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04, 2022

伽藍摩經在巴利增支部與中阿含內容一樣嗎?

 伽藍摩經中的十不判斷善不善法是佛陀容許自由思考的明證之一, 另一法是記載在長部大般涅槃经的四大教法(cattuttha mahāpadesa)。

在增支部中有二篇經談及十不判斷法: 第三集的伽藍摩經, 但此經在緬版第六結集中的經題是Kesamutti-sutta, 另一經是第四集的Bhaddhiya-sutta。前者的對像是伽藍摩人, 而後者是離車人。而說一切有部的中阿含是業相應品第六經。增支部中的兩篇經內容大至接近, 但中阿含的內容就缺了十不判斷法。

緬版第六結集的增支部第三集的紀沙目迪經共有53段, 十不判斷法記在第4, 25, 26, 41段。重複提出即表示這個判斷法的重要性, 在判斷法義是否有益, 法義是善或不善, 切勿依這十種方法來判斷, 重要是依據是否對己有益, 帶來快樂的, 若能如此, 即該住在這些法中, 否則該捨棄。

增支部的紀薩目迪經內容:

佛陀與大比丘僧團一起去到憍薩羅國的紀薩目迪伽藍摩人所居處。他們聽到喬達摩沙門是釋迦族人、出家, 現在到這裡來。他們聽到世尊名聲遠揚, 是阿羅漢.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師.天人師.覺者世尊。他們認為去看看這位世尊是好的。

各人有各人的禮儀, 有些對佛陀行禮後才坐下, 有些沒對佛陀行禮便坐下; 有些對佛陀打招呼後才坐下, 有些人在佛陀前報上名字後, 才坐下。

各自坐好後, 他們開始對世尊說, 有些沙門或婆羅門到來後, 說及他們各自的法義, 都在自讚毁他, 使到他們不知誰說的是真理, 誰妄語。

佛陀對他們說這樣的疑惑是合理的。

接着佛陀開出十不判斷法義的合理性:

1. 不依傳統 mā anussavena

2. 不依傳承 mā paramparāya

3. 不依傳言 mā itikirāya

4. 不依宗教典藏 mā piṭakasampadānena

5. 不依邏輯 mā takkahetu

6. 不依哲理推測 mā nayahetu

7. 不依表面推論 mā ākāraparivitakkena

8. 不依持見解 mā diṭṭhinijjhānakkhantiyā

9. 不依似是而非 mā bhabbarūpatāya

10. 不依沙門為我師 mā samaṇo no garūti

十不判斷後有兩句是非常重要又常被人忽略的:

佛陀說: 當明白這些事是不善、錯誤的、受智者讉責、做了這些事後會引起痛苦的, 就該捨棄。

當明白這些事是善、對的、受智者讚賞、做了這些事後會引起幸福與快樂的, 就該住在其中。

貪瞋痴是不善法, 殺盜邪淫妄語是不善的, ; 無貪無瞋無痴是善法, 戒𣪩盜邪淫妄語是善的。接着是聖弟子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得四安穩。

接着伽藍摩人皈依世尊。


而中阿含的伽藍摩經裡, 並沒提到十不思想, 只說及殺盜淫妄四戒、離兩舌、離麤言、離綺語的三善想, 另外是離貪、離瞋、離邪見、除去睡眠、調貢高、斷疑度慢的雜亂無章法,   接着是聖弟子修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   得四安穩。後伽藍摩人皈依世尊。

說一切有部的中阿含伽藍摩經沒提及十不判斷,  不該把此經等同巴利增支部的伽藍摩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