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29, 2024

大棠寺的袈裟節及紀念隆波叔基



大棠寺的袈裟節, 也是遇到很多熟人。

第一件事就是把柑吉送給昨天share pun給我的大檔主及二判三判。然後才是供僧的益力多。我以為有誦經, 點知好短。

二判叫我食早餐, 就是昨天整的豬皮鵪鶉蛋的一大煲嘢。食完後, 遇到三判珠姊, 她叫我去坐, 佢哋霸了位, 我就有位坐。坐無耐, 要去找貼姊的朋友, 想拿貼姊的聯絡方法, 但原來她都無電話, 用Line, 等啦。迪比想見貼姊, 隨緣了。

然後遇到R, 哈, 印象中好像是第一次見面交談, 此前只是在FB交流吧了。交流襌修, 講起阿贊平啦, 他當然勁啦, 我地夜晚獨自在墓地襌坐過夜的。全港的法宗派比丘眾, 有誰有能力帶女眾夜晚到墓地襌坐?  阿贊平當時是派一人一個墓地。誰認為自己的定力夠的, 可以到鹿頸, 那裡方圓五條村無人。這處有料的, 再勁的, 可以到鎖羅盤, 全港最猛處:


講起平師就很多事講啦, 修行很多事。

然後有個比丘經過, 他介紹我給該比丘識, 就是新主持啦。

(相片下載自FB)

新主持隆普胡(中間誦經那位), 我全身有反應, 即時三頂禮, 吾駛問, 勁僧一個。

隆普胡識廣東話, 這間寺的居士, 寺院觀有正確知見: 寺院不是你的我的, 人人來護持。

R說了一句: "隆波胡說隆波震達好勁, 尤其古曼童。"

我真是笑啊, 度鬼就得, 度人就亂七八糟。渡鬼是容易過渡人, 等那班人跌落鬼道時, 才容易教。

 有趣的是, 他的戒腊短, 故排尾二尾三, 我放了一包米落去, 他示意放即食的食物, 故我放了一件即食品, 如此就算供了食物給托缽僧隆波胡啦。

其實嘛.....這些人人都有的啦, 去寺院親手供僧, 就會供到的啦。我們跟阿贊平的時候, 他讓幾位女眾拿他的缽, 我在鹿頸時, 從地上接過他的缽, 然後去解開; 又在中心接過他的缽來洗。這些就不是個個女眾有份。

當年學會的短期出家營, 女眾那邊也是托缽的。我那一期也是用缽食飯的。赤腳走去街市的。


香港的泰國寺, 女性就是埋沒在廚房煮菜中, 既推不進香港南傳佛教的發展, 個個只修執著法, 如此這般, 有何吸引? 廚房就是給塵沙多者來磨的, 磨到差不多, 塵沙少啦, 則去襌修或說法。襌修須要有大量的善業支持, 其中一個是心快樂, 身輕鬆。襌定修到上去, 那個為大眾做善的快樂就要捨去, 用捨心來修觀, 上到觀智, 休息用止襌; 修觀直觀貪瞋痴, 讓取蘊起。

西華路泰寺有些泰國居士修火雲邪功, 非常容易著在外相而發火, 如此, 當在廚房繼續磨, 磨到平為止, 就是做到夠苦。又愛說是非, 無中生有, 所以泰國尊者似乎教泰國人很被動。好多泰國人, 我們看到就是不懂修的, 狂積惡因。對港人來說, 師父如此被動教法, 難構成師生關係。

同R在交流時, Oi有注意到我這邊, 她一直有注意, 但我無理。也是啊, 十年在泰國佛堂, 都不跟人對談的, 那當然有原因。

泰國佛堂的一眾居士有來, 但無緣打招呼。 遇到Ent, 就得他們兩丁人。他們去供袈裟, 我就無興趣, 這類居士供袈裟, 完全是方便法吧了, 那一件功德衣就是某位居士來供的, 通常是泰領事供的, 其他人的那些呢, 就是方便法啦。這些儀式, 我沒興趣。

見到阿贊祖, 向他頂禮。從阿祖師接過傘網後, 我可以自己去吊傘襌修了。


最得意是隆普馬輪, 其時我在食嘢, 他在高處, 我想頂禮, 但手上拿著食品, 於是他向我笑著點頭, 此時, 我覺得還是該放下手上的食物, 向他頂禮。法勝過物質。隆普厲害, 了無聲色的, 高人一個。

是好多嘢食, 但好多人, 所以又無拿很多嘢食。

上年吊水果那位, 干嘛今年無得吊呢? 

其實凡是師父叫一個人做乜做乜, 無論錢或事, 最佳做法是去找人一起share, 自己納晒是福細的, 同人去share, 那個福就會大的。越多人夾錢來做一件事或夾事去完成一件事, 大家的福就大好多, 要修襌的那一堆人, 需要這樣的福支持的。比些少錢就不要到處去說啦, 幾千蚊有乜好講呢? 

佢肯定受到倒亂事件影响。與我無關, 剩知她今次無得吊水果。

在等誦經時, 我同E傾傾, 震又係度, 又講起被人趕走事件, 因為那泰人也是被某某趕走的, 即是泰國佛堂的不良風氣, 佢就好嬲, 我就好笑, 然後我講: "隆波見到我, 千奇吾好話好耐無見。吾關我事。"這句話使到聽者都感到好笑。

要修到一隻通, 這些人才會怕的。薩度這班人, 我就決心要修深定。六痴居士勁過隆波馬勒, 他示現, 我都搞對抗, 話之他。現在的一個念頭出去, 對方的報太慢起。誰供煙比隆波, 手痛, 但他又找到第二位去供, 莫非就是要該人手痛? 總之這種, 太慢了。時靈時不靈, 吾好。那隻通就即時的。夜晚光撐撐那種, 無用。不要這個。

見到P, 十多年無見了。也沒什麼交流到。

見到阿沙, 佢想我幫她一起洗碗, 我無回應。咁多人, 邊有得佢去洗呢? 佢要洗, 插入去洗咪得咯, 叫埋我做乜! 我無答她。咁多人洗碗, 我又無興趣。無人做, 我來做; 有人做, 比人做。

肯定無人關注到內地人來參加泰寺的法會這件事啦, 我向有關人士去反映, 向隆波胡去說情況, 看看能否關注一下這件事。希望大棠寺能注意有內地人來參加法會的, 不是只有港人。能否有懂普通話的居士或尊者能給與相應的栛助。 

其實本來是想向隆波Suklee去說的, 點知他往生了。

泰國佛堂, 隆打厲害, 一早安排了位懂普通話的阿贊普啦。內地很多人是想修習南傳佛法的, 也會想參與南傳佛教傳統的法會。










星期一, 10月 28, 2024

大棠德瑪輪寺的袈裟節前的準備工作

 上次袈裟節前一日, 去西華路泰國佛堂幫手, 跟所有人都不熟的, 看有無人share啲乜比我做啦, 如果無, 掃完地就走的。有啊, 搞了一日一夜啊。

這次又來啦, 完全陌生的一間寺院, 對上那次去是六七年前了, 帶學生去的, 跟隆波熟基影了一張相。又試看看有無泰國人分啲嘢比我做。

撞到熟人, 但想不起什麼名, 後來還是想到了。咦, 她好像不知道我搞白泥倒亂, 那六位的人緣也太差了吧, 乜人都不知道, 點得㗎, 咁你地點知邊個趕走人最多呢? 六痴居士比賽趕走人多唄, 遇到的人都不知道, 吾得嘅。

還是我醒起她的名稱。她說: "你咁好記性。"我答: "係吔, 我的記憶力好強的。"

她行去一檔包糉子處:


企了一陣, 見他們無意比乜我做, 所以就行開了。

有幾人行上樓梯, 我跟着她們, 有兩個是首次來的, 正好啦, 我也是接近首次來的啦。她們以為我是泰國人, 而我𣒝有限的泰語, 狂講mai nu, 泰居士狂講, 我還是mai nu。後來有人問: 是什麼人? 我答khun Hong Kong, 原來她們識廣東話的。原來呢, 我講錯, 該說咪溝仔的, 不是mai nu。就跟這班人做啦, 放鵪鶉蛋落熱水處, 去鵪鶉穀, 這些要慢慢來的細工是適合我的, 切東菰, 切豬皮, 切芋頭皮等等。



在切東菰時, 有位泰姊在身旁講一堆嘢, 我吾識聽, 無回應, 旁邊那位說問我要不要咖啡, 要啦。成班泰國人, 無香港人啊, 那處就得我一個, 而且亦吾駛講乜, 反正吾識聽。可以專心做當下事。

供僧, 泰姊叫我及另一位落去, 另一位跪不到, 故也沒去供, 四個人搞菜, 沒去下面供僧, 供完食飯時才落去食飯。

開始見到熟人, 第一位是貼姐, 我問她從泰國回來了? 她反問: "你又知我返了泰國?" 我說: "你同我講的嘛, 我打過電話比你的啊。"她忘記了。我在拿菜, 對話中斷。

朝早那位PM越過我要去洗手間, 去完經過我處, 問我叫咩名? 我想起這間寺好多是非, 叫她叫我妹妹就得啦, 不用知名啦。下次再見她時, 才給名吧。

食完飯才再跟貼姊談過。但忘了拿她的電話。
她的旁邊有一位好熟但不知是誰, 我望着她說: "好熟啊。"她立即說: "梗係熟啦, 西華路嘛。"啊, 是啦, 那日我幫手切菜的, 她有份比嘢我做。問我做乜吾見我, 我話被人趕走啊。原來她也是啊, 她大駡回那位, 佢無講邊個趕走佢, 我就講左阿款, 阿雲(她沒直接用行動趕我的, 她想叫隆波的, 算她識做, 但她有趕走一個泰國人), 阿蟻, 仲有兩個白泥的。我就薩度的, 乘機走路的, 吾係無嬲, 不過無咁嬲, 因為我去, 真係煩, 時間好緊張, 去又只不過是玩吧了, 有點浪費時間, 被人趕走就是隨這緣, 乘機脫難。隆波見我不要說好耐無見, 我被你教的居士趕走, 吾關你事就假的, 那班人是你教的啊。我小朋友倒亂, 你教的, 又拿刀又拿鎚, 無發生血案, 你都要薩度我夠定力啊, 否則發生血案, 大家就吾駛玩啦。發生血案, 一干人不單生前麻煩, 死後必落地獄, 而且非法搞到我的, 無一個長命, 從前至今都如此的, 輕則被人炒魷, 重則就是拜拜。

跟住見到連姊, 她說阿沙找我, 叫我致電比阿沙。打了兩次無人聽就算了。

那位姊姊就好嬲的, 我就覺得好搞笑的。好啦, 泰國佛堂的一干居士入來了, 見到Flora, 還俗了, 話我無修行啊, 佢都無得修啦, 還俗。這個報也快現起啊, 見到震震, 又係笑容滿面的。見Flora 咁難得一見, 跟貼姊及她一齊影張相, 泰姊姊影不到, 見到阿橋, 請她幫我們影一張相。見到阿款, 黑暗暗的, 阿蟻也是黑暗暗的。不是已被她們趕走了嗎?  成功趕走了人啊, 不是該高興嗎? 干嘛還黑暗暗呢? 有跟蘇必達打招呼, 見到輪姊, 問我點解吾見我, 我直說: 被人趕走嘛。她說: "無嘢啦, 過咗了。得閑再來啦。"我問那個meechi ting 呢? 倒亂事件是由她引起的,  出家乜都吾做, 連去厠所都不沖, 不是極品嗎? 上次那個爛尼都拜拜了啦, 乜寺佢都吾會再出現。我跟輪姊說第二次了, 也跟她道歉, 整亂了她的廚房, 她說: "無嘢啦, 過了啦。" 叫我去, 我話好呀。佢話真係個喎, 我答真嘅。在寺院不能說妄語的。

跟住要上去幫手時, 見到A, 她笑問: "你日日嚟哩度? " 我答: "吾係, 剩今日嚟幫手。忘了問她的腦霧好了嗎? 見佢面色好, 笑容滿面, 該好了吧。

然後我上回去繼續幫手。新識的泰友說我食咁耐啊, 我答係, 遇見啲熟人, 打聲招呼。

下午西華路泰國佛堂的隆普誦經。泰姊叫我去聽, 但她們又無去聽, 我話幫手仲好。

有泰姊拿著白信封, 新朋友要去拿錢, 另一位則捐了些少錢, 我問做乜? 她說做功德, 好呀, 我也捐些少, 問捐去邊的, 做什麼的? 為明日kathin的, 那很好。

大概到三時, 新泰友說要走, 咁我跟她走, 帶佢坐小巴。又約星期日一齊去。佢帶其他朋友一齊。

佢在此寺做了功德, 她的朋友有車, 星期日會車佢去。我這邊也送樽柑吉多謝佢各樣嘢。教我點切嘢啦, 要薩度的。

咁新朋友有車接佢到, 那我又可以早點去, 看有乜可以幫忙啦。

如願可以幫幫手。

薩度薩度薩度。







星期四, 10月 24, 2024

𣑽語與巴利語的空性suññata

 


巴利聖典三藏都有空 suñña此詞, 亦有空性suññata, 意思與梵語有分別。

梵語是sūnya, 此詞在印度教有甚多不同類別的意思: 聽、留意、空處、虛無、真空、深淵、空洞、空間、不存在, 孤獨、荒涼、僻靜、沮喪、完全沒有、冷漠、無意義。

佛陀在律藏反對誦經用梵語, 看此詞即知何解。佛陀是否懂梵語? 因為他是武士階級, 不是婆羅門, 但摩竭陀國及周邊國家, 他是有遊歷過的, 多多少少都會知道梵語的一些意思, 正如懂印尼語或馬拉語的人, 到雙方國家會大概知道對方說什麼吧, 或者福建人會知道台語在說什麼。

佛陀在說及空與空性這樣的概念時, 有幾類:

1. 他把空與屋連結在一起, 空屋suññāgāra, 

2. 也把五蘊說成空, 把空性與無常性無我性等併列, 作為對五蘊、色身四大及五取蘊的如理思維所緣。

3. 道果智之間對定的定義: 定有空性定、觸有空性觸

4. 近論書時代才有的觀念: 空性解脫。

第一類的把空與屋連結, 空屋, 這個空屋有時是真的空無人住的屋, 但有時這個空屋會比喻為襌定, 就是空性定suññato samādhi, 通往無為道的。

第二類: 相應部第四集六入處品六入相應願品空性界經, 佛陀對阿難說: Yasmā ca kho, ānanda, suññaṃ attena vā attaniyena vā tasmā suñño lokoti vuccati.阿難, 因此空以自己或屬於自己而被稱為空界。

Cakkhu kho…. Rūpā suññā …, cakkhuviññāṇaṃ …, cakkhusamphasso… vā…pe… yampidaṃ manosamphassapaccayā uppajjati vedayitaṃ sukhaṃ vā dukkhaṃ vā adukkhamasukhaṃ vā tampi suññaṃ attena vā attaniyena vā.

眼識眼觸以意觸為條件生起已感知樂或苦或不苦不樂, 空是以自己或屬於自己。

此處的空肯定不是什麼都沒有, 把色等六根與眼識等六識及眼觸等六觸等同空的。這裡的空又指什麼呢? 無實質。

空性是無實質性, 不是不存在, 存在但無實質的, 可從中部摩羅迦大經:

So yadeva tattha hoti rūpagataṃ vedanāgataṃ saññāgataṃ saṅkhāragataṃ viññāṇagataṃ te dhamme aniccato dukkhato rogato gaṇḍato sallato aghato ābādhato parato palokato suññato anattato samanupassati. 在此即使趣向色趣向受趣向想趣向行趣向識, 他對那些法觀察為無常性苦性病性、疾病性、瘇性、箭性、不幸性、疾病性、其他、敗壞性、空性、無我性。

此句的主格是So, 動詞是系動詞的hoti , 從aniccato 至anattato 都是主格單數, 這個"他" , 由色受想行識組合, 實況是無常、苦、病、疾病、瘇、箭、不幸、疾病、其他、敗壞、空、無我。

所以六根六境六識六觸等全是無實質性, 該視為無常....無我。這是如理思維。

長爪經也有同一結構的句子, 換成 kāyo rūpī cātumahābhūtiko 身體為由物質的四大種...

第三集蘊品蘊相應說法品具聞經, 同一結構, 說的是五取蘊。

巴利經藏的空界不是龍樹那㮔什麼因緣法, 而是自己或屬於自己的五蘊及五取蘊, 五蘊就是平時所謂的身心, 五取蘊要修觀智, 至道非道智見清淨中的生滅智或壞滅智, 才較明顯的, 那也不是平時貪吃或對人對事起怒火那種, 而是心自動執取形成日夜24小時都起的, 不斷起的, 也不斷逝去, 又再起的, 類似神經系統病變, 心取那一蘊, 各人有各人的不同, 去到此就要找走過路的尊者指導, 必然對生活構成影响的。佛陀指出的空界是五蘊與五取蘊, 都該視為無常....無我。

佛陀提出的這個空與空性或空界, 把婆羅門教的無意義、沮喪、不存在等等, 轉為修觀的有意義、有意義就不會沮喪, 由於有五蘊與五取蘊, 肯定不是不存在啦, 只不過無常變遷吧了, 勿執以為實。

第三類的空性定及空性觸

增支部第二至第四集畏懼品注釋: suññato: nissattaṭṭhena 空性即無眾生之意。無眾生指無靈魂。因此suññato samādhi 空性定, 指的是已越過行道智見清淨的九個智, 進入智見清淨的道智階段, 內觀已接近道定 vippassanāgamanena maggasamādhi, 名為空性定; 及依道抵達果定 maggāgamanena phalasamādhi。空性定是修內觀越過行道智見清淨後, 需要有強定力來等待苦滅的發生, 此時的定稱為空性定, 別於欲界初二三四襌及無色界的四定, 接近道智果智時的定, 稱為空性定。

那兩句也通無相定與無願定的。

空性觸也是在此時所發生的現象, 取蘊與滅的對撞, 就是<<中部>>有明小經注釋說的有功德的空性, 在道智苦滅起後, 即是空性涅槃境起了後, 已生起達到果位uppannaphalasamāpattiyaṃ, 這樣的現象稱為空性觸。

十二緣起的觸滅及所有十二支同時滅, 就在此時發生, 在道智階段。

第四類的空性解脫, 只有近論藏的無礙解道解脫說義釋:

Tayome , bhikkhave, vimokkhā. Katame tayo? Suññato vimokkho, animitto vimokkho, appaṇihito vimokkho. 比丘們, 這裡有三種解脫。那三種? 空性解脫, 無相解脫, 無願解脫。Katamo suññato vimokkho? Idha bhikkhu araññagato vā rukkhamūlagato vā suññāgāragato vā iti paṭisañcikkhati – ‘‘suññamidaṃ attena vā attaniyena vā’’ti.

什麼是空性解脫? 在此比丘已去了森林或樹下或空屋, 審察: “, 這個是依自己或屬於自己的。"由於依自己或屬於自己而證無靈魂存在, 因此他傾向不造作   So tattha abhinivesaṃ na karotīti - 這是空性解脫  suññato vimokkho。

總之在巴利語聖典經藏裡, 空與空性都指向無實體靈魂存在。

巴利七論有提及第二類與無常性...無我性的固定句子及空性觸, 無講空性解脫。

巴利聖典並沒有把緣起與空性連結在一起, 有連結五蘊、色身四大及五取蘊吧了, 作為合理思維的所緣。分別了從道智至果智的定為空性定, 觸為空性觸。

vimokkha此詞跟vimutti, 兩者雖意思相近, 近到幾乎一樣, 但貪瞋痴的解脫是vimutti, 非vimokkha, 所以前者的解脫主要從各種心自動執取的現象釋放出來, 並非貪瞋痴等十結的解脫。空性解脫也只是修觀的一個方法, 依自己或屬於自己來觀空, 無任何靈魂存在。證得空性的意思就是經驗無常與無我性, 因此這個vimokkha, 從觀念中解脫了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