃苦之集) - 無相應
46. Abbataram異婆羅門(極端:彼作彼經驗) (Abbatarabrahmana) - 《雜阿含300經》
47. Janussoni 生聞(婆羅門:一切為有或無?) - 無相應
48. Lokayatika 順世派(婆羅門:一切為有或無?) - 無相應
49. Ariyasavaka 聖弟子(不作念:如何無何故無?) (1) - 《雜阿含350經》
50. Ariyasavaka 聖弟子(不作念:如何無何故無?) (2) - 《雜阿含350經》
6. Dukkha-vaggo 苦品51. Parivimamsana (應以何)思量 - 《雜阿含292經》52. Upadana 取(住味隨觀,增長愛) - 《雜阿含286經》53. Samyojana 結(住味隨觀) (1) - 《雜阿含285經》
54. Samyojana 結(住味隨觀) (2) - 《雜阿含285經》
55. Maharukkho大樹(住味隨觀) (1) - 《雜阿含284經》
56. Maharukkho大樹(住味隨觀) (2) - 《雜阿含284經》
57.Taruna幼樹(Tarunarukkha) - 《雜阿含283經》 58. Namarupam 名色 - 《雜阿含282經》
59. (9)Vibbanam 識(住味隨觀) - 《雜阿含282經》
60. Nidana 因(緣起甚深) - 大正No.52《佛說大生義經》,《長部》D.15. Mahanidanasuttam 大緣經(初分)
7. Maha-vaggo 大品
61. Assutavato 無聞(凡夫應厭.離欲.解脫) (1) (Assutava) - 《雜阿含289、290經》,《增壹阿含9.3經》
62. Assutava 無聞(凡夫應厭.離欲.解脫) (2) (Assutava) - 《雜阿含290經》,《增壹阿含9.4經》
63. Puttamamsa 子肉(四食譬喻) (Puttamamsupama) - 《雜阿含373經》
64. Atthi rago 有貪(於識住.增長,有未來之生.老死) - 《雜阿含374-379經》
65. Nagaram (古道通往古)城邑 - 《雜阿含287經》,《增壹阿含38.4經》,No.713《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No.714《緣起聖道經》、No.715《佛說舊城喻經》
66. Sammasam 觸(此苦以億波提為因.集.生.轉) - 《雜阿含291經》
67. Nalakalapiyam 蘆束(互依則立) (Nalakalapi) - 《雜阿含288經》
68. Kosambi憍賞彌(有滅即涅槃) - 《雜阿含351經》
69. Upayanti (無明等)膨脹 - 無相應
70. Susimo須尸摩((須深)慧解脫) - 《雜阿含347經》8. Samanabrahmana-vaggo 沙門婆羅門品
71. Atthamo (沙門婆羅門) 義 - 《雜阿含354經》,S.12.29-30.
72- 81.(2 -11) - 《雜阿含354經》,S.12.29-30.
81(11) - 《雜阿含354經》,S.12.29-30.
9. Antarapeyyalam 中略品
82. Sattha (不如實知老死,則不能不求)師 - 無相應
83. Sikkha學 - 《雜阿含367經》
84. Yogo瑜伽 - 《雜阿含368經》
85. Chando欲 - 無相應
86. Ussolhi努力 - 無相應
87. Appativani不退轉 - 無相應
88. Atappam熱誠 - 無相應
89. Viriyam精進 - 無相應
90. Sataccam不拔 - 無相應
91.Sati正念 - 無相應
92. Sampajabbam正心 - 無相應
93. Appamado不放逸 - 無相應
2 (13.) Abhisamaya-samyutta 現觀相應
1. Nakhasikha 爪尖(之垢少,大地土多) - 《雜阿含891經》2. Pokkharani 蓮池(水與草端掬之水) - 《雜阿含109經》3. Sambhejja-udaka合流水(與掬二三滴水) (1) - 《雜阿含891經》4. Sambhejja-udaka合流水(與掬二三滴水) (2) - 《雜阿含891經》
5. Pathavi (七粒棗較少於)地 (1) - 《雜阿含891經》
6. Pathavi(七粒棗較少於)地 (2) - 《雜阿含891經》
7. Samudda 海(水與掬二三滴水) (1) - 《雜阿含891經》
8. Samudda海(水與掬二三滴水) (2) - 《雜阿含891經》
9. Pabbatupama 山喻 (1) - 《雜阿含891經》
10. Pabbatupama 山喻 (2) - 《雜阿含891經》
11. Pabbatupama山喻 (3) - 《雜阿含891經》
3 (14.) Dhatu-samyutta 界相應1. Nanatta-vaggo 種種品
1. Dhatu (十八)界(Dhatunanatta) - 《雜阿含451經》2. Samphassam(緣種種觸,生種種)觸 (Phassananatta) - 《雜阿含452經》3. No c’etam 非此(緣種種觸,非生種種界) (Nophassananatta) - 《雜阿含452經》
4. Vedana (緣種種觸,生種種)受(1) (Vedanananatta) - 《雜阿含452經》
5. Vedana (緣種種觸,生種種)受 (2) (Vedanananatta) - 《雜阿含452經》
6. Dhatu (色界等,種種)界 (Bahiradhatunanatta) - 《雜阿含452經》
7. Sabba 想 (Sabbananatta) - 《雜阿含454經》8. No c’etam非此(Nopariyesanananatta) - 《雜阿含456經》9. Phassa觸 (1) (Bahiraphassananatta) - 無相應
10. Phassa 觸 (2) (Bahiraphassananatta) - 無相應
2. Dutiya-vaggo 無慚愧品11. Sattima 此等之七 (Sattadhatu) - 《雜阿含456經》
12. Sanidanam 有因 - 《雜阿含458經》,cf. 一卷本《雜阿含20經》,cf. 大正No.111
13. Gibjakavasatha 磚瓦之家 - 《雜阿含457經》
14. Hinadhimutti劣意志(Hinadhimuttika) - 《雜阿含445經》15. Kamma業 (Cavkama經行) - 《雜阿含447經》,《增壹阿含4.1-10經》,《增壹阿含49.3經》
16. Sagatha 有偈 - cf. 《雜阿含445經》
17. Assaddha不信(Assaddhasamsandana) - 無相應
18. Assaddhamulaka pabca 不信之根本 - 無相應
19. Ahirikamulaka cattaro無慚之根本 - 無相應
20. Anottappamulaka tini無愧之根本 - 無相應
21.Appassutena dve依少聞(Appassutamulaka) - 《雜阿含450經》
22. Kusitam懈怠 (Kusitamulaka) -
3. Kammapatha-vaggo 業道品23. Asamahita 不寂靜 - 無相應
24. Dussilya 惡戒 (Dussila) - 《雜阿含450經》
25. Pabcasikkhapadani五學處 - 《雜阿含449經》
26. Sattakammapatha 七業道 - 無相應
27. Dasakammapatha 十業道 - 無相應
28. Atthavgiko 八支 - 無相應
29. Dasavga 十支 - 無相應
4. Catuttha-vaggo 第四 隨喜品
30. Catasso 四 (Catudhatu) - 無相應
31. Pubbe 前(Pubbesambodha) - 無相應
32. Acarim ﹝我﹞所行 - 無相應
33. Yo no cedam 若無此 (Nocedam) - 無相應
34. Dukkha 苦 (Ekantadukkha) - 無相應
35. Abhinandam 隨喜 - 無相應
36. Uppado 生起 - 無相應
37.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1) - 無相應
38.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2) - 無相應
39.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3) - 無相應
4 (15.) Anamatagga-samyutta 無始相應
1. Pathama-vaggo 第一品 1. Tinakattham 薪草 - 《雜阿含940經》,《別譯雜阿含333經》
2. Pathavi 地 - 《雜阿含941經》,《別譯雜阿含334經》
3. Assu 淚 - 《雜阿含938經》,《別譯雜阿含331經》,《增壹阿含52.1經》
4. Khiram 乳 - 《雜阿含939經》,《別譯雜阿含332經》
5. Pabbata 山 - 《雜阿含949經》,《別譯雜阿含342經》,《增壹阿含52.4經》
6. Sasapa 芥子 - 《雜阿含948經》,《別譯雜阿含341經》,《增壹阿含52.3經》
7. Savaka 聲聞 - 《雜阿含950經》,《別譯雜阿含343經》
8. Gavga 恆河 - 《雜阿含946經》,《別譯雜阿含339經》
9. Dando 杖 - 《雜阿含431經》
10. Puggala 人 - 《雜阿含947經》,《別譯雜阿含340經》,一卷本《雜阿含11經》,大正No.150A (30)
2. Dutiya-vaggo 第二品
11. Duggatam 苦惱 - 《雜阿含943經》,《別譯雜阿含336經》
12. Sukhitam 安樂 - 《雜阿含942經》,《別譯雜阿含335經》
13. Timsamatta 約三十 - 《雜阿含937-8經》,《別譯雜阿含330-1經》,《增壹阿含51.1-2
14. Mata 母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15. Pita 父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16. Bhata 兄弟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17. Bhagini 姊妹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18. Putto 子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19. Dhita 女兒 - 《雜阿含945經》,《別譯雜阿含338經》
20. Vepullapabbatam 毘富羅山 - 《雜阿含956經》,《別譯雜阿含350經》,《增壹阿含50.10經》
5(16.) Kassapa-samyutta 迦葉相應
1. Santuttham 滿足 -
2. Anottappi 無愧 -
3. Candupamam 月喻 (Candupama) - 《雜阿含1136經》,《別譯雜阿含111經》, 大正No.121《佛說月喻經》
4. Kulupagam 入在家 (Kulupaka) - 《雜阿含1137經》,《別譯雜阿含112經》
5. Jinnam 老 - 《雜阿含1141經》,《別譯雜阿含116經》,《增壹阿含12.5-6經》、《增壹阿含41.5經》
6. Ovado 教誡 (1) - 《雜阿含1138經》,《別譯雜阿含113經》,《增壹阿含31.11經》
7. Ovado 教誡 (2) - 《雜阿含1139經》,《別譯雜阿含114經》
8. Ovado 教誡 (3) - 《雜阿含1140經》,《別譯雜阿含115經》
9. Jhanabhibba 定與勝智 - 《雜阿含1142經》,《別譯雜阿含117經》
10. Upassayam 止住處 - 《雜阿含1143經》,《別譯雜阿含118經》
11. Civaram 衣 - 《雜阿含1144經》,《別譯雜阿含119經》
12. Parammaranam 死後 - 《雜阿含905經》,《別譯雜阿含120經》
13. Saddhammappatirupakam 像法 - 《雜阿含906經》,《別譯雜阿含121經》
6(17.) Labhasakkara-samyutta利得與供養相應
1. Pathama-vaggo 誡品
1. Daruno 可怖 - 無相應
2. Balisam 鉤針 - 無相應
3. Kumma 龜 - 無相應
4. Dighalomi 長毛 (Dighalomika) - 無相應
5. Pilhika糞蟲 (Milhaka) - 《雜阿含1263經》
6. Asani 雷電 - 無相應
7. Diddham 含毒 - 無相應
8. Sivgalo 豺 - 《雜阿含1264經》,S.20.11-12.
9. Verambha 毘嵐風 - 《增壹阿含25.8經》
10. Sagathakam 偈頌經 - 無相應
2. Dutiya-vaggo 第二 誡缽品
11. Pati 缽 (1) (Suvannapati) - 無相應
12. Pati 缽 (2) (Rupiyapati) - 無相應
13- 20.(3 -10) Suvannanikkha- Janapadakalyani金環~地方之美人 -
3. Tatiya-vaggo 第三 度量品
21.Matugamo 女 - 無相應
22. Kalyani 美人 - 無相應
23. Putto 一子 (Ekaputtaka) -
24. Ekadhitu 一女兒 -
25.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1) - 無相應
26.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2) - 無相應
27. 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3) - 無相應
28. Chavi 皮 - 無相應
29. Rajju 紐 - 無相應
30. Bhikkhu 比丘 - 無相應
4. Catuttha-vaggo第四妄語品
31. Chindi 割截 (Bhindi) - 無相應
32. Mula 善根 (Kusalamula) - 無相應
33. Dhammo 善法 (Kusaladhamma) - 無相應
34. Sukko 白法 (Sukkadhamma) - 無相應
35. Pakkanta 離去 (Acirapakkanta) - 無相應
36. Ratha 五車 (Pabcarathasata) - 《雜阿含1064經》,A.4.68.經》,《別譯雜阿含3經》,《增壹阿含1
37. Matari 母 (Matu) - 無相應
38- 43.(8 -13) Pitusutta- dichakkam 父.兄弟.姊妹.子.女兒.妻 - 無相應
7 (18.) Rahula-samyutta 羅睺羅相應1. Pathama-vaggo 第一 界品 -
1. Cakkhu 眼 - 《雜阿含897經》
2. Rupam 色 - 《雜阿含897經》
3. Vibbanam 識 - 《雜阿含897經》
4. Samphasso 觸 - 《雜阿含897經》
5. Vedana 受 - 《雜阿含897經》
6. Sabba 想 - 《雜阿含897經》
7. Sabcetana 思 - 《雜阿含897經》
8. Tanha 愛 - 《雜阿含897經》
9. Dhatu 界 - 《雜阿含897經》
10. Khandha 蘊 - 《雜阿含897經》
2. Dutiya-vaggo 第二品
11. Cakkhu 眼 - 《雜阿含897經》
12-20.(2-10) Rupam etc.(標題如S.18.2-10) - 《雜阿含897經》
21. Anusaya 使 - 《雜阿含23-4、198、465、897經》,S.22.91.,A.4.177.
22. Apagatam 遠離 - 《雜阿含199經》,S.22.92.
8(19.) Lakkhana-samyutta 勒叉那相應1. Pathama-vaggo 惡業品
1. Atthipesi 骨鎖 - 《雜阿含508經》
2. Gavaghataka屠牛者 (Pesi) - 《雜阿含509經》
3. Pindasakuniyam 一塊與捕鳥者 - 4. Nicchavorabbhi 無皮膚之屠羊者 - 《雜阿含510、511經》
5. Asi-sukariko 刀之屠豬者 (Asiloma) - 《雜阿含516經》
6. Satti-magavi 刃之獵師 - 《雜阿含515經》
7. Usu-karaniyo 矢之裁 (Usuloma) -
8. Suci-sarathi 針之調師 (Suciloma) - 《雜阿含513經》
9. Sucako 間諜 (Suciloma) - 《雜阿含514經》
10. Andabhari-gamakutako 腐敗之判官(Kumbhanda) - 《雜阿含518經》
2. Dutiya-vaggo 惡業品
11. Kape-nimuggo-paradariko 陷於坑之不義者 - 《雜阿含522經》
12. Guthakhadi-Dutthabrahmano 噉糞之邪心婆羅門 - 《雜阿含525經》
13. Nicchavitthi-aticarini 剝皮膚女─姦婦 - 《雜阿含523經》
14. Mavgulitthi ikkhanitthi 醜女卜占女 - 《雜阿含520經》
15. Okilini-sapatthavgarakokiri 炙女 - 《雜阿含524經》
16. Sisachinno-coraghatako 斷頭、司獄 - 《雜阿含517經》
17. Bhikkhu 惡比丘 (Papbhikkhu) - 《雜阿含530經》18. Bhikkhuni惡比丘尼 (Papabhikkhuni) - 《雜阿含530經》
19. Sikkhamana惡式叉摩那(Papasikkhamana) - 《雜阿含530經》
20. Samanera惡沙彌 (Papasamanera) - 《雜阿含530經》
21.Samaneriyo惡沙彌尼 (Papasamaneri) - 《雜阿含530經》
9(20.) Opamma-samyutta 譬喻相應1. Kutam 棟 -
2. Nakhasikham 指端 - 《雜阿含1256經》,一卷本《雜阿含22經
3. Kulam 家 - 《雜阿含1254經》4. Ukkha 釜 (Okkha) - 《雜阿含1253經》5. Satti 刃 - 《雜阿含1255經》6. Dhanuggaho 弓術師 - 《雜阿含612經》7. Ani 鼓輻 - 《雜阿含1285經》
8. Kalivgaro 槁 - 《雜阿含1252經》9. Nago 象 - 《雜阿含1083經》,《別譯雜阿含22經》
10. Bilaro 貓 - 《雜阿含1260經》11. Sivgalaka 豺 (1) - 《雜阿含1262經》12. Sivgalaka 豺 (2) - 《雜阿含1264經》
10( 21.) Bhikkhu-samyutta 比丘相應1. Kolito 拘離多 - 《雜阿含501經》,cf. S.40.1-6.
2. Upatisso 優波低沙 - 無相應
3. Ghato 甕 - 《雜阿含503經》 4. Navo 年少 - 《雜阿含1070經》,《別譯雜阿含9經》
5. Sujato 善生 - 《雜阿含1062經》,《別譯雜阿含1經》
6. Lakundakabhaddiyo 拔提 - 《雜阿含1063經》,《別譯雜阿含2經》
7. Visakho 毘舍佉 - 《雜阿含1069經》,《別譯雜阿含8經》
8. Nando 難陀 - 《雜阿含1067經》,《別譯雜阿含6經》
9. Tisso 低沙 - 《雜阿含1068經》,《別譯雜阿含7經》
10. Theranamako 名為長老 - 《雜阿含1071經》,《別譯雜阿含10經》
11. Mahakappino 劫賓那 - 無相應
12. Sahaya 僚友 (Sahayaka) - 無相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