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1, 2013

趣味巴利語八

1. Sabbapāpassa akaraṇaṃ,諸惡莫作,Sabba(形容詞幹,因為是複合詞,故用詞幹, 所有的意思)+pāpa(a-尾,中性詞,惡)+ssa(為格或屬格,單數接尾字)+a(前置字, 含非或不的意思)+ karaṇa (a-尾中性名詞)+ṃ(a-尾, 主或副格單數的接尾字)。這是一個片語, 沒有動詞。諸惡莫作, 譯得很簡潔。

kusalassa upasampadā / kusalassūpasampadā, 有時變成複合詞, 有時分開。俱足善戒/ 獲得善法。kusalassa, (ssa尾, 也是為格或屬格, 單數, 善), upa (含有上面的意思) + sam (一起) + padā (腳, 路, 方法等的意思), upasampadā (陰性, 主詞, 單數, 有兩個意思:1.獲得2.俱足(戒) )。

Sacittapariyodapanaṃ, 自淨其意。Sa (前置詞, 自己的)+ citta (中性, 心、意、識; 畫, 因為是複合詞, 故sacitta用名詞幹, 沒變化)+ pariyodapanaṃ (中性, 單數, 主或宾格, 清淨), 仍然是片語。

etaṃ buddhāna sāsanaṃ, 是諸佛教。四句偈的動詞是在這句中, 但隱身不見了, 這在巴利詞中經常會發生, 也只有它會這樣隱身不見, 而熟悉的人就會知道它存在, 只是隱身了。hoti, 全句該是etaṃ buddhāna sāsanaṃ hoti.

etaṃ(這) buddhāna(佛陀) sāsanaṃ (教導)(hoti) (是)。sāsanaṃ是中性, 主或副詞, 單數。buddhāna:buddha是過去分詞, 動詞根是budh,覺醒, 動詞是bujjhati。這裡,加的是ana這接尾詞,有兩情況: 1. 加來將動詞變名詞 2. 加來變現在式分詞。這裡是第一種情況。故不是七格裡的變化格。

諸惡莫作, 祖師譯得很好的, 但眾善奉行, 則不是那回事了, 因為kusalassa, (ssa尾, 也是為格或屬格, 單數, 善), 單數何來是眾善呢? upasampadā既然有俱足戒的意思, 或獲得的意思, 這就有兩種意思, 第一是 獲得善法, 什麼是善法呢? 止觀, 戒定慧的定; 若是第二種俱足善戒, 即是出家的俱足戒。從戒定慧的三無漏學看, 諸惡莫作是戒學, 居士就行五戒; 獲得善法是定學, 修止觀; 接著就是慧學, 自淨其意。

若要解脫, 並不是眾善奉行, 眾好事奉行是前步曲, 去老人院或對人笑一笑等眾好事, 這些還在戒學裡的, 前步曲積點福, 讓人積夠福報去修禪定及毗婆捨那, vipassana, 即是內觀, 等同四念處, 一直積夠善業, 才會生慧而自淨其意, 再積善業生更多的慧, 逐步斷除三毒根, 清除所有污染後, 得解脫而生起解脫知見。初果有初果的解脫知見, 二至四果各有其解脫知見; 若行菩薩道那邊, 則在積善業的過程中, 不斷除所有三毒根, 留剩某些根, 以再住世, 這些人則是有自選權。

巴利經用字很精準, 相信梵語也是很精準, 但翻譯者就不確定。
kusala, 善, 不是一般人想的對人笑一笑, 去老人院做探訪, 做義工付出, 這等善事, 不是。在如是語中, 2.1.4 有這樣的排列katakalyāṇo (做好事), katakusalo(做善事), katabhīruttāṇo(拒絕做驚嚇事), akatapāpo(不做惡事), akataluddo(不做殘忍事), akatakibbiso(不做錯事)。好事與善事是兩回事, 去探訪老人家是好事, 去探訪老人家令他們快樂是好事; 去探訪老人家令自己更精進修行是善事, 讓老人家學佛修行是善事或解除老人家痛苦或令老安心亦是善事, 去探訪老人家而自覺自己有能力過其他人, 即是慢心起而成了惡事; 對人笑一笑是好事, 不笑而收攝六根是善事, 對人笑而貪求他人回報笑容是惡事, 貪人的笑容而去佔據對方是錯事。

所以事本身是中性, 無善惡的, 觀念與心態決定做的是好事或善事或惡事, 果報亦不同。做好事不等同做善事, 做善事亦不等同不做惡事與不做錯事的。事情時間性相續, 心態與觀念偏差, 善就轉為不善或惡或錯了, 事一旦做錯了, 影響自己的業為小, 若然又影響了其他人, 就以影響人數與人心看重業輕業了, 又看有否向人懺悔或該人若不在, 有否懺悔而看業之輕重。
因緣果報很複雜的啦, 不過簡單說時, 就是那一念吧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