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31, 2013

修行

人, 有必要「修行」嗎?答案是:這是生命歷程的必要過程。修行, 即是修正行為, 一個人若不自覺修正自己的行為, 這人也會被社會及他人迫著改變行為。
從佛教的角度說, 修行是佛陀教育的實踐, 布施、持戒、修定、內觀, 這些都是修行的中介活動, 總是從活動中修正行為。

有些人從這些活動中, 修行希望得到功德, 這亦無可指責, 原始佛教及南傳佛教認為, 想得功德有兩種: 一是貪欲, 一是欲求, chanda, 或譯為欲如意足,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如意足之首, 證果是需要這個欲求的, 而功德又是什麼呢? 布施即時可得的功德就是當下的快樂, 這就是此時此地的法樂, 而所謂的來世的功德, 其中之一是, 當回想起這個布施時, 心生起樂, 這個樂有助入定, 能入定才能起慧, 能起慧才能滅煩惱。功德若非生起欲求心, 而是生起貪心, 才會帶來禍患。至於來世的功德, 現在看不到, 就無須理會; 但需要未雨籌謀, 儲蓄一下未來的資量。布施容易做一點, 故受到宗教師的鼓勵, 亦被貪財僧利用。但人人都要有點原始佛教的觀念, 才不會被欺騙。

所以, 在任何修行的活動中, 至少會生起三層的功德: 即時的快樂、回想的快樂及未來的快樂。若想多做這些活動, 這不叫貪, 而稱為欲如意足或欲求。但若想從做這些活動中賺到世間財富或身體健康, 無病無痛, 活動的權力指揮等, 這會帶來禍患與煩惱。

佛陀與聖者傳播佛法的種子,很多時用世間法先,出世間法作為引誘。 布施與持戒是世間法, 沒有世間法, 就難通往出世間法, 修定與內觀是從世間法通往出世間的。
從修定及修內觀到達近行定及觀智的一些階段, 都會生起壓力, 面對這些壓力, 習性必會出來, 過得到就繼續向前, 過不到就退回世間, 但無論是向前或退後, 一日未死, 都還是會變的, 無常。

修定或修觀會生起一些所謂的神秘經驗, 其實部份, 在腦科學上是有解釋的。當科學解釋不了一些神秘經驗時, 正好看個人是否相信佛陀與聖者了。不同的聖者之間, 在最後階段的理論或許有所不同, 那是因為經驗的不同, 但滅貪瞋癡是一樣的, 若都不信聖者, 就看是否相信佛陀了, 反正很多聖者都是依靠對佛與法的信心來對應經驗。

修行, 不只改變自己的習性, 令耐性增加; 而且在不斷觀察因緣下, 會知道那一個行為, 若改一改, 就會影響結果。因緣果報, 有些因, 無從改變, 但很多緣, 是可以改變的, 這個緣改變了, 果亦會改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