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利語有41個字, 比梵文的54個少了13個。名詞變化根據字詞條尾
是什麼母音及性別而決定。香港學生感到很苦惱的其中一件事, 就是將
這些名詞變化格背入心, 常見有45組, 包括名詞、代名詞、指示詞、數
字、常用又例外的詞,還未計動詞18組。所以讀巴利文班的, 第一學期
廿多人, 下學期減一半。
2. 南傳佛教又叫上座部, Theravaada, 由Thera + vaada組成。thera, 陽
性, 長老。長老如何變成上座?"長老, 請上座!"按資排輩的上座部, 資淺
的總請資深長老上座先。譯為長老部, 難聽吧; 譯為上座, 有尊敬及聽順
耳。vaada, 動詞字根是vaad:說的意思。Theravaada=長老說, 引伸為
上座部或長老派。
3. evam me sutam, 漢傳佛教僧俗愛將有"如是我聞"的經才算是佛經, 這
是個大誤會。巴利經藏不是所有經都有這句, 被認為是早期經典的經集
就沒這句, 而如是語的巴利文:"Vuttañhetaṃ bhagavatā,
vuttamarahatāti me sutaṃ "漢語譯為"世尊、阿羅漢如是說,如是我聞",
巴利句法不同。
4. Evaṃ me sutaṃ - Evaṃ:如是;me:單數,具格,意思是"讓我"、"以
我"、"為我"、"by me"、"for me"; sutam:動詞su的過去分詞,"聽聞
了"、"聽到了"。這句抬高了"Evaṃ"如是, 即是佛陀的話, 我處於俱格, 被
作為工具, 聽到了。佛陀的法, 借我為工具, 聽覺接收了。這是阿難尊者
對佛法的敬重。
5. 如是我聞與聞如是曾有一番爭論, 問題出在"我", 佛教說無我, 為何"如
是我聞"有我?Evam me sutam, "me"是指示代名詞, 不同於佛教說的無
我, anatta, an + atta: 非+我(實在不變的靈魂)。說我你他是可以的, 說
有靈魂則不可了。無我, anatta, 就是無實在不變的靈魂。佛教是唯一的
宗教說無靈魂的。
6. 一個名詞, bhagavaa,告訴人它的名詞根是什麼, 變格是什麼, 數目及
意思。世尊, 世人尊敬, 格式變化也另些不同的, 名詞根是
Bhagavantu,"vantu"是接尾詞, 含有"擁有....的特質"的意思, 它只與"a"尾
的詞結婚, 其他字尾詞是不理會的。Bhagavaa, 主詞, 單數, 陽性。在經
文裡, 常在佛陀九號中出現。
7. 動詞基=動詞根+結合符號(verbal base=root + conjugational sign),一
個動詞可看到好多東東: 動作、時態、數目、人身、根本動詞的意思、
結合符號的類別。結合符號的不同就決定意思的不同,例如marati 與
mareti, mar是動詞根, a 與 e 就是結合符號,ti表示時態。前者指死亡, 後
者則殺死。
8. Dhammacakkappavattana,21字母, 並非最長的詞。由3個詞組成。
Dhamma+cakka+pavattana。Dhamma, 最常用的是「法」; cakka是
輪; pavattana 進行, 或譯為轉動, 故全稱是轉法輪, 轉動真理之輪。
pavattana前的p如膠水, 將兩詞連接一起。巴利經教裡, 轉法輪經是佛陀
說的第一部經。
9. Dhukkha,漢譯與英譯皆為苦,suffering。由Du+Kha合成, 前者指困
難、壞、可悲; 後者指空間或虛空。其實較接近原意是不滿足。苦字用
了千多年, 唯有繼續用, 苦、集、滅、道, 朗朗上口。只是給外人感到佛
教消極, 有些翻譯音譯為杜卡。知道的就知道是「不滿」,不知的繼續
「苦」。
10. deva, 原意是光芒四射的, 發展成三個意思: 天人或天神, 所以佛教
的天人, 身體是發光的, 另一意思是天空, 第三意思是國王。在<中部37
小愛盡經>中, 目犍連尊者稱呼天人為夜叉, 在這部經中亦見到天人的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