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07, 2013

Luang Phor ThongChai



Abbot of Dhammavana, Luang Phor ThongChai.
Dhamma Talk By Luang Phor Thongcai

Part 2

假设我们修行没有目标,那我们就会迷失方向,所以禅师认为我们必须先认识佛法,然后才去修行。我们不要执著于禅师。我们不是因为禅师的名气而跟随他们,并且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是万能的。这种错误的认知将导致我们的修行至终一无所得,也会导致我们迷失方向。即使是佛陀说的话,我们也只能相信一半,因为我们还没有实修,还没有如实地体证到佛法,所以终究还是会心存怀疑的。只有根据佛陀的教导修行直道获得体证后,我们才不会存有怀疑之心。佛陀说当我们精进地修行而见到了法时,我们才会对佛法抱有十足的信心,不再心存疑虑。现在即使我们相信也好,却仍没有绝对的信心,佛陀时代的阿罗汉也是在体证到事物的实相后才完全相信的。他们并非经由听别人所说而相信,而是经由亲身的体证而信。所以禅师奉劝信徒们要先听闻,听闻后要思维,再来修行。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深刻地了解这句话的意义,但这不用紧。
假如我们毫无疑心地根据某位禅师的教导持续不懈地修行,那我们坚定的信心,可能会让我们很快就看到成果,并且不会觉得疲倦。可是这较冒险,因为假如该禅师教错了,而我们又毫不怀疑并盲目地跟随着其教法修行下去,结果到最后失败了,这样就浪费了我们的精神和时间。反之,假如我们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修行,那么进展可能会慢一些。这就好像舍利佛尊者和目建链尊者一样,虽然他们根据佛陀的教导修行,但由于他们不轻易相信任何事情,所以他们比身边的人较慢证得道果。
佛陀说,由于第一种人心里没有障碍,能够热诚、直接地相信并完全地接纳禅师的教导,所以他们能够很快地到达目标。第二种人如舍利弗和目建链尊者,由于智慧很好,所以有时候他们的知识会对他们的修行造成障碍。虽然说熟读经典的人在修行中的进展可能会慢一些,可是这样会比较安全。由此可见,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修行的人虽然进展会慢一些,可是相比之下也比较安全,而且总有一天还是会有成就的。因此我们要多听闻,以认识我们的生命,认识身和心的关系。由于名和色、身和心,都是互相依靠的,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经由这样我们能够理解到“这个是我们的生命、生活。”“这个就是佛教”。这整个世界都存在于我们的身和心里,所以我们的高兴、悲哀、满意或不满意都在我们的身和心里。只要我们还活着或在清醒当中,佛陀都叫我们观照我们的身和心,以了解我们的生命。简单来说,生命指的就是我们的呼吸。由于佛陀是根据观呼吸而证悟的,
为此,佛陀很清楚地指出:“诸比丘,你们看,假如我们能够学习安般念,它对`我们是有很大的利益和福报的。”佛陀说他在证道前也是修安般念的。观呼吸和其它的修行法门如卡西那kasina , 不一样,它比较方便,而且不需要外出去找所缘。我们的心不需要担心找不到所缘,也无需花费眼力去看着所缘。
为此,佛陀强调我们要学习好好地守护着我们的心,况且这种修行方式并不比其他法门难。由于佛陀一直鼓励 信徒们修安般念,所以禅师也跟着鼓励他的信徒们修安般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此地修:我知道我的入息,我知道我的出息,我正念地觉知它。生命和身心以及大自然的秘密都潜藏在这个呼吸之间,所以我们要从呼吸中学习去了解这些秘密。一旦了解了这个秘密后,它就不再是秘密了。这个出入息的修行法门是一个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可以训练的大考场,并能导致我们生起智慧。另外,禅师也教导我们把正念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觉知我们的出入息,另外一部分则是觉知我们的念头。我们不要去想,可是也不要抗拒思想,我们只是清楚地觉知它起灭的过程。
只要我们不期盼平静,心自然就会平静。我们不要执着于满意或不满意的感受,我们当下的责任只是觉知此刻生起的念头而已——它好、它坏、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起的念头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都要觉知它。佛陀强调我们不要去执着。所生起的念头和呼吸,只是保持觉知而已。这样的修行能让我们超越满意或不满意的感受。心不要受外境所转而散乱,当心达到平静时,也不要执着于内心的宁静。此时,也不要对毫无执着的心而感到害怕。这样,我们的心就能超越,生,老,病死和苦的因。可能你们听了这样的开示会感到混淆,我们既不要把心安在外面,也不要让心执着里面,那么我们该把心放在哪里呢?我们就把心放在中间,只是觉知出入息而已,就能够让心逐渐平静下来。觉知呼吸、跟随呼吸,入息时我们跟随它从鼻子到肚子,出息时我们也跟着它,这就意味着我们正在观察着里面。
Sadhu! Sadhu! Sadhu!

Posted by PKChai

Participation translator : 参与翻译者: Br SSTeoh , 郑美丽, 王惠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