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01年尾至2002年初的八堂襌坐課, 在佐敦。
第一堂, 衍慈師父介紹天台宗的七支坐法, 又有堆佛教名相, 講到好玄。
她講解七支坐法很長細的, 大家亦每個坐姿試一試, 我當時就選擇雙盤的降魔坐, 真係降到魔架, 那時有四五十個學生, 衍慈師父是逐個人去查坐姿的, 她拿一把尺來度背脊直不直, 那時得兩三個人坐得好, 我是其中之一個。雙盤通常都會是標準姿勢的, 因為背脊會自然直, 無須用力。
那個六妙門, 都是逐樣去試, 從數息到隨息, 我不愛數息而直接選擇隨息, 幾好玩的。
那年, 一節襌坐是一個小時半, 我只能雙盤坐四十五分鐘, 要放腳十五分鐘, 才可再雙盤坐到尾。
那時見師父可以雙腳自動盤腿就感到師父很厲害, 但其實只要雙腳夠鬆, 就可以如此的, 我當時也可以做到。
襌坐後, 師父開示, 誰有問題就問, 師父解答。
就上了八堂, 初試襌坐。
星期六, 12月 15, 2012
星期六, 11月 10, 2012
(隨阿贊平)獨居古老屋一晚
在不知阿贊平是否會在谷埔, 我還是決定入去, 打算若沒人時, 就試一試心在沒有阿贊, 沒有人的情況下會如何呢?
是日, 群牛在海邊晒太陽。
我到達的時間是十時半, 見門關了, 肯定阿贊不在, 亦沒有人, 呵呵, 我的世界了。
我吃了自己帶來的菜, 開了盒合味道, 吃了雪櫃的一盤生菜。
吃完飯, 做什麼呢? 剷斜路的青苔。
後來遇見阿mark, 他說: "原來係你入了嚟。"
我話係。
他問我做什麼? 我答剷青苔。
正路有人剷了, 不知是否阿贊剷? 我剷後面的一段。
後來, 阿mark問: "我有樣好玩既事, 睇吓你有無興趣幫一幫我? 好好玩既。"我笑說好。這個笑呢, 因為好像凡是陌生人第一次想我幫忙做什麼呢, 都用"好玩"來問我有無興趣的。我心想: 是否我個樣子給人感覺像個小朋友, 是好玩事才會幫人的?
他叫我幫他摘咖啡豆。
好玩嗎? 嘛嘛地的, 他的周圍不平, 我隻腳指未好, 就住力來站着, 又多蚊, 不是很好玩的。他以為好多, 實況不是。 摘完後, 我回屋子歎茶。
呵呵, 多麼的寫意啊。右腳是有點兒腫的, 所以是行不到山啦。
阿贊間屋放空城陣的, 放了對拖鞋在前面。
大概一時多, mark 又來, 我對他說: "他有什麼想我幫忙, 可以叫我。"
於是他叫我幫忙分開蕃茄葉, 要移到他的田那邊種。四時才開工。 我最初以為那些根不能有泥, 就洗乾淨根部, 原來那些根要有泥貼住的, mark拿了一盤到田那邊後, 過一會兒就回來對我說這一點, 說根越多泥越好。
根也是越長就越好。要好有耐性將逐棵分開, 還是輕輕的分開。
分開到第三盤, 他叫我幫他去淋水, 這步驟好累啊, 每一棵的根都要好多水。
那條水管不夠長的, 拉一拉會斷, 他叫我用淋水膠桶逐棵淋水, 又重又累, 腳踏幼木版的, 我不只高山上的沙泥路怕, 原來我怕沙泥路, 在淋水時, 跟在那裡, 腳步也不是很穩的, 隻腳因為腫, 鞋子我拿走蠅, 故這裡要遷就力, 弄平衡, 手腳做一會兒就好累。
對mark說好累啊。mark說是啊, 做農夫是好累的。少林寺那些打功夫的, 都有種菜, 咁樣身體會好點, 剩坐襌是不能的。
(我剩坐襌沒做那些累人工作, 八年無病, 但我不想開口說話。)我無回應。
幫他淋到咁上下, 佢叫我明早幫他淋水, 我說好。他問師父是否離開了? 我答未, 會回來的, 個缽都還在。他問個缽是否處處都有? 我答佢吾可以多過一個缽的, 吾會有好多缽的, 佢只係去行山吧了, 明天會回來的。
到天黑後, 就各自回家。
夜晚我都是沒吃東西, 只是飲了茶與吃紫菜及芝士。
一個人住嘛, 沒有驚, 有間屋嘛。但也不想在外睡, 想出去行一圈也感到驚的, 故阿贊不在, 一個人在屋子不怕, 出去是怕的。去厠所也是會怕。天黑後沒去外邊的厠所。
關了鐵押, 沒關木門, 木門大概到八時多, 要上樓上時才關。開了外邊的燈, 亦開阿贊那把小燈。
不能全屋關燈, 就開了這兩盞燈。
樓上開燈, 坐了一會兒。
在樓上行襌所發出的聲音亦令心生起驚, 故沒行。
我在樓上誦經。
半夜熄燈睡覺, 還是很好睡的。
是日, 群牛在海邊晒太陽。
我到達的時間是十時半, 見門關了, 肯定阿贊不在, 亦沒有人, 呵呵, 我的世界了。
我吃了自己帶來的菜, 開了盒合味道, 吃了雪櫃的一盤生菜。
吃完飯, 做什麼呢? 剷斜路的青苔。
後來遇見阿mark, 他說: "原來係你入了嚟。"
我話係。
他問我做什麼? 我答剷青苔。
正路有人剷了, 不知是否阿贊剷? 我剷後面的一段。
後來, 阿mark問: "我有樣好玩既事, 睇吓你有無興趣幫一幫我? 好好玩既。"我笑說好。這個笑呢, 因為好像凡是陌生人第一次想我幫忙做什麼呢, 都用"好玩"來問我有無興趣的。我心想: 是否我個樣子給人感覺像個小朋友, 是好玩事才會幫人的?
他叫我幫他摘咖啡豆。
好玩嗎? 嘛嘛地的, 他的周圍不平, 我隻腳指未好, 就住力來站着, 又多蚊, 不是很好玩的。他以為好多, 實況不是。 摘完後, 我回屋子歎茶。
呵呵, 多麼的寫意啊。右腳是有點兒腫的, 所以是行不到山啦。
阿贊間屋放空城陣的, 放了對拖鞋在前面。
大概一時多, mark 又來, 我對他說: "他有什麼想我幫忙, 可以叫我。"
於是他叫我幫忙分開蕃茄葉, 要移到他的田那邊種。四時才開工。 我最初以為那些根不能有泥, 就洗乾淨根部, 原來那些根要有泥貼住的, mark拿了一盤到田那邊後, 過一會兒就回來對我說這一點, 說根越多泥越好。
根也是越長就越好。要好有耐性將逐棵分開, 還是輕輕的分開。
分開到第三盤, 他叫我幫他去淋水, 這步驟好累啊, 每一棵的根都要好多水。
那條水管不夠長的, 拉一拉會斷, 他叫我用淋水膠桶逐棵淋水, 又重又累, 腳踏幼木版的, 我不只高山上的沙泥路怕, 原來我怕沙泥路, 在淋水時, 跟在那裡, 腳步也不是很穩的, 隻腳因為腫, 鞋子我拿走蠅, 故這裡要遷就力, 弄平衡, 手腳做一會兒就好累。
對mark說好累啊。mark說是啊, 做農夫是好累的。少林寺那些打功夫的, 都有種菜, 咁樣身體會好點, 剩坐襌是不能的。
(我剩坐襌沒做那些累人工作, 八年無病, 但我不想開口說話。)我無回應。
幫他淋到咁上下, 佢叫我明早幫他淋水, 我說好。他問師父是否離開了? 我答未, 會回來的, 個缽都還在。他問個缽是否處處都有? 我答佢吾可以多過一個缽的, 吾會有好多缽的, 佢只係去行山吧了, 明天會回來的。
到天黑後, 就各自回家。
夜晚我都是沒吃東西, 只是飲了茶與吃紫菜及芝士。
一個人住嘛, 沒有驚, 有間屋嘛。但也不想在外睡, 想出去行一圈也感到驚的, 故阿贊不在, 一個人在屋子不怕, 出去是怕的。去厠所也是會怕。天黑後沒去外邊的厠所。
關了鐵押, 沒關木門, 木門大概到八時多, 要上樓上時才關。開了外邊的燈, 亦開阿贊那把小燈。
不能全屋關燈, 就開了這兩盞燈。
樓上開燈, 坐了一會兒。
在樓上行襌所發出的聲音亦令心生起驚, 故沒行。
我在樓上誦經。
半夜熄燈睡覺, 還是很好睡的。
星期三, 11月 07, 2012
(隨阿贊平)怨親債主報仇
是日朝早無水, 阿枝要到厠所拿水。
我從厠所向乾池那邊行回屋子, 經過這段路:
我跣倒, 左腳在前, 右腳在後的人字型坐在地上, 幸好沒扭傷, 只是右腳腳指處有點皮外傷吧了。入屋叫阿枝, 告知她我跣倒, 她幫我處理傷口, 沖水及用黃藥水, 貼膠布。阿贊這時出他的屋子, 來到前面看我們, 我告知他跣倒, 又行去指給他看這條路跣倒。他說很危險。
痛就不是很痛, 是走動時有點痛。
早餐時, 我報告昨晚的情況, 十一時回到屋子。
接着說今朝跣倒, 阿贊說: "還好不是從墓地上跌下來。" (我們大笑。)
我笑着說: "如果從那邊跌下來, 要叫直升機了。"(又大笑)
阿贊說: "苦行是會有點傷啦, 要回向功德給怨親債主, 路上很多天人跟怨親債主。若在打坐, 回向功德, 怨親債主從很遠找到你, 要弄傷你, 你回向了, 就在遠處, 怨親債主見到假的你, 打死了, 他們開心, 走了; 真的你還在打坐, 很舒服的。路上有很多天人跟怨親債主, 看你會跌了, 就拿棍子打腳, 你就會跌倒, 他們就很開心。"
我問: "他們弄傷我, 不是在造惡業嗎?"
阿贊說: "你是還債, 他們會數還有四百九十九次。"
阿枝問: "在坐前亦可以回向嗎?"
阿贊說: "可以。"
我說: "上次弄傷眼睛沒有跟媽媽說。"
阿贊說: "這次, 你會跟媽媽說了。"
我說: "看看怎樣先。"
阿贊說: "要傷多幾次。"
我們大笑。
阿贊叫我帶媽咪去住幾日, 造供養, (我都想)我答阿贊好難了, 她不能行那段樓梯。(阿贊出去好過啦。)
一個早晨都在講笑的, 忘了大部份阿贊說什麼了。
早餐過後, 無水, 到mark拿些新鮮菜來時, 我跟他說無水, 他去看看。十時半左右就有水。
阿贊則拿了巫婆掃把出去。
我在想如何收回蚊帳及般回那四方枱呢? 後來, mark不知誰留下蚊帳, 就幫忙收回來, 真好, 他不知誰留下的, 我對他說是我去睡, 他感到很差異, 問: "下雨喎。"我答是, 臨半夜回來了。"
吃過飯後, 阿贊晒布及毛巾等, 封了那條路。
我們則出去行一行襌。
我下午離開。
我從厠所向乾池那邊行回屋子, 經過這段路:
痛就不是很痛, 是走動時有點痛。
早餐時, 我報告昨晚的情況, 十一時回到屋子。
接着說今朝跣倒, 阿贊說: "還好不是從墓地上跌下來。" (我們大笑。)
我笑着說: "如果從那邊跌下來, 要叫直升機了。"(又大笑)
阿贊說: "苦行是會有點傷啦, 要回向功德給怨親債主, 路上很多天人跟怨親債主。若在打坐, 回向功德, 怨親債主從很遠找到你, 要弄傷你, 你回向了, 就在遠處, 怨親債主見到假的你, 打死了, 他們開心, 走了; 真的你還在打坐, 很舒服的。路上有很多天人跟怨親債主, 看你會跌了, 就拿棍子打腳, 你就會跌倒, 他們就很開心。"
我問: "他們弄傷我, 不是在造惡業嗎?"
阿贊說: "你是還債, 他們會數還有四百九十九次。"
阿枝問: "在坐前亦可以回向嗎?"
阿贊說: "可以。"
我說: "上次弄傷眼睛沒有跟媽媽說。"
阿贊說: "這次, 你會跟媽媽說了。"
我說: "看看怎樣先。"
阿贊說: "要傷多幾次。"
我們大笑。
阿贊叫我帶媽咪去住幾日, 造供養, (我都想)我答阿贊好難了, 她不能行那段樓梯。(阿贊出去好過啦。)
一個早晨都在講笑的, 忘了大部份阿贊說什麼了。
早餐過後, 無水, 到mark拿些新鮮菜來時, 我跟他說無水, 他去看看。十時半左右就有水。
阿贊則拿了巫婆掃把出去。
我在想如何收回蚊帳及般回那四方枱呢? 後來, mark不知誰留下蚊帳, 就幫忙收回來, 真好, 他不知誰留下的, 我對他說是我去睡, 他感到很差異, 問: "下雨喎。"我答是, 臨半夜回來了。"
吃過飯後, 阿贊晒布及毛巾等, 封了那條路。
我們則出去行一行襌。
我下午離開。
星期四, 11月 01, 2012
內觀中心的十日內觀襌: 消融或無常
最近執房, 有張參加內觀中心十日襌的參加表格, 很久遠了。
那是我跟文師父修學了一年後, 有人叫我去試一試, 好呀, 就去試一試咯。事前我無咩聽人講內觀中心的情況, 反正我也是跟師父修內觀, 又去睇吓點。
十日, 我都係帶三套衫, 一個普通背包就是啦, 越簡單越好, 吾好攪太多野。那年好似係冬天, 就每三日沖一次涼, 費事日日沖涼, 費事去排隊及費事用那些洗手間, 費事攪太多野。
那間屋都吾錯的, 夠原始。聽聞是豬欄改建的, 我就吾覺有味道的, 對間屋, 我無咩要求。那一年無咩人, 牀位還有剩。
我好簡單的布置張牀, 我帶了睡袋, 就無理張牀個款點的。
內觀中心好有系統的教, 第一晚教觀呼吸, 忘了第三或第四日教內觀, 佢地的內觀教法亦係好有系統的。最後一日教慈心襌。
我在第三日就超級身體大地震, 裡邊震得都幾緊要, 那一年是兩個在家人老師, 叫我控制。我無聽佢點, 因為師父的教法是自然而不要控制的, 故還是聽師父的教導, 也沒再去請教老師了。
那大地震的結果是, 我由朝坐到晚都不覺得腿痛, 當人人在行襌或休息時伸展雙腳時, 我那雙腳倒是好舒服的, 當人人感到苦時, 我卻因內裡的震動而住於樂, 只是越專注就越震動, 越震動, 雙腿越鬆。震到出營。
出營倒是立刻去問師父, 師父說是業, 給它出來, 不要控制, 那我當時做對了啦。
這個震動呢, 即是消融, 根本就是身體自然部份, 身體一鬆就是會震動的, 有時還會伴隨一陣又一陣的氣流, 身心大樂的。
內觀是非常好的, 能斷貪瞋癡根, 永不再起的。
但由於葛印卡依然是印度教徒, 故內觀到某個階段是去不到佛法那邊的, 在觀智階段, 還是要請教南傳的襌師, 走上佛陀的解脫道。但作為入門, 葛印卡那套還是很不錯的。
那是我跟文師父修學了一年後, 有人叫我去試一試, 好呀, 就去試一試咯。事前我無咩聽人講內觀中心的情況, 反正我也是跟師父修內觀, 又去睇吓點。
十日, 我都係帶三套衫, 一個普通背包就是啦, 越簡單越好, 吾好攪太多野。那年好似係冬天, 就每三日沖一次涼, 費事日日沖涼, 費事去排隊及費事用那些洗手間, 費事攪太多野。
那間屋都吾錯的, 夠原始。聽聞是豬欄改建的, 我就吾覺有味道的, 對間屋, 我無咩要求。那一年無咩人, 牀位還有剩。
我好簡單的布置張牀, 我帶了睡袋, 就無理張牀個款點的。
內觀中心好有系統的教, 第一晚教觀呼吸, 忘了第三或第四日教內觀, 佢地的內觀教法亦係好有系統的。最後一日教慈心襌。
我在第三日就超級身體大地震, 裡邊震得都幾緊要, 那一年是兩個在家人老師, 叫我控制。我無聽佢點, 因為師父的教法是自然而不要控制的, 故還是聽師父的教導, 也沒再去請教老師了。
那大地震的結果是, 我由朝坐到晚都不覺得腿痛, 當人人在行襌或休息時伸展雙腳時, 我那雙腳倒是好舒服的, 當人人感到苦時, 我卻因內裡的震動而住於樂, 只是越專注就越震動, 越震動, 雙腿越鬆。震到出營。
出營倒是立刻去問師父, 師父說是業, 給它出來, 不要控制, 那我當時做對了啦。
這個震動呢, 即是消融, 根本就是身體自然部份, 身體一鬆就是會震動的, 有時還會伴隨一陣又一陣的氣流, 身心大樂的。
內觀是非常好的, 能斷貪瞋癡根, 永不再起的。
但由於葛印卡依然是印度教徒, 故內觀到某個階段是去不到佛法那邊的, 在觀智階段, 還是要請教南傳的襌師, 走上佛陀的解脫道。但作為入門, 葛印卡那套還是很不錯的。
星期二, 10月 30, 2012
(隨阿贊平)去掃墓
是日早餐與阿贊的溝通也是笑到顛的。
主要是少棠的怕黑怕鬼。阿贊教她, 若有鬼來, 就教鬼太極。
她不想聽外邊的聲音, 用雙手蓋雙耳, 還是聽到。我們見她的示範, 大笑着。
阿贊教她: "以毒攻毒。我們的五根會起火, 就在五根滅火。聽自己的呼吸, 聽心跳聲。聽裡邊的聲音, 聽不到外邊的聲音。"
(我覺得阿贊厲害, 直接教觀。但阿贊並沒說一個"觀"字。)
棠棠又問若有人駡她, 她該如何?
忘了阿贊說什麼, 但flora問棠棠, 供養完阿贊會點做?
棠棠雙手合十, Flora說係啦, 啱啦。
棠棠"啊"了一聲, (與阿贊還有些超好笑的對話, 但我哈哈大笑, 失念, 忘記了。阿贊也是哈哈大笑的。)
這個早餐是笑到顛的。
食完早餐, 弄午餐, 是日, 我們四人出了去摘野菜, 兜了一圈向瀑布那邊去。途中, flora致電給阿珍, 說會出去鹿頸接她。
Flora不怕狗, 故一枝箭的就行前去了, 棠棠也怕狗, 故我帶她及michelle轉入另一條路, 那條路較難行, 三個人決定般塊石板舖橋撘路的。
三個人般了塊石板, 後棠棠又般了這一塊, 就撘了這一塊, 在這裡, 泥石水淺到我的左眼, michelle說蓋眼讓眼淚水流污水出來, 於是我坐下來。Flora摘完就說走啦, 我們就拿回桶等回去。
整到眼, 要不要回家呢?
一邊行, Flora就一直說, 去摘菜, 玩什麼泥。她都說了很久, 我就沒理她。她不怕狗, 但其他人怕, 有因緣舖條路, 很好啊。
michelle叫我單眼, 盡量讓眼睛休息, 於是我單眼行。
在想要不要回家呢?
回到去, 弄些菜後, ivan, 枝與鳯平來到。供僧開始。
這日, Flora, michelle及我跟阿贊一齊食。後mark來到, 枝, 鳯平, ivan在外邊食, 棠回家了。
食完後, 我去了厠所看一看隻眼如何, 瘇了, 有粒石仔啊, 嘩, 點呢?
回去後, 跟michelle說, 她叫我找ivan, 他叫我蓋眼, 他拉開我隻眼, 叫michelle幫我做個小手術。michelle拿紙巾一勾, 就勾了那粒石仔出來了, 真是sadhu sadhu sadhu。接着michelle問我要不要將那粒石仔留念, 我就影了張相。
主要是少棠的怕黑怕鬼。阿贊教她, 若有鬼來, 就教鬼太極。
她不想聽外邊的聲音, 用雙手蓋雙耳, 還是聽到。我們見她的示範, 大笑着。
阿贊教她: "以毒攻毒。我們的五根會起火, 就在五根滅火。聽自己的呼吸, 聽心跳聲。聽裡邊的聲音, 聽不到外邊的聲音。"
(我覺得阿贊厲害, 直接教觀。但阿贊並沒說一個"觀"字。)
棠棠又問若有人駡她, 她該如何?
忘了阿贊說什麼, 但flora問棠棠, 供養完阿贊會點做?
棠棠雙手合十, Flora說係啦, 啱啦。
棠棠"啊"了一聲, (與阿贊還有些超好笑的對話, 但我哈哈大笑, 失念, 忘記了。阿贊也是哈哈大笑的。)
這個早餐是笑到顛的。
食完早餐, 弄午餐, 是日, 我們四人出了去摘野菜, 兜了一圈向瀑布那邊去。途中, flora致電給阿珍, 說會出去鹿頸接她。
Flora不怕狗, 故一枝箭的就行前去了, 棠棠也怕狗, 故我帶她及michelle轉入另一條路, 那條路較難行, 三個人決定般塊石板舖橋撘路的。
三個人般了塊石板, 後棠棠又般了這一塊, 就撘了這一塊, 在這裡, 泥石水淺到我的左眼, michelle說蓋眼讓眼淚水流污水出來, 於是我坐下來。Flora摘完就說走啦, 我們就拿回桶等回去。
整到眼, 要不要回家呢?
一邊行, Flora就一直說, 去摘菜, 玩什麼泥。她都說了很久, 我就沒理她。她不怕狗, 但其他人怕, 有因緣舖條路, 很好啊。
michelle叫我單眼, 盡量讓眼睛休息, 於是我單眼行。
在想要不要回家呢?
回到去, 弄些菜後, ivan, 枝與鳯平來到。供僧開始。
這日, Flora, michelle及我跟阿贊一齊食。後mark來到, 枝, 鳯平, ivan在外邊食, 棠回家了。
食完後, 我去了厠所看一看隻眼如何, 瘇了, 有粒石仔啊, 嘩, 點呢?
回去後, 跟michelle說, 她叫我找ivan, 他叫我蓋眼, 他拉開我隻眼, 叫michelle幫我做個小手術。michelle拿紙巾一勾, 就勾了那粒石仔出來了, 真是sadhu sadhu sadhu。接着michelle問我要不要將那粒石仔留念, 我就影了張相。
拿出石仔就好, 雙眼都沒什麼不舒服, 是有點兒乾吧了。我去了乾池坐一會兒, 蓋着眼。後想看看隻眼瘇得如何, 便從乾池往厠所方向行, 到四間屋的分叉路中心, 遇正阿贊, 阿贊問我做什麼, 我有點猶豫要不要跟他說, 我是認為很小事, 都拿了石仔出來了, 但他望着我, 故我照說有泥石弄到隻眼.......我見阿贊好有趣啊, 他兩隻眼在眨動幾次的。接着他轉身, 而我意圖繼續向厠所方向行, 準備轉身時, 阿贊轉回身向我說: "來, 跟師父來, 師父有藥。"
我就跟阿贊後面, 但奇怪阿贊會有什麼藥呢?
跟到門口, 阿贊說: "在這裡等亦可以。"
於是我在門口等。
阿贊將三種藥放在枱上, 我從枱上拿起三種藥, 去對michelle說阿贊給我藥。
我看眼藥水適合吧, 其他是弄骨傷的。
眼藥水是新的, 未開的, michelle幫我滴眼藥水, 第一次, 兩隻眼都滴, 流眼水, michelle說不要哭啊。
過了一會, Flora叫michelle, 我及鳯平, 說阿贊叫我們去掃墓。
我去到乾池時, 阿贊問我那來的泥? 我於是說前往瀑布那邊, 般石板弄到泥水, 阿贊說: "很重。"我說我們三個人般。阿贊說這很危險, 叫我多滴藥水。
後我跟michelle說阿贊說很危險, michelle說: "眼是最脆弱的, 會盲的。"
隻眼無痛, 即是無發炎啦, 即是無事啦。
我們上了去墓地那邊掃墓。
還有幾個墓, 阿贊叫我及鳯平在這裡掃, 阿贊, flora, michelle就在旁邊樹林處掃墓, 當我們弄完這裡後, 要去旁邊幫手時, 阿贊叫我上去, 我們上去另一座墓, 向水塘方向行, 條路都幾難行, 但這回可以自己行到了。我是不想行的, 但阿贊還是叫"來, 來。"
我們就在這個墓掃墓。四個人連阿贊, 阿贊多數是指揮我們要剪些什麼先, 阿贊問我能否一個人, 我不知怎上來, michelle說陪我上來。我無所謂。
後阿贊叫michelle在這裡。
但這天是弄不完啦, 有毒蟻毒葉, 弄得michelle的身體敏感, 阿贊叫她到前面的河洗澡。
弄到太陽下山, 我與鳯平都不再上去了, 阿贊帶flora及michelle再上去。我與鳯平則下山去了, 落到下面, flora與michelle也回來了。
我也去洗個冷水澡, 去厠所射水洗澡。這晚的下午茶是七時, 天也黑了。
所以下午茶基本上就是沒限時間的, 看情況。
鳯平問阿贊, 若她死後的骨灰是掉到花園或海裡好呢? 她的仔女又去那裡拜她呢?
阿贊答: "叫他們去佛廟做布施, 叫他們在你未死前, 跟你去做, 你說你不放心, 要在生前看到他們怎麼做先, 你去教他們。你帶他們去寺廟, 教他們怎麼做。"
大家講笑的, 阿贊說: "越做越長命, 不死了, 到一百歲咯。"
吃到七時半左右, 要出去接阿珍。
於是五個人都出了去, 行到海邊, 枝與鳯平要回頭, 我, flora, michelle繼續行, 我就不太想行了, flora問michelle: "我們兩個人得吾得呀?"michelle說得後, 她轉向我說: "不如你返去啦。"
於是我回去了。
半途遇見枝及鳯平, 一齊行, 行到海邊停在那裡一會兒。枝說不要看海水平靜, 就坐在海邊, 突然會打來一個大浪的, 很危險。
談一會兒, 枝說要回去, 就行回去, 居然有狗吠我們。
回到屋中, 我感到很累, 不想行, 就想在屋上睡覺了。後來大家說多幾說, 我改在乾池睡覺, 阿贊不在, 起了個乾池就睡大覺了, 費事理。
於是我要睡覺了, 拿了所有東西, 出門口, 一出去, 嚇了一驚的, 阿贊在外邊行來行去, 我立即叫聲師父。阿贊說: "去墳墓那邊。"我啊了一聲。阿贊叫我自己去先, 我又啊, 就自己行去先咯。這一驚是驚醒了的, 又好精神了。
去到墓頂開蚊帳, 接着誦慈經, 誦到一半, 阿贊帶枝及鳯平來了, 枝在下面, 鳯平在我上面,
我就行去幫鳯平開蚊帳, 阿贊離開了。
襌坐一會兒, 還是很蓋睡, 就打算睡覺, 將躺下身來時, 見到阿贊從樹林裡出來, 我又坐直身子, 又襌了一會兒, 見阿枝坐着, 故我又坐了一會兒, 直看到枝躺下來, 我也躺下來睡覺了。
後聽見遠處有兩人的腳步聲, 我起身看見flora與阿珍行經, 入樹林裡那個墓處。及後見阿贊帶michelle上去。我又襌坐幾分鐘吧, 又躺下來。
一堆牛群來了吃草, 我又坐起身看這堆牛的動靜, 大概牛群見有人在此, 首領吹號叫其他牛離開吧, 牛群離開後, 我又坐了幾分鐘, 又躺下來, 這一睡, 就睡到天光了。
(隨阿贊平)因緣果報有什麼特別
是日下雨, 起身時, 看外邊, 地濕濕的, 窗亦有雨, 要不要入谷埔呢? 內裡該沒什麼人, 亦想看一看落雨時, 在谷埔的各人會做些什麼呢? 我就想人少少, 落雨該不會去行山啦, 我想試一試下雨時, 真正的頭陀行的滋味, 所以想到此, 我滿有興緻的, 便決定入去。但八時才由我家出發, 到達是十時半左右。
未入屋前, 去厠所, 有人在洗澡, 會是誰呢? 我也沒問。
到進屋, 見到阿枝在煮菜, 嘉玲在弄水果。兩個人好開心的迎接我, 我也笑呵呵的。
我拿出媽媽炒的菜, 及給了一粒橙嘉玲, 另一粒橙放進雪櫃。
阿枝問我有沒有帶新鮮菜進去, 我說沒有, 我進去食嘢。她再問我有沒有買麵包, 我說: "係喎, 吾記得咗。"阿枝話: "吾緊要啦, 有乜食乜。"
阿枝要給阿贊一碗什麼水, 不知阿贊在否, 叫我去看看。去看, 見到阿贊平, 阿贊說: "來, 來。"我去頂禮及告知他阿枝要給茶他。
阿枝拿一碗什麼水給阿贊, 阿贊問她是不是泰國人來? 她答只有筆者來。
我未入前, 美棋歡致電說是日下雨, 她不入了。
Mona一入來, 我們四個女人就好多東東講, 我不斷在大笑,在這情況下, 我是會失念的。
阿枝, 嘉玲及mona在星期一的下午茶時, 被阿贊問關於緣份與果報有什麼特別?
我就說這問題本身都好特別啊。大家哈哈的笑。
嘉玲說: "死啦, 佢係度, 實寫晒啲嘢出來啦。"
mona說: "我唸了好耐, 緣份與果報有咩特別? 我地好認真的, 你係度笑。"
我更大笑: "笑就係我個果報咯, 哈哈哈。我個果報係開心果。"
一人一句講笑的, 笑了一會兒, 我也忘記誰說些什麼啦。
mona說她昨晚到李姓墓地襌坐, 但零晨二時回去, 落大雨。
嘉玲與mona本想早餐後離開, 但見阿枝一個人及聽到歡不入, 就食完飯先離開。
外邊下雨, 大家都在屋裡吃, 是mark回自己間屋。
阿枝拿星期日泰國人整的夷省名產(腐魚辣椒醬)給阿贊, 阿贊叫她拿出些少就可以了。
阿贊說佛陀給比丘吃飯是一分菜三分飯, 所以泰國人常煮飯。若沒有菜, 就用那夷省名產加糯米飯就可以了。後來阿贊說: "要試一試走一百公里, 只吃腐魚辣椒醬及糯米嗎?
我轉對嘉玲說: "叫你們去行一百公里, 只吃糯米呀!"我大笑, 阿贊也笑。
食完飯, 阿贊知道嘉玲及mona要離開, 就閑談法。
阿贊問mona: "人有幾多種?"
大家在想人有幾多種, 無人大聲答, 阿贊說: "人有四種: manusadeva 身體是人, 心是天人; manuso 身體是人, 心是人; manusapeta 身體是人, 心是餓鬼; manusatiracchāna 身體是人, 心是畜生。
mona問: "為什麼畜生會差過餓鬼?"
阿贊不明白這問題, mona問: "有六道, (大家都不明白怎會去了六道?)
阿贊(及大家)知道mona誤會了, 阿贊說: "這個是人, 不是六道, 沒有那個先後。都是人。"
後阿贊拿出地圖來, 對大家說, 由谷埔行萬宜水庫到大美督, 叫她們兩人到了大美督乘小巴離開。
這段路也需要一日一夜的。
後mark也來, 說行海邊, 他有興趣行。
研究完地圖, 結論是改日吧。
嘉玲與mona離開。
雨中洗碗, 都好得意。
洗完碗, 攪完嘢, 阿枝睡覺, 我攪乜好呢? 呵呵, 我都有我個節目, 我去了乾池那邊, 坐在白色椅子上, 拿着雨傘, 背早課。
直背到差不多四時, 剛剛好的回來弄下午茶。
龍眼入一入來, 交下東西就離開了, 讓阿枝弄泰國的那款油甘子加黃姜。
阿枝說她在弄時, 阿贊已問她識吾識整, 她說試吓, 阿贊叫她慢慢來, 五六點下午茶也沒關係。
我同阿枝與阿贊一齊, 都未試過那麼少人。
又說起緣份與果報, 阿贊拿起杯蓋放到他的右手邊的右邊, 將杯子放到右手邊的左邊, 指着蓋子說: "這個是緣份, (指着杯), 這是果報, (指着身體), 這個是果報, 有緣份, 有果報, 還有什麼特別嗎?"
我不是很明他的意思, 阿枝解釋: "有緣份, 有果報, 還有什麼特別嗎? 咁講吾係咁好, (向阿贊, 轉用國語)該說還有什麼嗎? (阿贊笑),沒有了。"
阿贊卻說: "還有, (指着蓋), 這個是緣份, (指着杯)這個是果報, 果報要從緣份那裡拿大好處, 緣份跟果報之間有大好處, 要懂得拿, 拿了一點一點累積, 要用果報從緣份中拿大好處, 每個人都有的, 拿了大好處就有特別, 要拿特別的。"
我說: "一直累積大好處?"
阿贊又說: "大好處是特別, 要拿特別。"
我問: "什麼是特別?"
阿贊說: "要一點一點的拿, 拿到特別, 每個人都有的。"
我又問: "特別是不是從襌修那裡來?"
阿贊說: "從禪修亦有, (指着身體)這個是果報, 你來到這裡, 是果報跟緣份, 一點一點, 會有特別。好像今天, 你來了, 美棋怕雨, 沒有來, 她今天就拿不到。"
我說: "我要將師父的話在網上跟他們分享的, 要上網的人會知道。"
阿贊說: "呀唷, 哈哈哈, 現在有網, (大家齊齊大笑)沒有啦......(我忘了阿贊的原句, 大概意思都是看文字沒什麼用, 還是要親身經驗的)。"
我對阿贊說: "mona晚上二點鐘回來。"
阿枝說: "晚上下大雨。"
阿贊說: "她這個要跟師父講, 師父可以教她不淋雨的方法。"(有什麼事, 最好跟阿贊講啦, 讓阿贊去教導, 亦讓阿贊有笑話去講, 可以與大眾哈哈笑。)
我對阿贊說: "師父, 我想試一試頭陀行那種, 去那個墓地。"
阿贊說: "太苦了, 可以拿蚊帳, (我: 啊。)(阿贊指着後面椅上的一塊黑布說)拿那塊黑布, 不會淋倒雨, (我又啊一聲), 拿師父坐的那個四方木, 雨大亦不會弄到。"
(那麼多東東? 又要般那塊四方木? 好重喎, 我不是很想, 在猶豫.....)
阿枝說: "在乾池那個?"
阿贊說是。
阿枝說: "那塊好重, 你一個人吾夠力的, 一陣一齊般啦。"
(咁即是要般啦)我向阿枝說sadhu。
聽見阿贊說有些比丘在城市裡拿了好的布做袈裟後, 才入森林修。我於是問: "頭陀僧有十三支, 其中一支, 衣服要從墓地, 垃圾場拾起的, 那這些比丘拿了衣服才入森林, 其實頭陀的十三支不是全部都持的?"
阿贊說: "在佛陀時代, 全部持的, 只有大迦葉。過午不食, 三衣, 托缽, 食完後不再拿, 這些是主要的, 其他是看每一日的因緣, 隨緣的。"我說: "這些是主要的, 如果沒有墓地, 就住空地, 或者是樹下, 隨緣?"
阿贊說是。
我再問阿贊: "我, 花花, 及peter在網上講笑說證初果不難, 但peter當了真, 周圍傳我們證了初果, 我是否認的, 花花則不知道, 她沒有否認, 那麼這個是不是與我們無關, 是peter的事了?"
阿贊問: "誰是peter?"
阿枝說: "肥楊, 楊楊。"
阿贊說: "啊, 楊楊。這件事不要理它, 它會慢慢完的。現在有網, 如果沒有網, 會怎樣?"
我說: "不成的, 世界會亂。"
阿贊笑說: "亂就亂, 不關我們事。(大家大笑)"
下午茶完了後, 我同阿枝就預備般那張四方木枱。
一手拿雨傘, 一手般木枱到四方墓頂。接着就是我一個人攪啦, 好難一個人攪什麼的, 因為在下雨, 好難一手拿傘, 一手弄這弄那, 就費事弄啦, 木枱上, 直接放蚊帳, 我拿四面通孔的蚊帳, 內裡放席。攪一餐, 弄到整個人濕了, 入去坐一會兒, 越坐越冷, 又撇雨水, 蚊帳又被風吹到倒下的, 我出來找石頭壓着蚊帳兩邊。又入去坐一會兒, 雨手撇得整面都是水, 坐不下去, 誦經, 誦了半本書, 又坐一會兒, 流鼻水, 這個嘛.......開始亂想啦, 若然病了, 媽咪下次就不會給我來, 都不要弄得自己病了吧, 改個夏天或住幾晚的, 才再試過好一點吧, 這樣坐都坐不了啦。幸好不是用條毛巾來坐, 若只用條毛巾, 由頭濕到落腳的, 會病吧。鼻水一直流, 繼續亂想: 在家人都是比較麻煩的, 還是要顧及家裡。
還是放棄了, 回屋子, 晚十一時。在屋子裡坐坐行行到一時, 還是睡覺了。
未入屋前, 去厠所, 有人在洗澡, 會是誰呢? 我也沒問。
到進屋, 見到阿枝在煮菜, 嘉玲在弄水果。兩個人好開心的迎接我, 我也笑呵呵的。
我拿出媽媽炒的菜, 及給了一粒橙嘉玲, 另一粒橙放進雪櫃。
阿枝問我有沒有帶新鮮菜進去, 我說沒有, 我進去食嘢。她再問我有沒有買麵包, 我說: "係喎, 吾記得咗。"阿枝話: "吾緊要啦, 有乜食乜。"
阿枝要給阿贊一碗什麼水, 不知阿贊在否, 叫我去看看。去看, 見到阿贊平, 阿贊說: "來, 來。"我去頂禮及告知他阿枝要給茶他。
阿枝拿一碗什麼水給阿贊, 阿贊問她是不是泰國人來? 她答只有筆者來。
我未入前, 美棋歡致電說是日下雨, 她不入了。
Mona一入來, 我們四個女人就好多東東講, 我不斷在大笑,在這情況下, 我是會失念的。
阿枝, 嘉玲及mona在星期一的下午茶時, 被阿贊問關於緣份與果報有什麼特別?
我就說這問題本身都好特別啊。大家哈哈的笑。
嘉玲說: "死啦, 佢係度, 實寫晒啲嘢出來啦。"
mona說: "我唸了好耐, 緣份與果報有咩特別? 我地好認真的, 你係度笑。"
我更大笑: "笑就係我個果報咯, 哈哈哈。我個果報係開心果。"
一人一句講笑的, 笑了一會兒, 我也忘記誰說些什麼啦。
mona說她昨晚到李姓墓地襌坐, 但零晨二時回去, 落大雨。
嘉玲與mona本想早餐後離開, 但見阿枝一個人及聽到歡不入, 就食完飯先離開。
外邊下雨, 大家都在屋裡吃, 是mark回自己間屋。
阿枝拿星期日泰國人整的夷省名產(腐魚辣椒醬)給阿贊, 阿贊叫她拿出些少就可以了。
阿贊說佛陀給比丘吃飯是一分菜三分飯, 所以泰國人常煮飯。若沒有菜, 就用那夷省名產加糯米飯就可以了。後來阿贊說: "要試一試走一百公里, 只吃腐魚辣椒醬及糯米嗎?
我轉對嘉玲說: "叫你們去行一百公里, 只吃糯米呀!"我大笑, 阿贊也笑。
食完飯, 阿贊知道嘉玲及mona要離開, 就閑談法。
阿贊問mona: "人有幾多種?"
大家在想人有幾多種, 無人大聲答, 阿贊說: "人有四種: manusadeva 身體是人, 心是天人; manuso 身體是人, 心是人; manusapeta 身體是人, 心是餓鬼; manusatiracchāna 身體是人, 心是畜生。
mona問: "為什麼畜生會差過餓鬼?"
阿贊不明白這問題, mona問: "有六道, (大家都不明白怎會去了六道?)
阿贊(及大家)知道mona誤會了, 阿贊說: "這個是人, 不是六道, 沒有那個先後。都是人。"
後阿贊拿出地圖來, 對大家說, 由谷埔行萬宜水庫到大美督, 叫她們兩人到了大美督乘小巴離開。
這段路也需要一日一夜的。
後mark也來, 說行海邊, 他有興趣行。
研究完地圖, 結論是改日吧。
嘉玲與mona離開。
雨中洗碗, 都好得意。
洗完碗, 攪完嘢, 阿枝睡覺, 我攪乜好呢? 呵呵, 我都有我個節目, 我去了乾池那邊, 坐在白色椅子上, 拿着雨傘, 背早課。
直背到差不多四時, 剛剛好的回來弄下午茶。
龍眼入一入來, 交下東西就離開了, 讓阿枝弄泰國的那款油甘子加黃姜。
阿枝說她在弄時, 阿贊已問她識吾識整, 她說試吓, 阿贊叫她慢慢來, 五六點下午茶也沒關係。
我同阿枝與阿贊一齊, 都未試過那麼少人。
又說起緣份與果報, 阿贊拿起杯蓋放到他的右手邊的右邊, 將杯子放到右手邊的左邊, 指着蓋子說: "這個是緣份, (指着杯), 這是果報, (指着身體), 這個是果報, 有緣份, 有果報, 還有什麼特別嗎?"
我不是很明他的意思, 阿枝解釋: "有緣份, 有果報, 還有什麼特別嗎? 咁講吾係咁好, (向阿贊, 轉用國語)該說還有什麼嗎? (阿贊笑),沒有了。"
阿贊卻說: "還有, (指着蓋), 這個是緣份, (指着杯)這個是果報, 果報要從緣份那裡拿大好處, 緣份跟果報之間有大好處, 要懂得拿, 拿了一點一點累積, 要用果報從緣份中拿大好處, 每個人都有的, 拿了大好處就有特別, 要拿特別的。"
我說: "一直累積大好處?"
阿贊又說: "大好處是特別, 要拿特別。"
我問: "什麼是特別?"
阿贊說: "要一點一點的拿, 拿到特別, 每個人都有的。"
我又問: "特別是不是從襌修那裡來?"
阿贊說: "從禪修亦有, (指着身體)這個是果報, 你來到這裡, 是果報跟緣份, 一點一點, 會有特別。好像今天, 你來了, 美棋怕雨, 沒有來, 她今天就拿不到。"
我說: "我要將師父的話在網上跟他們分享的, 要上網的人會知道。"
阿贊說: "呀唷, 哈哈哈, 現在有網, (大家齊齊大笑)沒有啦......(我忘了阿贊的原句, 大概意思都是看文字沒什麼用, 還是要親身經驗的)。"
我對阿贊說: "mona晚上二點鐘回來。"
阿枝說: "晚上下大雨。"
阿贊說: "她這個要跟師父講, 師父可以教她不淋雨的方法。"(有什麼事, 最好跟阿贊講啦, 讓阿贊去教導, 亦讓阿贊有笑話去講, 可以與大眾哈哈笑。)
我對阿贊說: "師父, 我想試一試頭陀行那種, 去那個墓地。"
阿贊說: "太苦了, 可以拿蚊帳, (我: 啊。)(阿贊指着後面椅上的一塊黑布說)拿那塊黑布, 不會淋倒雨, (我又啊一聲), 拿師父坐的那個四方木, 雨大亦不會弄到。"
(那麼多東東? 又要般那塊四方木? 好重喎, 我不是很想, 在猶豫.....)
阿枝說: "在乾池那個?"
阿贊說是。
阿枝說: "那塊好重, 你一個人吾夠力的, 一陣一齊般啦。"
(咁即是要般啦)我向阿枝說sadhu。
聽見阿贊說有些比丘在城市裡拿了好的布做袈裟後, 才入森林修。我於是問: "頭陀僧有十三支, 其中一支, 衣服要從墓地, 垃圾場拾起的, 那這些比丘拿了衣服才入森林, 其實頭陀的十三支不是全部都持的?"
阿贊說: "在佛陀時代, 全部持的, 只有大迦葉。過午不食, 三衣, 托缽, 食完後不再拿, 這些是主要的, 其他是看每一日的因緣, 隨緣的。"我說: "這些是主要的, 如果沒有墓地, 就住空地, 或者是樹下, 隨緣?"
阿贊說是。
我再問阿贊: "我, 花花, 及peter在網上講笑說證初果不難, 但peter當了真, 周圍傳我們證了初果, 我是否認的, 花花則不知道, 她沒有否認, 那麼這個是不是與我們無關, 是peter的事了?"
阿贊問: "誰是peter?"
阿枝說: "肥楊, 楊楊。"
阿贊說: "啊, 楊楊。這件事不要理它, 它會慢慢完的。現在有網, 如果沒有網, 會怎樣?"
我說: "不成的, 世界會亂。"
阿贊笑說: "亂就亂, 不關我們事。(大家大笑)"
下午茶完了後, 我同阿枝就預備般那張四方木枱。
一手拿雨傘, 一手般木枱到四方墓頂。接着就是我一個人攪啦, 好難一個人攪什麼的, 因為在下雨, 好難一手拿傘, 一手弄這弄那, 就費事弄啦, 木枱上, 直接放蚊帳, 我拿四面通孔的蚊帳, 內裡放席。攪一餐, 弄到整個人濕了, 入去坐一會兒, 越坐越冷, 又撇雨水, 蚊帳又被風吹到倒下的, 我出來找石頭壓着蚊帳兩邊。又入去坐一會兒, 雨手撇得整面都是水, 坐不下去, 誦經, 誦了半本書, 又坐一會兒, 流鼻水, 這個嘛.......開始亂想啦, 若然病了, 媽咪下次就不會給我來, 都不要弄得自己病了吧, 改個夏天或住幾晚的, 才再試過好一點吧, 這樣坐都坐不了啦。幸好不是用條毛巾來坐, 若只用條毛巾, 由頭濕到落腳的, 會病吧。鼻水一直流, 繼續亂想: 在家人都是比較麻煩的, 還是要顧及家裡。
還是放棄了, 回屋子, 晚十一時。在屋子裡坐坐行行到一時, 還是睡覺了。
星期一, 10月 29, 2012
(隨阿贊平)到太和寺午饍
既問了阿贊真的會不會有山火, 阿贊說沒有, 我就安心了; 歡問有沒有蛇, 阿贊說整個八仙嶺都沒有蛇, 她也安心了; 於是兩人就安心睡覺了。睡到天光, 收拾蚊帳, 下山。
日光日白的下山, 我就沒驚, 可行得輕鬆了。
與歡下到鹿頸的厠所, 是八時半。她有需要去厠所, 我在外等。
到出來時, 剛好見一架的士入去, 歡提議回她家先, 再直接前往太和寺, 我們有嘗試致電給michelle, 但不通, 歡致電給嘉玲, 不通, 給阿枝, 不通, 就算啦, 直接往太和會合大家吧。
乘的士回到大美督, 我請歡食早餐。講起花花的大笑話, 歡說:"其實我們這樣說人, 也是不對的, 在講人是非。"我說阿贊也有說阿枝的(腳傷), 也是大笑的, 當笑話吧了。" 她還是說背後講人是不對的, 那我就不跟她再說下去咯。接着她又說證初果的人, 人緣會好好的, 不會像花的, 會有歡喜心的......(我感到她也在暗示她證了初果的, 故我沒說下去了, 我也覺得自己證鬼了果的啊, 但會否食蚱糊呢? 是否個個都有點襌修異像, 就認為自己證鬼了果? 誰知原來是食蚱糊? 要問問阿贊, 若自己認為證了果, 但其實不是時, 那會怎樣?一個二個隨時是證無花果吧了。 )
歡在家裡洗澡, 我就順便晒一晒阿贊的帳布, 我的睡袋及一些毛巾。
接着又坐的士去太和寺, 準備會合大家, 我的想法是, michelle車大家去太和寺的。
在太和坐了一會兒, 見到ivan, 嘉玲及mona, 見到阿贊。
mona說早晨見我們還未落來, 阿贊與大家講笑說, 要不要call直升機來救我們, 呀哈哈哈, 那個早餐, 一定也是哈哈笑啦。
不見michelle與flora, 原來她們在谷埔等我們, 呀哈哈哈, 我們卻很有福的, 來到太和寺, 食包個肚。我拿了很多水果, 真是餓狼款的狂食及狂飲水。





從鹿頸到谷埔那條路, 人來人往, 我說好多人啊, 我未試過假日進來的, 未見過這麼多人。與阿贊行了一小段後, 超多人出出入入的, 阿贊行到草邊, 對我說: "慢慢行先, 很熱, 要拿布。"
於是我行先啦, 我估阿贊是行無人行的路啦, 故我也沒理阿贊了。
有條捷徑, 行少半個圈。

回到去, 屋外有幾個人在周圍看, 見到我後, 他們就離開了。
間屋也關了門, 我還未推開, michelle己開門了。
我說我的故事, 晒睡袋, 飲水, 坐一坐.........
阿贊未行山前已說會分三批的, 果然就是三批人, 最快一批是行四小時, 星期一晚七時多, 到達鹿頸; 第二批要到星期二的零晨才到, 第三批人是星期二的早晨。
第一批與第三批人就去了太和等, 第二批就沒出去, 留在屋子裡。歡腳痛, 沒再入谷埔, 直接回家了, 到星期四才再入谷埔。反而我預了一日一夜的, 就住到星期四。
少棠在樓上睡覺。
是日的下午茶是少棠, flora, michelle, 我。是日我都去洗澡啦, 還洗了兩次, 第二次是草藥水。
是日好像也是笑到出眼淚水的(忘了是這個下午茶還是早餐), 因為我一哈哈大笑就會失念, 失念就不會記得太多對話。

阿贊叫我們夜晚要行谷埔村五個圈, 走完山, 一定要行一行的。
這個下午茶, 我問阿贊如果一個人自以為證果了, 但其實不是時, 那會怎樣?
阿贊拿了一盒金色四方的朱古力, 說, 這是三粒朱古力, 有些人不知道這是朱古力, 見到朱古力, 以為是金, 但當要用的時候, 他們會知道這是朱古力。有些人以為證了三果, 不願再修行, 這就是障礙。當他們要用到時, 朱古力是會溶掉的, 金不會。
阿贊說依靠就是佛法僧三寶, 不能分開的。
我也問阿贊, 在他死前, 能否令我們證到果。
阿贊說他來只是拿文師父弟子的骨灰。(原先他說只拿michelle的骨灰, 現在是文師父弟子的骨灰。)
michelle笑說若給泰國人聽到這樣的問題, 會不喜歡的。我哈哈笑。(Flora不肯幫我問, 叫我自己問, 嘻嘻, 問就問咯, 阿贊又沒什麼, 什麼都可以問。)
他們零晨二時回來, 路中有兩群牛在打架, 他們穿過去。
阿贊說不應行, 要等那兩隻牛離開, 因為牠們有貪瞋癡, 打起上來, 不會理人的, 故不要在牛後, 怕牠們會後退, 弄傷我們。
我有次也是有一個境, 老黑牛在草旁, 路旁有兩隻牛, 中心有另一隻牛, 我向前, 牠們也沒意思離開, 於是我跟牠們說我過路吧了, 請牠們不要亂動。
我跟阿贊說這情況, 阿贊說可以, 每個人不同。
原來第二批人行到半路, 少棠與flora很驚, 落不到去, 少棠叫flora call 阿贊, 阿贊來到時, 帶他們慢慢行落去, 行一會兒, michelle要休息卧睡十五分鐘至半小時, 才能繼續行。所以他們行到零晨二時。呵呵, 我這類則連行也行不到下來的, 就在山頂上睡了。
阿贊問我們有沒有睡覺, 我答睡了。阿贊大笑, 問不怕山火? 我說有依靠。又是大笑。
我對michelle說我是問過阿贊的, 阿贊確定沒有。
michelle向阿贊提議下次要講"可能"。
下午茶過後, 是繼續輪流煲草藥洗澡。大概到八時, 他們三人拿了蚊帳去乾池, 我則在弄其他事情, 稍後才去開蚊帳, 見他們三人的蚊帳都開了腳的。
及後阿贊遇見Flora, 她周圍叫人起行, 跟阿贊去行襌, 但少棠與michelle在洗澡, 未得, 我也正想拿席到乾池那邊, 遇到Flora, 她叫我放在屋前, 回來才拿到乾池, 現在跟阿贊起行。我遇見阿贊時, 阿贊卻說等朋友一起來才起行, 我說他們還在洗澡, 阿贊叫我在那裡行襌先。Flora當然叫不動另外兩個人即時跟她起行啦, 於是我們兩個人就在那裡行來行去, 我也將席拿去乾池那邊了。
少棠與michelle行過來後, 不見了阿贊, 我們等了一會, 少棠教michelle及flora太極法的步行, 將力改往到腰間。她們兩人就跟少棠學行步, 我則沒他們那麼好氣, (心想學什麼太極呀, 依靠佛法, 慢慢行, 正念在腳步的變化就得啦。)我沒去學太極法, 故我行在前面, 他們三人在後面以太極步來行, 當然也在那邊說說笑笑啦, 我則自己行先了, 行到轉角燈柱時, 我才見多了兩個人影, 即是他們講完啦, 追到來了。我也沒理, 照自己步速來行, 行到差不多到時, Flora說行得這樣慢, 好蓋睡。我說不如你行先? 她又沒越前。行了一個圈, 我讓她行頭, 我跟在尾, 其時不見michelle。
他們兩人行得好快, 我沒跟了, 照回自己的經行速度行襌啦。反正可以自己夜行, 就自己行好過了。
我與michelle行了三個圈, flora 行了四個圈時, flora不想行, 想睡覺了, 另一圈第二日才行完它, 誰知當她要轉入乾池時, 阿贊突然開聲問她: "行了幾多圈呀?"
她答四個圈。
阿贊說: "走完它。"
於是她就要走完它。此時, 我們會合了, michelle提議飲杯水先。
Flora與少棠行那一圈行得好快, 我與michelle就慢慢行, 沿路都一直保持遠距離, 她有她行, 我有我行, 是接近第五個圈的尾聲時, 我們才閑談。
接住都沒襌什麼坐啦, 大覺睡了。
星期四, 9月 20, 2012
(隨阿贊平)襌修過一關
9月20日星期四
這一天呢, 對我很重要。由文師父時期就攪到現在, 終於就攪掂了。
在此, 首先還是感恩佛陀, 文師父, 阿贊平, 泰國人Flora, Michelle, Sandra, 歡, Mona, 花。
Flora想在星期三放工後入谷埔, 上星期Michelle對Flora說, 若她夜晚想入, 可以致電給她, 若時間許可及沒其他事, 她可以車她入去, 而她總會叫我一起去。所以就約了星期三晚十時半在大埔火車站等。
我就加大了決心, 這兩晚我決定通宵襌修, 行行坐坐, 睇吓點。
生活上, 收到我尊敬的中學老師的回信, 好開心。
到星期三那晚, Michelle車我們入去。她話阿贊似乎知她夜晚會入去, 晨早七點幾八點, 阿贊從山上致電給她, 叫她買點東西。她話阿贊會夜點先返, 大約六七點, 而Michelle記錯我們會六七點到達, 故她跟阿贊說我們會這個時間到, 點知Flora確定的時間是晚十時半。
夜晚行入去, 很不錯的, 潮漲。Michelle與Flora好多話談, 我就好少插言, 最多叫她們睇路。一個教泰文, 一個在學泰文, 我就興趣不是很大。
嘻嘻, 複述Michelle的一段話, 她說: 阿贊平叫她不用學泰文, 學少一種語言, 就少說話。
兩位喜歡說話的, 一直行又一直講, 我就聽着, 是在好笑時就哈哈笑。
Michelle本來行最後的, 我行中間, 若如此呢, 三人就靜靜地行, 但Flora總愛跟Michelle說話, 於是我行最尾。Michelle不想說後, 就轉行最尾。行到接近入去, Flora拿出一包什麼東西, 在黑暗暗中, 給Michelle看, 看什麼呢? 一包黑暗暗的東西, 在黑暗暗中, Michelle說: "你包野黑掹掹, 又黑, 你仲要隔一個人比我睇?"
我對Flora說: "你行到有光下面先比人睇啦。黑掹掹睇乜野。聽日先睇啦。"
Flora真是行到有街燈下時, 又拿出那包東西給Michelle看, 接着她們又講一輪話。
接近目的地時, Michelle忽然大叫, 我問做乜? 她話隻牛死左, 接著我才望向右邊, 隻牛嘔了白泡。我們向前行, 我對Michelle說: "行路周圍望, 做乜, 又嚇襯自己。"她說: "我地係要超越, 吾係逃避。你要吾要影張相?"
我說: "有乜好影? 祝福佢先。" (接住我係心中念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及祝福牠下世轉生為人, 有緣聞思修佛法。)
大概是半夜到達居士屋, 見鐵押關着, 連門亦關了, 我們打算在旁邊的屋睡, 但發現花在那裡, 故還是開了鐵押及推開木門進居士屋。Michelle說這日, 歡該入了去的, 於是我上去證實一下歡是否在, 她在睡覺。
本來她們兩個要在樓下睡, 後歡醒了, 下到一半, 坐在樓梯跟我們說話, 就叫了她們上去睡。我在樓下。擾攘了, 都接近一時了, Flora不斷叫我睡覺, 我叫她不要理我。
於是這一晚, 一時多坐到兩時, 行到三時半, 坐到五時, 這一節呢, 好舒服的, 五時到六時, 我出了屋, 周圍行一行, 去厠所。她們六時起身, Flora本要與我出去摘菜, 被花截住做早課, 但歡無理花, 無做早課, 我亦沒去做。
六時半, 由美棋歡弄早餐, 我幫她手, Michelle與Flora出了去。大概七時回來, 拿東西到師父那裡, 歡本不想在那裡吃早餐, 但Flora要跟阿贊一齊食, 故有點擾攘, 因為有些人拿了杯過去, 但我們沒拿我們自己的飲品。我與歡去拿, 花就去洗阿贊的茶杯。
好明顯見到的是各有各做, 歡費事理花, 花亦不理歡, 更沒理居士。
花在我入去前, 見了我寫她不敬比丘, 比丘尼, 美棋歡及居士。及她做了件犯戒事, 我發訊息不客氣直接指其錯。所以她這天見到我, 亦是貼錯門神的, 我亦費事理她。若真是出家人, 如此做, 絶對就是斷頭罪的。至於居士八戒或美棋八戒, 沒斷頭這回事。但至少該道個歉的。但她不熟悉居士與出家戒啦, 既沒道歉, 更長篇大論講堆野, 我也費事理她。
與阿贊一起食早餐, 人人都齊了, 花不知去了那裡, 我沒理她, 沒等她, 我拿早餐食先, 其他人亦跟着拿早餐, 剩下的就留給她咯。但我心裡就說: 你食居士的食物, 卻不願服務居士, 你是無資格食居士的食物的。Michelle將兩碟糕點遞到她面前, 師父叫她食, 她則拿了很少。
阿贊在食早餐時, 對花說誦早晚課各五十次, 也可以修到定的。其他事可以不需做, 誦早課五十次, 晚課五十次。或者花想說什麼, 阿贊叫花不要現在說。
花又提議去行難行的山, 阿贊亦說, 後Sandra說會下雨, 未知阿贊在吃完飯後, 會否去行山。
我就問阿贊一條問題, "當我在行路時, 面貼到蜘蛛網, 沒弄破牠們的屋, 我是行旁邊路, 免弄破牠們的屋, 其實我是否該做自己的事, 還是免得弄破牠們的屋呢? 因為有時也會有條蟲的從樹上吊下來。
阿贊說: "眾生是要拿功德。我們做我們的事, 佛陀做菩薩時, 有眾生給他踏著行的。問我有否聽過這故事, (Michelle說有, 我答沒有)。你要給牠們做功德。有時候我們也會食藥弄死眾生, 走路時也會弄死牠們, 當牠們上到我們身時, 我們也會撥開牠們, 我們有意沒意的也會弄死牠們。"
我駁阿贊: "但有意沒意弄死他們是有分別吧?"
阿贊同意, "是有分別。 牠們有牠們的工作, 你有你的工作, 你可以跟牠們講聲先, 請牠們讓開, 但是你做你的工作, 是可以直走過去的, 牠們是來拿功德的, 你要給牠們, 明白嗎?"
我復述確定我明白阿贊的意思, 就是我該直行而非避開牠們。
早餐過後, Michelle與Flora去抹阿贊樓上, 想叫埋我, 我同Michelle講上星期咪洗了。(即是我麻麻地想做這件事的)
在居士屋, 歡在準備午餐, 我在幫她手。Michelle對歡講, 她們去抹阿贊的樓上, 歡說: "av留在這裡幫我。"我即應聲好呀。
第一次上阿贊的樓上, 是好奇兼貪新鮮。第二次都吾好攪啦, 爬咁高, 弄菜較好。
我同歡弄菜, 花無踏進居士屋。好快, Sandra與Mona來了, 於是花多了個伴, 在花屋洗屋, Sandra留在居士屋多。
弄完後, 請阿贊下來。
這一日的氣氛都幾特別的。有Mark, Ivan, Sandra, Michelle, Mona, Flora, 花, 歡, 我。
Mona要求受八戒, 阿贊問誰受八戒, 無人有反應, (阿贊曾講過八戒可自己做的, 故我無特別要求去受八戒了, 反正都會過午不食的)。但阿贊叫所有人誦八戒, 全部受八戒。阿贊要全部人一齊誦戒, 花花對阿贊說由她帶領, 阿贊不許, 要全部人一起誦, Ivan整本書給我。於是這一次, 花並沒以前那麼的大聲及自己誦, 跟回大眾的速度與音量。
誦完八戒後, 一起誦供僧文, 我背了, 故這回沒人帶領, 就一起誦了。但我中文就不熟, 大家亦不熟, 擾攘後也過了。
傳菜開始後, 我不想接過花傳來的碟, 故做了從屋到屋外的那個位, 中間是Mona, 接過花傳的菜是Michelle。一個人無論去了多少寺院, 沒有慧根學習, 就是超級無知的。出家人得罪居士係無乜好結果的。全部的戒律就是要出家人與居士互動時, 令居士看了歡喜, 出家戒甚至有一條重戒, 是關於與居士互動令居士投訴的。花看了227條戒又如何? 沒人教她是很明顯的。Michelle在接她菜前, 合十後才接過, 這個蠢花在幾次後才向歡草草合十後, 接過菜。
看在我處, 實在就是大笑話的, 居然無人教她如何與上座互動。
其時我還在屋子中, 在花旁邊, 她將飯煲放到地上, 我沒拿起, 由Mona去將飯煲拿起。傳菜傳到尾聲, 阿贊誦祝福語時, 我直接在門口跪及頂禮。泰國人想跟阿贊一起食, 叫我陪她, 我無所謂。
歡與花在右手邊, 泰國人對住歡坐及食, 我就不想對住花食, 坐著對住阿贊食, 但一眼也沒望阿贊。阿贊該對泰國人說了點話, 因為她之前是對住阿贊食的, 但這一日就對住歡。
但我依然對住阿贊食, 一來身體比較舒服, 二來反正各自食, 我都吾會望阿贊食。
五個人, 只有花食飯, 匙與器皿接觸而發出聲音。
她最快食完飯後, 出屋子與眾講她的出家人點點經。
洗碗時, Michelle, 我及Sandra都給了點說話她聽, 大概就是給人合理指責而不改, 想證什麼都難。
食完飯, 洗完碗, 阿贊不去行山。我, Sandra, Michelle, Flora去了阿贊屋旁邊的種植園地, Michelle, Flora插了些植物在那裡種, Sandra與我再行入去看看。後Flora提議幫阿贊掃沖涼地方的樹葉, 我去拿掃把。掃乾淨這個地方了。
回去居士屋後。Sandra拿着剷, 預備去剷在路上的牛屎, 我對她說剷了, 用旁邊的爛磚, 當她經過花屋前, 花坐在門裡, 前面一張枱, 枱上有茶, 叫了Sandra兩次, 問她飲不飲茶, 但Sandra似乎聽不到, 直行直過去居士屋。Flora幫Michelle按摩, 後幫Sandra按摩腳部一會兒, 後她提議坐兩個鐘。她才剛學襌坐, 就提出坐兩個鐘。
好啦, 其時有兩把風扇吹着的。我們四個在四角向內對坐, 我的對角是Michelle。
我一進入, 身體就已經開始震動, 呼吸越微細, 震動越厲害, 身體越鬆, 震動亦越厲害。越來越劇烈, 又感受到Michelle傳過來的熱力, 風扇雖然吹到我, 但身體因為劇烈的震動而感到熱, 流汗。我感到有點像架駛戰機的, 若想控制震動會令身體變緊, 呼吸會變得急速, 很不舒服, 放鬆則震動越加劇烈, 身體震動, 裡面的風狂打又亂打的, 當我要看震動去到幾劇烈, 呼吸轉入, 呼與吸的間隔越長時間, 震動越激烈, 要抵抗這種激烈的暴風及震動, 只有堅忍, 我去到好難忍受時, 就念住anicca dukkha anatta, 再不, 就叫阿贊啦。
聽見花進來講每人都要識念供養文, 她一個人時, 阿贊都叫她念。在居士屋, 她又大聲講野。而我在與震動戰鬥中, 不是它死就是我亡的, 這一次, 總是要看清楚它可以怎樣。外邊的事, 我也很清楚, 但沒影響我, 我在攪內裡的平衡, 亦在念三法印, 這不是無常 苦 無我, 又是什麼!求救阿贊。心力很強大, 很平穩, 沒動搖, 堅忍抵受着暴風劇烈的震動及右腳根處, 因受左腳壓迫而起的痛, 沒放棄。強烈地感受到戰機向下衝的, 堅忍、堅忍....
聽到有人說三時四十五分, 有人說阿贊四時半才食下午茶。而我亦準備出定的程序了, 以往我是沒有出定程序的, 要開眼就開眼的, 但今次, 要進行那出定的程序, 從感受整個身體開始, 動一動手指, 逐隻手指慢慢起動。
到四時聽到噹, 就慢慢開眼。坐了兩小時, 這是第二次坐到兩小時。原來就係咁。兩邊同時滅。那個震動及向下衝的境, 幻境。
與阿贊一起飲下午茶, 我無野想講及問阿贊了。但阿贊突然問: "你頂得順嗎?"
我答: "頂得順了。"
阿贊肯定知道啦, 我也不用多說了。現在坐在阿贊面前, 那種震動就變成好舒服了。
飲完茶, 想頂禮一齊襌坐的人, Sandra, Michelle, 歡, Flora。Michelle就話吾駛, 咁就頂禮Sandra, 但Ivan在門口, 都無理佢啦, 我做我的事。
即是咁, 因緣具足, 既要有善緣, 個個持八戒, 大家的力量會強了。同我一齊坐的人, 心力較穩定及強, 樓上是歡, 吾知佢做乜啦。花花與Mona在花屋。無逆緣: 如花花這裡襌坐會睡覺的人不在。
飲完下午茶, 阿贊決定到梅子村那個山頂, 即是直升機坪。本來Michelle要離開, 我同Flora叫她留下, 最多第二朝早點離開。於是Michelle就留下, 就一齊上去。
阿贊說大家一齊上到這裡來, 是有緣。坐一個小時後, 分散所有人, 兩三個人一組。
在我們襌坐時, 有兩位警察到來問我們做什麼, 我們答襌修, 他們說有個活動, 過一會兒會經五六十人, 但不會干擾我們的。當他們經過時, 他們都提左邊有打座, 他們就停了說話, 或將音量轉細聲點。過了後, 阿贊問誰留在這裡, 大部份人都想留在這裡, 阿贊點名叫花及Mona在Mark的母親墓前襌坐, 歡與Flora一起跟阿贊前行。留在那個平頂上的有五個人, Sandra, Michelle, 寶珠, 鳯平及我。
我就無理有無蚊帳, Michelle拿了個一人睡的蚊帳, 就可兩個人坐。呵呵, 我們還是醒睡及坐襌交替。我有帶件薄大衣到谷埔, 但無帶上山, 因為震動會震到溫暖的, 所以我輕裝上山。整晚雙手都是暖的, 人亦不感到冷。但躺着醒睡時, 則感到一點冷的, Michelle給了歡的圍巾。打完丈, 就不攪通宵襌修了。
Flora想留下誦早課, 但Michelle要離開了, 她趕時間去睇醫生。我就會跟Michelle落去的。Flora問了一句: "你吾陪我呀?你跟她走?"
我叫Flora一齊走, 下星期先再來。佢即時起身, 跟我們一起離開。
落山.......一步一驚心, 有些步, 不知怎行的, 落腳落不到, 於是右手一枝棍, 左手就捉住Michelle啦。她狂叫我放鬆腳, 彈彈吓的落去, 我的汗水是彈彈吓的落去, 身體卻是好緊, 她又話眼光放遠點, 說我太過集中在面前, 但我吾得, 放遠令個心更驚。某些地方, 落不到時, 她就借隻手來, 我吾係借力, 係借個安全感, 否則吾知點踏出隻腳。上山好一點, 落山, 一對住那種石頭路, 就係好驚行。
無論行幾多次, 都係會驚的。一路行一路驚, 因為驚, 就成身緊, 成身緊就流汗, 流汗得多, 不會流走個驚, 一直循環到達較好行的斜路。
我有些少畏高症, 就算爬阿贊那條梯, 都係一級一驚心的, 但好奇心大過其他時, 就去爬; 當驚高過其他心時, 就吾好攪我, 我寧不去。
這一天呢, 對我很重要。由文師父時期就攪到現在, 終於就攪掂了。
在此, 首先還是感恩佛陀, 文師父, 阿贊平, 泰國人Flora, Michelle, Sandra, 歡, Mona, 花。
Flora想在星期三放工後入谷埔, 上星期Michelle對Flora說, 若她夜晚想入, 可以致電給她, 若時間許可及沒其他事, 她可以車她入去, 而她總會叫我一起去。所以就約了星期三晚十時半在大埔火車站等。
我就加大了決心, 這兩晚我決定通宵襌修, 行行坐坐, 睇吓點。
生活上, 收到我尊敬的中學老師的回信, 好開心。
到星期三那晚, Michelle車我們入去。她話阿贊似乎知她夜晚會入去, 晨早七點幾八點, 阿贊從山上致電給她, 叫她買點東西。她話阿贊會夜點先返, 大約六七點, 而Michelle記錯我們會六七點到達, 故她跟阿贊說我們會這個時間到, 點知Flora確定的時間是晚十時半。
夜晚行入去, 很不錯的, 潮漲。Michelle與Flora好多話談, 我就好少插言, 最多叫她們睇路。一個教泰文, 一個在學泰文, 我就興趣不是很大。
嘻嘻, 複述Michelle的一段話, 她說: 阿贊平叫她不用學泰文, 學少一種語言, 就少說話。
兩位喜歡說話的, 一直行又一直講, 我就聽着, 是在好笑時就哈哈笑。
Michelle本來行最後的, 我行中間, 若如此呢, 三人就靜靜地行, 但Flora總愛跟Michelle說話, 於是我行最尾。Michelle不想說後, 就轉行最尾。行到接近入去, Flora拿出一包什麼東西, 在黑暗暗中, 給Michelle看, 看什麼呢? 一包黑暗暗的東西, 在黑暗暗中, Michelle說: "你包野黑掹掹, 又黑, 你仲要隔一個人比我睇?"
我對Flora說: "你行到有光下面先比人睇啦。黑掹掹睇乜野。聽日先睇啦。"
Flora真是行到有街燈下時, 又拿出那包東西給Michelle看, 接着她們又講一輪話。
接近目的地時, Michelle忽然大叫, 我問做乜? 她話隻牛死左, 接著我才望向右邊, 隻牛嘔了白泡。我們向前行, 我對Michelle說: "行路周圍望, 做乜, 又嚇襯自己。"她說: "我地係要超越, 吾係逃避。你要吾要影張相?"
我說: "有乜好影? 祝福佢先。" (接住我係心中念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及祝福牠下世轉生為人, 有緣聞思修佛法。)
大概是半夜到達居士屋, 見鐵押關着, 連門亦關了, 我們打算在旁邊的屋睡, 但發現花在那裡, 故還是開了鐵押及推開木門進居士屋。Michelle說這日, 歡該入了去的, 於是我上去證實一下歡是否在, 她在睡覺。
本來她們兩個要在樓下睡, 後歡醒了, 下到一半, 坐在樓梯跟我們說話, 就叫了她們上去睡。我在樓下。擾攘了, 都接近一時了, Flora不斷叫我睡覺, 我叫她不要理我。
於是這一晚, 一時多坐到兩時, 行到三時半, 坐到五時, 這一節呢, 好舒服的, 五時到六時, 我出了屋, 周圍行一行, 去厠所。她們六時起身, Flora本要與我出去摘菜, 被花截住做早課, 但歡無理花, 無做早課, 我亦沒去做。
六時半, 由美棋歡弄早餐, 我幫她手, Michelle與Flora出了去。大概七時回來, 拿東西到師父那裡, 歡本不想在那裡吃早餐, 但Flora要跟阿贊一齊食, 故有點擾攘, 因為有些人拿了杯過去, 但我們沒拿我們自己的飲品。我與歡去拿, 花就去洗阿贊的茶杯。
好明顯見到的是各有各做, 歡費事理花, 花亦不理歡, 更沒理居士。
花在我入去前, 見了我寫她不敬比丘, 比丘尼, 美棋歡及居士。及她做了件犯戒事, 我發訊息不客氣直接指其錯。所以她這天見到我, 亦是貼錯門神的, 我亦費事理她。若真是出家人, 如此做, 絶對就是斷頭罪的。至於居士八戒或美棋八戒, 沒斷頭這回事。但至少該道個歉的。但她不熟悉居士與出家戒啦, 既沒道歉, 更長篇大論講堆野, 我也費事理她。
與阿贊一起食早餐, 人人都齊了, 花不知去了那裡, 我沒理她, 沒等她, 我拿早餐食先, 其他人亦跟着拿早餐, 剩下的就留給她咯。但我心裡就說: 你食居士的食物, 卻不願服務居士, 你是無資格食居士的食物的。Michelle將兩碟糕點遞到她面前, 師父叫她食, 她則拿了很少。
阿贊在食早餐時, 對花說誦早晚課各五十次, 也可以修到定的。其他事可以不需做, 誦早課五十次, 晚課五十次。或者花想說什麼, 阿贊叫花不要現在說。
花又提議去行難行的山, 阿贊亦說, 後Sandra說會下雨, 未知阿贊在吃完飯後, 會否去行山。
我就問阿贊一條問題, "當我在行路時, 面貼到蜘蛛網, 沒弄破牠們的屋, 我是行旁邊路, 免弄破牠們的屋, 其實我是否該做自己的事, 還是免得弄破牠們的屋呢? 因為有時也會有條蟲的從樹上吊下來。
阿贊說: "眾生是要拿功德。我們做我們的事, 佛陀做菩薩時, 有眾生給他踏著行的。問我有否聽過這故事, (Michelle說有, 我答沒有)。你要給牠們做功德。有時候我們也會食藥弄死眾生, 走路時也會弄死牠們, 當牠們上到我們身時, 我們也會撥開牠們, 我們有意沒意的也會弄死牠們。"
我駁阿贊: "但有意沒意弄死他們是有分別吧?"
阿贊同意, "是有分別。 牠們有牠們的工作, 你有你的工作, 你可以跟牠們講聲先, 請牠們讓開, 但是你做你的工作, 是可以直走過去的, 牠們是來拿功德的, 你要給牠們, 明白嗎?"
我復述確定我明白阿贊的意思, 就是我該直行而非避開牠們。
早餐過後, Michelle與Flora去抹阿贊樓上, 想叫埋我, 我同Michelle講上星期咪洗了。(即是我麻麻地想做這件事的)
在居士屋, 歡在準備午餐, 我在幫她手。Michelle對歡講, 她們去抹阿贊的樓上, 歡說: "av留在這裡幫我。"我即應聲好呀。
第一次上阿贊的樓上, 是好奇兼貪新鮮。第二次都吾好攪啦, 爬咁高, 弄菜較好。
我同歡弄菜, 花無踏進居士屋。好快, Sandra與Mona來了, 於是花多了個伴, 在花屋洗屋, Sandra留在居士屋多。
弄完後, 請阿贊下來。
這一日的氣氛都幾特別的。有Mark, Ivan, Sandra, Michelle, Mona, Flora, 花, 歡, 我。
Mona要求受八戒, 阿贊問誰受八戒, 無人有反應, (阿贊曾講過八戒可自己做的, 故我無特別要求去受八戒了, 反正都會過午不食的)。但阿贊叫所有人誦八戒, 全部受八戒。阿贊要全部人一齊誦戒, 花花對阿贊說由她帶領, 阿贊不許, 要全部人一起誦, Ivan整本書給我。於是這一次, 花並沒以前那麼的大聲及自己誦, 跟回大眾的速度與音量。
誦完八戒後, 一起誦供僧文, 我背了, 故這回沒人帶領, 就一起誦了。但我中文就不熟, 大家亦不熟, 擾攘後也過了。
傳菜開始後, 我不想接過花傳來的碟, 故做了從屋到屋外的那個位, 中間是Mona, 接過花傳的菜是Michelle。一個人無論去了多少寺院, 沒有慧根學習, 就是超級無知的。出家人得罪居士係無乜好結果的。全部的戒律就是要出家人與居士互動時, 令居士看了歡喜, 出家戒甚至有一條重戒, 是關於與居士互動令居士投訴的。花看了227條戒又如何? 沒人教她是很明顯的。Michelle在接她菜前, 合十後才接過, 這個蠢花在幾次後才向歡草草合十後, 接過菜。
看在我處, 實在就是大笑話的, 居然無人教她如何與上座互動。
其時我還在屋子中, 在花旁邊, 她將飯煲放到地上, 我沒拿起, 由Mona去將飯煲拿起。傳菜傳到尾聲, 阿贊誦祝福語時, 我直接在門口跪及頂禮。泰國人想跟阿贊一起食, 叫我陪她, 我無所謂。
歡與花在右手邊, 泰國人對住歡坐及食, 我就不想對住花食, 坐著對住阿贊食, 但一眼也沒望阿贊。阿贊該對泰國人說了點話, 因為她之前是對住阿贊食的, 但這一日就對住歡。
但我依然對住阿贊食, 一來身體比較舒服, 二來反正各自食, 我都吾會望阿贊食。
五個人, 只有花食飯, 匙與器皿接觸而發出聲音。
她最快食完飯後, 出屋子與眾講她的出家人點點經。
洗碗時, Michelle, 我及Sandra都給了點說話她聽, 大概就是給人合理指責而不改, 想證什麼都難。
食完飯, 洗完碗, 阿贊不去行山。我, Sandra, Michelle, Flora去了阿贊屋旁邊的種植園地, Michelle, Flora插了些植物在那裡種, Sandra與我再行入去看看。後Flora提議幫阿贊掃沖涼地方的樹葉, 我去拿掃把。掃乾淨這個地方了。
回去居士屋後。Sandra拿着剷, 預備去剷在路上的牛屎, 我對她說剷了, 用旁邊的爛磚, 當她經過花屋前, 花坐在門裡, 前面一張枱, 枱上有茶, 叫了Sandra兩次, 問她飲不飲茶, 但Sandra似乎聽不到, 直行直過去居士屋。Flora幫Michelle按摩, 後幫Sandra按摩腳部一會兒, 後她提議坐兩個鐘。她才剛學襌坐, 就提出坐兩個鐘。
好啦, 其時有兩把風扇吹着的。我們四個在四角向內對坐, 我的對角是Michelle。
我一進入, 身體就已經開始震動, 呼吸越微細, 震動越厲害, 身體越鬆, 震動亦越厲害。越來越劇烈, 又感受到Michelle傳過來的熱力, 風扇雖然吹到我, 但身體因為劇烈的震動而感到熱, 流汗。我感到有點像架駛戰機的, 若想控制震動會令身體變緊, 呼吸會變得急速, 很不舒服, 放鬆則震動越加劇烈, 身體震動, 裡面的風狂打又亂打的, 當我要看震動去到幾劇烈, 呼吸轉入, 呼與吸的間隔越長時間, 震動越激烈, 要抵抗這種激烈的暴風及震動, 只有堅忍, 我去到好難忍受時, 就念住anicca dukkha anatta, 再不, 就叫阿贊啦。
聽見花進來講每人都要識念供養文, 她一個人時, 阿贊都叫她念。在居士屋, 她又大聲講野。而我在與震動戰鬥中, 不是它死就是我亡的, 這一次, 總是要看清楚它可以怎樣。外邊的事, 我也很清楚, 但沒影響我, 我在攪內裡的平衡, 亦在念三法印, 這不是無常 苦 無我, 又是什麼!求救阿贊。心力很強大, 很平穩, 沒動搖, 堅忍抵受着暴風劇烈的震動及右腳根處, 因受左腳壓迫而起的痛, 沒放棄。強烈地感受到戰機向下衝的, 堅忍、堅忍....
聽到有人說三時四十五分, 有人說阿贊四時半才食下午茶。而我亦準備出定的程序了, 以往我是沒有出定程序的, 要開眼就開眼的, 但今次, 要進行那出定的程序, 從感受整個身體開始, 動一動手指, 逐隻手指慢慢起動。
到四時聽到噹, 就慢慢開眼。坐了兩小時, 這是第二次坐到兩小時。原來就係咁。兩邊同時滅。那個震動及向下衝的境, 幻境。
與阿贊一起飲下午茶, 我無野想講及問阿贊了。但阿贊突然問: "你頂得順嗎?"
我答: "頂得順了。"
阿贊肯定知道啦, 我也不用多說了。現在坐在阿贊面前, 那種震動就變成好舒服了。
飲完茶, 想頂禮一齊襌坐的人, Sandra, Michelle, 歡, Flora。Michelle就話吾駛, 咁就頂禮Sandra, 但Ivan在門口, 都無理佢啦, 我做我的事。
即是咁, 因緣具足, 既要有善緣, 個個持八戒, 大家的力量會強了。同我一齊坐的人, 心力較穩定及強, 樓上是歡, 吾知佢做乜啦。花花與Mona在花屋。無逆緣: 如花花這裡襌坐會睡覺的人不在。
飲完下午茶, 阿贊決定到梅子村那個山頂, 即是直升機坪。本來Michelle要離開, 我同Flora叫她留下, 最多第二朝早點離開。於是Michelle就留下, 就一齊上去。
阿贊說大家一齊上到這裡來, 是有緣。坐一個小時後, 分散所有人, 兩三個人一組。
在我們襌坐時, 有兩位警察到來問我們做什麼, 我們答襌修, 他們說有個活動, 過一會兒會經五六十人, 但不會干擾我們的。當他們經過時, 他們都提左邊有打座, 他們就停了說話, 或將音量轉細聲點。過了後, 阿贊問誰留在這裡, 大部份人都想留在這裡, 阿贊點名叫花及Mona在Mark的母親墓前襌坐, 歡與Flora一起跟阿贊前行。留在那個平頂上的有五個人, Sandra, Michelle, 寶珠, 鳯平及我。
我就無理有無蚊帳, Michelle拿了個一人睡的蚊帳, 就可兩個人坐。呵呵, 我們還是醒睡及坐襌交替。我有帶件薄大衣到谷埔, 但無帶上山, 因為震動會震到溫暖的, 所以我輕裝上山。整晚雙手都是暖的, 人亦不感到冷。但躺着醒睡時, 則感到一點冷的, Michelle給了歡的圍巾。打完丈, 就不攪通宵襌修了。
Flora想留下誦早課, 但Michelle要離開了, 她趕時間去睇醫生。我就會跟Michelle落去的。Flora問了一句: "你吾陪我呀?你跟她走?"
我叫Flora一齊走, 下星期先再來。佢即時起身, 跟我們一起離開。
落山.......一步一驚心, 有些步, 不知怎行的, 落腳落不到, 於是右手一枝棍, 左手就捉住Michelle啦。她狂叫我放鬆腳, 彈彈吓的落去, 我的汗水是彈彈吓的落去, 身體卻是好緊, 她又話眼光放遠點, 說我太過集中在面前, 但我吾得, 放遠令個心更驚。某些地方, 落不到時, 她就借隻手來, 我吾係借力, 係借個安全感, 否則吾知點踏出隻腳。上山好一點, 落山, 一對住那種石頭路, 就係好驚行。
無論行幾多次, 都係會驚的。一路行一路驚, 因為驚, 就成身緊, 成身緊就流汗, 流汗得多, 不會流走個驚, 一直循環到達較好行的斜路。
我有些少畏高症, 就算爬阿贊那條梯, 都係一級一驚心的, 但好奇心大過其他時, 就去爬; 當驚高過其他心時, 就吾好攪我, 我寧不去。
星期一, 9月 17, 2012
(隨阿贊平)被鬼拉腳
上星期六在樹林睡一晚, 半夜被野壓及被野拉腳, 我推開及踢走野, 觀呼吸, 無理的, 繼續睡。
第二日對師姊說, 師姊話遇鬼要回向, 又話有人證三果前的七年, 都有好多怨親債主來的, 佢話有功力既人先會咁。叫我問師父那些是什麼, 我就認為問乜野來的, 不如問當下點處理好過, 但我都無乜心去問。結果師姊幫我問了, 師父就話遇鬼吾好驚, 周圍都有的, 可以誦佛號, 發放慈心, 或觀呼吸亦可以。
咁聽完就算啦, 不過師父講的方法可以同人分享吓, 於是將師父講的法, 貼到討論區, 這回一個新相識的朋友就話, 埋得身的都是有法力的, 奉了因果而來的, 就是要干擾襌修人, 要迴向的。
即是人人話我撞鬼啦, 係咪? 撞鬼就要回向啦。兩個人都話會陸續有來喎, 咁我要問問個知我習性的師父啦。
即是咁啦, 知你習性同吾知你習性的, 個答案係吾同的。
個師父就話星期四晚, 我無睡覺, 星期六晚係腳抽筋, 我執以為有野, 反應了, 其實當下只是風的推動, 只是感覺吧了, 當下內觀, 就會提升正念, 而當時的我只有覺知而失念了, 以為撞了野, 其實係心魔吧了。佢又話過了幾日, 還有這件事在心中, 總末放下, 我話我驚咯。
聽完佢解釋, 就減低了我個驚啦。
星期四晚有個LP Thongchai 的講座, 講及襌相, 話女人容易修定, 容易見襌相而引起驚與疑, 男人難修定, 但若見襌相, 佢地無咁驚及疑, 我直接覺得係同我講的法啦, 事關真係驚了好耐, 獲獲好新鮮的, 心既幻, 身亦有幻, 係遇到個師父話身那個都係幻, 又真係, 就過了。有些經驗係吾錯的, 有些就吾係, 所以越修越多相出時, 我係驚的。
好似這次被野拉腳, 個個都話我撞鬼, 遇怨親債主要迴向喎, 係得知我習性的師父話係風動, 心執以為實, 減低了驚及加多了信心, 樣樣只不過係地水火風, 現象生滅, 佢咁樣一講, 就減低了個驚, 接著長老去講這話題時, 咁我得一法可以對治個驚的, 知吾係人人有一死, 驚既最終咪就係驚死啫, 仲有乜好驚呢? 咁執住死就死的, 話之佢既心態時, 現象就剩得生與滅啫, 於是整棵心就好輕鬆了。
個心輕鬆呢, 就會感受到呼吸對身體的舒適及心的愉快, 於是心自動就會在平時都貼住呼吸覺知風的出入, 咁呢, 個身體裡面就會感到震動, 有時站立時, 由腳板震到上身體上, 將整個身體震鬆的, 個心則轉入去取平靜, 咁身體的震動本身就好無常, 有得震與無得震又係好無常, 就時刻都在體會無常, 而外邊的現象亦是生與滅, 個心又吾會好注意出邊。
第二日對師姊說, 師姊話遇鬼要回向, 又話有人證三果前的七年, 都有好多怨親債主來的, 佢話有功力既人先會咁。叫我問師父那些是什麼, 我就認為問乜野來的, 不如問當下點處理好過, 但我都無乜心去問。結果師姊幫我問了, 師父就話遇鬼吾好驚, 周圍都有的, 可以誦佛號, 發放慈心, 或觀呼吸亦可以。
咁聽完就算啦, 不過師父講的方法可以同人分享吓, 於是將師父講的法, 貼到討論區, 這回一個新相識的朋友就話, 埋得身的都是有法力的, 奉了因果而來的, 就是要干擾襌修人, 要迴向的。
即是人人話我撞鬼啦, 係咪? 撞鬼就要回向啦。兩個人都話會陸續有來喎, 咁我要問問個知我習性的師父啦。
即是咁啦, 知你習性同吾知你習性的, 個答案係吾同的。
個師父就話星期四晚, 我無睡覺, 星期六晚係腳抽筋, 我執以為有野, 反應了, 其實當下只是風的推動, 只是感覺吧了, 當下內觀, 就會提升正念, 而當時的我只有覺知而失念了, 以為撞了野, 其實係心魔吧了。佢又話過了幾日, 還有這件事在心中, 總末放下, 我話我驚咯。
聽完佢解釋, 就減低了我個驚啦。
星期四晚有個LP Thongchai 的講座, 講及襌相, 話女人容易修定, 容易見襌相而引起驚與疑, 男人難修定, 但若見襌相, 佢地無咁驚及疑, 我直接覺得係同我講的法啦, 事關真係驚了好耐, 獲獲好新鮮的, 心既幻, 身亦有幻, 係遇到個師父話身那個都係幻, 又真係, 就過了。有些經驗係吾錯的, 有些就吾係, 所以越修越多相出時, 我係驚的。
好似這次被野拉腳, 個個都話我撞鬼, 遇怨親債主要迴向喎, 係得知我習性的師父話係風動, 心執以為實, 減低了驚及加多了信心, 樣樣只不過係地水火風, 現象生滅, 佢咁樣一講, 就減低了個驚, 接著長老去講這話題時, 咁我得一法可以對治個驚的, 知吾係人人有一死, 驚既最終咪就係驚死啫, 仲有乜好驚呢? 咁執住死就死的, 話之佢既心態時, 現象就剩得生與滅啫, 於是整棵心就好輕鬆了。
個心輕鬆呢, 就會感受到呼吸對身體的舒適及心的愉快, 於是心自動就會在平時都貼住呼吸覺知風的出入, 咁呢, 個身體裡面就會感到震動, 有時站立時, 由腳板震到上身體上, 將整個身體震鬆的, 個心則轉入去取平靜, 咁身體的震動本身就好無常, 有得震與無得震又係好無常, 就時刻都在體會無常, 而外邊的現象亦是生與滅, 個心又吾會好注意出邊。
(隨阿贊平)被鬼拉腳
上星期六在樹林睡一晚, 半夜被野壓及被野拉腳, 我推開及踢走野, 觀呼吸, 無理的, 繼續睡。
第二日對師姊說, 師姊話遇鬼要回向, 又話有人證三果前的七年, 都有好多怨親債主來的, 佢話有功力既人先會咁。叫我問師父那些是什麼, 我就認為問乜野來的, 不如問當下點處理好過, 但我都無乜心去問。結果師姊幫我問了, 師父就話遇鬼吾好驚, 周圍都有的, 可以誦佛號, 發放慈心, 或觀呼吸亦可以。
咁聽完就算啦, 不過師父講的方法可以同人分享吓, 於是將師父講的法, 貼到討論區, 這回一個新相識的朋友就話, 埋得身的都是有法力的, 奉了因果而來的, 就是要干擾襌修人, 要迴向的。
即是人人話我撞鬼啦, 係咪? 撞鬼就要回向啦。兩個人都話會陸續有來喎, 咁我要問問個知我習性的師父啦。
即是咁啦, 知你習性同吾知你習性的, 個答案係吾同的。
個師父就話星期四晚, 我無睡覺, 星期六晚係腳抽筋, 我執以為有野, 反應了, 其實當下只是風的推動, 只是感覺吧了, 當下內觀, 就會提升正念, 而當時的我只有覺知而失念了, 以為撞了野, 其實係心魔吧了。佢又話過了幾日, 還有這件事在心中, 總末放下, 我話我驚咯。
聽完佢解釋, 就減低了我個驚啦。
星期四晚有個LP Thongchai 的講座, 講及襌相, 話女人容易修定, 容易見襌相而引起驚與疑, 男人難修定, 但若見襌相, 佢地無咁驚及疑, 我直接覺得係同我講的法啦, 事關真係驚了好耐, 獲獲好新鮮的, 心既幻, 身亦有幻, 係遇到個師父話身那個都係幻, 又真係, 就過了。有些經驗係吾錯的, 有些就吾係, 所以越修越多相出時, 我係驚的。
好似這次被野拉腳, 個個都話我撞鬼, 遇怨親債主要迴向喎, 係得知我習性的師父話係風動, 心執以為實, 減低了驚及加多了信心, 樣樣只不過係地水火風, 現象生滅, 佢咁樣一講, 就減低了個驚, 接著長老去講這話題時, 咁我得一法可以對治個驚的, 知吾係人人有一死, 驚既最終咪就係驚死啫, 仲有乜好驚呢? 咁執住死就死的, 話之佢既心態時, 現象就剩得生與滅啫, 於是整棵心就好輕鬆了。
個心輕鬆呢, 就會感受到呼吸對身體的舒適及心的愉快, 於是心自動就會在平時都貼住呼吸覺知風的出入, 咁呢, 個身體裡面就會感到震動, 有時站立時, 由腳板震到上身體上, 將整個身體震鬆的, 個心則轉入去取平靜, 咁身體的震動本身就好無常, 有得震與無得震又係好無常, 就時刻都在體會無常, 而外邊的現象亦是生與滅, 個心又吾會好注意出邊。
第二日對師姊說, 師姊話遇鬼要回向, 又話有人證三果前的七年, 都有好多怨親債主來的, 佢話有功力既人先會咁。叫我問師父那些是什麼, 我就認為問乜野來的, 不如問當下點處理好過, 但我都無乜心去問。結果師姊幫我問了, 師父就話遇鬼吾好驚, 周圍都有的, 可以誦佛號, 發放慈心, 或觀呼吸亦可以。
咁聽完就算啦, 不過師父講的方法可以同人分享吓, 於是將師父講的法, 貼到討論區, 這回一個新相識的朋友就話, 埋得身的都是有法力的, 奉了因果而來的, 就是要干擾襌修人, 要迴向的。
即是人人話我撞鬼啦, 係咪? 撞鬼就要回向啦。兩個人都話會陸續有來喎, 咁我要問問個知我習性的師父啦。
即是咁啦, 知你習性同吾知你習性的, 個答案係吾同的。
個師父就話星期四晚, 我無睡覺, 星期六晚係腳抽筋, 我執以為有野, 反應了, 其實當下只是風的推動, 只是感覺吧了, 當下內觀, 就會提升正念, 而當時的我只有覺知而失念了, 以為撞了野, 其實係心魔吧了。佢又話過了幾日, 還有這件事在心中, 總末放下, 我話我驚咯。
聽完佢解釋, 就減低了我個驚啦。
星期四晚有個LP Thongchai 的講座, 講及襌相, 話女人容易修定, 容易見襌相而引起驚與疑, 男人難修定, 但若見襌相, 佢地無咁驚及疑, 我直接覺得係同我講的法啦, 事關真係驚了好耐, 獲獲好新鮮的, 心既幻, 身亦有幻, 係遇到個師父話身那個都係幻, 又真係, 就過了。有些經驗係吾錯的, 有些就吾係, 所以越修越多相出時, 我係驚的。
好似這次被野拉腳, 個個都話我撞鬼, 遇怨親債主要迴向喎, 係得知我習性的師父話係風動, 心執以為實, 減低了驚及加多了信心, 樣樣只不過係地水火風, 現象生滅, 佢咁樣一講, 就減低了個驚, 接著長老去講這話題時, 咁我得一法可以對治個驚的, 知吾係人人有一死, 驚既最終咪就係驚死啫, 仲有乜好驚呢? 咁執住死就死的, 話之佢既心態時, 現象就剩得生與滅啫, 於是整棵心就好輕鬆了。
個心輕鬆呢, 就會感受到呼吸對身體的舒適及心的愉快, 於是心自動就會在平時都貼住呼吸覺知風的出入, 咁呢, 個身體裡面就會感到震動, 有時站立時, 由腳板震到上身體上, 將整個身體震鬆的, 個心則轉入去取平靜, 咁身體的震動本身就好無常, 有得震與無得震又係好無常, 就時刻都在體會無常, 而外邊的現象亦是生與滅, 個心又吾會好注意出邊。
星期日, 9月 16, 2012
(隨阿贊平)在谷埔修行的第四日
六時起身, 忘了有無做早課。Mona預備早餐, 花花也是, 我好像都是。在阿贊那裡吃早餐。
現在不坐師父面前啦, 頂不順, 坐旁邊。
阿贊叫花花清理上面的雜物及掃塵。
食完早餐後, Mona清潔居士屋, 我, 花花及Flora出去採野菜, Flora採花。Flora 想留多一日, 但又想染頭髮, 我叫她留多一日, 明早陪她出去。
回來後, 她去問阿贊, 阿贊叫她叫我們幫她染, 但無顏料, 我再叫她留多一晚, 明早離開。清理阿贊上面的居所, 阿贊說做一小時就好了。我又上去, 阿贊說:"你那麼怕高, 也上去?"我答是。他人可以爬那個梯很快, 幾十秒, 我要分幾鐘逐步爬, 總是爬到上去。阿贊一直說慢慢上。
花花想剩清理阿贊住的那格, Mona上了來後, 就說般最後那格, 她一個人在那格, Flora於是處理中間那格, 我就拿了掃把在掃阿贊那格, 花花也在掃這格, 各有各掃, 但那個剷在我手中, 她要剷時, 叫我放在地下, 但她又沒拿, 故我拿了去, 幫她剷她掃的泥塵。到要抹地時, 花花叫我下去拿地拖, 我話我不落去了, 於是她自己落去, 拿了幾把地拖, 我拿上去拖地。地拖無水後, 她叫我掉下去, 我不喜歡太嘈吵, 故沒掉下去, 還是輕放梯級。
接著Flora弄了中間那格後, 過來這裡再掃泥, 我在拖地, 她則在掃泥, 於是我說我在拖地, 你又掃。她沒理我, 故我也沒理她, 她有她掃, 我有我拖, Mona又再掃中間的格的泥, 當我要拖中間那格時, Mona說吾駛啦, 剩攪阿贊住的地方就得啦, 如果吾係整極都未完。我當然樂意啦, 就笑說係呀係呀。Flora掃完後又拖地, 拖完阿贊那格後, 她又要拖中間那格, 又被Mona擋住話吾駛。
Mona話一齊整就好快過, Flora話佢話一個人整更好? 我話一人整一格, 但一齊做。大家都同意而哈哈笑的。整完, 她們兩個從後面條梯落去, 我就吾得啦, 我依然要用前面條梯慢慢落去。
落到去, 花花在洗地, 那我將泥頭及垃圾推車到垃圾桶那邊。回來時, 花花同我去洗地拖, 我去拖水候, 洗完就回去。
攪完, Sandra來到。
接著Michelle來到。
Mona整柚肉, 一直問食吾食得, 我話食得, 幾好味的。Sandra吾知在整乜, 後都加入整柚肉。整了兩個吧。我整木耳。講講笑笑不知時間過, 還是花花提醒剩二十分鐘, 才快速的弄完及抹淨張枱。Flora叫花花幫她抄菜。
這日都幾多菜。
現在不坐師父面前啦, 頂不順, 坐旁邊。
阿贊叫花花清理上面的雜物及掃塵。
食完早餐後, Mona清潔居士屋, 我, 花花及Flora出去採野菜, Flora採花。Flora 想留多一日, 但又想染頭髮, 我叫她留多一日, 明早陪她出去。
回來後, 她去問阿贊, 阿贊叫她叫我們幫她染, 但無顏料, 我再叫她留多一晚, 明早離開。清理阿贊上面的居所, 阿贊說做一小時就好了。我又上去, 阿贊說:"你那麼怕高, 也上去?"我答是。他人可以爬那個梯很快, 幾十秒, 我要分幾鐘逐步爬, 總是爬到上去。阿贊一直說慢慢上。
花花想剩清理阿贊住的那格, Mona上了來後, 就說般最後那格, 她一個人在那格, Flora於是處理中間那格, 我就拿了掃把在掃阿贊那格, 花花也在掃這格, 各有各掃, 但那個剷在我手中, 她要剷時, 叫我放在地下, 但她又沒拿, 故我拿了去, 幫她剷她掃的泥塵。到要抹地時, 花花叫我下去拿地拖, 我話我不落去了, 於是她自己落去, 拿了幾把地拖, 我拿上去拖地。地拖無水後, 她叫我掉下去, 我不喜歡太嘈吵, 故沒掉下去, 還是輕放梯級。
接著Flora弄了中間那格後, 過來這裡再掃泥, 我在拖地, 她則在掃泥, 於是我說我在拖地, 你又掃。她沒理我, 故我也沒理她, 她有她掃, 我有我拖, Mona又再掃中間的格的泥, 當我要拖中間那格時, Mona說吾駛啦, 剩攪阿贊住的地方就得啦, 如果吾係整極都未完。我當然樂意啦, 就笑說係呀係呀。Flora掃完後又拖地, 拖完阿贊那格後, 她又要拖中間那格, 又被Mona擋住話吾駛。
Mona話一齊整就好快過, Flora話佢話一個人整更好? 我話一人整一格, 但一齊做。大家都同意而哈哈笑的。整完, 她們兩個從後面條梯落去, 我就吾得啦, 我依然要用前面條梯慢慢落去。
落到去, 花花在洗地, 那我將泥頭及垃圾推車到垃圾桶那邊。回來時, 花花同我去洗地拖, 我去拖水候, 洗完就回去。
攪完, Sandra來到。
接著Michelle來到。
Mona整柚肉, 一直問食吾食得, 我話食得, 幾好味的。Sandra吾知在整乜, 後都加入整柚肉。整了兩個吧。我整木耳。講講笑笑不知時間過, 還是花花提醒剩二十分鐘, 才快速的弄完及抹淨張枱。Flora叫花花幫她抄菜。
這日都幾多菜。
食剩好少
剩這堆吧了。
下午節目, 去瀑布襌坐及飲下午茶。我們六個人去先, 阿贊稍後才來。
我同Michelle行最後, 談談襌經。
這日狗主回來, 沒有狗出來吠了, 與村長閑談。
浸腳涼浸浸的。
又講吓笑話啦。我一哈哈笑就會失念的, 就吾多記得講乜啦。
還有一位在掃樹葉。
及後各人找個位置襌坐, 我就不想坐, 睡覺。阿贊來到有說我在睡覺。
飲完下午茶就回去, 夜晚有兩位師姊會到。
夜晚節目是行襌, 行一個細圈, 脫鞋行, 這也是苦行。行了一圈後, 阿贊問鳯平累不累, 鳯平答不累, 阿贊說去襌坐, 大家都說好。就帶蚊帳。阿贊對我說去墓地坐, 我說好。但行到半路的一間屋, 阿贊說三個人在那裡, 阿贊叫鳯平及寶珠一齊在那裡, 一直說三個人在那裡。剩下的四個人都不願留下來。阿贊說了幾次三個人在那裡, 但四個人沒一個願留下, 於是阿贊點名啦: "Av, 你在這裡。"我啊的一聲, 就留下來, 個心又無乜。Mona卻說: "她不怕鬼的。"阿贊說: "走山難行。"
留下來都一樣啦, 一樣的震, 坐吾掂, 開眼, 好蓋睡, 襌坐好震, 個心好悶。
我們無等阿贊回來, 就回去睡覺了。 阿贊帶她們三人到墓地那邊, 要行難行的山路。
李氐墓地, 有地藏菩薩。
(隨阿贊平)在谷埔修行的第五日朝: 誦懺悔文
六時起來, 這日無做早課啦。阿贊亦無說無做早課, 即是阿贊叫人做早課是有針對性的, 居士或不會誦巴利文時, 就不一定要做早課啦。
Mona好早就離開了。
今日早餐:
公仔面, 似乎不合阿贊的身體, 他沒有食, 捨了出來, 我就食了三碗。阿贊剩食蛋糕及點牛奶來食。
我們都是與阿贊同食, 連湯亦般去。我心想, 般得那個湯就可般粥啦, 但有人怕麻煩就不願做吧了。阿贊與泰國人有講有笑, 其實一邊講一邊食都是可以的。
食完早餐, Flora又整碟花比我供給阿贊, 她自己一碟, 她誦懺悔文, 我合十聽, 她講完, 就Sadhu sadhu sadhu啦。
接着與Michelle一齊離開。
Mona好早就離開了。
今日早餐:
公仔面, 似乎不合阿贊的身體, 他沒有食, 捨了出來, 我就食了三碗。阿贊剩食蛋糕及點牛奶來食。
我們都是與阿贊同食, 連湯亦般去。我心想, 般得那個湯就可般粥啦, 但有人怕麻煩就不願做吧了。阿贊與泰國人有講有笑, 其實一邊講一邊食都是可以的。
食完早餐, Flora又整碟花比我供給阿贊, 她自己一碟, 她誦懺悔文, 我合十聽, 她講完, 就Sadhu sadhu sadhu啦。
接着與Michelle一齊離開。
在谷埔修行的第三日: 上山修理水管及襌修
六時起身, 誦早課。六時半整早餐, 食粥。花花怕麻煩, 不肯將整個電飯煲般去阿贊那邊。於是我們就不與阿贊一齊食早餐了。食完早餐, 阿贊帶我們出去行襌, 介紹野菜。也採了兩個柚。泰國人要整沙律。花花採艾草, 採了一大堆。
花花講了個太和寺的故事, 太和寺之前有個好有神通的比丘住, 有好多供養, 後有個外道女人去供養比丘, 接住女人將謠言傳開, 弄到這個比丘的名聲很差, 最後被泰國政府叫他還俗。花花的結論是女人要護持好比丘的戒律。
我就話佛陀都有謠言, 但無損名聲, 阿羅漢亦有謠言, 亦無損其名聲, 比丘自己要負責任。Flora無插言, 我與花花見解不同, 就自動停了。
這一日, 我同花花因戒律問題而有點嘈, 講的是比丘227戒中的某一條戒。戒律不是拿來這樣講啦, 連埋整個生活的, 出家人的戒有一大堆條文在下面, 亦有好多情況。花花集中在如何護持比丘那方面, 我接觸泰國, 斯里蘭卡大長老, 詮釋戒律有多方面, 若要爭辯有排爭, 我叫停, 講到這裡, 我離境啦。
臨食飯時, 寶進來, 喘氣, 阿贊叫她坐襌。
花花, Flora及我與阿贊一起食, 其他人在外食。
這餐飯菜, 阿贊不是食很多, 很多捨了出來給Flora, 我則食得很辛苦的。食野菜還好, 食那些煮的菜就好難食, 連東菰都好硬的。阿贊食好多野菜, 捨出好多熟菜, Flora食了它們。
食完飯, 洗完碗, 去水池那邊, 好難行的山路, 我要拖住Flora, 後面寶推我, 才上到去。我升起這一念: 我的襌修路都好依靠各種人幫我的, 又好彩總有這樣的人在需要時出現。
行到半路, 阿贊與Flora停下, 兩個人講泰語, 吾識聽。阿贊話這是苦行, 我說我現在就好苦了, 他們笑。我越行越怕, 越累, 一直問到未, 阿贊話差不多了。
終於就到了, 他們上去, 我不上了。
他們看了水管後, 認為要多點男丁時才能做這工程。Ivan襌坐, Mark回去。
到下午, 花花與Ivan回去, 帶我回去, 花花用樹幹, 她拿頭, 我拿尾的落去, 有些很斜的地方, ivan按實我拿的木棍, 我就可安心下去。過一會差不多到, 其餘兩人也下來了。
回來, ivan摘幾個柚回來。
夜晩的晚課在阿贊那邊誦, 亦準備去墓地襌坐。
我就問路邊掃樹葉掃了一群食野蟻, 另一群蟻也在食野, 我就無掃, 應不應該掃?
阿贊答是可以的, 不掃, 就沒打擾牠們吃東西, 是有慈悲心。有時你不打擾牠們, 牠們來打擾我們, 在襌坐時, 有蚊有蟻弄得身體很癢, 要弄走牠們。要看情況, 不一樣的。
夜晚我們去墓地襌坐。黑暗暗都看不到什麼墓地, 一片大草源的。阿贊首先放下花花, 我以為我在花花旁邊, 在起蚊帳。花花也說都不是很遠啦。阿贊接着放下寶及Flora, 兩個距離不是很遠。阿贊叫我上來。我才知不是那個地方, 跟了阿贊上去, 我在較入的位置, 但可見到寶及Flora的, 見不到花花。阿贊則更入, 但我可以見到的。我個心呢, 係吾想同阿贊咁近的, 因為佢個力場令我好震, 一過份震就不舒服, 頂不順。
頂不順時就開眼, 開眼就想睡覺, 想睡覺就襌坐, 又震, 又無人出去襌行, 我亦無出, 但有起一起身。我覺得好吾舒服的。不知坐了多久, 阿贊首先叫花花, 後叫寶及Flora, 最後才叫我。收拾後回去。
回到去, Mona來了, 她一個女人走夜路, 卻不怕。開了帳。
花花講了個太和寺的故事, 太和寺之前有個好有神通的比丘住, 有好多供養, 後有個外道女人去供養比丘, 接住女人將謠言傳開, 弄到這個比丘的名聲很差, 最後被泰國政府叫他還俗。花花的結論是女人要護持好比丘的戒律。
我就話佛陀都有謠言, 但無損名聲, 阿羅漢亦有謠言, 亦無損其名聲, 比丘自己要負責任。Flora無插言, 我與花花見解不同, 就自動停了。
這一日, 我同花花因戒律問題而有點嘈, 講的是比丘227戒中的某一條戒。戒律不是拿來這樣講啦, 連埋整個生活的, 出家人的戒有一大堆條文在下面, 亦有好多情況。花花集中在如何護持比丘那方面, 我接觸泰國, 斯里蘭卡大長老, 詮釋戒律有多方面, 若要爭辯有排爭, 我叫停, 講到這裡, 我離境啦。
臨食飯時, 寶進來, 喘氣, 阿贊叫她坐襌。
花花, Flora及我與阿贊一起食, 其他人在外食。
這餐飯菜, 阿贊不是食很多, 很多捨了出來給Flora, 我則食得很辛苦的。食野菜還好, 食那些煮的菜就好難食, 連東菰都好硬的。阿贊食好多野菜, 捨出好多熟菜, Flora食了它們。
食完飯, 洗完碗, 去水池那邊, 好難行的山路, 我要拖住Flora, 後面寶推我, 才上到去。我升起這一念: 我的襌修路都好依靠各種人幫我的, 又好彩總有這樣的人在需要時出現。
行到半路, 阿贊與Flora停下, 兩個人講泰語, 吾識聽。阿贊話這是苦行, 我說我現在就好苦了, 他們笑。我越行越怕, 越累, 一直問到未, 阿贊話差不多了。
終於就到了, 他們上去, 我不上了。
ivan與mark更般條鐵水管上來, 真是辛苦啊, 大家都sadhu sadhu的。
到下午, 花花與Ivan回去, 帶我回去, 花花用樹幹, 她拿頭, 我拿尾的落去, 有些很斜的地方, ivan按實我拿的木棍, 我就可安心下去。過一會差不多到, 其餘兩人也下來了。
回來, ivan摘幾個柚回來。
回來就準備下午茶, 都是零食樽, 有山楂, 有芝士, 紫菜, 三合一咖啡, 熱水。
我就問路邊掃樹葉掃了一群食野蟻, 另一群蟻也在食野, 我就無掃, 應不應該掃?
阿贊答是可以的, 不掃, 就沒打擾牠們吃東西, 是有慈悲心。有時你不打擾牠們, 牠們來打擾我們, 在襌坐時, 有蚊有蟻弄得身體很癢, 要弄走牠們。要看情況, 不一樣的。
夜晚我們去墓地襌坐。黑暗暗都看不到什麼墓地, 一片大草源的。阿贊首先放下花花, 我以為我在花花旁邊, 在起蚊帳。花花也說都不是很遠啦。阿贊接着放下寶及Flora, 兩個距離不是很遠。阿贊叫我上來。我才知不是那個地方, 跟了阿贊上去, 我在較入的位置, 但可見到寶及Flora的, 見不到花花。阿贊則更入, 但我可以見到的。我個心呢, 係吾想同阿贊咁近的, 因為佢個力場令我好震, 一過份震就不舒服, 頂不順。
頂不順時就開眼, 開眼就想睡覺, 想睡覺就襌坐, 又震, 又無人出去襌行, 我亦無出, 但有起一起身。我覺得好吾舒服的。不知坐了多久, 阿贊首先叫花花, 後叫寶及Flora, 最後才叫我。收拾後回去。
回到去, Mona來了, 她一個女人走夜路, 卻不怕。開了帳。
(隨阿贊平)在谷埔修行的第二日
星期一晚, 我發夢, 生日, 親戚比利是, 幾億幾億的, 表弟則將錢轉成硬幣, 存到銀行裡。我同媽咪去銀行攪野的。突然聽到Flora叫我起身, 夢碎了。
星期二無做早課, 卦住整早餐給阿贊, 早餐有白面包, 芝士, 不同的nuts及提子乾, 不同的粉溝在一起, 乳酪, 茶。我見到阿贊有不同的溝粉, 乳酪及茶, 就問花花, 阿贊咁食法, 個肚頂得順? 花花說分開飲, 無事的, 叫我問阿贊。我問阿贊這樣溝, 胃可以嗎? 阿贊反問是否太多了? 我答不是, 因為這樣溝在一起, 我們的肚子會痛的。阿贊只笑一笑。
阿贊說無做早課, 我說食完早餐做。
早餐我們與阿贊一起食, 食完後, 花花與flora要清潔居士屋, 我說要做早課先。於是三個人做早課。做完早課, 她們兩人去清潔居士屋, 我拿了個掃把出去掃樹葉。就見到兩群蟻在食野, 我掃了一群卻覺得不該阻礙另一群食野, 就行開了, 但生起疑問。
這日三個人, 平平安安又開開心心的, 就弄了個味道很好的午餐, 又多樣化, 又食得舒服。
花花被Flora說她要穿整齊, 她下個午餐就穿得整整齊齊。
午餐就與阿贊一起吃, 泰國人一直跟阿贊說話, 阿贊亦一直在講。
食完飯, 這日三時就準備所有蚊帳及掃把, 過去瀑布那邊掃樹葉。兩個人掃樹葉, 阿贊與花花點火煲水。
飲下午茶時, 阿贊叫花花坐在石頭上, 我提議花花坐在另一邊石, 對着河流, 一昏沈就跌落水, 阿贊見到後, 也大笑。花花將蚊帳般到那裡, 大家都在笑, 梗係吾得啦, 舊石咁細, 個蚊帳點放在那裡呢!她攪了一輪, 吾得, 放棄蚊帳。
我係提議花花坐我坐那塊的, 但花花吾得, 選了旁邊那塊, 亦吾敢面向河流, 背對瀑布。我坐那塊就真係好斜, 雙盤不到, 散盤都有點滑, 但好舒服的。花花坐不久就離開石頭開蚊帳, 我就轉去坐那塊石, 面對河流, 超舒服的。阿贊夜晚亦是坐這舊石而面對河流, 能量散發到整個林的。
要誦晚課時, Flora似乎入了定, 她厲害, 阿贊教她念Buddho, 頭一次這樣坐, 就坐了很久, 連我們的說話, 她亦聽不到, 叫她誦晚課, 她亦聽不到。阿贊說等她出來。都等了十幾分鐘至半小時的, 她才出來。
我們一齊誦晚課, 誦完再襌坐到近半夜。
入夜都幾涼的, 面對河流是幾涼, 背對河流, 則背涼面熱的, 當阿贊坐在石頭上後, 正面背面都很溫暖的, 但我就狂震, 入面不是很舒服, 始終頂不順要開眼。
近半夜, 就夠啦, 回去。
第一晚回去時, 阿贊在前面, 因那裡有狗, 他站在屋前擋堆狗, 我們行先, 行到差不多才等他行前。這一晚他沒行這條路, 行了另一條路, 我們三個行正路, 兩隻狗出來, 吠, 我有點驚, 但費事叫花花, 由它了。到分叉路, 與阿贊會合。這一晚在河中見到長蛇, 好大條, 阿贊拿電筒照給我們看, 我看了很久才看見, 牠卻好快的游走了。向前行, 阿贊又見到一舊圓轆轆的東西, 阿贊用棍將它拿起, 花花問是否拿來叠著洗缽, 阿贊說是。
星期二無做早課, 卦住整早餐給阿贊, 早餐有白面包, 芝士, 不同的nuts及提子乾, 不同的粉溝在一起, 乳酪, 茶。我見到阿贊有不同的溝粉, 乳酪及茶, 就問花花, 阿贊咁食法, 個肚頂得順? 花花說分開飲, 無事的, 叫我問阿贊。我問阿贊這樣溝, 胃可以嗎? 阿贊反問是否太多了? 我答不是, 因為這樣溝在一起, 我們的肚子會痛的。阿贊只笑一笑。
阿贊說無做早課, 我說食完早餐做。
早餐我們與阿贊一起食, 食完後, 花花與flora要清潔居士屋, 我說要做早課先。於是三個人做早課。做完早課, 她們兩人去清潔居士屋, 我拿了個掃把出去掃樹葉。就見到兩群蟻在食野, 我掃了一群卻覺得不該阻礙另一群食野, 就行開了, 但生起疑問。
這日三個人, 平平安安又開開心心的, 就弄了個味道很好的午餐, 又多樣化, 又食得舒服。
花花被Flora說她要穿整齊, 她下個午餐就穿得整整齊齊。
午餐就與阿贊一起吃, 泰國人一直跟阿贊說話, 阿贊亦一直在講。
要誦晚課時, Flora似乎入了定, 她厲害, 阿贊教她念Buddho, 頭一次這樣坐, 就坐了很久, 連我們的說話, 她亦聽不到, 叫她誦晚課, 她亦聽不到。阿贊說等她出來。都等了十幾分鐘至半小時的, 她才出來。
我們一齊誦晚課, 誦完再襌坐到近半夜。
入夜都幾涼的, 面對河流是幾涼, 背對河流, 則背涼面熱的, 當阿贊坐在石頭上後, 正面背面都很溫暖的, 但我就狂震, 入面不是很舒服, 始終頂不順要開眼。
近半夜, 就夠啦, 回去。
這一晚,一覺又睡到天光。
星期六, 9月 15, 2012
(隨阿贊平)在谷埔修行的第一日
基本上, 任何人約我, 若可以, 我就可以的。我不認識泰國人, 只見過一次面, 亦沒有什麼交流過, 但該日離開時, 這泰國人就約我9月10日上去住一日, 我答應了, 我連她的名字也不知道, 反正到時通過Sandra來聯絡吧。我只寫個名給她。至9月6日在中心再見面時, 才將電話給她。
9月10日, 泰國人好早就到小巴站, 早七時半就在小巴站等了, 其時我才過大埔。
到達谷埔, 見到枱上好多預備煮的菜, 兩位師姊攪吾掂個電子爐, 用了石油氣抄菜。
阿贊下來居士屋, 大家頂禮後誦供養文, 念完後, 泰國人及我上前供花, 我跟泰國人做。
第一日, 泰國人與我一張枱的食飯, 其他人在另一張枱食飯。
接住我清碟, 盡食所有菜。
食完飯後, 他們四個人就離開。我與泰國人就去行一行, 行去瀑布那邊, 沒過狗處, 就回來。
回來後, 見到花花與Ivan來了。
我出去行一行, 或掃出面路的樹葉。有兩組蟻在吃東西, 我掃了一組蟻, 另一組沒去掃了。
差不多時間, 就去準備下午茶。各種可食物都放到盤中, 有芝士, 紫菜, 一個有各種零食的樽, 三合一咖啡, 黑朱古力。
重的事, 我又做到時, 就我來, 若我不夠力, 我不會免強啦。其實呢, 正念若夠強, 力收放適時, 就不會感到累的, 一直用硬力, 會很快累, 累了再硬用力, 會很傷的。有些可卸力就卸力, 用最少的力, 就不宜勞損。在阿贊間屋飲下午茶, 泰國人與阿贊講泰文, 花花要求去瀑布那邊。我見阿贊將芝士包芥辣味紫菜食, 叫泰國人學阿贊, 我也學, 超好味道啊。
下午茶完後, 我們出發到瀑布那裡。這日什麼都沒預備, 只帶席舖地下。
到達後, 大家就襌坐, 我與泰國人面對瀑布, 她在右邊, 我在左邊, 花花在我們後面, 阿贊在左手的斜石上。
9月10日, 泰國人好早就到小巴站, 早七時半就在小巴站等了, 其時我才過大埔。
到達谷埔, 見到枱上好多預備煮的菜, 兩位師姊攪吾掂個電子爐, 用了石油氣抄菜。
阿贊下來居士屋, 大家頂禮後誦供養文, 念完後, 泰國人及我上前供花, 我跟泰國人做。
接住我清碟, 盡食所有菜。
食完飯後, 他們四個人就離開。我與泰國人就去行一行, 行去瀑布那邊, 沒過狗處, 就回來。
回來後, 見到花花與Ivan來了。
我出去行一行, 或掃出面路的樹葉。有兩組蟻在吃東西, 我掃了一組蟻, 另一組沒去掃了。
差不多時間, 就去準備下午茶。各種可食物都放到盤中, 有芝士, 紫菜, 一個有各種零食的樽, 三合一咖啡, 黑朱古力。
重的事, 我又做到時, 就我來, 若我不夠力, 我不會免強啦。其實呢, 正念若夠強, 力收放適時, 就不會感到累的, 一直用硬力, 會很快累, 累了再硬用力, 會很傷的。有些可卸力就卸力, 用最少的力, 就不宜勞損。在阿贊間屋飲下午茶, 泰國人與阿贊講泰文, 花花要求去瀑布那邊。我見阿贊將芝士包芥辣味紫菜食, 叫泰國人學阿贊, 我也學, 超好味道啊。
下午茶完後, 我們出發到瀑布那裡。這日什麼都沒預備, 只帶席舖地下。
到達後, 大家就襌坐, 我與泰國人面對瀑布, 她在右邊, 我在左邊, 花花在我們後面, 阿贊在左手的斜石上。
星期二, 9月 11, 2012
(隨阿贊平)谷埔的瀑布修襌
阿贊說無做早課, 我說食完早餐做。
早餐我們與阿贊一起食, 食完後, 花花與flora要清潔居士屋, 我說要做早課先。於是三個人做早課。做完早課, 她們兩人去清潔居士屋, 我拿了個掃把出去掃樹葉。就見到兩群蟻在食野, 我掃了一群卻覺得不該阻礙另一群食野, 就行開了, 但生起疑問。
這日三個人, 平平安安又開開心心的, 就弄了個味道很好的午餐, 又多樣化, 又食得舒服。
花花被Flora說她要穿整齊, 她下個午餐就穿得整整齊齊。
午餐就與阿贊一起吃, flora一直跟阿贊說話, 阿贊亦一直在講。
飲下午茶時, 阿贊叫花花坐在火前面那塊石頭上, 這是我們放東西的石頭。我提議花花坐在另一邊石, 對着河流, 一昏沈就跌落水, 阿贊見到後, 也大笑。花花將蚊帳般到那裡, 大家都在笑, 梗係吾得啦, 舊石咁細, 個蚊帳點放在那裡呢!她攪了一輪, 吾得, 放棄蚊帳。
我係提議花花坐中間那塊, 但花花吾得, 選了旁邊那塊, 亦吾敢面向河流, 背對瀑布。我則坐那塊石頭, 就真係好斜, 雙盤不到, 散盤都有點滑, 但好舒服的。花花坐不久就離開石頭, 到平地開蚊帳, 我就轉去坐那塊石, 面對河流, 超舒服的。
阿贊夜晚亦是坐這舊石而面對河流, 能量散發到整個樹林的。一點也不感到冷, 反而是溫暖的。一個人的襌定功力有幾多, 能溫暖的範圍就有幾大, 所處的眾生就感到溫暖舒適。
要誦晚課時, Flora似乎入了定, 她厲害, 阿贊教她念Buddho, 頭一次這樣坐, 就坐了很久, 連我們的說話, 她亦聽不到, 叫她誦晚課, 她亦聽不到。阿贊說等她出來。都等了十幾分鐘至半小時的, 她才出來。
我們一齊誦晚課, 誦完再襌坐到近半夜。
入夜都幾涼的, 面對河流是幾涼, 背對河流, 則背涼面熱的, 當阿贊坐在石頭上後, 正面背面都很溫暖的, 但我就狂震, 入面不是很舒服, 始終頂不順要開眼。近半夜, 就夠啦, 回去。 Flora雙腳痺, 行不到, 阿贊叫她燒腳。
第一晚回去時, 阿贊在前面, 因那裡有狗, 他站在屋前擋堆狗, 我們行先, 行到差不多才等他行前。這一晚他沒行這條路, 行了另一條路, 我們三個行正路, 兩隻狗出來, 吠, 我有點驚, 但也由它了。到分叉路, 與阿贊會合。這一晚在河中見到長蛇, 好大條, 阿贊拿電筒照給我們看, 我看了很久才看見, 牠卻好快的游走了。向前行, 阿贊又見到一舊圓轆轆的東西, 阿贊用棍將它拿起, 花花問是否拿來叠著洗缽, 阿贊說是。
星期六, 8月 18, 2012
(隨阿贊平)阿贊平長耆 -- 下午茶時的問法與開示
師父: 阿贊平長老 Ajahn Paen from Malaysia
時間: 下午茶, 四時 afternoon tea, time of Q&A
地點: 鹿頸
問: 襌修方法很多種, 如何知道自己適合那一種?
答: 那種令你舒服、快樂的方法, 就是與你有緣。
Q: There are many meditation methods, how's to know which one suitable oneself?
A: Which method makes you feel comfortable and happy,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you.
問: 在行路時觀呼吸, 是單純的觀呼吸還是看呼吸的長短?
答: 知道呼吸就好, 不要看長短。
Q: While walking and doing anapanasati, does it only observing breathing in and out or observing breathing long and short?
A: Only know breathing is enought, don't observing long or short.
問: 在來時有隻瘦狗跟着行, 想吃東西, 但食物是供師父的, 該如何?
答: 迴向功德給牠, 叫牠跟着來, 來到這裡就可以有大利益, 你們供了師父後, 師父捨出食物, 你們給牠吃, 牠就可以有大利益。那狗也有財富的, 肥與瘦沒關係。
說: 牠跟到半路, 見另一婆婆行出去, 牠就沒再跟我們, 而跟那婆婆出去了。
答: 牠跟你們的緣很短。有緣, 牠是會來的。
問: 但這樣會否引來更多狗?
答: 牠們來會有大利益。
Q: When we are coming, there is a dog following us and want to eat something. But the food is for Venerable. How should we do?
A: Transferring merit to it and ask it following you to come. If it comes to here, it will get great merit. After you offer food to me and I give back to you, then you give it to eat, it will get great merit. That dog has wealth, not related to its fat or lean body.
one says: it follows us half way and it sees an old lady, following her to go back, not following us.
A: Its nidana with you is short. If there is nidana, it will come.
Q: If it comes here, will it let many dogs to come?
A: They come will get great merits.
問: 不喜歡那個人, 一見對方就不喜歡, 應該避開對方還是去面對對方?
答: 過去生, 做善緣或惡緣, 現在就有果報, 這是結果, 要知道。有兩種方法: 一是修慈悲觀, 一是迴向功德給對方的護法神及自己的護法神, 剪斷惡緣。
問: 心接受對方是不是就可以了?
答: 不是。它是惡緣, 要剪斷它。每日二次修慈悲觀, 迴向給對方的護法神及自己的護法神; 要快就每日五次或十次。
Q: Don't like that one and when I see that one, just don't like that one. Should I escape that one or face to that one?
A: In the past, we do good or bad behaviour and then we get result now. This is the result and you should know it. There are two ways: One is metta bhavana and the other is transferring merit to that one's protecting deva and your own protecting deva, cut the link.
Q: Can mind accept that one, that's ok?
A: No. it is bad nidana, need to cut it. Metta bhavana twice everyday, transferring merit to that one's protecting deva and your protecting deva; if you want quickly, 5 or 10 times everyday.
問: 我想帶個仔過來, 但他不願來。
答: 可以叫他做伴。
Q: I would like to come with my son but he is not willing to come.
A: you can ask him as a companian.
問: 修到知道他人的心, 知道很多人好苦, 這種能力可不可以不要? 是不是一定要過這過程才可以前進?
答: 不是。有這個杯, 可以不拿來用。
問: 但它自己來。
答: 對, 知道, 每個人都很苦, 拿它來教自己。
問: 那是不是不理那個人, 他苦他的事?
答: 你一手拉他, 一手游泳, 是不是很辛苦?
說: 是呀, 就是覺得很辛苦。
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果報, 見到他人的苦, 要教自己, 要游上岸。沒有佛法的人在游泳, 會浮會沉, 有佛法的人會在船上, 船大小沒關係, 但也是在海中, 遇到風浪還是會沉的。
Q: bhavana to know other mind's status and know so many people in suffering, is it able not to have this ability? Is it a process one must pass it to move forward?
A: Not. There is a cup and one is able not to take it for use.
Q: But it comes itself.
A: Right. Just know everyone is suffering and let it to teach self.
Q: So not take any action for that one, his suffering is his matter?
A: You give one hand to save that one and the other hand to swim, do you feel exhausting?
one says: Exactly, just feel exhausting.
A: Everyone has their cause and result. When we see other in suffering, need to teach ourself, swim to the shore. One without Buddhism as one swims, will be float and sink; one with Buddhism as one is in a ship, big ship or small ship doesn't matter, still at sea. When the ship meets great wave or storm, sometimes, sink also.
阿贊平說:
讀書的佛法是想, 是記憶力, 當下是法。
修得幾高, 都是會翻船的, 要上岸, 在岸上的人是與我們不同的。
慈悲是要對自己先, 一手拉人, 一手游, 會很辛苦, 也會沉。
正念是電筒, 照到什麼就見到。
在當下就是知道呼吸。
住在村屋做窮人是減低我慢。佛陀離開皇宮後, 與馬及車夫離開, 脫了衣服給車夫, 就做窮人。
問: 佛陀脫了衣服不是修行了嗎?
答: 未, 做窮人減少我慢先。
Ajahn Paen says:
- Study Buddhism from book is saññā, memory only. The present is dhamma.
- Like a ship at sea, not arriving the shore, meeting dangerous will be sink. So one should step on the shore. People on the shore is different with us.
- Compassion is for self first. One hand pulls the other and one hand swims, one will feel exhausting and will drown.
- Mindfulness is like a torch, to shine on what one sees.
- In the present is to know breathing.
- Living in village as a poor is to deduce conceit. After Buddha left royal palace with horse and chariot, he took off the cloth to the chariot, to be a poor.
Q: After Buddha took off the cloth, was he not to bhavana?
A: Not, he was to be poor to deduce the conceit first.
問: 什麼方法可以減低我慢?
答: 布施可以減低我慢, 持戒可以減低我慢, 高一點是止襌, 然後是觀襌, 觀襌可以斷我慢。要逐點斷。
問: 是不是觀的力量來斷我慢?
答: 是, 止襌是磨刀, 將刀磨利, ñāṇa斷我慢。
Q: What method we can deduce the conceit?
A: Donaion can deduce the conceit. Taking precepts can deduce the conceit. More higher is to practicing jhana meditation, then is vipassana. Vipassana can cut the conceit, cuting a little bit progressingly.
Q: Does it the power of vipassana to cut the conceit?
A: Yes. jhana meditation is like to sharpen the knife, then ñāṇa put an end the conceit.
這段與師父的對話, 大部份是不純正的普通話, 兩個人輪流做翻譯, 師父又提及兩個巴利詞, saññā與ñāṇa。
各自得益。
The conversation with Ajahn Paen is using not quite right Mandarin, two persons translate in turn.
感恩十方因緣, 迴向父母與眾生離苦得樂。
時間: 下午茶, 四時 afternoon tea, time of Q&A
地點: 鹿頸
問: 襌修方法很多種, 如何知道自己適合那一種?
答: 那種令你舒服、快樂的方法, 就是與你有緣。
Q: There are many meditation methods, how's to know which one suitable oneself?
A: Which method makes you feel comfortable and happy,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you.
問: 在行路時觀呼吸, 是單純的觀呼吸還是看呼吸的長短?
答: 知道呼吸就好, 不要看長短。
Q: While walking and doing anapanasati, does it only observing breathing in and out or observing breathing long and short?
A: Only know breathing is enought, don't observing long or short.
問: 在來時有隻瘦狗跟着行, 想吃東西, 但食物是供師父的, 該如何?
答: 迴向功德給牠, 叫牠跟着來, 來到這裡就可以有大利益, 你們供了師父後, 師父捨出食物, 你們給牠吃, 牠就可以有大利益。那狗也有財富的, 肥與瘦沒關係。
說: 牠跟到半路, 見另一婆婆行出去, 牠就沒再跟我們, 而跟那婆婆出去了。
答: 牠跟你們的緣很短。有緣, 牠是會來的。
問: 但這樣會否引來更多狗?
答: 牠們來會有大利益。
Q: When we are coming, there is a dog following us and want to eat something. But the food is for Venerable. How should we do?
A: Transferring merit to it and ask it following you to come. If it comes to here, it will get great merit. After you offer food to me and I give back to you, then you give it to eat, it will get great merit. That dog has wealth, not related to its fat or lean body.
one says: it follows us half way and it sees an old lady, following her to go back, not following us.
A: Its nidana with you is short. If there is nidana, it will come.
Q: If it comes here, will it let many dogs to come?
A: They come will get great merits.
問: 不喜歡那個人, 一見對方就不喜歡, 應該避開對方還是去面對對方?
答: 過去生, 做善緣或惡緣, 現在就有果報, 這是結果, 要知道。有兩種方法: 一是修慈悲觀, 一是迴向功德給對方的護法神及自己的護法神, 剪斷惡緣。
問: 心接受對方是不是就可以了?
答: 不是。它是惡緣, 要剪斷它。每日二次修慈悲觀, 迴向給對方的護法神及自己的護法神; 要快就每日五次或十次。
Q: Don't like that one and when I see that one, just don't like that one. Should I escape that one or face to that one?
A: In the past, we do good or bad behaviour and then we get result now. This is the result and you should know it. There are two ways: One is metta bhavana and the other is transferring merit to that one's protecting deva and your own protecting deva, cut the link.
Q: Can mind accept that one, that's ok?
A: No. it is bad nidana, need to cut it. Metta bhavana twice everyday, transferring merit to that one's protecting deva and your protecting deva; if you want quickly, 5 or 10 times everyday.
問: 我想帶個仔過來, 但他不願來。
答: 可以叫他做伴。
Q: I would like to come with my son but he is not willing to come.
A: you can ask him as a companian.
問: 修到知道他人的心, 知道很多人好苦, 這種能力可不可以不要? 是不是一定要過這過程才可以前進?
答: 不是。有這個杯, 可以不拿來用。
問: 但它自己來。
答: 對, 知道, 每個人都很苦, 拿它來教自己。
問: 那是不是不理那個人, 他苦他的事?
答: 你一手拉他, 一手游泳, 是不是很辛苦?
說: 是呀, 就是覺得很辛苦。
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果報, 見到他人的苦, 要教自己, 要游上岸。沒有佛法的人在游泳, 會浮會沉, 有佛法的人會在船上, 船大小沒關係, 但也是在海中, 遇到風浪還是會沉的。
Q: bhavana to know other mind's status and know so many people in suffering, is it able not to have this ability? Is it a process one must pass it to move forward?
A: Not. There is a cup and one is able not to take it for use.
Q: But it comes itself.
A: Right. Just know everyone is suffering and let it to teach self.
Q: So not take any action for that one, his suffering is his matter?
A: You give one hand to save that one and the other hand to swim, do you feel exhausting?
one says: Exactly, just feel exhausting.
A: Everyone has their cause and result. When we see other in suffering, need to teach ourself, swim to the shore. One without Buddhism as one swims, will be float and sink; one with Buddhism as one is in a ship, big ship or small ship doesn't matter, still at sea. When the ship meets great wave or storm, sometimes, sink also.
阿贊平說:
讀書的佛法是想, 是記憶力, 當下是法。
修得幾高, 都是會翻船的, 要上岸, 在岸上的人是與我們不同的。
慈悲是要對自己先, 一手拉人, 一手游, 會很辛苦, 也會沉。
正念是電筒, 照到什麼就見到。
在當下就是知道呼吸。
住在村屋做窮人是減低我慢。佛陀離開皇宮後, 與馬及車夫離開, 脫了衣服給車夫, 就做窮人。
問: 佛陀脫了衣服不是修行了嗎?
答: 未, 做窮人減少我慢先。
Ajahn Paen says:
- Study Buddhism from book is saññā, memory only. The present is dhamma.
- Like a ship at sea, not arriving the shore, meeting dangerous will be sink. So one should step on the shore. People on the shore is different with us.
- Compassion is for self first. One hand pulls the other and one hand swims, one will feel exhausting and will drown.
- Mindfulness is like a torch, to shine on what one sees.
- In the present is to know breathing.
- Living in village as a poor is to deduce conceit. After Buddha left royal palace with horse and chariot, he took off the cloth to the chariot, to be a poor.
Q: After Buddha took off the cloth, was he not to bhavana?
A: Not, he was to be poor to deduce the conceit first.
問: 什麼方法可以減低我慢?
答: 布施可以減低我慢, 持戒可以減低我慢, 高一點是止襌, 然後是觀襌, 觀襌可以斷我慢。要逐點斷。
問: 是不是觀的力量來斷我慢?
答: 是, 止襌是磨刀, 將刀磨利, ñāṇa斷我慢。
Q: What method we can deduce the conceit?
A: Donaion can deduce the conceit. Taking precepts can deduce the conceit. More higher is to practicing jhana meditation, then is vipassana. Vipassana can cut the conceit, cuting a little bit progressingly.
Q: Does it the power of vipassana to cut the conceit?
A: Yes. jhana meditation is like to sharpen the knife, then ñāṇa put an end the conceit.
這段與師父的對話, 大部份是不純正的普通話, 兩個人輪流做翻譯, 師父又提及兩個巴利詞, saññā與ñāṇa。
各自得益。
The conversation with Ajahn Paen is using not quite right Mandarin, two persons translate in turn.
感恩十方因緣, 迴向父母與眾生離苦得樂。
(隨阿贊平)阿贊平長老-問與答
師父: 阿贊平長老 Ajahn Paen from Malaysia
時間: 下午茶, 四時 afternoon tea, time of Q&A
問: 襌修方法很多種, 如何知道自己適合那一種?
答: 那種令你舒服、快樂的方法, 就是與你有緣。
Q: There are many meditation methods, how's to know which one suitable oneself?
A: Which method makes you feel comfortable and happy,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you.
問: 在行路時觀呼吸, 是單純的觀呼吸還是看呼吸的長短?
答: 知道呼吸就好, 不要看長短。
Q: While walking and doing anapanasati, does it only observing breathing in and out or observing breathing long and short?
A: Only know breathing is enought, don't observing long or short.
問: 在來時有隻瘦狗跟着行, 想吃東西, 但食物是供師父的, 該如何?
答: 迴向功德給牠, 叫牠跟着來, 來到這裡就可以有大利益, 你們供了師父後, 師父捨出食物, 你們給牠吃, 牠就可以有大利益。那狗也有財富的, 肥與瘦沒關係。
說: 牠跟到半路, 見另一婆婆行出去, 牠就沒再跟我們, 而跟那婆婆出去了。
答: 牠跟你們的緣很短。有緣, 牠是會來的。
問: 但這樣會否引來更多狗?
答: 牠們來會有大利益。
Q: When we are coming, there is a dog following us and want to eat something. But the food is for Venerable. How should we do?
A: Transferring merit to it and ask it following you to come. If it comes to here, it will get great merit. After you offer food to me and I give back to you, then you give it to eat, it will get great merit. That dog has wealth, not related to its fat or lean body.
one says: it follows us half way and it sees an old lady, following her to go back, not following us.
A: Its nidana with you is short. If there is nidana, it will come.
Q: If it comes here, will it let many dogs to come?
A: They come will get great merits.
問: 不喜歡那個人, 一見對方就不喜歡, 應該避開對方還是去面對對方?
答: 過去生, 做善緣或惡緣, 現在就有果報, 這是結果, 要知道。有兩種方法: 一是修慈悲觀, 一是迴向功德給對方的護法神及自己的護法神, 剪斷惡緣。
問: 心接受對方是不是就可以了?
答: 不是。它是惡緣, 要剪斷它。每日二次修慈悲觀, 迴向給對方的護法神及自己的護法神; 要快就每日五次或十次。
Q: Don't like that one and when I see that one, just don't like that one. Should I escape that one or face to that one?
A: In the past, we do good or bad behaviour and then we get result now. This is the result and you should know it. There are two ways: One is metta bhavana and the other is transferring merit to that one's protecting deva and your own protecting deva, cut the link.
Q: Can mind accept that one, that's ok?
A: No. it is bad nidana, need to cut it. Metta bhavana twice everyday, transferring merit to that one's protecting deva and your protecting deva; if you want quickly, 5 or 10 times everyday.
問: 我想帶個仔過來, 但他不願來。
答: 可以叫他做伴。
Q: I would like to come with my son but he is not willing to come.
A: you can ask him as a companian.
問: 修到知道他人的心, 知道很多人好苦, 這種能力可不可以不要? 是不是一定要過這過程才可以前進?
答: 不是。有這個杯, 可以不拿來用。
問: 但它自己來。
答: 對, 知道, 每個人都很苦, 拿它來教自己。
問: 那是不是不理那個人, 他苦他的事?
答: 你一手拉他, 一手游泳, 是不是很辛苦?
說: 是呀, 就是覺得很辛苦。
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果報, 見到他人的苦, 要教自己, 要游上岸。沒有佛法的人在游泳, 會浮會沉, 有佛法的人會在船上, 船大小沒關係, 但也是在海中, 遇到風浪還是會沉的。
Q: bhavana to know other mind's status and know so many people in suffering, is it able not to have this ability? Is it a process one must pass it to move forward?
A: Not. There is a cup and one is able not to take it for use.
Q: But it comes itself.
A: Right. Just know everyone is suffering and let it to teach self.
Q: So not take any action for that one, his suffering is his matter?
A: You give one hand to save that one and the other hand to swim, do you feel exhausting?
one says: Exactly, just feel exhausting.
A: Everyone has their cause and result. When we see other in suffering, need to teach ourself, swim to the shore. One without Buddhism as one swims, will be float and sink; one with Buddhism as one is in a ship, big ship or small ship doesn't matter, still at sea. When the ship meets great wave or storm, sometimes, sink also.
襌師說:
讀書的佛法是想, 是記憶力, 當下是法。
修得幾高, 都是會翻船的, 要上岸, 在岸上的人是與我們不同的。
慈悲是要對自己先, 一手拉人, 一手游, 會很辛苦, 也會沉。
正念是電筒, 照到什麼就見到。
在當下就是知道呼吸。
住在村屋做窮人是減低我慢。佛陀離開皇宮後, 與馬及車夫離開, 脫了衣服給車夫, 就做窮人。
問: 佛陀脫了衣服不是修行了嗎?
答: 未, 做窮人減少我慢先。
Ajahn Paen says:
- Study Buddhism from book is saññā, memory only. The present is dhamma.
- Like a ship at sea, not arriving the shore, meeting dangerous will be sink. So one should step on the shore. People on the shore is different with us.
- Compassion is for self first. One hand pulls the other and one hand swims, one will feel exhausting and will drown.
- Mindfulness is like a torch, to shine on what one sees.
- In the present is to know breathing.
- Living in village as a poor is to deduce conceit. After Buddha left royal palace with horse and chariot, he took off the cloth to the chariot, to be a poor.
Q: After Buddha took off the cloth, was he not to bhavana?
A: Not, he was to be poor to deduce the conceit first.
問: 什麼方法可以減低我慢?
答: 布施可以減低我慢, 持戒可以減低我慢, 高一點是止襌, 然後是觀襌, 觀襌可以斷我慢。要逐點斷。
問: 是不是觀的力量來斷我慢?
答: 是, 止襌是磨刀, 將刀磨利, ñāṇa斷我慢。
Q: What method we can deduce the conceit?
A: Donaion can deduce the conceit. Taking precepts can deduce the conceit. More higher is to practicing jhana meditation, then is vipassana. Vipassana can cut the conceit, cuting a little bit progressingly.
Q: Does it the power of vipassana to cut the conceit?
A: Yes. jhana meditation is like to sharpen the knife, then ñāṇa put an end the conceit.
這段與師父的對話, 大部份是不純正的普通話, 兩個人輪流做翻譯, 師父又提及兩個巴利詞, saññā與ñāṇa。
各自得益。
The conversation with Ajahn Paen is using not quite right Mandarin, two persons translate in turn.
時間: 下午茶, 四時 afternoon tea, time of Q&A
問: 襌修方法很多種, 如何知道自己適合那一種?
答: 那種令你舒服、快樂的方法, 就是與你有緣。
Q: There are many meditation methods, how's to know which one suitable oneself?
A: Which method makes you feel comfortable and happy,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you.
問: 在行路時觀呼吸, 是單純的觀呼吸還是看呼吸的長短?
答: 知道呼吸就好, 不要看長短。
Q: While walking and doing anapanasati, does it only observing breathing in and out or observing breathing long and short?
A: Only know breathing is enought, don't observing long or short.
問: 在來時有隻瘦狗跟着行, 想吃東西, 但食物是供師父的, 該如何?
答: 迴向功德給牠, 叫牠跟着來, 來到這裡就可以有大利益, 你們供了師父後, 師父捨出食物, 你們給牠吃, 牠就可以有大利益。那狗也有財富的, 肥與瘦沒關係。
說: 牠跟到半路, 見另一婆婆行出去, 牠就沒再跟我們, 而跟那婆婆出去了。
答: 牠跟你們的緣很短。有緣, 牠是會來的。
問: 但這樣會否引來更多狗?
答: 牠們來會有大利益。
Q: When we are coming, there is a dog following us and want to eat something. But the food is for Venerable. How should we do?
A: Transferring merit to it and ask it following you to come. If it comes to here, it will get great merit. After you offer food to me and I give back to you, then you give it to eat, it will get great merit. That dog has wealth, not related to its fat or lean body.
one says: it follows us half way and it sees an old lady, following her to go back, not following us.
A: Its nidana with you is short. If there is nidana, it will come.
Q: If it comes here, will it let many dogs to come?
A: They come will get great merits.
問: 不喜歡那個人, 一見對方就不喜歡, 應該避開對方還是去面對對方?
答: 過去生, 做善緣或惡緣, 現在就有果報, 這是結果, 要知道。有兩種方法: 一是修慈悲觀, 一是迴向功德給對方的護法神及自己的護法神, 剪斷惡緣。
問: 心接受對方是不是就可以了?
答: 不是。它是惡緣, 要剪斷它。每日二次修慈悲觀, 迴向給對方的護法神及自己的護法神; 要快就每日五次或十次。
Q: Don't like that one and when I see that one, just don't like that one. Should I escape that one or face to that one?
A: In the past, we do good or bad behaviour and then we get result now. This is the result and you should know it. There are two ways: One is metta bhavana and the other is transferring merit to that one's protecting deva and your own protecting deva, cut the link.
Q: Can mind accept that one, that's ok?
A: No. it is bad nidana, need to cut it. Metta bhavana twice everyday, transferring merit to that one's protecting deva and your protecting deva; if you want quickly, 5 or 10 times everyday.
問: 我想帶個仔過來, 但他不願來。
答: 可以叫他做伴。
Q: I would like to come with my son but he is not willing to come.
A: you can ask him as a companian.
問: 修到知道他人的心, 知道很多人好苦, 這種能力可不可以不要? 是不是一定要過這過程才可以前進?
答: 不是。有這個杯, 可以不拿來用。
問: 但它自己來。
答: 對, 知道, 每個人都很苦, 拿它來教自己。
問: 那是不是不理那個人, 他苦他的事?
答: 你一手拉他, 一手游泳, 是不是很辛苦?
說: 是呀, 就是覺得很辛苦。
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果報, 見到他人的苦, 要教自己, 要游上岸。沒有佛法的人在游泳, 會浮會沉, 有佛法的人會在船上, 船大小沒關係, 但也是在海中, 遇到風浪還是會沉的。
Q: bhavana to know other mind's status and know so many people in suffering, is it able not to have this ability? Is it a process one must pass it to move forward?
A: Not. There is a cup and one is able not to take it for use.
Q: But it comes itself.
A: Right. Just know everyone is suffering and let it to teach self.
Q: So not take any action for that one, his suffering is his matter?
A: You give one hand to save that one and the other hand to swim, do you feel exhausting?
one says: Exactly, just feel exhausting.
A: Everyone has their cause and result. When we see other in suffering, need to teach ourself, swim to the shore. One without Buddhism as one swims, will be float and sink; one with Buddhism as one is in a ship, big ship or small ship doesn't matter, still at sea. When the ship meets great wave or storm, sometimes, sink also.
襌師說:
讀書的佛法是想, 是記憶力, 當下是法。
修得幾高, 都是會翻船的, 要上岸, 在岸上的人是與我們不同的。
慈悲是要對自己先, 一手拉人, 一手游, 會很辛苦, 也會沉。
正念是電筒, 照到什麼就見到。
在當下就是知道呼吸。
住在村屋做窮人是減低我慢。佛陀離開皇宮後, 與馬及車夫離開, 脫了衣服給車夫, 就做窮人。
問: 佛陀脫了衣服不是修行了嗎?
答: 未, 做窮人減少我慢先。
Ajahn Paen says:
- Study Buddhism from book is saññā, memory only. The present is dhamma.
- Like a ship at sea, not arriving the shore, meeting dangerous will be sink. So one should step on the shore. People on the shore is different with us.
- Compassion is for self first. One hand pulls the other and one hand swims, one will feel exhausting and will drown.
- Mindfulness is like a torch, to shine on what one sees.
- In the present is to know breathing.
- Living in village as a poor is to deduce conceit. After Buddha left royal palace with horse and chariot, he took off the cloth to the chariot, to be a poor.
Q: After Buddha took off the cloth, was he not to bhavana?
A: Not, he was to be poor to deduce the conceit first.
問: 什麼方法可以減低我慢?
答: 布施可以減低我慢, 持戒可以減低我慢, 高一點是止襌, 然後是觀襌, 觀襌可以斷我慢。要逐點斷。
問: 是不是觀的力量來斷我慢?
答: 是, 止襌是磨刀, 將刀磨利, ñāṇa斷我慢。
Q: What method we can deduce the conceit?
A: Donaion can deduce the conceit. Taking precepts can deduce the conceit. More higher is to practicing jhana meditation, then is vipassana. Vipassana can cut the conceit, cuting a little bit progressingly.
Q: Does it the power of vipassana to cut the conceit?
A: Yes. jhana meditation is like to sharpen the knife, then ñāṇa put an end the conceit.
這段與師父的對話, 大部份是不純正的普通話, 兩個人輪流做翻譯, 師父又提及兩個巴利詞, saññā與ñāṇa。
各自得益。
The conversation with Ajahn Paen is using not quite right Mandarin, two persons translate in turn.
星期二, 7月 10, 2012
淨人kappiya
佛陀時代, 有些在家人投訴比丘破壞植物種子, 於是就有一類的有種子水果, 僧眾要問聲是否清淨的, 才可食用。
淨人的角式就是幫僧眾清淨一些有種子的水果, 以便僧眾不犯戒下可食用這些水果, 就稱為淨人。
緊接著, 淨人的角式開始發展為凡僧眾因戒律而不能做的事, 就叫這些人去做, 於是斬樹耕田等, 戒律有明文的, 就叫淨人去做。
在中國, 這類人並不稱為淨人, 而稱為寺奴, 部份朝代的罪犯亦會被判為寺奴。
在南傳國家, 仍被稱為淨人, 由居士擔任, 說成是有福居士做淨人。
但查巴利經, 佛陀可沒說過做淨人有福的, 經藏提也沒提誰個淨人證果, 也未見到有居士到寺院服務的記載, 寺院的清潔由僧眾倒是有這記載, 最出名的是僧眾清潔浴室要殺蟻而去問佛陀如何; 兩派僧眾為小戒而嘈咬, 可見寺院的雜務是由僧眾去做, 而非由淨人去做。
佛陀時代, 乞食及到居士家受供養, 僧人不可定居一處超出某個時間, 都是雲遊僧的, 故也不可能帶著一個在家人到處遊行。
到現代世, 淨人的角式除了在寺院服務外, 也成了僧人的活動銀包, 僧眾帶個淨人一起, 方便收取利是紅包金錢。僧眾的戒律變成形式主義的。
僧眾的貪瞋癡與俗人的貪瞋癡合力令佛教墮落。
當人人以為上座部還遵守佛陀流傳下來的戒律時, 其實各上座部的佛教都在演變, 各自在維護自己的權益, 各取所需與所利。
在佛世時, 護法的定義並非如現在南傳佛教僧團所說的, 出家眾說法修行, 在家眾布施護持僧眾修行。
在佛世時, 在家眾是在前面的, 僧眾的責任是要修行積德, 以便得到在家眾的稱讚, 整個戒律的由來, 超過一半就是因為在家眾投訴出家眾而制定的。出家眾當中有一條敗壞在家人戒, 佛陀就將僧眾的壞行為若影響到在家人, 出家人就是犯懺悔戒的。
有一篇經就說比丘被佛陀叫去向在家人道歉, 但並沒有一篇經說在家人要去向僧眾道歉的。
出家人根本就是要修得歉卑, 但上座部在佛滅後的發展, 卻是向比丘主義發展, 難怪越發展也是越走下坡的。
淨人的角式就是幫僧眾清淨一些有種子的水果, 以便僧眾不犯戒下可食用這些水果, 就稱為淨人。
緊接著, 淨人的角式開始發展為凡僧眾因戒律而不能做的事, 就叫這些人去做, 於是斬樹耕田等, 戒律有明文的, 就叫淨人去做。
在中國, 這類人並不稱為淨人, 而稱為寺奴, 部份朝代的罪犯亦會被判為寺奴。
在南傳國家, 仍被稱為淨人, 由居士擔任, 說成是有福居士做淨人。
但查巴利經, 佛陀可沒說過做淨人有福的, 經藏提也沒提誰個淨人證果, 也未見到有居士到寺院服務的記載, 寺院的清潔由僧眾倒是有這記載, 最出名的是僧眾清潔浴室要殺蟻而去問佛陀如何; 兩派僧眾為小戒而嘈咬, 可見寺院的雜務是由僧眾去做, 而非由淨人去做。
佛陀時代, 乞食及到居士家受供養, 僧人不可定居一處超出某個時間, 都是雲遊僧的, 故也不可能帶著一個在家人到處遊行。
到現代世, 淨人的角式除了在寺院服務外, 也成了僧人的活動銀包, 僧眾帶個淨人一起, 方便收取利是紅包金錢。僧眾的戒律變成形式主義的。
僧眾的貪瞋癡與俗人的貪瞋癡合力令佛教墮落。
當人人以為上座部還遵守佛陀流傳下來的戒律時, 其實各上座部的佛教都在演變, 各自在維護自己的權益, 各取所需與所利。
在佛世時, 護法的定義並非如現在南傳佛教僧團所說的, 出家眾說法修行, 在家眾布施護持僧眾修行。
在佛世時, 在家眾是在前面的, 僧眾的責任是要修行積德, 以便得到在家眾的稱讚, 整個戒律的由來, 超過一半就是因為在家眾投訴出家眾而制定的。出家眾當中有一條敗壞在家人戒, 佛陀就將僧眾的壞行為若影響到在家人, 出家人就是犯懺悔戒的。
有一篇經就說比丘被佛陀叫去向在家人道歉, 但並沒有一篇經說在家人要去向僧眾道歉的。
出家人根本就是要修得歉卑, 但上座部在佛滅後的發展, 卻是向比丘主義發展, 難怪越發展也是越走下坡的。
星期日, 6月 17, 2012
阿贊薩觀的開示
六月十一日晚到中心共修:
J邀請, 我初拒絕, 一小時後心意轉了, 答應出席。後見到可以到他們家睡一晚, 那就順便的到中心共修吧。於是星期一就去共修, 晚上與他們回大埔家睡一晚。
到達中心:
坐最後面, 旁邊是M。互相hello後, M 說: "很久沒見。"
我反問: "很久嗎? 兩三個月吧了。"
她說: "二月, 很久了。"
共修開始, 稀師父帶領共修, 熄燈襌坐三十分鐘, 後誦晚課。
阿贊薩觀開示, 阿贊稀翻譯:
1. 要學習食飯, 不是為了美麗, 不是為肥壯, 只是為支持身體來修行。
2. 做善就會得快樂。
3. 一星期修行兩天也很好, 修行一天也好, 修一天有一天的果報, 修兩天有修兩天的果報, 不修就沒有結果。每朝起身後修五分鐘也很好。
4. 要多點修行, 不要一直只顧賺錢。
5. 要分別出心與情緒。
阿贊薩觀開示後的問答時間, 由阿贊稀翻譯:
1. 萍問: 怎樣分別心與情緒?
師答: 眼看色時, 會生起鐘意或不鐘意, 要知道。心會食情緒的。
2. 肥羊問: 泰國有些寺, 也穿比丘衣服, 有些白衣修到像蛇的爬行(肥羊搖身體像蛇行), 這些是什麼?
師答: 我們兩個也不是比丘(眾大笑)。比丘是已經沒有污染那些, 才稱比丘。任何人若沒有污染了, 也都可以叫比丘, 男女都可叫比丘。
3. 枝問: 怎樣可提高正念?
師答: 觀呼吸。
師問: 大家會不會行襌? 可以用Buddho, 稀師父試範, 左腳出先, 心念'Bud', 右腳接著踏出, 心念'dho'。
肥羊問: "可不可以右腳踏出時, 念'Bud', 左腳出, 念'dho'?
眾笑, 師笑着說可以。
接著花說離開, 我們坐火車。
我們走到門口, 要穿鞋時, 花問我: "M 走未? 若走就與她一起走。"
我答: "我們同她一起走吧。"
於是我們兩人走到M面前, 問她走未, 她也說走啦。
一干人落了樓下後, 花問Michelle可否乘巴士到某地, 再轉小巴, 這都會好快, M說可以, 於是我們就轉乘巴士, 我跟她們行的。
三人前往巴士站途中, 花說阿贊薩觀有病都那麼厲害, 無病時豈非更厲害? 我說他們有病無病都是這樣的啦。
未上巴士時, 我升起一念: 三個人點坐呢? (因為巴士是兩邊都兩座位的), 我同邊個坐好呢?
車來, 上了巴士後, 花上樓上, M又上去, 我又上去, 花向右方找位, M向左方找位, 我一眼見最後有一排空位, 就對M說, 坐最後吧, 於是三人排排坐啦, 幾好, M坐窗口, 我坐中間, 花在旁邊。
到站後, 與花及M行一段路, 見到一間雜貨店, 花問店員有無杯面賣, 無, 後花見到一包東東, 想買, 但又無買。後我們行經水果店, 進內選水果, 買了幾袋水果。M買燒肉, 說及阿贊平喜歡吃肉的, 亦可以供肉的, 但要落去食(指石崗阿蘭若不準吃肉, 但可到下面吃)。M說第二朝去買燒肉, 接著才去花家。後我們到小巴站, 各乘各的小巴, 我跟花上車先。
到了花間屋, 二樓, I, J, P及一位陌生人圍圈坐, 在高談闊論。
我們大概十二時半睡覺。
J邀請, 我初拒絕, 一小時後心意轉了, 答應出席。後見到可以到他們家睡一晚, 那就順便的到中心共修吧。於是星期一就去共修, 晚上與他們回大埔家睡一晚。
到達中心:
坐最後面, 旁邊是M。互相hello後, M 說: "很久沒見。"
我反問: "很久嗎? 兩三個月吧了。"
她說: "二月, 很久了。"
共修開始, 稀師父帶領共修, 熄燈襌坐三十分鐘, 後誦晚課。
阿贊薩觀開示, 阿贊稀翻譯:
1. 要學習食飯, 不是為了美麗, 不是為肥壯, 只是為支持身體來修行。
2. 做善就會得快樂。
3. 一星期修行兩天也很好, 修行一天也好, 修一天有一天的果報, 修兩天有修兩天的果報, 不修就沒有結果。每朝起身後修五分鐘也很好。
4. 要多點修行, 不要一直只顧賺錢。
5. 要分別出心與情緒。
阿贊薩觀開示後的問答時間, 由阿贊稀翻譯:
1. 萍問: 怎樣分別心與情緒?
師答: 眼看色時, 會生起鐘意或不鐘意, 要知道。心會食情緒的。
2. 肥羊問: 泰國有些寺, 也穿比丘衣服, 有些白衣修到像蛇的爬行(肥羊搖身體像蛇行), 這些是什麼?
師答: 我們兩個也不是比丘(眾大笑)。比丘是已經沒有污染那些, 才稱比丘。任何人若沒有污染了, 也都可以叫比丘, 男女都可叫比丘。
3. 枝問: 怎樣可提高正念?
師答: 觀呼吸。
師問: 大家會不會行襌? 可以用Buddho, 稀師父試範, 左腳出先, 心念'Bud', 右腳接著踏出, 心念'dho'。
肥羊問: "可不可以右腳踏出時, 念'Bud', 左腳出, 念'dho'?
眾笑, 師笑着說可以。
接著花說離開, 我們坐火車。
我們走到門口, 要穿鞋時, 花問我: "M 走未? 若走就與她一起走。"
我答: "我們同她一起走吧。"
於是我們兩人走到M面前, 問她走未, 她也說走啦。
一干人落了樓下後, 花問Michelle可否乘巴士到某地, 再轉小巴, 這都會好快, M說可以, 於是我們就轉乘巴士, 我跟她們行的。
三人前往巴士站途中, 花說阿贊薩觀有病都那麼厲害, 無病時豈非更厲害? 我說他們有病無病都是這樣的啦。
未上巴士時, 我升起一念: 三個人點坐呢? (因為巴士是兩邊都兩座位的), 我同邊個坐好呢?
車來, 上了巴士後, 花上樓上, M又上去, 我又上去, 花向右方找位, M向左方找位, 我一眼見最後有一排空位, 就對M說, 坐最後吧, 於是三人排排坐啦, 幾好, M坐窗口, 我坐中間, 花在旁邊。
到站後, 與花及M行一段路, 見到一間雜貨店, 花問店員有無杯面賣, 無, 後花見到一包東東, 想買, 但又無買。後我們行經水果店, 進內選水果, 買了幾袋水果。M買燒肉, 說及阿贊平喜歡吃肉的, 亦可以供肉的, 但要落去食(指石崗阿蘭若不準吃肉, 但可到下面吃)。M說第二朝去買燒肉, 接著才去花家。後我們到小巴站, 各乘各的小巴, 我跟花上車先。
到了花間屋, 二樓, I, J, P及一位陌生人圍圈坐, 在高談闊論。
我們大概十二時半睡覺。
星期日, 2月 19, 2012
紀念文師父的石崗襌修活動
帶盛菜器皿去石崗, 就順便住一晚吧, 這晚要睡的, 問M圓通寺有沒有位睡, 她反問我介不介意睡上格牀, 我無所謂的, 於是就決定在圓通寺睡。就沒穿太多衫, 只穿一件大衣, 帶了睡袋及被子。
到了陳婆婆家, 致電M, 他們去大埔墟買菜, 那我在那裡等吧。
花花落來, 拿了堆包要給陳婆婆, 稍後, 阿關, 珠, 平, C來到, 我開門給阿關, 跟他們入去, C皺著眉頭說腰痛, 卻還要幫我拿一袋, 不用了, 也不重。
花在洗東西, 對那裡的幾個人吩咐了一句話, 及後阿關叫她拿三樽竹汁上石崗, 她沒拿, 叫了我拿去供養, 我就拿了上去, 我以為是阿關供的, 上到去, 花叫我找龍眼, 由她處理三樽汁, 我拿給龍眼, 說是阿關的, 後來, C與珠上來, 在處物帳篷處坐下來, 我走去想飲野, 便問有什麼野飲, 珠說有熱水, C說有咖啡, 珠說可沖咖啡, 我便拿了一包咖啡, 倒到杯裡, 放熱水時, C說給她一點, 於是我搖一搖後, 倒了點, 她說要蓋著搖, 讓她來搖吧, 我蓋了後還是自己來搖, 後再倒給她。
C叫我試龍眼的泰國零食, 一塊葉包著花生, 辣椒, 檸檬及其他香料的, 好食, 後龍眼對C說阿關弄的三樽竹汁, C說那三樽竹汁是她買的。接著三個人行開, 龍眼叫我自己包來食, 我也不客氣的包了兩塊葉食。
還是比較想住樹林, 問花花可否睡在她旁邊, 她說可以, 她叫我睡長老那個帳篷, 也好, 我睡旁邊也可以, 無謂弄亂那把傘。致電給M, 對她說我在石崗睡啦, 她問我帶不帶夠衫, 我說夠了, 她問我沖不沖涼, 當然不沖啦。
行到佛台處, 見D及寶在弄花, 寶不知怎擺那幾盤花, 於是我插入去擺位。
晚上, 整個樹林原來只有兩位師父與我, 我在那裡行來行去的, 也玩火, 他們在煮艐。我覺得要感恩文師父的教導的話, 要證初果。所以發了個短訊給另一位師父。佢未必帶到我去阿羅漢, 我亦吾夠波羅蜜的, 但初果就一定得的。當我站在文師父的相前, 突然大風一吹, 整個相格倒下, 於是將相格斜放。後來, AJP出來, 問我這晚睡不睡, 我說會睡, 他叫我與花花睡, 我說花花叫我在那個空的帳篷睡, 師父問我可不可以跟花花睡, 我說可以, 隨便就可以了, 師父說隨便, 好。我對師父說那個相格明天才弄直它, 剛才大風吹倒了, 他說好。接著師父拿了油燈, 要去跟花花說, 我今晚與她一起睡, 花花原來不在, 接著我問師父睡這間空帳篷, 可不可以, 他說可以, 因為長老不用。又叫我跟花花睡, 花花很冷, 我說好, 於是師父收傘。
我落去厠所, 花花夫婦行上來, 我複述師父的話, 叫花花般過來。去完厠所, 返回, 花花已般上來, 我在她的帳篷旁邊, 她話有蚊, 我話我將頭宿入睡袋裡就可以了。
大概行到九時, 就入帳篷睡覺, 好暖啊, 真是差好遠。
同花花談了點閑話, 大家就睡覺了, 我很醒睡, 觀呼吸的。半夜, 我右卧而睡, 有東西壓著我的左臂, 我推開它, 我想花花睡過界? 但她有個帳篷啊, 沒去多想, 總之推開, 後感覺有東西拉我的腳, 我則踢開它, 到四時起來, 後見J 也出來了。師父到了, 坐襌。我雙盤坐, 入到定就會生暖氣的, 但在師父前, 我比較想做內觀, 故還是做內觀, 但好凍, 雙腳結冰的, 還是觀呼吸修止, 坐到一半, 好冰, 就起坐去拿被包著, 到師父問 J 幾點, 已是五時四十分, 師父說坐到六時。啊, 坐兩小時, 我居然不覺得什麼啊, 坐了一小時半吧, 坐完精力充沛的, 接著師父叫 J 叫醒花花, 就誦早課。主要是他們去誦, 他們背到, 後來誦課誦本。接著食早餐。
我同花花講被野壓及有野拉腳, 佢話有功力先會咁, 泰國有個居士七年怨親債主來找他, 七年先清, 師父話佢證了三果, 叫佢說法。花說回向功德比佢地, 佢地就會離開。佢叫我問AJP, 那些是什麼來的, 我就無興趣咁問, 要問就問當下點處理。佢話念大悲咒太長, 慈經又太長, 回向功德最快, 個心係最快。
吾方吾功力, 那個地方該有護法神喎!壓住我都無咩比啦, 我在觀呼吸, 推開佢。我連眼都費事望係乜壓住我, 總之推開佢, 踢走佢。
我去厠所, 回來有人乘的士, 看了不用幫什麼忙就自己行上去了。接著花花叫這位女居士拿糕點供養師父, 行李則由我拿到帳篷裡, 接著我們三人行路去圓通寺。這位居士也想住圓通寺, 但似乎牀位緊張, 沒下文的。
行到圓通寺, 阿關, 珠, 苹, C, 玲都在那裡, 還有空師那邊的居士。花要飲水, 珠說要煲水的。花說兩個女居士去請師父下來吃早餐, 珠說應該請M, 她是我們的leader。花沒理她, 直上樓梯去頂禮長老及僧團, 我也跟了上去。
接著呢, 阿關走向花, 問她點解咁小氣, 叫佢攞野都吾攞, 花無理會, 後阿關走入廚房再同苹講, 我走入廚房, 叫阿關吾好嘈啦, 佢繼續講, 我繼續講吾好嘈啦, 晨早流流, 佢話: 你吾比我繼續講, 我偏要講, 不過, 實況是佢停口了。接著他們談煮水問題, 上面的水吾飲得, 要由陳婆婆家裡煮, 我話般筒水上去, 阿關問我夠力咩? 我精力充沛, 話夠力, 佢地兩位驚我拿重水, 就說不用了。
花花要離開, 我無跟。我問M, 有無野要幫手, 佢話幫手食野, 哈, 咁我吾客氣啦, 飲了兩碗靚白粥。接著跟苹上去, 佢到陳婆婆家, 我回樹林。跟住同花花等收供養物品, 諗住在那裡分的, 香港各寺的比丘都陸續到來, 那我們也向他們就地頂禮。花花說頂禮得多, 以後人地會對你恭敬, 我聽了算。事照做, 跟佢一齊頂禮各長老, 但觀念就不太理會了。接著長老僧團回來, 供養物則在陳婆婆處分, 於是我就落去看看, 見到S, 她給了袋野我, 我同佢一齊行。
上面已經好多人, 我話佢地要攞菜般上來, 我跟S再落去陳婆婆處, 見到一位泰國人空手離開, 即是無野拿了啦, 就回去了。
紀念文師父的儀式開始, 師父說報恩就要精進, 佢亦話這地方不是文師父的, 是大家的。
我個相機影影下, 記憶卡出錯, 再影吾到, 咁, 就係無常咯, 就算了。
供僧儀式開始, 接著是居士拿東西吃, 我基本上都不會向任何一方靠岸的, 靜靜地在樹林裡食飯是最好的。見到枝, 她沒叫我, 我亦沒叫她, 保持寧靜是至上吉祥, 當然, 講野又得, 吾講野比較好。吾講野時, 行路就係行路的, 停步係觀呼吸的, 我吾會再浪費時間, 嚴格執行師父遺言, 雖則我都感到當時的離開是可惜, 但亦不再多想, 還是觀呼吸實際。
當師父講及文師父時, 幾位同修流眼淚。M也是未放下。我則轉移了, 不再停在那裡, 師父要教要講的亦已講完, 我在半山, 繼續行。
食完野, S提我拿回器皿, 我就找回自己的器皿, 去洗時, 師兄叫我去行山, 我麻麻地想行的, 見S要離開, 我也想離開。眾僧到了斜路進行舖路儀式, 我沒興趣, 落了去厠所, 正面見到枝與苹, 兩人沒反應, 我也沒反應, 直行直過, 見到AJP帶頭行來, 我跪著合十等他們過後, M見到我, 想捉我去行山, 我吾想行, 就無理會。無咩鐘意柴嘩嘩的行山, 佢地除鞋行, 我無咩興趣, 見到S要離開, 我話我都走啦, 佢等我, 我就穿大衣, 拿兩個袋的, S問我熱吾熱, 我話坐了個半鐘, 可熱可冷, 自動調節。
到了陳婆婆家, 致電M, 他們去大埔墟買菜, 那我在那裡等吧。
花花落來, 拿了堆包要給陳婆婆, 稍後, 阿關, 珠, 平, C來到, 我開門給阿關, 跟他們入去, C皺著眉頭說腰痛, 卻還要幫我拿一袋, 不用了, 也不重。
花在洗東西, 對那裡的幾個人吩咐了一句話, 及後阿關叫她拿三樽竹汁上石崗, 她沒拿, 叫了我拿去供養, 我就拿了上去, 我以為是阿關供的, 上到去, 花叫我找龍眼, 由她處理三樽汁, 我拿給龍眼, 說是阿關的, 後來, C與珠上來, 在處物帳篷處坐下來, 我走去想飲野, 便問有什麼野飲, 珠說有熱水, C說有咖啡, 珠說可沖咖啡, 我便拿了一包咖啡, 倒到杯裡, 放熱水時, C說給她一點, 於是我搖一搖後, 倒了點, 她說要蓋著搖, 讓她來搖吧, 我蓋了後還是自己來搖, 後再倒給她。
C叫我試龍眼的泰國零食, 一塊葉包著花生, 辣椒, 檸檬及其他香料的, 好食, 後龍眼對C說阿關弄的三樽竹汁, C說那三樽竹汁是她買的。接著三個人行開, 龍眼叫我自己包來食, 我也不客氣的包了兩塊葉食。
還是比較想住樹林, 問花花可否睡在她旁邊, 她說可以, 她叫我睡長老那個帳篷, 也好, 我睡旁邊也可以, 無謂弄亂那把傘。致電給M, 對她說我在石崗睡啦, 她問我帶不帶夠衫, 我說夠了, 她問我沖不沖涼, 當然不沖啦。
行到佛台處, 見D及寶在弄花, 寶不知怎擺那幾盤花, 於是我插入去擺位。
晚上, 整個樹林原來只有兩位師父與我, 我在那裡行來行去的, 也玩火, 他們在煮艐。我覺得要感恩文師父的教導的話, 要證初果。所以發了個短訊給另一位師父。佢未必帶到我去阿羅漢, 我亦吾夠波羅蜜的, 但初果就一定得的。當我站在文師父的相前, 突然大風一吹, 整個相格倒下, 於是將相格斜放。後來, AJP出來, 問我這晚睡不睡, 我說會睡, 他叫我與花花睡, 我說花花叫我在那個空的帳篷睡, 師父問我可不可以跟花花睡, 我說可以, 隨便就可以了, 師父說隨便, 好。我對師父說那個相格明天才弄直它, 剛才大風吹倒了, 他說好。接著師父拿了油燈, 要去跟花花說, 我今晚與她一起睡, 花花原來不在, 接著我問師父睡這間空帳篷, 可不可以, 他說可以, 因為長老不用。又叫我跟花花睡, 花花很冷, 我說好, 於是師父收傘。
我落去厠所, 花花夫婦行上來, 我複述師父的話, 叫花花般過來。去完厠所, 返回, 花花已般上來, 我在她的帳篷旁邊, 她話有蚊, 我話我將頭宿入睡袋裡就可以了。
大概行到九時, 就入帳篷睡覺, 好暖啊, 真是差好遠。
同花花談了點閑話, 大家就睡覺了, 我很醒睡, 觀呼吸的。半夜, 我右卧而睡, 有東西壓著我的左臂, 我推開它, 我想花花睡過界? 但她有個帳篷啊, 沒去多想, 總之推開, 後感覺有東西拉我的腳, 我則踢開它, 到四時起來, 後見J 也出來了。師父到了, 坐襌。我雙盤坐, 入到定就會生暖氣的, 但在師父前, 我比較想做內觀, 故還是做內觀, 但好凍, 雙腳結冰的, 還是觀呼吸修止, 坐到一半, 好冰, 就起坐去拿被包著, 到師父問 J 幾點, 已是五時四十分, 師父說坐到六時。啊, 坐兩小時, 我居然不覺得什麼啊, 坐了一小時半吧, 坐完精力充沛的, 接著師父叫 J 叫醒花花, 就誦早課。主要是他們去誦, 他們背到, 後來誦課誦本。接著食早餐。
我同花花講被野壓及有野拉腳, 佢話有功力先會咁, 泰國有個居士七年怨親債主來找他, 七年先清, 師父話佢證了三果, 叫佢說法。花說回向功德比佢地, 佢地就會離開。佢叫我問AJP, 那些是什麼來的, 我就無興趣咁問, 要問就問當下點處理。佢話念大悲咒太長, 慈經又太長, 回向功德最快, 個心係最快。
吾方吾功力, 那個地方該有護法神喎!壓住我都無咩比啦, 我在觀呼吸, 推開佢。我連眼都費事望係乜壓住我, 總之推開佢, 踢走佢。
我去厠所, 回來有人乘的士, 看了不用幫什麼忙就自己行上去了。接著花花叫這位女居士拿糕點供養師父, 行李則由我拿到帳篷裡, 接著我們三人行路去圓通寺。這位居士也想住圓通寺, 但似乎牀位緊張, 沒下文的。
行到圓通寺, 阿關, 珠, 苹, C, 玲都在那裡, 還有空師那邊的居士。花要飲水, 珠說要煲水的。花說兩個女居士去請師父下來吃早餐, 珠說應該請M, 她是我們的leader。花沒理她, 直上樓梯去頂禮長老及僧團, 我也跟了上去。
接著呢, 阿關走向花, 問她點解咁小氣, 叫佢攞野都吾攞, 花無理會, 後阿關走入廚房再同苹講, 我走入廚房, 叫阿關吾好嘈啦, 佢繼續講, 我繼續講吾好嘈啦, 晨早流流, 佢話: 你吾比我繼續講, 我偏要講, 不過, 實況是佢停口了。接著他們談煮水問題, 上面的水吾飲得, 要由陳婆婆家裡煮, 我話般筒水上去, 阿關問我夠力咩? 我精力充沛, 話夠力, 佢地兩位驚我拿重水, 就說不用了。
花花要離開, 我無跟。我問M, 有無野要幫手, 佢話幫手食野, 哈, 咁我吾客氣啦, 飲了兩碗靚白粥。接著跟苹上去, 佢到陳婆婆家, 我回樹林。跟住同花花等收供養物品, 諗住在那裡分的, 香港各寺的比丘都陸續到來, 那我們也向他們就地頂禮。花花說頂禮得多, 以後人地會對你恭敬, 我聽了算。事照做, 跟佢一齊頂禮各長老, 但觀念就不太理會了。接著長老僧團回來, 供養物則在陳婆婆處分, 於是我就落去看看, 見到S, 她給了袋野我, 我同佢一齊行。
上面已經好多人, 我話佢地要攞菜般上來, 我跟S再落去陳婆婆處, 見到一位泰國人空手離開, 即是無野拿了啦, 就回去了。
紀念文師父的儀式開始, 師父說報恩就要精進, 佢亦話這地方不是文師父的, 是大家的。
我個相機影影下, 記憶卡出錯, 再影吾到, 咁, 就係無常咯, 就算了。
供僧儀式開始, 接著是居士拿東西吃, 我基本上都不會向任何一方靠岸的, 靜靜地在樹林裡食飯是最好的。見到枝, 她沒叫我, 我亦沒叫她, 保持寧靜是至上吉祥, 當然, 講野又得, 吾講野比較好。吾講野時, 行路就係行路的, 停步係觀呼吸的, 我吾會再浪費時間, 嚴格執行師父遺言, 雖則我都感到當時的離開是可惜, 但亦不再多想, 還是觀呼吸實際。
當師父講及文師父時, 幾位同修流眼淚。M也是未放下。我則轉移了, 不再停在那裡, 師父要教要講的亦已講完, 我在半山, 繼續行。
食完野, S提我拿回器皿, 我就找回自己的器皿, 去洗時, 師兄叫我去行山, 我麻麻地想行的, 見S要離開, 我也想離開。眾僧到了斜路進行舖路儀式, 我沒興趣, 落了去厠所, 正面見到枝與苹, 兩人沒反應, 我也沒反應, 直行直過, 見到AJP帶頭行來, 我跪著合十等他們過後, M見到我, 想捉我去行山, 我吾想行, 就無理會。無咩鐘意柴嘩嘩的行山, 佢地除鞋行, 我無咩興趣, 見到S要離開, 我話我都走啦, 佢等我, 我就穿大衣, 拿兩個袋的, S問我熱吾熱, 我話坐了個半鐘, 可熱可冷, 自動調節。
星期五, 2月 10, 2012
供養Ajahn Pean及Luangda
花花兩夫婦及其舅舅與舅母供養Ajahn Pean, 大伙兒就隨喜去供養, 這回媽咪都有興趣, 就一起去看看了。我沒預什麼, 隨緣而行, 總是很意外的。
我們從家裡八時出發, 媽咪慢慢行, 到大埔墟才九時, 於是在附近行一行。
在這裡行到盡頭, 再回來, 剛好半小時。
我沒有花花的電話, 一切就是隨緣。
隨緣就在回到附近時, 剛好就遇到花花了, 便一齊上酒樓。花花的舅母訂了一間房, 總共是十五人, 分了三位枱, 一張大枱, 我們跟花花一家人一起, Jimmy在大枱那邊。兩位師父獨立一張四方枱。
上點心及菜後, 大家就誦供養偈。
輪流就是供養, 媽咪都去了做供養, 佢吾跪得, 就彎身供養。
供養完後, 兩位師父捨出食物, 祝福我們, 當師父祝福時, 我感受到磁場波動, 中等程度的能量振動。
接著大家就食飯, 食完飯後, 我們上了花花舅舅的家, 讓Ajahn Pean開示。
我想叫占米請師父教老人家觀呼吸, 但他叫我自己請, 故我請師父教老人家觀呼吸, 吾知三位老人家聽得幾多, 種點種子也好。
接著在花花家, 大家齊齊諗誦護衛偈, 首先是三次的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接著是三皈依文, 接著就是偈誦, 請師父開示時, 我們也諗誦請法偈, 很久沒誦了。
師父的開示讓三位老人家明白的, 故很簡單的說做善得善報, 做惡得惡報, 心做好就好, 人一定有老有病有死, 心做好, 下一世就會好, 會帶著善業去, 死亡時要記住自己做的善業, 就會去好的地方。
開示好短, 而觀呼吸的開示, 亦是好短, 對於老人家倒是很好。
Ajahn Pean一直叫我媽咪去石崗, 於是我問媽咪想吾想去, 媽咪就話去, 這真是意外, 我們四個人乘的士去, 師父那架車也剛到。
在石崗, 師父與媽咪用華語直接溝通了, 我也請師父講一講什麼是業, 媽咪不明白。
師父就解釋身體做的, 口說話及思想做的, 就是業, 做好的就會得好報, 做不好的就會得不好報, 所以要做善業。師父亦說放生就是修行, 最好的放生就是修行, 離開束縛自己的世俗事, 例如子女, 丈夫, 太太, 一兩小時的襌修的功德大過去放生魚或鳥的功德, 去石崗修行就是放生。知道呼吸一下就是一下的功德, 知道兩下就是兩下的功德。
不知是誰問師父住在石崗冷不冷, 師父說他們住Ching Mai, 住北部, 也是很冷的, 這裡反而不會, 住石崗是很好了。
Ajahn Pean說佛陀以前是修苦行的, 四十九日沒食東西, 所以好瘦, 他那時修行很辛苦, 雖然有人教, 但不能教他成佛, 他要自己修苦行而成佛, 他也是知道呼吸而成佛, 我們現在只要跟住佛陀所教的方法就可以了。
師父問媽咪要不要夜晚留在這裡襌修, 媽咪只笑沒出聲。
師父說媽咪好有福報, 我都覺得是啊, 真是好啊, 師父講, 媽咪笑呵呵的, 後來, 師父叫大家幫忙將枝幹弄到短短的, 媽咪見Jimmy 拾樹枝, 亦幫忙拾了一堆, 總是做了點事, 呵呵, 後來我們到水池那邊, 媽咪好歡喜。我們就坐在那裡閑談。
這個地方變了好多, 美了, 都是師兄姊們閑時上去弄的, 中間那棵是菩提樹啊, 呵呵, 我同媽咪就坐在這裡。
差不多兩時半, 我們起程回家, 要落山時, 其中一個淨人拿了一枝棍給媽咪行落山, 我們是以為他也跟我們一起去吃東西, 沒有, 就隨緣的拿回家, 回到樓下, 有個伯伯問我媽咪這枝棍在那裡買, 我說不是買的, 是有人自制給的, 他一直讚嘆這枝棍可以怎樣才能有, 我說星期日在尖沙咀某處有個活動, 你可以來, 但他似乎沒什麼興趣, 就算了。
媽咪有興趣星期日去供僧, 真好啊。
飲茶供僧
花花兩夫婦及其舅舅與舅母供養Ajahn Pean 及 Luangda, 大伙兒隨喜去供養。我沒預什麼, 隨緣而行, 總是很意外的。
我們從家裡八時出發, 媽咪慢慢行, 到大埔墟才九時, 於是在附近行一行。
我沒有花花的電話, 一切就是隨緣。
隨緣就在回到附近時, 剛好就遇到花花了, 便一齊上酒樓。花花的舅母訂了一間房, 總共是十五人, 分了三位枱, 一張大枱, 我們跟花花一家人一起, Jimmy在大枱那邊。兩位師父獨立一張四方枱。
上點心及菜後, 大家跪下誦供養偈。
輪流供養, 媽咪都去了做供養, 佢吾跪得, 就彎身供養。
儀式完結, 兩位師父捨出食物, 祝福我們。當師父祝福時, 我感受到磁場波動, 中等程度的能量振動。
接著大家就食飯, 食完飯後, 我們上了花花舅舅的家, 讓Ajahn Pean開示。
我請師父教老人家觀呼吸, 吾知三位老人家聽得幾多, 種點種子也好。
接著在花花家, 大家齊齊諗誦護衛偈, 首先是三次的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接著是三皈依文, 接著就是偈誦, 請師父開示時, 我們也諗誦請法偈, 很久沒誦了。
師父的開示讓三位老人家明白的, 故很簡單的說做善得善報, 做惡得惡報, 心做好就好, 人一定有老有病有死, 心做好, 下一世就會好, 會帶著善業去, 死亡時要記住自己做的善業, 就會去好的地方。
開示好短, 而觀呼吸的開示, 亦是好短, 對於老人家倒是很好。
Ajahn Pean一直叫我媽咪去石崗, 於是我問媽咪想吾想去, 媽咪就話去, 這真是意外, 我們四個人乘的士去, 師父那架車也剛到。
在石崗, 我們頂禮後, 那個振動也是很強烈, 我即時觀呼吸的。師父與媽咪用華語直接溝通了, 我也請師父講一講什麼是業, 媽咪不明白。師父就解釋身體做的, 口說話及思想做的, 就是業, 做好的就會得好報, 做不好的就會得不好報, 所以要做善業。師父亦說放生就是修行, 最好的放生就是修行, 離開束縛自己的世俗事, 例如子女, 丈夫, 太太, 一兩小時的襌修的功德大過去放生魚或鳥的功德, 去石崗修行就是放生。知道呼吸一下就是一下的功德, 知道兩下就是兩下的功德。不知是誰問師父住在石崗冷不冷, 師父說他們住Ching Mai, 住北部, 也是很冷的, 這裡反而不會, 住石崗是很好。Ajahn Pean說佛陀以前是修苦行的, 四十九日沒食東西, 所以好瘦, 他那時修行很辛苦, 雖然有人教, 但不能教他成佛, 他要自己修苦行而成佛, 他也是知道呼吸而成佛, 我們現在只要跟住佛陀所教的方法就可以了。師父問媽咪要不要夜晚留在這裡襌修, 媽咪只笑沒出聲。
師父說媽咪好有福報, 我都覺得是啊, 真是好啊, 師父講, 媽咪笑呵呵的, 後來, 師父叫大家幫忙將枝幹弄到短短的, 媽咪見Jimmy 拾樹枝, 亦幫忙拾了一堆, 總是做了點事, 呵呵, 後來我們到水池那邊, 媽咪好歡喜。我們就坐在那裡閑談。
差不多兩時半, 我們起程回家, 要落山時, 其中一個淨人拿了一枝棍給媽咪行落山, 我們是以為他也跟我們一起去吃東西, 沒有, 就隨緣的拿回家, 回到樓下, 有個伯伯問我媽咪這枝棍在那裡買, 我說不是買的, 是有人自制給的, 他一直讚嘆這枝棍可以怎樣才能有, 我說星期日在尖沙咀某處有個活動, 你可以來, 但他似乎沒什麼興趣, 就算了。
媽咪有興趣星期日去供僧, 真好啊。
願今日所作的功德回迥給一切眾生, 願一切眾生有緣聽聞佛法, 修行而離苦得樂。
Today, 15 upasaka, upasika and householders went to Tai Po market offering food to Ajahn Pean and Ajahn Luangda in a Restaurant. After the lunch, we went up to a donor's home. We chanted paritam and requested Ajahn to give dhamma talk. After three times of chanting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then saranam gacchami of triple gem, then we chanted requested gathe of giving dhamma. Ajahn Pean said that doing good will get good result; doing bad will get bad result; good mind is good. We must get sick and die, good mind will bring good karma and born in good place. So when we face death, we must remember our good action. Then we will born in good place in the next life.I requsted Ajahn Pean to talk about anapanasati for the aged. So Ajahn Pean kindly, shortly and directly to teach those aged about anapanasati. Just great.Ajahn Pean asked my mami to go Shek Kong for meditation. Mami agreed to go. This is out of my expectation, just feel great and sadhu. When we were in Shek Kong the platform of Buddha, Ajahn Pean chatted with us about daily life and also the dhamma. My mami this time communicated with Ajahn Pean using Mandarin in relax mind. Mami was so happy. I actually felt metta and vibration from Ajahn Pean. Ajahn Pean said:body doing, voca speaking and mind thinking are called karma. body, voca and mind doing good get good karma, doing bad get bad karma. Doing good will get good result; doing bad will get bad result. So we must do good karma.What is saving life? Practising meditation is saving life, detached from our worldly business: from son and daughter, wife and husband. The merit of practising meditation one or two hours is greater than buying fishes or birds and then letting them go. Going Shek kong for meditation is saving life. Knowing breathing once will get one once merit and twice will get twice merits. Ajahn Pean also said that Buddha practising hard. Although there were two teachers but they couldn't teach him to be Buddha. So he practised by himself hard. Now, we just follow Buddha's way for practising. He knew breathing in and out and to be Buddha. Ajahn Pean asked mami to stay one night for meditation but mami didn't say anything, just smiling. Then Ajahn Pean told us to make some branches divided into short. My mami was quite enjoy to collect tree branches. After, we went to a place where has a lotus pond and sat there. My mami was quite happy today. She will go TST center for offering food on Sunday. I just feel great. She can contact the right Dhamma. Thanks fafa to organise this activity. We share our merits today to all being and may all being be well and happy.
我們從家裡八時出發, 媽咪慢慢行, 到大埔墟才九時, 於是在附近行一行。
我沒有花花的電話, 一切就是隨緣。
隨緣就在回到附近時, 剛好就遇到花花了, 便一齊上酒樓。花花的舅母訂了一間房, 總共是十五人, 分了三位枱, 一張大枱, 我們跟花花一家人一起, Jimmy在大枱那邊。兩位師父獨立一張四方枱。
輪流供養, 媽咪都去了做供養, 佢吾跪得, 就彎身供養。
儀式完結, 兩位師父捨出食物, 祝福我們。當師父祝福時, 我感受到磁場波動, 中等程度的能量振動。
接著大家就食飯, 食完飯後, 我們上了花花舅舅的家, 讓Ajahn Pean開示。
接著在花花家, 大家齊齊諗誦護衛偈, 首先是三次的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接著是三皈依文, 接著就是偈誦, 請師父開示時, 我們也諗誦請法偈, 很久沒誦了。
師父的開示讓三位老人家明白的, 故很簡單的說做善得善報, 做惡得惡報, 心做好就好, 人一定有老有病有死, 心做好, 下一世就會好, 會帶著善業去, 死亡時要記住自己做的善業, 就會去好的地方。
開示好短, 而觀呼吸的開示, 亦是好短, 對於老人家倒是很好。
Ajahn Pean一直叫我媽咪去石崗, 於是我問媽咪想吾想去, 媽咪就話去, 這真是意外, 我們四個人乘的士去, 師父那架車也剛到。
在石崗, 我們頂禮後, 那個振動也是很強烈, 我即時觀呼吸的。師父與媽咪用華語直接溝通了, 我也請師父講一講什麼是業, 媽咪不明白。師父就解釋身體做的, 口說話及思想做的, 就是業, 做好的就會得好報, 做不好的就會得不好報, 所以要做善業。師父亦說放生就是修行, 最好的放生就是修行, 離開束縛自己的世俗事, 例如子女, 丈夫, 太太, 一兩小時的襌修的功德大過去放生魚或鳥的功德, 去石崗修行就是放生。知道呼吸一下就是一下的功德, 知道兩下就是兩下的功德。不知是誰問師父住在石崗冷不冷, 師父說他們住Ching Mai, 住北部, 也是很冷的, 這裡反而不會, 住石崗是很好。Ajahn Pean說佛陀以前是修苦行的, 四十九日沒食東西, 所以好瘦, 他那時修行很辛苦, 雖然有人教, 但不能教他成佛, 他要自己修苦行而成佛, 他也是知道呼吸而成佛, 我們現在只要跟住佛陀所教的方法就可以了。師父問媽咪要不要夜晚留在這裡襌修, 媽咪只笑沒出聲。
師父說媽咪好有福報, 我都覺得是啊, 真是好啊, 師父講, 媽咪笑呵呵的, 後來, 師父叫大家幫忙將枝幹弄到短短的, 媽咪見Jimmy 拾樹枝, 亦幫忙拾了一堆, 總是做了點事, 呵呵, 後來我們到水池那邊, 媽咪好歡喜。我們就坐在那裡閑談。
差不多兩時半, 我們起程回家, 要落山時, 其中一個淨人拿了一枝棍給媽咪行落山, 我們是以為他也跟我們一起去吃東西, 沒有, 就隨緣的拿回家, 回到樓下, 有個伯伯問我媽咪這枝棍在那裡買, 我說不是買的, 是有人自制給的, 他一直讚嘆這枝棍可以怎樣才能有, 我說星期日在尖沙咀某處有個活動, 你可以來, 但他似乎沒什麼興趣, 就算了。
媽咪有興趣星期日去供僧, 真好啊。
願今日所作的功德回迥給一切眾生, 願一切眾生有緣聽聞佛法, 修行而離苦得樂。
Today, 15 upasaka, upasika and householders went to Tai Po market offering food to Ajahn Pean and Ajahn Luangda in a Restaurant. After the lunch, we went up to a donor's home. We chanted paritam and requested Ajahn to give dhamma talk. After three times of chanting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then saranam gacchami of triple gem, then we chanted requested gathe of giving dhamma. Ajahn Pean said that doing good will get good result; doing bad will get bad result; good mind is good. We must get sick and die, good mind will bring good karma and born in good place. So when we face death, we must remember our good action. Then we will born in good place in the next life.I requsted Ajahn Pean to talk about anapanasati for the aged. So Ajahn Pean kindly, shortly and directly to teach those aged about anapanasati. Just great.Ajahn Pean asked my mami to go Shek Kong for meditation. Mami agreed to go. This is out of my expectation, just feel great and sadhu. When we were in Shek Kong the platform of Buddha, Ajahn Pean chatted with us about daily life and also the dhamma. My mami this time communicated with Ajahn Pean using Mandarin in relax mind. Mami was so happy. I actually felt metta and vibration from Ajahn Pean. Ajahn Pean said:body doing, voca speaking and mind thinking are called karma. body, voca and mind doing good get good karma, doing bad get bad karma. Doing good will get good result; doing bad will get bad result. So we must do good karma.What is saving life? Practising meditation is saving life, detached from our worldly business: from son and daughter, wife and husband. The merit of practising meditation one or two hours is greater than buying fishes or birds and then letting them go. Going Shek kong for meditation is saving life. Knowing breathing once will get one once merit and twice will get twice merits. Ajahn Pean also said that Buddha practising hard. Although there were two teachers but they couldn't teach him to be Buddha. So he practised by himself hard. Now, we just follow Buddha's way for practising. He knew breathing in and out and to be Buddha. Ajahn Pean asked mami to stay one night for meditation but mami didn't say anything, just smiling. Then Ajahn Pean told us to make some branches divided into short. My mami was quite enjoy to collect tree branches. After, we went to a place where has a lotus pond and sat there. My mami was quite happy today. She will go TST center for offering food on Sunday. I just feel great. She can contact the right Dhamma. Thanks fafa to organise this activity. We share our merits today to all being and may all being be well and happy.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