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心與無分別心
分別心 = 差別心 = 執取心 = 不平衡的心 = 起心念
無分別心 = 無差別心 = 不執取 = 平衡的心 = 平等心 = 捨心 = 無想
分別心的形成,就是一看、一聽、一聞、一嚐、一觸、一想什麼,就知道那是什麼,就立即生起感受或感覺,於是又立即判別這是喜歡的,這是不喜歡的,這是平淡的,接著就是趨吉避凶、趨樂避苦的行動出現。
我們的各種感官與外界接觸就一定會產生感覺或感受,佛陀在<觸根經>裡說:樂觸有樂受、苦觸有苦受、不苦不樂觸,有不苦不樂受。
任何一種心理狀態如想法、概念、想像、情緒、記憶、希望或恐懼,浮上意識表層,感受就會跟著生起,是舒服快樂愉悦滿足的感受,我們會想一再擁有,延長或再遇上;若是不舒服痛苦難捱不快樂的感受,我們會起抗拒的心,每當生起喜歡或不喜歡的心時,就表示起了分別心。
強烈的感受必然伴隨習性思維,想與受互相牽扯及發展,形成更強烈的情緒,於是會發展為行動,在這個狀況時,總是要做些什麼的,以發洩那盲動力所引起的情緒。通常情緒發洩後,心就平靜了,但只是暫時性潛伏著,下次遇刺激又再來,這都是心對刺激分別了。
無分別心是對全部的刺激持平等平衡的心態對待。
實況是在感受生起後,生起喜歡或抗拒的心念前,心平靜地住在這前後的中間,只如實觀察感受的剎那刹那的生住異滅的變動。這個在內觀時較容易觀察,而在日常生活中,除非念定慧在同一水平,或已用內觀方法斷除貪與瞋的根,否則就好難不起分別心。因為意識的作用就是分別,這是山而不是水,這是某人而不是另一人。這樣的認知對人來說也是需要的。但認知後所生起的貪愛及厭惡就非必要了。
無分別心與無分別智是兩回事。無分別心只是捨心,指心的狀況而言,主要在於止住貪愛及厭惡生起,從而按實相觀察感受的生滅,以達到行捨智,行捨智是證初果的前階段。菩薩想成佛就證到這個階段而不證入初果。
無分別智是唯識朮語。世親著<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二>,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無分別智名依慧學。是無分別智差別。唯識有唯識的修法,不過現代各漢傳道場都以天台止觀法或禪宗的禪定法作為定學的修習,法相宗則在義理中打轉。
無分別心不是叫人什麼都不要去分別,連善惡都不作分別,這物與那物又不作分別,我們是不可能不對現象界作出分別的,也不能對善惡不作分別的,否則做了惡事,遇緣是要得惡果的。
無分別心的對應是感受與心態,而不是現象與道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