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1, 2013

趣味巴利語九

1. dussīlo pāpadhammo, du 與 pāpa都解惡。 du是前置詞, 與su相對, 有困難, 惡, 壞的意思。而  pāpa是形容詞, 與punya(福) 相對。與行為相關的用du, 最著名例子是dukkha, 苦或不圓滿, 由du +(k) kha組成。 kha指空間, 主要指行為是不圓滿的。戒用du, 戒亦是與行為相關。法就用pāpa配之, 是與理有關的。兩者不會互換而用的, 譯為中文的惡時, 原意消失了。

2. idha, 副詞, 在這裡。在這裡即是在這世界中。

3. 
paññāsampi, 知道巴利語的, 第一眼看, 見到
paññā , 以為是與智慧有關的。
paññā 不就是智慧或般若? 不是啊, 想也想不到, 居然跟數字有關, 是個五字, 真是廣東話的"吾知佢係乜呀"。以為有智慧, 實情是。

4. 
 asaddhamma, a + sa (d) + dhamma, "asa" , 形容詞, 是 a + santo 合成的。santo有"好"的意思, 加了相反前置詞的"a", 變壞了, 故是壞法。成住壞空的壞法, 或一件物品會變壞的, 稱為壞法。  pāpadhamma, pāpa + dhamma, pāpa 惡, 邪惡的意思。惡法指貪瞋癡慢疑等心的不善質素。

5. 
medhāvī,  paṇḍito, dhīro, viññu, 四個詞都解智者。viññu是有知識的人, 知道識的人; dhīro 是形容詞, 形容有智慧或聰明、賢明。paṇḍito是智者,特別指四果阿羅漢。而medhāvī亦是智者, 亦包括四雙八輩的聖者。有時在漢譯裡, 一律譯為智者時, 也是失原意。

6.  Nibbedha,  
 [nis+vedha, to vyadhpenetration, insight, 也作內觀解。常出現於nibbedhabhāgiya 的片語中, 即是內觀部份或質素(結合定與想)。有篇經就是Nibbedhabhāgiya Sutta, 在相應部大品中。說明內觀質素是七覺支。在天子相應中的須斯摩經中, 有提及觀慧  Nibbedhikapañño。它不屬於觀智vipassanañāna, 觀智是觀身心或名色或五蘊而經歷十六觀智達到證道果, 而Nibbedha是內觀質素, 即是須要有七覺支, 修習七覺支導向內觀。修習七覺支內觀以往未觀察過的貪瞋癡蘊, 以往未曾分離出的貪瞋癡蘊, 將此導向內觀, 以智滅除。

7. 
sāmaṃ, samma, sama, 三個差不多的詞, 讀音亦接近。sāmaṃ, 不變格, 意思是自己;samma也是不變格, 意思是正;sama有分兩類詞, 一是形容詞, 有平均、層次、相似的意思, 一是陽性名詞, 平靜的意思。sāmaṃ, samma, 是不變格, 而sama會變格。

8. 
ñāṇaṃ 與 aññā 在元享寺版, 只譯為"智", 而在英譯版的Thanissaro bhikkhu, 將ñāṇa譯為knowledge, aññā 譯為gnosis。英譯版是較貼近巴利原意。
十六觀智是用ñāṇa的, 是一種知識, 而aññā也有最高知識的意思, 卻是阿羅漢的知識, 而非觀智的知識或普通的知識。但廖文燦的巴滿辭典譯將aññā譯為"了知", aññā是從十六觀智中領悟的知識, 是摧毀十結, 滅盡煩惱的最高知識。ñāṇa 及aññā都有"ñā", 正是這兩個字母代表知識, 而ñāṇa的ñā在前面, 表示要有十六觀智的知識才會生起終極的aññā。其前後關係在如是語4.3中表示出來: Khayasmiṃ paṭhamaṃ ñāṇaṃ, tato aññā anantarā第一是滅盡智,隨後從那裡生起(對最高真理的)領悟。

9. sakka, 薩迦, 在語言分類上, 它屬於人名類及形容詞。在人名類中, 它同是大梵天王薩迦及夜叉名。在慈經, 轉為名詞 sakko, 是真誠 / 誠懇的意思, 但在相應部中, 它解"能夠" 或 "可能"。這是個多用途的詞, 要看上文下理來決定意思。

10. paṭhamābhisambuddho, paṭhama + abhi + sam + buddho. 本來paṭhama是解第一, 首個的意思, abhi是前置詞, 含有完全, 全面, sam 則有集合的意思, buddho就是佛陀, 即是覺悟啦。abhisambuddho是完全覺悟, 那第一完全覺悟或第一佛陀就有點意思不明了。paṭhamābhisambuddho出現在佛陀在優樓頻螺的尼連襌河岸菩提樹下覺悟時, 就是指剛剛覺悟的時刻。所以paṭhama即是第一次覺悟, 或者剛覺悟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