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4月 28, 2024
隆打糖宴หลวงปู่ทองอินทร์ กตปุญโญ
星期六, 4月 27, 2024
薩度薩度薩度 sādhu sādhu sādhu
Sādhu 在詞類分類上, 是屬不變格詞。在三藏的出現率是1155次。
此詞在句子中, 有出現三次, 兩次及一次。出現三次的結构是相同的, 如"sādhu sādhu 某某, sādhu 某某做了什麼事。"這個結構通常都是由世尊對各類人士如比丘, 舍利弗等人說的, 如長部合誦經:
bhagavā uṭṭhahitvā āyasmantaṃ sāriputtaṃ āmantesi – ‘sādhu sādhu, sāriputta, sādhu kho tvaṃ, sāriputta, bhikkhūnaṃ saṅgītipariyāyaṃ abhāsī’ti.
世尊起立後, 呼喚尊者舍利弗: “舍利弗, 薩度薩度, 舍利弗, 薩度, 你說了比丘們合誦的理由。"
中部有五篇經, 世尊分別對比丘們、尊者阿難, 國王及舍利弗說, 讚賞各人說法與聞法。相應部有九篇經, 也全是世尊對不同人的讚賞, 所讚之事也是說法與聞法。
但到了增支部, 有六篇經, 此部開始把只有世尊用三次薩度的傳統, 在一篇經裡轉為舍利弗讚賞沙彌提, 第九集獅吼品沙彌提經。亦不同前三部般, 讚賞說法或聞法, 而是舍利弗讚的是沙彌提的回答。
小部十五篇經都沒有這結構。
二次的sādhu 的句子大量存在, 共71經有此結構, 都是"薩度薩度某某"。但長部沒有這結構, 長部有出現三次與單次的。
單次出現的sādhu 部份不是作副詞用法, 有形容詞用法或作為補語的, 用法較廣泛。
三次薩度在相應部、中部與長部中, 都是由世尊來說的, 連續說三次的詞語, 就這個sādhu, 也在千字出現率有過千次啊, 是個重要的詞語。
這個結構並非巴利聖典獨有, 希伯來文聖經中的先知書已出現, 但只出現一次, "聖哉!聖哉!聖哉!" (希伯來文Qādos) 由天使讚美耶神的。
佛陀把不變格詞的薩度用在說法者與聽法者處, 也是用三次。在希伯來文, 連說三次是代表最高級, 另外由天使來向神讚賞, 不是普通人說; 在巴利聖典佛經, 有點不同, 句子結構中, 這薩度並非連續出現, 連續兩次後, 斷開, 稱呼人名, 再來一次, 也稱呼人名, 人名出現兩次, 表明薩度的對象也是重要的, 薩度的原因是說法或聞法。佛陀的老師是法Dhamma, 對佛陀來說, 說法者與聞法者都是值得讚賞與恭敬的, 而讚賞及恭敬的詞語性質是不變格詞, 那在背誦時代, 肯定不會說錯或背錯的, 不像變格詞隨時間推移, 而變了格使意思不同了。
增支部是五部經中, 內容較相應部及中部為後的, 其中一篇經, 說三次薩度的人從覺者世尊轉為聖者阿羅漢, 所讚賞的事情不再限於說法與聞法, 而是擴大為問答。這倒跟現代聽到或看見問答而給與讚賞薩度, 是相似的, 就是善的範疇擴大了。這篇經是在第幾次結集才插入去的呢? 早期經典都不敢把世尊說的, 轉為其他人來說, 是到了這篇經才改了。
用佛陀之口來讚賞及恭敬法, 使Dhamma被抬高了, 法是最高的。但對普通人來說, 佛陀是最重要的, 由他來介紹正法, 所以阿羅漢的結集把三寶之首歸給佛陀, 佛法僧。
二次薩度有聖者薩度另一聖者, 如中部的牛角林大經, 亦有在家人薩度異教徒的尼乾子拿達子, 亦有佛陀薩度比丘們的, 二次薩度就是很多謝某某的意思。
星期六, 4月 20, 2024
泰國佛堂的故事: 微林掃地
星期日, 4月 07, 2024
襌修經驗部份或整個身體消失
在坐襌時, 感覺身體部份或整體消失, 是不少襌修者會經驗的。
身體消失的感覺, 是身識不起或是身受所起的幻覺現象或是其他? 正定的初二三四襌有沒有身體?
正定的初二三襌裡, 佛陀對這三階段的公式定義是明確的:
初襌: yāvadeva ākaṅkhāmi vivicceva kāmehi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 savitakkaṃ savicāraṃ vivekajaṃ pītisukhaṃ paṭham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
希望與欲疏離、與不善法疏離, 有尋求、偵察目標, 分離生起, 獲得喜樂, 住在初襌。
心喜身樂, 有尋有𧙈, 這是初襌的定義。那麼沒有身體也就沒有感覺到身樂, 非佛教初襌。
二襌: yāvadeva ākaṅkhāmi vitakkavicārānaṃ vūpasamā ajjhattaṃ sampasādanaṃ cetaso ekodibhāvaṃ avitakkaṃ avicāraṃ samādhijaṃ pītisukhaṃ dutiy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
偵察目標, 平伏內心、獲得清淨, 心安住一境, 沒有尋求、沒有偵察目標, 有由定而生的喜與快樂, 進入並住在二襌。
仍然有身樂在的, 二襌與初襌的不同, 此襌最有利的是斷了妄念, 沒有念頭。由於仍有身樂, 不可能沒有身體的。
三襌: yāvadeva ākaṅkhāmi pītiyā ca virāgā upekkhako ca viharāmi sato ca sampajāno sukhañca kāyena paṭisaṃvedemi, yaṃ taṃ ariyā ācikkhanti – ‘upekkhako satimā sukhavihārī’ti tatiy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
經驗捨離喜後, 保持捨心(平靜心), 有念有覺知, 體驗快樂遍滿身體內外, 有捨、具念、安住在樂中的三襌。
講明體驗快樂遍滿全身的, 沒有身體, 那能經驗快樂遍身呢?
初二三襌肯定是感覺到身體在襌坐的, 能感覺到身體住在樂中的。
四襌是否感覺到身體在襌坐或在呢? 要看專一的程度, 有些人只是沒有感覺到身觸, 有些人只是沒聽到外界聲音, 有些人沒感到呼吸、沒感到心跳、 就是沒有感覺到, 從少項到多項。
識viññāṇa , 功能是分別悉知。身識, 與身體有關的識, 法集注釋說生起身識有四個條件:
Asambhinnattā kāyassa, 身體的純粹, 就是純身體的, 不混雜其他。
āpāthagatattā phoṭṭhabbānaṃ, 諸接觸範圍。
pathavisannissitaṃ, 基於地, 此處的地是四界地水火風的地, 皮膚有軟硬度, 屬於地。
manasikārahetukaṃ 關聯作意
感覺不到身體或身體消失, 不等同身體事實不存在, 只是覺知不到。等於很多襌修者覺知不到呼吸不等同呼吸不存在, 只不過呼吸非常微細, 覺知不到吧了。覺知不到身體, 首先障入初二三四襌, 其次障觀智。
眼識是分別形狀與顏色; 身識分別什麼呢? 肢體位置、觸覺、軟硬度(或壓覺)。
感覺身體消失即是感覺觸覺消失, 通常出現在近行定中, 有人會以為證得無我anatta, 但由於這現象多在近行定引發, 並非在觀智道上引起, 所以是由修定引起的幻覺, 而非修觀引起的無我現象。
不過一切現象都是無我的。
又有人說感覺身體消失因為身識沒有生起。身識只分別肢體位置, 觸覺與壓覺, 身識不可能部分身體有, 部分身體無的; 身體感覺的現起與消失並非由身識來識別, 而是名法與識的作用。感覺就可以分割, 身體部份或整個消失, 實況身體並沒有消失啊, 只不過感覺不到, 所以是受蘊與識蘊引起的幻象, 多在近行定出現。近行定是不穩定的狀態, 很多幻覺就在此狀態出現。
近論藏時代才出現的安止定apanasamādhi, 有人說安止定的心路過程是純意門心路過程, 所以安止定沒有身識生起。經藏對初二三襌的定義首先就破了沒有身體身識這事, 其次, 純意門心路過程不經五門生起, 只經有分心生起, 在意門時有分也只波動幾下, 心路過程生不起, 談什麼入襌定呢? 沒有五門參與的純意門心路過程根本談不上入安止定。
有根門及其隨起的心路過程的意門心路過程, 倒是與經藏的識依名色相應, 識不能獨立存在的, 依名色而存在, 所以意門心路過程其實是組合式運作, 有根門參與, 入安止定才較符合經藏論朮。
修習內觀者都知道當覺知所緣, 力不夠時, 覺知不到所緣, 試去覺知1cm X 1cm的頭皮範圍, 完全覺知不到, 頭皮消失嗎? 只是覺知力不夠; 對身體的存在感到消失, 原因一是覺知力差, 整個或部份身體感覺不到, 二是心力太強太專注, 致使感覺不到身體, 身體像消失了; 三是心路過程中對根門的心路被干擾, 組合式運作被打亂。
感覺身體消失, 這情況多發生在修定(未入襌定)過程中, 動一動身體, 即能感覺到身體再次出現, 或者出定後再次感覺身體的存在。前者是關聯作意使身識生起, 後者是退出近行定, 開眼破幻覺。這個身體或觸覺消失, 是修定幻覺之一, 是無常無我的。生起只代表專注力夠, 心力夠, 如此而已。
感覺身體消失, 在神經科學裡, 有些人是腦傷後, 傷及神經系統, 有些是血管病變。感覺消失可能只是發生在末端肢體或身體特定區域,半側身體,或全身都失去感覺。
襌修在近行定發生對感覺身體消失, 與腦病變或血管病變當然沒關係, 這個現象對於達到初二三四襌亦沒必要; 對於觀智亦沒進益, 對於滅煩惱, 它本身就引來煩惱, 所以這樣的現象, 只是受無常苦無我的一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