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30, 2013

佛經問答

關於緣起
1. 什麼是緣起?
1.1 由於無明,緣行;由於行,緣識;由於識,緣名色;由於名色,緣六入;由於六入,緣觸;由於觸,緣受;由於受,緣愛;由於愛,緣取;由於取,緣有;由於有,緣生;由於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共同生起,故此,這苦蘊生起。1.2 由於無明滅,行滅;由於行滅,識滅;由於識滅,名色滅;由於名色滅,六入滅;由於六入滅,觸滅;由於觸滅,受滅;由於受滅,愛滅;由於愛滅,取滅;由於取滅,有滅;由於有滅,生滅;由於生滅,老死憂悲苦惱滅,因此,這苦蘊息滅。(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1 佛品 1 教說 ; 2 分析; 4 毗婆尸一及二; 5 尸稀; 6毗舍浮; 7 拘留孫; 8 拘那含; 9 迦葉; 10 釋迦牟尼) (自說經 1 菩提品 1, 2 因緣一及二)

1.3 由於生, 緣老死 / 由於有, 緣生 / 由於取, 緣有 / 由於愛, 緣取 / 由於受, 緣愛 / 由於觸, 緣受 / 由於六入, 緣觸 / 由於名色, 緣六入 / 由於識, 緣名色 / 由於行, 緣識 / 由於無明, 緣行 。無論如來出不出現, 這種法界、法則界、條件界都是常在的。如來覺悟、證得這種法界、法則界、條件界之後, 向人解釋、宣說、談論、建立、揭示、分析、淺白的說, 叫人親自觀看。
由於無明, 緣行......由於生, 緣老死。這是一個事實、不變的事實、不異的事實、以條件而有的事實。這稱為緣起。
1.4 什麼是緣起法? 
老死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 是滅盡法、敗壞法、無欲法、寂滅法。
如果一位聖弟子以正慧如實正見緣起和緣起法的話, 
不會這樣想過去: 
1.4.1 我過去存在嗎?
1.4.2 我過去不存在嗎?
1.4.3 我過去是什麼呢?
1.4.4 我過去是怎麼樣的呢?
1.4.5 什麼行為會影響我的過去呢?
不會這樣想將來:
1.4.6 我將來存在嗎?
1.4.7 我將來不存在嗎?
1.4.8 我將來是什麼呢?
1.4.9 我將來是怎麼樣的呢?
1.4.10 什麼行為會影響我的將來呢?
不會這樣想現在:
1.4.11 現在有我嗎?
1.4.12 現在沒有我嗎?
1.4.13 現在的我是什麼呢?
1.4.14 現在的我是怎麼樣的呢?
1.4.15 這個眾生從哪裡到來現在呢?
1.4.16 他來生又會去哪裡呢?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2 食品 20 條件)  


2. 什麼是老死?
眾生年老衰弱、牙齒脫落、髮白面皺、命短身心退化, 這稱為老。
眾生身壞命終、死亡逝世、五蘊敗壞、屍骸被棄, 這稱為死。
3. 什麼是生?
眾生投生、入胎、成形、出生, 五蘊出現, 取得六處, 這稱為生。
4. 什麼是存在?
存在有三種: 欲的存在, 物質的存在, 無物質的存在。
5. 什麼是取?
有四種: 欲取, 見取, 戒取, 我見取。
6. 什麼是愛?
有六種: 愛物質、愛聲音、愛香味、愛味道、愛接觸、愛法。
7. 什麼是受?
有六種: 由眼的接觸所生起的感受、由耳的接觸所生起的感受、由鼻的接觸所生起的感受、由舌的接觸所生起的感受、由身體的接觸所生起的感受、由意的接觸所生起的感受。
8. 什麼是接觸?
有六種: 眼耳鼻舌身意。
9. 什麼是六入處?
眼耳鼻舌身意。
10. 什麼是名色?
受、想、思、觸、作意, 這稱為名; 四大和由四大衍生出來的色身, 稱為色了。
11. 什麼是識呢?
有六種: 眼耳鼻舌身意。
12. 什麼是行?
三種: 身口意。
13. 什麼是無明?
不知苦、不知苦因、不知苦滅、不知苦滅的方法。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1 佛品 2 分析)

13.1 捨何者, 無明消失而生明?
無明是一法, 捨此一者, 無明則消失而生明。
如何知, 如何見其無明消失而生明?
知、見於眼、色、緣眼觸所生的愛, 或樂, 或苦, 或非苦非樂, 知、見是無常, 則無明消失而生明。
知、見於耳、聲、緣耳觸所生的愛, 或樂, 或苦, 或非苦非樂, 知、見是無常, 則無明消失而生明。知、見於鼻、香、緣鼻觸所生的愛, 或樂, 或苦, 或非苦非樂, 知、見是無常, 則無明消失而生明。知、見於舌、味、緣舌觸所生的愛, 或樂, 或苦, 或非苦非樂, 知、見是無常, 則無明消失而生明。知、見於身、觸、緣身觸所生的愛, 或樂, 或苦, 或非苦非樂, 知、見是無常, 則無明消失而生明。知、見於意、法、緣意觸所生的愛, 或樂, 或苦, 或非苦非樂, 知、見是無常, 則無明消失而生明。
(相應部 2 六處相應 3 病品 79 第六無明二)

14. 什麼是邪道? =1
什麼是正道? = 2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1 佛品 3 道) 

15. 那四食令已生的眾生得到持續, 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
粗摶食, 觸食, 意思食, 識食
16. 四食以什麼為因緣? 因什麼而來? 因什麼而生? 源頭是什麼?
全因為愛。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2 食品 11 食) 

17. 末利耶‧頗求那尊者問: 誰人領受識食?
世尊說: "我不說有人領受識食, 因此你的問題不適當; 應該問識食會帶來什麼才合適, 才可得到適當的解釋, 以識緣再次投生, 當有投生時便有六入, 六入緣解。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2 食品 12 頗求那) 

18. 什麼是法, 法集, 法滅, 法滅的方法? 
知道什麼是老死, 老死的原因, 老死滅, 老死滅的方法; 知道什麼是生......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2 食品 13 婆羅門之二) 18.1 那三種法可超越魔羅領域? 
具有無學的戒蘊、具有無學的定蘊、具有無學的慧蘊。
(如是語 3.1.10)

19. 迦旃延種尊者問世尊: "人們說正見, 正見所包含的內容是什麼呢?"
世人多依二分法: 實有或實無來觀看事物。如果一個人能以正慧如實觀看世間的集起, 他對世間不會有實無的想法; 如果一佪人能以正慧如實觀看世間的壞滅, 他對世間不會有實有的想法。世人多受制於執取、困窘、束縳。但不受制於執取、成見、困窘性向的人, 不會執取我和我所, 只看見苦不斷的生, 苦不斷的滅; 他對此沒有搖擺、疑惑, 自己有智, 不用依賴他人。這就是正見所包含的內容。
主張'所有事物實有', 這是一邊; 主張'所有事物實無', 這是另一邊。如來不落入這兩邊, 以中道來說法: =1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2 食品 15 迦旃延種) 

20. 一位比丘去問世尊, 怎麼才配稱為說法者?
如果一位比丘說對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 厭離、無欲、息滅的法, 他可配稱為說法的比丘。
如果一位比丘跟隨對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 厭離、無欲、息滅的法, 他可配稱為法隨法行的比丘。
如果一位比丘因對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 厭離、無欲、息滅, 對老死等沒有執取而得解脫, 他可配稱為現生得到涅槃的比丘。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2 食品 16 說法者) 

21. 迦葉祼體外道問世尊: "我可不可以問喬達摩賢者一些問題?
迦葉, 現在進入了屋與屋之間的範圍, 不是解答問題的時候。
迦葉問了三次, 佛陀依然拒絕。
迦葉繼續說: "我不是問很多東西。"
世尊答: 隨你意欲問啦。

21.1. 苦是由自己造成的嗎? 世尊說不要這樣說。
21.2. 苦是由他人造成的嗎?  世尊說不要這樣說。 
21.3. 苦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嗎? 世尊說不要這樣說。
21.4. 苦是無緣無故而生起嗎?   世尊說不要這樣說。 
21.5. 沒有苦嗎? 不是沒有苦, 有苦的。
21.6. 喬達摩不知道苦, 看不見苦嗎? 我不是不知道苦, 不是看不見苦, 我知道苦, 我看見苦。
21.7. 那請世尊解釋苦。
'苦是由自己造成的', 是出於'作者與受者都是同一人'的見解, 這是'常見'。
'苦是由他人造成的', 是出於'作者是一人, 領受苦的是另一人'的見解, 這是'斷見'。
如來不落入這兩邊, 以中道來說法: =1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2 食品 17 裸體外道; 18 填波盧迦 )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5  居士品 46 一位婆羅門)  

22 佛陀說智者與愚人受無明的遮蓋, 受渴愛的繫縳, 因而帶來這個身。內有這個身, 外有名色; 有內外而帶六觸入處; 愚人與智者從中經歷苦和樂, 那愚人和智者有什麼分別呢?
愚人不能斷除無明, 不能盡除渴愛。因為他不修習能把苦徹底盡除的梵行, 他在身壞命終後, 又再受身; 因為受身, 所以不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之中解脫出來。
智者能斷除無明, 能盡除渴愛。因為他修習能把苦徹底盡除的梵行, 他在身壞命終後, 不再受身; 因為不再受身, 所以從生、老死、憂悲苦惱之中解脫出來。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2 食品 19 愚人與智者之別)
22.1 有那兩種愚人?
一是於過而不見為過, 另一是不接受如法於過作懺悔的人。
有那兩種智者?
一是於過而見之為過, 另一是如法接受於過作懺悔的人。
(增一阿含 第二集, 第三 愚人品)


23. 什麼是漏盡智的近因? 解脫。
23.1 什麼是解脫的近因? 無欲。
23.2 什麼是無欲的近因? 厭離。
23.3 什麼是厭離的近因? 如實知見。
23.4 什麼是如實知見的近因? 定。
23.5 什麼是定的近因? 樂。
23.6 什麼是樂的近因? 輕鬆。
23.7 什麼是輕鬆的近因? 喜。
23.8 什麼是喜的近因? 歡悅。
23.9 什麼是歡悅的近因? 信心。
23.10 什麼是信心的近因? 苦。
23.11 什麼是苦的近因? 生。
23.12 什麼是生的近因? 存在。
23.13 什麼是存在的近因? 取。
23.14 什麼是取的近因? 愛。
23.15 什麼是愛的近因? 受。
23.16 什麼是受的近因? 觸。
23.17 什麼是觸的近因? 六入。
23.18 什麼是六入的近因? 名色。
23.19 什麼是名色的近因? 識。
23.20 什麼是識的近因? 行。
23.21 什麼是行的近因? 無明。
無明緣行......生緣苦, 苦緣信, 信緣歡悅, 歡悅緣喜, 喜緣輕鬆, 輕鬆緣樂, 樂緣定, 定緣如實知見, 如實知見緣厭離, 厭離緣無欲, 無欲緣解脫, 解脫緣漏盡智。
(相應部 12 因緣相應 2 食品 22 近因)
23.22 什麼是苦根?
苦為這四大所屬, 父母所生, 飯粥所積, 無常、敗壞、消磨、破損、潰滅之法, 為此身的別名。苦根為渴愛的別名。
(相應部 2 六處相應 第五 捨棄品 103 第十 優陀羅)


24. 佛陀問: 你們認為如何,是那一者比較多?是在這漫長的輪迴裡來來去去,而與厭惡者相會及與親愛者別離時所流(而積下)的淚水比較多,還是四大洋之水比較多?
世尊,在這漫長的輪迴裡來來去去,而與厭惡者相會及與親愛者別離時所流(而積下)的淚水比四大洋之水還多。
說得好,說得好,諸比丘。長久以來,你們都在為經歷父母、子女與親人之死而傷痛,也為失去財富及患上疾病而傷痛。而在這漫長的旅途裡為這一切傷痛、與厭惡者相會及與親愛者別離時,你們痛哭淚流之水確實已比四大洋之水來得更多。
為什麼呢?諸比丘,這輪迴是無始的。為無明矇蔽、為渴愛束縛的諸有情的輪迴起點是不可知的。所以,諸比丘,長久以來你們都在受盡折磨與厄難,把墳場都給填滿了,的確長久得足以令你們對一切都感到厭倦,長久得足以令你們捨離一切,以獲取解脫。
《相應部‧因緣品‧無始輪迴相應‧淚水經》

25. 波斯匿王向世尊說:「世尊,在我獨自一人休息時,我在想:『誰愛惜自己?誰不愛惜自己?』世尊,當時我這麼思惟:『造身語意惡行的人,是不愛惜自己的人。即使他們說:「我愛惜自己」,他們並不愛惜自己。這是什麼原故?因為他們為自己所做的,是怨恨者對其敵人所做的。所以他們並不愛惜自己。
然而,修身語意善行的人,是真正愛惜自己的人。即使他們說:「我不愛惜自己」,他們還是愛惜自己。這是什麼原故?因為他們為自己所做的,是朋友對其友人所做的。所以他們是真正地愛惜自己。』」
「的確如是,陛下,的確如是。你所說的一切我一再重複,及印證它是正確的。」
《相應部‧具偈品‧僑薩羅相應‧愛惜者經》

阿毗達磨
26. 什麼是四究竟法?
Tattha vutt’abhidhammattha
Catudha paramatthato
Cittam cetasikam rupam
Nibbanam iti sabbatha.
此中敘述記載於
阿毗達摩諸法義,
於究竟法共有四,
心、心所、色、涅槃。

27. 一位修行人應該去何處尋找『信根』?
應該在『預流果』的四種構成因素中尋找。
一位修行人應該在何處尋找『精進根』?
應該在『正勤』的四種構成因素中找尋。
一位修行人應該在何處尋找『念根』?
應該在『四念住』的四種構成因素中找尋。
一位修行人應該在何處尋找『定根』?
應該在『四禪定』中找尋。
一位修行人應該在何處尋找『慧根』?
應該在『四聖諦』中找尋。
(《相應部》大品‧根相應第四‧應觀第八經)

五欲
28. 五欲是什麼?
眼、耳、鼻、舌、身識別色、聲、香、味、觸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
應時常反思: 有在五欲的地方活動嗎? 若有, 就知道自己對五欲的貪著未斷除。對此有覺知,若沒有,知道自己對五欲的貪著已經斷除, 對此有覺知。
(中部122大空經)

內觀
29. 怎樣觀察五取蘊?
觀察五取蘊的生滅:這是色, 這是色的集起, 這是色的斷滅;這是受, 這是受的集起, 這是受的斷滅;這是想, 這是想的集起, 這是想的斷滅;這是行, 這是行的集起, 這是行的斷滅;這是識, 這是識的集起, 這是識的斷除。
(中部122大空經)

30. 佛陀問阿難: 在黑基摩寺院是否很多比丘在那裏聚集?
阿難答是。佛陀對阿難說:比丘不要喜好、樂著、耽於群居與聯群結黨。這是不容易隨心所欲取得出離之樂、遠離之樂、平息之樂、覺悟之樂的;是沒可能得到永久不動的解脫,或時常進入使人喜愛的心解脫之中。如果比丘離群獨處、安住於退隱中,能夠容易隨心所欲取得出離之樂、遠離之樂、平息之樂、覺悟之樂的。是能夠時常進入使人喜愛的心解脫之中。
(中部122大空經)

襌定
31. 怎樣才可達到內心止息、平伏、安住一境、專注呢?
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引導的注意力、有維持的注意力,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初襌。平息了引導和維持的注意力,內心平伏、安住一境,沒有引導的注意力、沒有維持的注意力,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二襌。他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三襌。他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四襌。
他將意念放在五蘊無我、無我所之中。
他在內空之中作意時、在外空之中作意時、在內外空之中作意時、在不動搖(無色界)之中作意時, 如果內心不能因此而欣然、平靜、安穩、解脫的話,他知道自己在內空之中作意,但內心不能因此而欣然、平靜、安穩、解脫。他對此有覺知。可回到之前的定相中,應保持之前的止息、平伏、安住一境、專注。
他在內空之中作意時、在外空之中作意時、在內外空之中作意時、在不動搖(無色界)之中作意時, 如果內心因此而欣然、平靜、安穩、解脫的話,他知道自己在內空之中作意,但內心不能因此而欣然、平靜、安穩、解脫。他對此有覺知。可安住在這種心境之中,如果他在行住坐臥時、內心放在行住坐臥之中,他知道,自己在行住坐臥時不會有貪著、苦惱、各種惡不善法漏入內心。他對此有覺知。
他安住在這種心境之中,如果他在說話時,內心放在說話之中, 他知道,一些說話如談論有關國王、盜賊、大臣、軍隊、恐懼、戰爭、食物、飲品、衣服、床具、花環、香油、親屬、車乘、鄉村、市鎮、都城、國家、女士、修羅、街上流言、井邊流言、亡靈、雜事、世間、大海、是非對錯等各種俗世間的說話是低劣、世俗、屬於凡夫、非聖者、沒有意義的,不帶來厭離、無欲、寂滅、寧靜、特別智、正覺、湼槃----自己不會說這些說話。他對此有覺知。他知道一些說話如談論有關少欲、知足、遠離、不依附、精進、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各種有助減損不善法、清除內心遮蓋的說話,帶來厭離、無欲、寂滅、寧靜、特別智、正覺、湼槃的說話----自己只說這些說話。他對此有覺知。
(中部122大空經)

慈悲喜捨 / 四無量心
32. 佛陀問阿難:"什麼是一個弟子以敵意而不是以慈心來待導師呢?"
佛陀答: "導師有悲憫心,為眾生的利益著想,出於悲憫而為弟子說帶來利益、帶來快樂的法義。但是弟子對導師的教導充耳不聞,不用心聆聽,無心裝載,背道而馳。這就是一個弟子以離意而不是以慈心來待導師了。"
(
中部122大空經)

32.1什麼是無量心解脫?
內心帶著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慈心,心胸廣闊、廣大、無限,內心沒有怨恨、瞋恚。這稱為無量心解脫。
(中部127阿那律陀經)

32.2什麼是廣大心解脫?
將廣大心擴散至一個樹根的範圍、一個村地的範圍、一個王國的範圍、至四海之內的大地的範圍,然後止息其中,這就是稱為廣大心解脫了。若將廣大心擴散至兩三個樹根的範圍、至兩三個村地的範圍、至兩三個王國的範圍,然後止息其中, 這也是稱為廣大心解脫。
(中部127阿那律陀經)

32.3修習廣大心解脫, 有四種投生, 那四種?
一些人擴散少許光,然後止息於中,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少光天之中。
一些人擴散無量光,然後止息於中,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無量光天之中。
一些人擴散帶有污染的光,然後止息於中,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染光天之中。
一些人擴散清淨的光,然後止息於中,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淨光光天之中。
(中部127阿那律陀經)

32.3.1迦旃延問阿那律陀: 是什麼因緣使投生到同一個天界當中的天神一些是染光天,一些是淨光天?
一些比丘在襌修時, 不能善止息不恰當的身行,不能善除昏睡,不能善除掉悔,因此襌修時內心會忽暗忽明,在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在染光天之中。一些比丘在襌修時,善止息不恰當的身行,善除昏睡,善除掉悔,因此襌修時內心不會忽暗忽明,在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在淨光天之中。
(中部127阿那律陀經)

33. 發願, 修行會取得成果嗎? 不發願, 修行會取得成果嗎?
勝軍王子問浮彌尊者。
尊者回答:"即使發願, 不正確修行不會取得成果; 不發願, 不正確修行不會取得成果。如果發願, 正確修行會取得成果, 不發願, 正確修行也會取得成果。
後來尊者去問佛陀, 他這樣解說對不對。
佛陀說: 任何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的沙門或婆羅門,即使發願, 修行也不會取得成果; 不發願, 修行也不會取得成果。
任何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沙門或婆羅門, 即使發願, 修行也會取得成果; 不發願, 修行也會取得成果。
(
中部126浮彌經)

愚人與智者
34. 有哪三種愚人的形、相、品格?
愚人想惡念、說惡語、做惡行。智者因此而知道他是一個不善的人。
(中部125調御地經)

35. 什麼是吃草的畜生趣眾生呢?
馬、牛、驢、羊、鹿以及其他任何同類別的畜生。一個取著味覺的愚人做惡業, 死後投生在這種吃草的畜生趣眾生。

修行
36. 佛教是如何修行?
1
接觸佛陀-----如來出現於世上, 是一位阿羅漢 等正覺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者 天人師 世尊; 親身證得特別智, 然後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宣說法義;所說的法義開始、中間、結束都是美好的,有意義、有美好的言語、圓滿、清淨、開示梵行。
2 出家-----居士或出身各種種姓的人聽了這些法義後, 對如來生起了信心; 他反思在家生活有很多障礙, 是塵垢之道; 出家生活有如空曠處那樣沒有障礙。在家生活不易生活在圓滿、清淨、如螺那樣潔白的梵行之中。他從家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後來,他捨棄所有財富, 親屬, 剃掉頭髮穿起袈裟。
3 他到了空曠處, 但這時他對天與人的五欲還是非常依戀的。
4. 修習戒律-----如來進一步指導他:比丘, 來吧, 你要具有戒行、安住在具足戒之中; 在戒的學處之中修學, 修習戒律儀, 在戒律儀這片牧養德行的牧地而行, 即使細小的過錯也不會忽視。
5. 守護根門-----當那位弟子具有戒行時, 如來便進一步指導他:比丘, 來吧, 你要守護根門, 在眼看到色後, 不執取形, 不執取相。你要知道, 如果不約束眼根的話, 貪著、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 因此你要約束眼根, 守護眼根, 修習眼根律儀。在耳聽到聲之後…..在鼻聞到香之後…..在舌嚐到味之後….在身感到觸之後…..在意想到法之後, 不執取形與相。若不約束根, 貪與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 因此你要約束根門, 守護根門, 修習根律儀。
6. 飲食知量------在那位弟子守護好根門後, 如來進一步指導他:比丘, 來吧, 你要飲食知量, 如理計量真正所需。受用食物不是為了亨樂、滿足自我、得到美麗的身材、外貌,而是為了使身體持續下去、平息身體的苦困,因此有助修習梵行。受用食物是要驅除舊病和不讓新病生起,這樣的將沒有病痛, 能安穩地生活。
7. 日夜以念與覺知行襌及坐襌----- 飲食知量後, 如來便進一步指導他:比丘, 來吧, 你要保持覺醒, 在白天時, 以行襌和坐襌來淨化內心, 清除內心的障蓋法; 在初夜時, 以行襌和坐襌來淨化內心, 清除內心的障蓋法; 在中夜時, 右側睡獅子臥, 有念和覺知, 心裏知道什麼時候要起來; 在後夜時分起來後, 又以行襌和坐襌來淨化內心, 清除內心的障蓋法。
8. 生活具有念與覺知-----在那位弟子保持覺醒後, 如來便進一步指導他:比丘, 來吧, 你要具有念和覺知, 在往還時、前望、周圍觀望、在屈伸身體時、在穿衣時、在飲食、咀嚼、感受味覺時、在大小便、在行站睡、睡醒、說話、靜默時, 對這些行為有覺知。
9. 前往深林樹林-----在那位弟子具有念和覺知後, 如來便進一步指導他:比丘, 來吧, 你要居住在森林、樹下、深山1、山谷、岩洞、墓地、樹林、曠野、草堆等遠離的住處之中。
10. 吃過食物後, 盤腿坐下,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
11. 他捨棄五蓋。
12. 修習四念處----如實觀察身、受、心、法, 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來進一步指導他:比丘, 來吧, 你要如實觀察身, 不要作跟身有關連的覺; 你要如實觀察受,不要作跟受有關連的覺; 你要如實觀察心, 不要作跟心有關連的覺; 你要如實觀察法, 不要作跟法有關連的覺。
13. 進入四襌
14. 把心導向宿命智
15. 把心導向生死智
16. 把心導向漏盡智----- 如實知道苦集滅道。得到解脫智。
17. 那位聖弟子能忍受寒、暑、風、熱、飢、渴、虻、蚊、爬蟲, 能忍受難聽、不受歡迎的說話方式,能忍受身體的不快感受、不悅感受、強烈痛苦、能致命的感受; 他清除所有貪瞋癡,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中部125調御地經)

36.1 如何修習四界?
了解及領悟地水火風界的味、過患、出離,以智慧善見各種地水火風界的味、過患、出離。
(相應部 十四 界相應 第四品 三十二 修行)

關於界
37. 什麼是各種不同的界?
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相應部十四界相應第一各種不同品 )
37.1 以各種不同界為緣, 會生起各種不同的觸。以眼界為緣生眼觸…..以意界為緣生意觸。
(相應部十四界相應第一各種不同品 )
37.2以各種不同界為緣, 會生起各種不同的觸;而不是以各種不同的觸為緣生各種不同的界。
(相應部十四界相應第一各種不同品 不是)
37.3以各種不同界為緣, 會生起各種不同的觸;以各種不同的觸為緣,會生起各種不同的受。
(相應部十四界相應第一各種不同品 受之一)
37.4 以各種不同界為緣, 會生起各種不同的想;以各種不同的想為緣,會生起各種不同的思維;以各種不同的思維為緣,會生起各種不同的觸;以各種不同的觸為緣,會生起各種不同的受,以各種不同的受為緣,會生起各種不同的欲望;以各種不同的欲望為緣,會生起各種不同的熱情,以各種不同的熱情為緣,會生起各種不同的尋求,以各種不同的尋求為緣,會生起各種不同的所得。
(相應部十四界相應第一各種不同品 觸之一)
37.5 什麼是七種界呢?
光界、淨界、空無邊處界、識無邊處界、無所有處界、非想非非想處界、想受滅盡界。
以黑暗為緣,能分別光界;以不淨為緣,能分別淨界;以色為緣,能分別空無邊處界;以空無邊處為緣,能分別無所有處界;以無所有處為緣,能分別非想非非想處界;以寂滅為緣,能分別想受滅盡界。
以帶有想的正受來完滿光界、淨界、空無邊處界、識無邊處界、無所有處界。以帶有細微行的正受來完滿非想非非想處界。以帶有寂滅的正受來完滿想受滅盡界。
(相應部十四界相應第一各種不同品 十一 七種)
37.6 什麼是四界呢?
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相應部 十四 界相應 第四品 三十 四界)
37.6.1 什麼是地、水、火、風的味道、過患、出離呢?
地、水、火、風為條件所生起的快樂與喜悅, 是味道;地、水、火、風界是無常、是苦的、是變壞的法,這是地水火風的過患;清除對地水火風的愛著,捨棄對地水火風的愛著,這是出離。
(相應部 十四 界相應 第四品 三十一 覺悟前)
37.7 地水火風的生起、持續、出生、出現是苦的生起,病的持續,老死的出現。地水火風的息滅、平息、滅除就是苦的息滅,病的平息,老死的滅除。
(相應部 十四 界相應 第四品 三十六 生起)
37.8 不能如實知四界的集、滅、味、患、離,不能在現生之中親身以特別智來體證法義,安住在證悟中。
能如實知四界的集、滅、味、患、離,能在現生之中親身以特別智來體證法義,安住在證悟中。
(相應部 十四 界相應 第四品 三十八 沙門婆羅門之二,三十九 沙門婆羅門之三)

天人 / 神
38. 天人是怎樣的?
天神會走在一起、會散去,可看到他們的名觀雖各有不同, 但光是沒有不同的。
那些天神不會有’我是恆常的’、 ‘我是堅實的’或 ‘我是持久的’這些想法。
他們停在哪裏,就沈溺到那裏。
(中部127阿那律陀經)

39. 什麼是七寶?
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將士寶。

40. 什麼是轉輪王的四如意?
轉輪王具有勝於他人至極的外觀,美麗、美容、美妙。
轉輪王有勝於他人的長壽久住。
轉輪王無疾病,有好的消化系統,不發冷發熱。
轉輪王受婆羅門居士愛戴、擁護。
(中部129愚人與智者經)

閰羅王
41. 那些經提及閰羅王?
中部130天信使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