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佛教分成九派, 直到一九八零年代要通过法律禁止再分裂。此事本身就是搞笑的, 僧团一直处在分裂狀态, 要在家人的官員通过政府法令來禁止僧團再分裂。
緬甸第一大派是善法派, Thudhamma Nikaya, 此派由十八世紀的緬王波道帕耶 (Bodawpaya, 1745年3月11日-1819年6月5日), 清史稿称为孟雲, 是擁及牙的第五个兒子, 由他所創立的。其时緬派有彼袈裟之爭, 孟雲想統一僧团, 請了四位長老開善法法師會議來處理此事。
後來孟雲委任了八位僧王。尤以Mahasangharaja Nanabhivamsa最有名, 他在28歲即被委任為僧王了。
善法的由來則是從佛陀上三十三天說阿毗達磨, sudhammā-sabhā.
由於英囯將緬甸殖民, 此派僧眾成了反英統治的主要力量。1947年緬甸獨立, 第一任緬甸總統是吴奴。他是虔誠佛教徒, 想用佛教統一緬甸全國, 政教合一。但善法派實況也一點也不善的,那派僧團戒律極鬆, 打人有之, 就在選舉前將不喜歡的參選人打傷, 導致后來的軍人政變, 吴奴被迫遲職。
善法派佔全緬甸人數80-95百仙之多, 大概有25萬名僧人(Harris et al. 1992, 351)
那段时间的僧眾由於政治力量的介入, 全國僧眾都需在善法派傳承之下出家。
因此有些名僧也是此傳承的, 如雷迪西亞多。(The Birth of Insight: Meditation, Modern Buddhism, and the Burmese Monk Ledi 作者:Erik Braun)此派亦有森林僧。
此派出了很多大師啊, 除雷迪西亞多外, 馬哈希尊者的老師, Theelon Sayadaw 也是善法派傳承的, 馬哈希尊者系的僧團。
緬甸的居士戒无須向出家人求。
此派戒律:
1. 去托鉢时要全彼衣, 孟雲王所規定。
2. 第一位長老比丘由國王委任, 即是Thudhamma Sayadaws
3. 可以吸煙
4. 午後可食檳榔
5. 可在塔前的佛像前供花及食物
6. 可使用傘和草鞋
7. 可以看戲
8. 特別誦經場合, 可以用扇
9. 在佛寺及出外,著衣都要偏袒右戶
10. 積極參加社會關懷
只找到这些。
受到的批評:
Okpo 西亞多认为若嚴格遵从比丘戒, 不应由在家人來保护僧團. 认为思业重要过表面行为。认为善法派的出家儀式不如律, 他帶領僧众从新出家。
Ngettwin西亞多認為襌修是必須的。他要求那些求出家者必須要有襌修經驗先。他建議在家眾停止在塔前供花及食物。此舉直接挑戰善法派。
Shwegyin西亞多增加了兩條戒給他的僧团, 一是不可吸煙; 一是不可午後嚼檳榔。此舉亦是很針對善法派。他也是反對僧團要得政權保護。
參考
Burmese Monk's Tales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authors/bischoff/wheel399.html
Buddhism in Myanmar, by Roger Bischoff, BPS
http://www.phortortemple.net/fojiaoshilue/nanchuanfojiao/632.html
星期日, 8月 14, 2016
星期一, 8月 01, 2016
在家五戒 - 不妄語
不妄語的制戒因緣
有一年,毘舍離發生大饑荒,比丘化緣很困難,但有一群比丘卻容光煥發,身體發福的,佛陀問這
些弟子什麼情況,這群比丘很得意的說:「我們剛開始也是化不到食物,後來為了獲得信眾供養食
品,以渡過難關,於是想出一個好辦法,即在信徒面前相互讚嘆上人法:某比丘己證初果二果三
果;某比丘己得初禪二禪及至得六神通。」信徒得知後,自己不食,也拿出食物給比丘。」
佛陀得知原因後,訶斥他們說:「愚痴比丘!你們竟然把佛法當作討生活,騙取衣食的工具!這是
盜人飲食的賊!是世上最可惡、最可厭的賊!」
於是佛陀就給比丘們訂了不妄語戒。
妄語的定義
1. 不真實之事
2. 欲欺騙的意念
3. 致力欺騙
4. 傳達該事給其他人
罪業輕重,決定於他人受到損害的利益是大是小。
訂閱:
文章 (Atom)