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18, 2013

關於禪那境界

阿姜放: 親身實踐
———關於禪那境界
回憶阿姜放[作者]坦尼沙羅尊者[中譯]良稹
的定力對內觀的開啟是絕對必要的。 阿姜放常常說,“沒有定力作爲深厚基礎,內觀不過是概念而已。” 爲了明確觀察苦與苦因,心必須平穩、寂止。爲了保持寂止,需要有高度自在感,只有高度定力才能夠提供。
在某種禪定狀態下要獲得洞見,你必須在那個狀態下保持很久。如果你不夠耐心,急著從一個境界轉到下一個境界,或者你達到某個境界後分析得太倉促,便不曾讓它充分展現出來,也沒有給自己機會去徹底熟悉它。 因此你必須學會這個技巧,努力培養它,用於各種情形。你從不同側面去觀察,隨時間變化去觀察,看看到底還與最初印象相一致,是否真是喜感、空性、自在。
爲培養全方位觀智,最佳禪定狀態是保持全身意識的狀態。阿姜放平時不指出你達到的境界是什麽,但是有兩個例外,那兩種情形都來自錯誤的禪定。第一種狀態是,當呼吸達到極其舒順時,你的注意力從呼吸開始漂移到這種舒順感本身,你的念注開始模糊,對自己的身體與周遭的知覺迷失在一團愉快的朦朧裏。出定時發現自己不能准確地指明自己剛才注意力集中之處。阿姜放稱之爲“癡定”(moha-samadhi)。
第二種狀態,是我在一天晚上進入深定的情形下遭遇的,它極其精細,對任何哪怕突飛而過的意念都不去注意或者標記。我落入這樣一個狀態,在那裏失去了任何身體覺受,內外聲音、思想或覺知都不存在了——只留下一絲意識,出定之後知道自己當時並不曾睡著。我發現自己可以在那裏定上許多小時; 時間卻過得飛快,兩個鐘頭快如兩分鐘。我還可以“編程序”,讓自己在某個特定時間出定。
在一連七夜進入這個境界之後,我告訴了阿姜放。他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喜歡它麽?” 我答,不喜歡,因爲自己第一次出定時有點昏沈。“很好”,他說,:”只要不喜歡,你就安全了。有的人實在喜歡,以爲那就是涅槃寂止。實際上那是無想天 (asanna-bhava)。它連正定都不是,因爲你根本不能在那裏作觀,獲得任何明辯。但是它確有其它用處。 ” 接著他告訴我,有一次他做腎臓手術,因爲不信任那位麻醉師,便讓自己在手術期間進入了這個定境。
這兩個禪定誤區的錯誤,在於其覺知範圍有限。如果你的覺知整個給擋住了,如何有全方位觀智? 然而從那以後,我曾注意到,有些人可以藉著高度專注,熟練地屏蔽大片的知覺領域,這樣的人在心理上也慣常有分離(dissociation)與否認(denial)心態。這就是爲什麽阿姜放以阿姜李爲榜樣,所教的呼吸禪定,要求對於呼吸能量貫通全身有著全方位意識(all-around awareness),對這個意識作實驗、對它把握自如、然後令其寂止,不干擾對於心智微妙起伏的清晰禪觀。這種全方位意識有助於消除那些盲點,而無明常常潛伏於其中。
産生內觀智的理想禪定狀態,是你身在其中,也能夠分析苦(dukkha,張力 )與非苦。一旦你能在這個狀態裏定駐下來,阿姜放會建議把注意力從專注目標上“拿開”, 不過要離得不太遠,不至於破壞禪定。從那個角度,你可以判斷禪定中哪個層次還存在張力,然後釋放它。初始階段通常包括檢查自己與呼吸的關係,探索體內呼吸能量的微妙層次,以便於達到更深的靜止層次。一旦呼吸完全靜止下來,對色身的覺受開始分解,成爲無形的霧體,隨之探察到的,是對“空間”(space)、 “覺知”(knowing)、 “合一”(oneness)等等覺受,這些便替代了色身覺受,如洋蔥般一層層剝除。無論初始或者高級階段,基本模式是一樣的: 探察導致不必要張力的感知層次,或者說心理造作,之後放下,找到更精細的感知層次或造作,一直到再也沒有什麽可以放下。
這就是爲什麽,只要你能保持穩定的覺知與全面的清醒,你在第一還是第幾禪那,是無關緊要的,因爲你處理禪定的方式是一樣的。阿姜放要人們把注意力放在張力與放下張力的問題上,以此向人們指出了一條道路,自己鑒定自己的境界,無需問外界權威。而且看起來,這個自我鑒定的過程——張力(苦)、它的原因、它的止息、與止息之道——正是四聖諦所闡述的主題。如佛陀所說,你以這些原理觀察諸法,便能夠走向徹底解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