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磐路上的陷阱
妙烏sayadaw開示
心和所緣被禪修者不間斷地觀察後,定力會增強,此時你的危險朋友來了:
1、定力強了,光和影像出現。例如:雖閉眼禪修,但感覺眼前,打開了無數盞燈,光線刺眼。例如:禪修者看到佛陀站在面前微笑或一群僧人走來。例如:禪修者看到白骨或殘肢斷骸等不淨之物。也許,會覺得自己得到涅磐。
2、喜和樂出現:定力強,喜和樂會出現。例如:坐禪時,明明坐在墊子上,卻感覺騰空而起或坐在空中。例如:感知到一些細微的生滅升起時,心生狂喜後,卻想大哭一場。可能覺得自己體證涅磐。
3、身心輕安出現。例如:行禪時,覺得自己的腳踩在棉花上或者在空中飄著走。例如:坐禪或立禪,無論是三個小時或五個小時,一點不覺得痛。例如:觀察所緣時,看到所緣清清楚楚地生滅。此時,禪修者覺得自己涅磐。
4、信根太強。禪修者清楚看到生滅時,看到苦無常生起時。對佛陀和禪師的教導,生起恭敬心。想如何買東西來供養佛陀或禪師。這樣的禪修者被世間的福報心打敗了,禪修者應該將此心做作為所緣來觀。
5、精進太強。太強的精進力,讓禪注者只想坐禪或行禪或立禪,連飯也不想吃。此時覺得自己涅磐了。
以上這些禪修時的體驗,是獲得涅磐的禪修者,必須都經歷過;如果這些都沒有經歷過,你就是走錯了通往涅磐的路。
這些樂受苦受以及不苦不樂受,都是我們觀察的所緣,它們還是因緣和合之物,不要被這個所緣帶走,我們繼續觀,還是看到它們還在不停生滅。所以此刻還不是涅磐,只是我們已經走在通往涅磐的路上。
星期二, 11月 24, 2015
星期二, 11月 10, 2015
十二因緣分析
相應部十二因緣相應第一佛品第二分析
如是讓我聽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的衹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對比丘們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緣起和分析緣起。注意聽及用心思維.....
什麼是老死?
眾生年老體弱、齒掉髮白、白皺命減、身心退化,這就稱為老。
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敗壞、屍體被棄,這就稱為死。
什麼是生?
眾生投生、入胎、成形、出生、五蘊現起、五種感官與心識發展,這就稱為生。
什麼是存有bhava?
欲愛的存在、物質的存在、非物質的存在。
什麼是取upadana?
執取有四種:肉欲 kaamupaadaana、邪見 ditthupaadaana、執迷於祈祀 silabhatupaadaana、執取實在的靈魂 attavaadupaadaana。
什麼是愛 tanha?
貪愛影像、貪愛聲音、貪愛香味、貪愛味道、貪愛觸覺、貪愛思想概念。
什麼是受 vedana?
由眼觸而生的感受、由耳觸而生的感受、由鼻觸而生的感受、由舌觸而生的感受、由身觸而生的感受、由意觸而生的感受。
什麼是觸 phassa?
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什麼是六入?
視覺系統、聽覺系統、鼻覺系統、舌覺系統、身覺系統、意識與大腦。
什麼是名色?
受、想、思、觸、作意,稱為名 / 心靈 / 精神 / nama。
四大和由四大衍生出來的色身,稱為色 / 物質 / rupa。
什麼是意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什麼是行 sankhara?
有三種行:身口意。
什麼是無明?
不知苦集滅道。
如是讓我聽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的衹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對比丘們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緣起和分析緣起。注意聽及用心思維.....
什麼是老死?
眾生年老體弱、齒掉髮白、白皺命減、身心退化,這就稱為老。
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敗壞、屍體被棄,這就稱為死。
什麼是生?
眾生投生、入胎、成形、出生、五蘊現起、五種感官與心識發展,這就稱為生。
什麼是存有bhava?
欲愛的存在、物質的存在、非物質的存在。
什麼是取upadana?
執取有四種:肉欲 kaamupaadaana、邪見 ditthupaadaana、執迷於祈祀 silabhatupaadaana、執取實在的靈魂 attavaadupaadaana。
什麼是愛 tanha?
貪愛影像、貪愛聲音、貪愛香味、貪愛味道、貪愛觸覺、貪愛思想概念。
什麼是受 vedana?
由眼觸而生的感受、由耳觸而生的感受、由鼻觸而生的感受、由舌觸而生的感受、由身觸而生的感受、由意觸而生的感受。
什麼是觸 phassa?
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什麼是六入?
視覺系統、聽覺系統、鼻覺系統、舌覺系統、身覺系統、意識與大腦。
什麼是名色?
受、想、思、觸、作意,稱為名 / 心靈 / 精神 / nama。
四大和由四大衍生出來的色身,稱為色 / 物質 / rupa。
什麼是意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什麼是行 sankhara?
有三種行:身口意。
什麼是無明?
不知苦集滅道。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