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18, 2013

耆那教

耆那, Jina, 一詞原意為勝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 相傳原有24位祖師﹐最早的創始人名勒舍婆。 有歷史記載的是二十三祖巴濕伐那陀和二十四祖筏馱摩那。 筏馱摩那 生於古印度吠舍離一個王族家庭﹐屬剎帝利種姓﹐是釋迦牟尼同時代人﹐佛教稱他為尼乾陀‧若提子 ﹔耆那教徒稱他為大雄。 尊者大雄誕生於2,593年(前599年)前的Chaitra月(現在的4月)上弦月第13天。出生地在印度比哈齊。他的生日以後被作為了大雄節(Jayanti)。

耆那教是沙門思潮之一﹐他們反對祭祀殺生﹐反對吠陀權威和偶像崇拜﹐指責婆羅門不學無術﹑言行不一﹔認為一切吠陀和祭祀都不能使罪人解脫。 要求種姓平等﹐聲稱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的界限是人為劃分的。
公元前後﹐ 分裂為白衣派和空衣派(或稱天衣派)。白衣派穿象徵廉潔的白衣﹐主張男女平等﹐宗教儀式限定在耆那教寺廟舉行﹔後又分裂為穆爾底布札﹑斯特那迦瓦西和特羅般提三派。空衣派又稱裸體派﹐主要流行於北印度。他們認為耆那教徒不應蓄私財﹐因此連衣服也不能有﹐只能以天為衣。該派教徒手持孔雀毛作的撣子﹐用以驅趕路上的小蟲﹐以防傷害生靈。他們生活在寺廟或遠離世人的住所﹐靠乞食為生﹐鄙視婦女﹐不許婦女參加社會活動﹔主張宗教活動除在耆那教寺廟舉行外﹐也可借用印度教寺廟。後來該派又分裂為毗娑般提﹑達羅那般提和鳩摩那般提三派。

據耆那教文獻《聖行經》記載﹐大雄逝世時已有教徒52萬多人。 公元前 3世紀耆那教 受到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支持和保護。
自4~13世紀﹐ 據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載﹐中印度的吠舍厘﹑奔那伐禪﹐東印度的三摩呾吒﹐南印度的羯陵伽﹑達羅毗荼等國都盛傳耆那教﹐不少君王都是耆那教徒和支持者。古吉拉特的君王鳩摩波羅還規定以耆那教為國教。13世紀以後﹐由於伊斯蘭教傳入印度﹐耆那教勢力漸衰﹐但在群眾中仍有相當影響。 17世紀以後﹐在近代啟蒙運動的影響下﹐耆那教又揭起改革的旗幟﹐出現了由多第毗阿領導的郎迦斯運動﹔18世紀又有維拉吉領導的斯特那迦瓦西派運動。他們主張用人道主義﹑博愛等觀點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教義﹐並對後期奉大雄為偶像進行崇拜等現象進行了批判。18﹑19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和科學傳入印度後﹐以耆因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們﹐企圖用西方哲學和心理學來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概念。 目前﹐在印度約有教徒 300萬人﹔白衣派流行於古吉拉特地區﹐空衣派流行於米索爾地區。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廠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

教義與學說

1. 教義有六諦說﹐即命﹑漏入﹑繫縛﹑制御﹑寂靜和解脫。
2. 認為宇宙萬物由靈魂(命)和非靈魂(非命)組成﹐靈魂包括能動和不動的兩大類﹐能動的則根據感覺器官的多少分為六種﹕一個器官(皮)的﹐如植物﹔二個器官(皮﹑舌)的﹐如蟲﹔三個器官(皮﹑舌﹑鼻)的﹐如蟻﹔四個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五個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獸﹔五個以上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不動的靈魂存在於地﹑水﹑風﹑火四大元素之中。所以耆那教認為動植物和非生物體內均有靈魂存在﹐不能任意傷害。非靈魂也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定形的物質﹐由原子和原子的複合體組成﹔另一類是不定形的物質﹐由時間﹑空間﹑法和非法組成。耆那教是印度最早提出原子論學說的派別之一﹐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無始無終﹐是無限的﹑永恆的﹐具有味﹑香﹑色和兩種觸(粗與細﹐冷與熱)的屬性。原子的複合體可以有多種形式﹐以兩個相結合到無限多個原子相結合﹐數量和次序都是無限的。原子複合體除具有觸﹑味﹑香﹑色的屬性外﹐還有其物理性質﹕聲音﹑吸引﹑排斥﹑大小﹑形狀﹑可分性﹑不透明﹑輻射光和熱等。認為人們的感覺所以不同﹐完全由於原子結合的形式不同。這些原子由於重量而運動﹐不同性質的原子相結合而產生不同的感覺。並且認為﹐原子的結合是對立的統一﹐其中一種是消極或否定的原子﹐另一種是積極或肯定的原子﹐結合物的性質完全隨結合物雙方原子的強弱變化而變化。
3. 他們對不定形物質的解釋是﹕時間為一切存在的持續性﹑變化﹑運動提供了可能性﹔空間是一切存在和運動的場所﹔法是運動的條件﹐如水能幫助魚遊動﹐非法是靜止的條件﹐如樹蔭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宗教倫理觀
1. 提出了漏入和繫縛的理論
2. 認為一切有生命的物類其本性是清淨﹑圓滿的﹐但是非生命體的物質卻常常形成一種障礙﹐掩蓋著靈魂原有的光輝﹐使靈魂受著束縛。
3. 這種障礙稱為業。他們認為業是一種特殊的﹑細微不可見的物質﹐這種物質流入靈魂並附著於靈魂即為漏入。業有八類﹕智業遮蓋靈魂的智慧﹔見業遮蓋正確的直覺﹔受業遮蓋靈魂的幸福﹐滋生苦樂﹔痴業遮蓋正信﹐產生情慾﹔壽業決定生命的長短﹔名業決定身體的特質﹔種業決定種姓﹑國籍﹔遮業決定性力。這八種業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們繫縛在靈魂上﹐要想解脫就得制御。

修行方法
持五戒﹐修三寶﹐實行苦行。五戒是不殺生﹑不欺狂﹑不偷盜﹑不姦淫﹑不蓄私財。三寶為正智(正確習解)﹑正信(正確信仰)﹑正行(正確實行)。耆那教徒還實行各種苦行﹐他們認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舊業﹐使新業不生﹐達到寂靜﹐使靈魂呈現出原有的光輝﹐從而脫離輪迴之苦﹐獲得解脫。

經典
最古和最重要的經典是“十二安伽”(十二支)。它記錄了大雄及其他祖師的言行﹐於公元前 3世紀華氏城第一次結集時整理。後第十二支散佚。454年在伐拉彼第二次結集時﹐由提婆達希伽尼重新將餘下的十一支編集。對於這套經典﹐白衣派認為是真傳﹐天衣派則認為是偽造。兩派共同承認的經典是烏瑪斯伐蒂所著的《入諦義經》(一譯《真理證得經》)。闡述耆那教哲學的主要論著有﹕悉檀舍娜‧迪伐伽羅的《入正理論》﹐師子賢的《六大哲學體系綱要》﹐金月的《行為論》及《他宗三十二頌之鑑評》﹐摩利舍那的《或然論束》﹐求娜羅德羅的《思擇之光》等。

節日活動
大雄誕生節﹑贖罪節。
漢譯《中阿含‧持齋經》還記有其尼犍齋的做法。

http://blog.yam.com/jainism/article/606999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