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月 18, 2021

佛陀的觀襌三: 佛陀修觀與證覺佛與阿羅漢果位

 佛陀自己修的觀是怎樣的? 可從《中部尋求聖法經》, 《沙門果經》《轉法論經》中見到一個有高階襌定的人尋求滅除終極煩惱之聖法的過程, 他見識了最高襌定境界, 並不導致厭離, 他見出生老病死憂及煩惱的壞處, 他怎樣在近三十五歲時見到老病死憂呢? 這要看《沙門果經》中談及從止襌轉入觀襌的過程。

        在達到四襌後, 轉向智見, 認識這身體是由物質形成的, 是四大的組合、由父母所生、靠米飯養成; 是無常壞滅、磨損、分解、散滅, 心識依附著, 受到束縛。

這個初步認識已是達到最初的觀智。這段話已是修定轉觀出現當下苦的現象,須要認識此是苦, 應要知。已知道此是苦、無常無我後, 首次的眼即具有。

        達到初步智見後, 也是從四襌出發, 轉向由意識主導的各種神通來認識前世與未來世, 佛陀修得六通, 《沙門果經》提及神變通、他心通、天耳通、天眼通、前世智與滅盡智, 這六通須要較高階的襌定。對佛陀來說, 他有高階襌定, 故以四襌為基礎而轉向, 是容易的。

在《尋求聖法經》中, 說及生老病死憂法的過患, 以神通智來認識一生又一生的生老病死憂的輪迴過患, 而污染法的過患則是當下的。  故此, 過患不只以神通智所見的各現像, 也包括當下證得高階襌也無法滅的微細煩惱。在《轉法輪經》中,  他當下觀的內容是五取蘊所起的現象, 初階觀智由色取蘊所起的, 由識所起的則是除色取蘊外的受想行識取蘊蘊所起的現象, 對五取蘊所起的現像須要知道、應知道及已知道; 對由五取蘊所起的現象的起因須要知道、應斷除及已斷除; 對由五取蘊所起的現象的熄滅, 應知道、應證知及已證知; 對修行方法要知道、應修及已修。他通過止觀並行, 體證五取蘊的生滅而生起智見, ñāṇadassana

所以他尋求從這些過患解脫的心思, 這裡用的尋求, 詞語是pariyesati, 此詞有調查欲求尋找尋求的意思。就是說生法已生起,從這些現象中尋求解脫與安穩處, 若果把此對應十六觀智或《七車經》, 這裡就是在《七車經》的第六階段, 行道智見清淨, 十六觀智中的第九的欲解脫智。大部份人在這階段都會非常困擾, 須要善知識指導的。佛陀則無師自通, 靠極高的定力極強的念力與極強的精進力。生起堆現像導致他在短短的時間從初階觀智到證得最終的四果涅槃, 把所有煩惱熄滅。

經文總有文字的順序㝍法, 但實況, 那些文字並不一定如實發生, 即是說佛陀由四襌來轉入的各種意識主導的神通順予並一定如文字般順序出現, 正如《大念處經》所說的修法, 並不一定按色法中的出入息念入手, 所以從止襌轉入觀襌, 亦不一定必須從四襌轉入, 大量的初二果居士都沒有深定, 初二果亦無須深定, 這是佛陀自己的修法, 但他在教導眾生時, 卻非常的靈活。他把初果的首要條件放在指導者的善知識, 也該是知道人們會執著文字, 另外在尋求解脫階段, 普通人須要指引的。

他教弟子卻是另一回事, 各弟子沒有他那樣的條件, 他也知道, 所以巴利聖典就是佛陀自修自證自覺及各弟子如何受教的記錄。接著看他怎樣教各弟子, 與我們相關的該是怎樣證入初果, 對居士來說, 這該是首要的。


星期一, 9月 06, 2021

佛陀的觀禪二: 人的覺醒超越天神

 佛陀自己修的觀是怎樣的?

我們看看《中部尋求聖法經》, 《沙門果經》《轉法論經》,一個有高階襌定的人尋求滅除終極煩惱之聖法的過程, 他見識了最高襌定境界, 並不導致厭離, 他見出生老病死懮及煩惱的壞處, 他怎樣在近三十五歲時見到老病死懮呢? 這要看《沙門果經》中談及從止襌轉入觀襌的過程。

        在達到四襌後, 轉向智見, 認識這身體是由物質形成的, 是四大的組合、由父母所生、靠米飯養成; 是無常壞滅、磨損、分解、散滅, 心識依附著, 受到束縛。

這個初步認識已是達到最初的觀智。這段話已是修定轉觀出現當下苦的現象,須要認識此是苦, 應要知。已知道此是苦、無常無我後, 首次的眼即具有。

        達到初步智見後, 也是從四襌出發, 轉向由意識主導的各種神通來認識前世與未來世, 佛陀修得六通, 《沙門果經》提及神變通、他心通、天耳通、天眼通、前世智與滅盡智, 這六通須要較高階的襌定。對佛陀來說, 他有高階襌定, 故以四襌為基礎而轉向, 是容易的。

在《尋求聖法經》中, 說及生老病死懮法的過患, 以神通來認識一生又一生的生老病死懮的輪迴過患, 而污染法的過患則是當下的。  故此, 過患不只以特別的智所見的各現像, 也包括當下證得高階襌也無法滅的微細煩惱。在《轉法輪經》中,  他當下觀的內容是五取蘊所起的現象, 初階觀智由色取蘊所起的, 由識所起的則是除色取蘊外的受想行識取蘊蘊所起的現象, 對五取蘊所起的現像須要知道、應知道及已知道; 對由五取蘊所起的現象的起因須要知道、應斷除及已斷除; 對由五取蘊所起的現象的熄滅, 應知道、應證知及已證知; 對修行方法要知道、應修及已修。他通過止觀並行, 體證五取蘊的生滅而生起智見, ñāṇadassana

所以他尋求從這些過患解脫的心思, 這裡用的尋求, 詞語是pariyesati, 此詞有調查欲求尋找尋求的意思。就是說生法已生起,從這些現象中尋求解脫與安穩處, 若果把此對應十六觀智或《七車經》, 這裡就是在《七車經》的第六階段, 行道智見清淨, 十六觀智中的第九的欲解脫智。大部份人在這階段都會非常困擾, 須要善知識指導的。佛陀則無師自通, 靠極高的定力極強的念力與極強的精進力。生起堆現像導致他在短短的時間從初階觀智到證得最終的四果涅槃, 把所有煩惱熄滅。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到佛陀雖把煩惱淨化了, 但在初證覺時, 有無記的不善想生起, 用了魔羅勸入滅這段, 然後有梵天勸請, 初證覺時, 有過善惡念之爭的。

經文總有文字的順序㝍法, 但實況, 那些文字並不一定如實發生, 即是說佛陀由四襌來轉入的各種意識主導的神通順予並一定如文字般順序出現, 正如《大念處經》所說的修法, 並不一定按色法中的出入息念入手, 所以從止襌轉入觀襌, 亦不一定必須從四襌轉入, 大量的初二果居士都沒有深定, 初二果亦無須深定, 這是佛陀自己的修法, 但他在教導眾生時, 卻非常的靈活。他把初果的首要條件放在指導者的善知識, 也該是知道人們會執著文字, 另外在尋求解脫階段, 普通人須要指引的。

    前人都以達到神通來證明神的大能與人是被神所選取與喜悅的, 修襌是取悅神、敬拜神、與神溝通、與神合一、從神處而得到神力。佛陀則不認為神通是由神所賜予,也不認為神通有大能至可滅煩惱,神通有其功用,但並不高於智見或觀智。他修觀並沒修定至色界定,而是欲界定的四襌,轉向觀。四襌能起神通, 以神通之智觀過去生與眾生的輪迴,以滅當下五取蘊而證得漏盡智asavakkhaya ñāna,解脫微細煩惱, 我們要注意的是以神通之知觀過去世與眾生的輪迴, 此是四果的, 對佛陀來說, 這是容易的, 他已證達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定了。這是他的修行過程,但他並沒教普通人跟隨他的方法, 佛世時, 除了未證佛果前被稱為菩薩的釋迦聖者外, 沒有其他人被稱作菩薩, 因此他完全沒有教任何菩薩, 普通人被稱菩薩的年代是在大乘佛教興起後才出現, 那已是佛滅幾百年後的事了。佛陀依普通人的條件而有不同的教學內容, 這是佛陀作為人天師的善巧, 這裡的人天師也是跟前人不同, 此時的天眾的老師是佛陀, 而非其他的神明。當他其中一個號: 天人師被宣揚時, 這觀念該是多麼使人換然一新的, 的確佛陀開啓了新的時, 人的覺醒超出天神。

星期四, 7月 15, 2021

佛陀的觀襌一: 佛陀開創觀襌

       觀襌是由佛陀所提出,此前只有止襌,其時最高的止襌是非想非非想處定(Nevasaññīnāsaññī) 。佛陀這邊創立了滅盡定超越外道最高襌定, 但滅盡定又規定與道德最高者的四果阿羅漢才能證入, 佛陀也是阿羅漢之一, 普通貪與神接觸者或普通人有貪瞋痴的, 與滅盡定無緣。襌定並非佛教專有,亦非印度人獨修,在中東的猶太人極早已發展襌定。從猶太教到婆羅門教的止襌,其作用都是用來與神溝通或與神合一的。

        猶太教或後來的基督教的默禱的目的是與耶和華溝通、借此與神親近,並且得到啓示力量與平靜快樂。默禱分兩邊: 一是默想, 一是祈禱。猶太教的襌修記載始於以撤,創世紀24:63 黃昏時,以撤出來田間默想,צא יצחק לשן   בשדה לפנו

以撤יצחק (Isaac)是阿伯拉罕的兒子, 此詞跟巴利語issara, 非常相似。 長中部都有issara此詞。創世紀把代表襌修的希伯來詞語: שןח (suach), 中譯為默想(聖經新譯本及和合本), 英譯的諸多版本都是meditation 在此, 田間象徵的是大自然。佛陀在童年時即已在田間證入初襌,  佛陀在談大念處經時, 那個襌修背景也是大自然處的, 在樹下或在露天處。

    以撤當時的襌定並不入得深, 聽見聲音即開眼, 開眼後見到駱駝來。

        耶教最高達到的目標是得到極樂及得到各種神通, 以此證明他們是獨一神所選取之人, 尤以從光中見神或直接就是見光即等同見神, 新約的約翰一書1:5 神是光。這句既有象徵性, 亦有從襌光中見神的幻象。襌修見光在印度教與佛教的襌修, 在近行定時即能産生光, 從光中向外觀時, 即可見神見仙見鬼見各種山河大地或天界或地獄界, 在佛教裡, 這只是心向外求的錯修歧途。但在耶教, 由於聖經並沒說及襌修方法, 默想內容與技巧並沒說明, 寫作聖經或抄經者並非那些擁有襌修經驗的人, 所以他們的默想只能利用大自然的寧靜來使心靈也靜下來, 如此無法産生襌定之光。

    猶太人有誦經與背經的傳統, 所以該有些經文是用來反复背誦, 而反复背誦能使心達到專一, 即或許能達到初襌的境界, 這個背經之法而作為襌修工具, 在瑜伽的誦那個天字om與佛陀的誦經, 以此達到某個境界是一樣的。

   印度的瑜珈,此最早出現在西元前1500年,略後於猶太教的。婆羅門也是拿來通神用,但發展出不同的方法,有呼吸法、聲音法、誦咒法,例如用oṃ作根詞重複念誦。無論那種方法,其目的也是通神或與神合一的。

佛陀之前是沒有觀襌的, 都是止襌的, 並且都是用來通神或以此得到各種神通, 吸引信眾。

佛陀在童年在田間襌修, 即證入襌定, 出家六年的沙門修行中,也跟從兩位外道老師, 阿羅羅.迦拿摩(āḷāra kālāma)及優迖迦.羅摩子(udaka rāmaputta)修襌定達到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是那個時代,襌定能達到最高之處。但是,佛陀還是察覺有微細煩惱無法靠最高襌定消滅, 該注意的一句話是dhammo nibbidāya na virāgāya na nirodhāya na upasamāya na abhiññāya na sambodhāya na nibbānāya saṃvattati不能導致厭離離貪熄滅平伏特別知識證覺涅槃。襌定去到最高處都不能導致這些, 亦即不能消滅導致投生的煩惱。

在此我們得見一件事,佛陀的覺察能力極高,比當世之前的所有人都要高,否則他不會覺察還有煩惱並未盡滅,而且他也不以達到神通或特別知識為最高目標,  而以消除心理污染與煩惱為最高目標,他想達到心理的清淨無染, 所以他認為這些襌定不能達到不能止息煩惱,也不能止息投生。他也不認為神能主宰萬物, 不承認神的創造世界, 當時他都未證覺的, 但也非普通人, 因已證到當世最高的襌定, 在如此高的襌定, 必然經歷初級襌已能達到的各種超常現像, 見光該是最普通的。但由於他不信神權思想, 所以他不認為達到最高的襌修境界是終極, 他達到當世的最高二種襌定也是靠神通來達到的。於是另找方法,這個另找方法就已跟前人分道揚標了,前人找的方法是與神溝通之法,並且以見光及通過光見神為見證。以襌修作敬神拜神之工具。佛陀找的方法是盡除煩惱根,跨越被前人認為的最高天神,也跨越人類的雜染煩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