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31, 2013

合十

巴利經裡, 佛教徒是會頂禮佛陀的, 但這裏的佛教徒很多都已是初果聖者以上了, 是得了法益後才會成為佛教徒, 而佛教徒見了佛陀就會行頂禮。而未得法益的在家人, 就未必會向佛陀頂禮了。

是佛教徒見到漢係出家人, 通常是無須行頂禮, 僧俗同是菩薩, 故出家人一般也不接受頂禮。


而南傳這邊, 也很各式各樣的。泰國人很虔誠修福, 而頂禮也作為得福的一種身行, 故泰系出家人會鼓勵信眾向僧眾頂禮。而信眾也熱忱於頂禮, 就算在路邊見到出家人, 也會就地頂禮。甚至僧人在工作中, 泰國人還會站在一邊, 僧眾停下工作, 讓信眾頂禮。

頂禮得福, 這觀念在巴利經上是沒有的。
有些出家人會說頂禮減除我慢, 鼓勵在家人多頂禮。
頂禮可減我慢, 這觀念在巴利經上也是沒有的。

頂禮而要得大利益, 只有持正念借頂禮而修習四念處, 大念處經就有說到身體屈曲知道身體屈曲。正念提高, 觀智發展與增加, 這才能減我慢及得福的。若只是認為頂禮有福, 這個福是阿福的福吧了。若那個出家人見人頂禮多點就教多點, 頂禮少點就教少點, 肯定這出家人未證三四果啦。三四果的聖者是不會因為他人尊敬他多點就教多點, 少尊敬他就少教點的。頂禮要對自己有好處, 就要持正念在頂禮的整個過程中, 初學者可以覺知身體的動作變化, 皮膚與空氣及手掌與外境的接觸生起什麼的受及覺知這些受的變化。正念強一點的, 就可觀察身體動作與呼吸的關係, 正念於呼吸而覺知全身。再強一點的, 就是觀察心身關係, 正念於呼吸, 覺知心念與身體的關係。

曾經有些人常到泰國及馬來西亞頂禮長老及僧團, 卻給一位大長老說要依靠自己, 身體不用常去的, 若老了, 身體去不到了, 到時怎樣呢?

再談頂禮的動作, 漢係是否有教如何頂禮? 我不清楚, 反正那邊是少有頂禮僧眾, 多頂禮佛像或在懺悔時來個頂禮運動, 那身體的動作怎樣也好吧。呀, 不可不知, 頂禮運動對身體是很好的, 有老人家天天拜一零八佛, 身體很是健康。所以頂禮作為運動也是全身性的運動, 很好的。
巴利經裡用三個詞表達頂禮的動作: anjali, vandana, abhivademi。

anjali是雙手合十, vandana是將合十的動作舉高至額頭, abhivademi, 就是彎身的動作, 雙手分開點地, 頭也跟着點地。這裡有點巧妙, 初學者通常是不知道, 襌師見到就會指點。


漢係的頂禮, 雙掌點了地後要反掌握拳再放掌的, 因此雙手會放在頭的兩邊, 而頭則點到座典上。是代表接法。

南傳不行這套, 所以雙手是向頭要下來的位置放, 而頭頂下去是頂在雙手背上, 以保護頭, 如此就隨時隨地都可安心頂禮。居士借頂禮而修福這觀念是佛教後期發展而來的, 它的影響就見於日常生活裡, 居士到寺院或襌修中心等場合作頂禮, 這是正常的。
但很多人, 尤其女性, 女性被灌輸福報不夠, 就借這些頂禮來修福, 於是在馬路邊見到出家人下車就地快速行頂禮; 在人來人往的大酒樓, 比丘尼被居士圍着, 見到比丘要行出去, 就地向比丘頂禮; 在人多擠迫的書展裡, 女居士向出家人就地頂禮, 弄得本已擠迫的一角更寸步離行的。
有些南傳的師父,  會教導居士, 出家人站着, 在行, 用餐時, 是無須行頂禮的。而在人迫擠擁的場合或人來人往的場合, 亦是無須行頂禮的。

所以居士要行頂禮要看場合。男性通常就不會周街頂禮出家人, 初學南傳佛教的男居士, 行頂禮, 有些人都有一定的適應期, 所以就很少如女性般, 一心致誠頂禮, 不看處在什麼地方, 什麼場合。


有些居士硬拉着有病的老人家向師父行頂禮, 這也是不必要的, 師父亦是直接說不用。
這些就是出於居士認為頂禮有福, 而出家人則隨居士緣吧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