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1, 2013

趣味巴利語三

1. atta-diipaa viharatha....dhamma-diipaa, diipaa既可解作明燈, 亦可解作島嶼, 故以自為島嶼或以自為明燈.....以法為島嶼或以法為明燈, 都不失喻意。總之佛滅後就依靠自己啦。

2. 大般涅槃經第二誦有一個詞:tamatagge,這字分柝二組,很出兩個意思, tama+(t)+agge:超越黑暗, 't'當是插入的子音, 作為變音詞類; (t)+amata+agge: 最高的甘露,這個比較免強, 因為解釋不到't'從那裡變來,插入字很少插在開頭,amata指甘露或不死,agge作為比較級的後置詞。不拆,變成定語, 最高。

3. 巴利語是音樂性的語言, 一字一句可根據節奏而成, 例如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Sabbapāpassa akaraṇaṃ, kusalassa upasampadā ;sacittapariyodāpanaṃ, etaṃ buddhāna sāsanaṃ.每一句都是十拍子, 如 Sab+ba+pā(兩拍子)+pas+sa+ a+ka+ra+ṇaṃ.

4. 稱為巴利語,是十二世紀後的事,在之前, 叫摩揭陀語(Maagadha-nirutti or Maagadhika-bhaasaa)或根本語(Maala-bhaasaa)。就語言系統來說,Pali是Praakrit語的一種。而Praakrit是中期印度雅利安語的總稱。Sanskrit則是根椐Paanini的文法製成的人工語, 巴利則是俗語。二者源於吠陀語(vedic)。

5. 巴利語的語彙中, 有五分之一和梵語完全相同, 而其餘五分之四, 可追查與梵文的關係, 也因此研讀梵文會更易掌握巴利語。有梵文初級程度亦會較易理解巴利語。

6. 巴利語在文法上可分四大類:名詞、動詞、前置詞及不變詞。名詞與動詞有變化, 名詞的變化用以表示稱呼語或位置、數目、擁有物等等的不同; 動詞的變化用以表示數量、時間等; 前置詞加到名詞或動詞, 改變意思; 不變詞則保留老樣子, 不論在那句中也保持不變。

7. 名詞類也包括代名詞及形容詞, 代名詞有自己的變化式, 形容詞則要跟被形容的名詞的變化, 但位置未必會在被形容名詞的前後, 尤其偈誦可以是形容詞在頭, 被形容的名詞在尾。

8. 從經中, 我們見到的是己活化或變了格的名詞、動詞、形容詞或非活化詞。但查字典時, 字典顯示的是名詞的字幹或動詞根, 例如hatthehi是活化了的名詞, 從ehi這接尾詞而得知是具格眾數, 也從這個接尾而得知是'a'尾的陽性或中性字幹, hattha, 查字典前要還原了名詞的字幹或動詞的字根先。

9. 巴利語的性別分法是, 語音像男性的, 是陽性; 語音如女性的, 是陰性。名詞若是無生命的, 是中性。生物分陽性與陰性, 其他是無生命。性別是文法上的性別, 非真實性別, 文法性別是為方便將名詞活性化或變格。陽性活性是一種, 陰性是另一種, 中性又是一種, 無性的數字亦是一種等。

10. 人類manussa, 稱為人類, 因為心識高於其他眾生。這字可分拆兩字:mana(心識)+ussa(高), 高過其他心識, 故稱為人類。

 趣味巴利語 1 2 3 5 6 7 8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